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農(Canon)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和賦格一樣是復調音樂的寫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對位法的模仿技法。卡農同時也指以此種技法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
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造成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輪唱也是一種卡農。在卡農中,最先出現的旋律是導句,以後模仿的是答句。
根據各聲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為同度卡農,五度卡農,四度卡農等;根據間隔的時間長短,可分為一小節卡農,兩小節卡農等;此外還有伴奏卡農、轉位卡農、逆行卡農、反行卡農等各種手法。[1]
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奏鳴曲常用卡農手法,其中最著名者乃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莫扎特《安魂曲》第二章《垂憐經》合唱部分運用了卡農手法。
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是卡農作品中的代表作。在大提琴8個四分音符的固定低音下(樂曲以4/4為拍子,即合共2小節),三部小提琴同樣以相距2小節的間距先後加入。小提琴的旋律,既能成為主要旋律,亦可作為和聲伴奏,更能成為兩部或三部的旋律疊奏。由於受到大提琴的固定低音所限制,和聲只能在有限的範圍中進行,但整體的旋律卻不會讓人覺得單調,反而每每感覺到變化中的驚喜。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