法莫替丁(INN:famotidine),商品名Gaster、Pepcid等,是一種組胺2受體拮抗劑,主要用於抑制胃酸的分泌,並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和胃食道逆流。與西咪替丁不同,法莫替丁等第二代H2受體阻抗劑對細胞色素P450酶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法莫替丁的藥物相互作用並不明顯[2]。法莫替丁於1979年首次研發,並在1981年投入市場[3]。
臨床資料 | |
---|---|
讀音 | /fəˈmɒtɪdiːn/ |
商品名 | Pepcid |
AHFS/Drugs.com | Monograph |
MedlinePlus | a687011 |
核准狀況 |
|
懷孕分級 |
|
給藥途徑 | 口服、靜脈注射 |
ATC碼 | |
法律規範狀態 | |
法律規範 | |
藥物動力學數據 | |
生物利用度 | 40–45%(口服)[1] |
血漿蛋白結合率 | 15–20%[1] |
藥物代謝 | 肝臟 |
生物半衰期 | 2.5–3.5小時[1] |
排泄途徑 | 腎臟(25–30%不變)[1] |
識別資訊 | |
| |
CAS號 | 76824-35-6 |
PubChem CID | |
IUPHAR/BPS | |
DrugBank | |
ChemSpider | |
UNII | |
KEGG | |
ChEBI | |
ChEMBL | |
CompTox Dashboard (EPA) | |
ECHA InfoCard | 100.116.793 |
化學資訊 | |
化學式 | C8H15N7O2S3 |
摩爾質量 | 337.449 g/mol |
3D模型(JSmol) | |
| |
|
歷史
法莫替丁由山之內製藥開發[4]。默克藥廠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獲得法莫替丁的授權[5],並由默克和強生公司的合資企業銷售。在法莫替丁上,原本西咪替丁的咪唑環被2-胍基噻唑環取代。法莫替丁的效力比同為H2受體阻抗劑的雷尼替丁高出9倍,更比西咪替丁的效力高出32倍[6]。
法莫替丁在1986年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在美國銷售[7],而商品名為Pepcid RPD的法莫替丁口腔崩散劑則於1998年獲得批准[8]。法莫替丁的仿製藥在2001年開始上市,商品名包括Fluxid、Quamatel等[9]。
在美國和加拿大,另有商品名為Pepcid Complete的複方咀嚼片,該藥品將法莫替丁與抗酸藥結合,以快速舒緩胃酸過多的症狀[10]。在英國,該藥品亦被稱為Pepcidtwo,但已在2015年4月停產[11]。
因為法莫替丁在胃內的酸性環境下溶解度低,故此口服法莫替丁的生物利用度僅有50%。當法莫替丁與抗酸劑組合使用,抗酸劑能促進法莫替丁局部運送至胃壁細胞上的受體。因此,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創新配方的口服片劑,例如胃滯留藥物輸送系統。胃滯留片劑能在胃內停留更久,從而改善生物利用度;而法莫替丁的局部運送還能增加胃壁受體部位的生物利用度,從而增強減少胃酸分泌的功效[12]。
研究
有些證據表示法莫替丁能作為治療抵抗精神分裂症的附加治療。在一項試驗中,它使治療抵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狀嚴重性降低了10%[13]。由於法莫替丁是GSK-3β抑制劑,它還被認為具有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運動功能[14]、抗阿爾茲海默病[15]、改善COVID-19長期綜合徵所致腦霧患者的認知功能[16]等作用,但沒有證據表明法莫替丁對治療COVID-19有效[17]。
醫療用途
法莫替丁主要用於舒緩胃灼熱和消化不良[18];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18]如佐埃二氏症和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等病理性胃酸過度分泌、[6][19]胃食道逆流(GERD)[18]與食道炎等上消化道病症。[20]
雖然奧美拉唑可能更有效,法莫替丁也可作為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的一部分。[21][22][23][24][25][26]
法莫替丁也可用於預防因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所誘發的胃潰瘍[27][28]和減少手術後吸入性肺炎的風險。[29][30][31]
某些法莫替丁的劑型可作為非處方藥銷售。如在美國和加拿大,10毫克和20毫克的法莫替丁口服片,有時與抗酸藥組成複方,可以作為非處方藥銷售。[32]較大劑量的法莫替丁仍然屬於處方藥。法莫替丁與布洛芬的複方藥由Horizon Pharma以商品名稱Duexis銷售。[33]
副作用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