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約翰·帕海貝爾卡農》(Pachelbel's Canon)是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約翰·帕赫貝爾最著名的作品,來自他的《D大調卡農與吉格,為3把小提琴與通奏低音而作》(德語:Kanon und Gigue in D-Dur für drei Violinen und Basso Continuo)。因為它是最著名的卡農樂曲,有時也常以「卡農」代指。然而實際上卡農(Canon)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
Canon in D major(英文) Kanon und Gigue in D-Dur(德文) | |
---|---|
約翰·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作品 | |
中文名 | D大調卡農與吉格 |
時間 | 1680年 |
卡農(Kanon)在字面上是「輪唱」的意思;吉格(Gigue)則是「舞曲」。D大調卡農作於1680年,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原版由三個小提琴演奏,並以大鍵琴和大提琴及魯特琴伴奏。它曾被改編為多個不同版本,供不同樂器組合演奏。它原有吉格舞曲伴隨,但現在很少演奏這段。
卡農部分雖然有名,但原曲是卡農和吉格為一組構成的,卡農之後接着演奏吉格。
此曲一般的演奏法,開始時以大提琴啟奏2小節低音部分(黑色部份), 低音部分2小節為單位的和聲不斷循環,重複28次。
之後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僅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
和第一曲卡農相比,吉格單獨演奏的機會很少。在作曲上是以賦格化處理開始的典型吉格。
樂曲中段卡農的和弦進行被稱為大逆循環,非常悅耳,從巴洛克時期直至現在被無數作曲家所喜愛並使用。初學作曲的人往往也會很自然的寫出類似的和弦進行,足可見其容易理解的簡單性和樂曲的優美性。不過,大逆循環也因此容易成為缺乏創意的代名詞。雖然通常俗稱為卡農進行,但它和傳統的卡農曲式不是一個概念,需要特別注意。
另外,上述和弦(D - A - Bm - F♯m - G - D - Em/G - A)的一部分改為代理和弦,在低音部
D - C♯ - B - A - G - F♯ - E (or G) - A
這樣的下行進行的樂曲也非常多。
此曲亦曾被採用成廣告的背景音樂,例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