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波兰裔美国指挥家,作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坦尼斯瓦夫·帕維烏·斯特凡·揚·塞巴斯蒂安·斯克羅瓦切夫斯基(波蘭語:Stanisław Paweł Stefan Jan Sebastian Skrowaczewski,發音:[staˌɲiswaf skrɔvaˈt͡ʂɛfskʲi];1923年10月3日—2017年2月21日)[1],波蘭裔美國古典指揮家、作曲家。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3月) |
斯克羅瓦切夫斯基出生於波蘭第二共和國利沃夫(現位於烏克蘭)。他4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和小提琴,7歲便創作了他的第一部交響作品。[2][3]11歲時便在波蘭的電台上作為鋼琴家首次亮相,[4]之後又於1936年在利沃夫音樂協會上擔任鋼琴演奏兼指揮演出了貝多芬的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5]1941年,因德軍轟炸造成的磚牆倒塌,造成了他手部永久性的神經損傷,結束了其鋼琴生涯,[1]之後他便專注於作曲和指揮。[6]
二戰後,斯克羅瓦切夫斯基從克拉科夫音樂學院畢業(作曲老師是羅曼·帕萊斯特,指揮老師是瓦萊里安·別爾佳耶夫),之後他先後在弗羅茨瓦夫愛樂(1946-1947)、卡托維茲國家愛樂(1949-1954)、克拉科夫愛樂(1955-1956)、華沙國家愛樂樂團(1957-1959)擔任指揮[7]。1947年,獲得席曼諾夫斯基作曲獎,在法國政府的資助下於1947-49年前往巴黎跟隨娜迪亞·布朗熱學習作曲,隨保羅·克列茨基學習指揮。[5][2]
1956年,斯克羅瓦切夫斯基贏得在羅馬舉行的聖塞西莉亞指揮大賽,[5]自此開啟了他的國際職業生涯。[3]1958年12月4日,應喬治·塞爾邀請,他指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在美國首次亮相。[5][6]1960年,因季米特里斯·米特羅普洛斯突然去世,斯克羅瓦切夫斯基接手了他與紐約愛樂的一系列音樂會並取得成功。[5]同年,他被任命為明尼阿波利斯交響樂團(後於1968年改名明尼蘇達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他在那裡工作至1979年,同年成為桂冠指揮。1981年,斯克羅瓦切夫斯基受美國作曲家論壇(當時稱為明尼蘇達州作曲家論壇)委任創作了一部單簧管協奏曲,並獻給明尼蘇達管弦樂團的單簧管首席喬·隆哥,他在1981年首演了這部作品。
1984年至1991年間他在曼徹斯特擔任哈勒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4][2]期間他錄製了布魯克納、勃拉姆斯和肖斯塔科維奇的交響曲。[4][5]
1995年至1997年期間,斯克羅瓦切夫斯基擔任密爾沃基交響樂團的藝術顧問。1998年,他在薩拉托加擔任費城管弦樂團夏季樂季的常駐作曲家。他曾擔任過費城管弦樂團和世界各地其他樂團的客座指揮。
斯克羅瓦切夫斯基於1995年完成的《想象帕薩卡利亞》(Passacaglia Immaginaria)在1997年得到普利策獎提名。1996年,明尼蘇達管弦樂協會為了紀念肯和朱迪·戴頓,作品在明尼阿波利斯的管弦樂團大廳首演。
聖保羅室內樂團為了紀念他們第一任音樂執導利奧波德·斯派,委任斯克羅瓦切夫斯基創作一部室內協奏曲。他在1999年因樂隊協奏曲得到了第二次普利策獎提名。[8][9]
他的獎項包括波蘭政府最高層級的國家勳章白鷹勳章,馬勒-布魯克納協會授予的金牌,1973年的迪森指揮家大獎以及1976年的肯尼迪中心弗里德海姆大獎。
2017年2月21日,斯克羅瓦切夫斯基於聖路易斯公園去世,去世前幾個月內曾兩次中風。[3]
麻省理工學院木管合奏團執導弗雷德里克·哈里斯著有斯克羅瓦切夫斯基的官方傳記。[10]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22年3月5日) |
斯克羅瓦切夫斯基創作有70多部作品。[4]
他的兒子保羅·塞巴斯蒂安是電子音樂組合Psykosonik和Basic Pleasure Model的創始人。
他生活在明尼蘇達州韋扎塔。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