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這一段期間被稱為20世紀。該世紀最初屬於「不列顛治世」後期,是工業革命大爆發的年代,識字率大量提升,科學研究一日千里,人類學會了製造航天器與各種電器、開發出了各種新材料等,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該世紀有全球戰爭與軍事對峙(兩次世界大戰、冷戰);此外,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影響人們深遠,並卻促使後者在經濟與社會上多重的修正與省思,最終取得了勝利;該世紀的殖民主義也曾發展到極致,卻在1960年代後因為美蘇的介入迅速瓦解,然而殖民地獨立後的矛盾卻讓戰爭遍佈。環境因為人類過度開發造成全球暖化與生態滅絕、臭氧層破壞等,也促進了環保主義的發展,帶動了新世紀文化。資本驅動傳媒技術的普及,引領了現代大眾文化的形成,形成了與傳統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景象,宗教也逐漸式微。
千紀: | 1千紀 | 2千紀 | 3千紀 |
世紀: | 17世紀 | 18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21世紀 | 22世紀 | 23世紀 |
年代: |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1990年代 |
二十世紀初,由英法為首的20多個新帝國主義領導著全世界,1914年,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由於不滿自身地位而挑戰大英帝國,以及因奧匈帝國吞併波士尼亞地區後引發的塞拉耶佛事件,及各帝國的領土爭端,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1年,英國根據巴黎和會託管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成為了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到20世紀中期,隨着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令很多極權主義崛起,如共產主義,從而令俄羅斯帝國在一戰後建立了蘇聯。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日本帝國及其東歐盟友等軸心國企圖在世界建立新秩序,日本首先侵華,德國向整個歐洲侵略,意大利企圖重建羅馬帝國並入侵巴爾幹半島及英法殖民地,東歐的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亞洲的泰國向德意日靠攏,並與英美蘇為首的盟軍對抗,二戰的爆發,令歐亞非的破壞造成大英帝國與歐洲殖民國家逐漸瓦解,但該世紀廣布歐洲的民族主義風潮傳到亞洲、非洲與大洋洲,導致戰後民族革命獨立的風氣,大量第三世界新國家出現。殖民地資本主義的不公造成社會主義國家陸續獨立,引發了美蘇冷戰,並因此各國從戰爭崛起引發多場危機和戰爭如韓戰、越戰、匈牙利革命、古巴導彈危機、等等,直至世紀末蘇聯解體及東歐共產國家倒台,經濟的重心也由歐洲向西邊轉移至美洲與東亞。而知識爆炸與教育的系統化普及,則使前所未有的人們能接受知識,讓民主制度被廣泛採用,並質疑與檢討各學科的發展和研究與更好的生活品質,部分華人遷到北美與東南亞、澳洲,許多土耳其與北非地區人民移居西歐,歐洲則通過歐盟整合為一,不少的西班牙裔透過合法或非法的方式進入美國。這些人口的流動打破過去以種族劃分的地理概念,這場全球化使得國界變得模糊,卻也造成許多工業國家內部的社會問題。文化衝突使得恐怖主義在全球盛行,尤其透過網路等資訊媒體,造成美國與小數其他西方國家的恐慌,並使下個世紀初蒙上恐懼的陰影。
重要事件、發展與成就
- 機動飛機在1903年面世後,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拉近;隨着航空科技不斷進步,帶給人類不少方便,但也引發很多污染問題、石油危機等,及航空科技應用於軍事上,於二十世紀的兩次全球性戰爭中帶來不少大規模破壞。
- 航天器的發明讓世界變小了。太空船則帶領人們向宇宙邁進,對宇宙進行的探索讓我們更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
- 電台、電視及電影等大眾傳媒的普及為人類帶來巨大影響,它們娛樂大眾,同樣可以傳播各種政治信息。
- 殺蟲劑、化學肥料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農業產值,也帶來的新的環境污染。
- 在基礎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發現,例如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為人類帶來了核武器、核動力及激光的發明。
- 電腦的出現並且進入社會各個領域,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的日常面貌。
- 宇宙學取得巨大進展,「大爆炸」理論被創立,人類開始研究宇宙的起源。
- 洗衣機、空調、冰箱、電視等電器的發明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 90年代互聯網的興起,極大幅度的影響了人類的生活。
- 1904-1905年日本與俄國爆發日俄戰爭,日本獲得最終勝利,也是近代史上非歐洲國家首次戰勝歐洲強國。
-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法國、英國、美國、俄國等幾乎所有重要的西方工業化國家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戰勝,同盟國戰敗。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鄂圖曼帝國及奧匈帝國瓦解。
- 1930年代德國、意大利、日本極權主義崛起,對外擴張,如1938-1939年德國吞併奧地利及捷克、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1936年意大利吞併衣索比亞、1937年淞滬會戰,國民革命軍對抗日軍入侵,八年抗戰開打。
-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同盟國戰勝,軸心國戰敗。
- 1945-1991年冷戰出現,世界出現冷戰格局。
- 1948年散居各地二千年的猶太人在祖先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以色列。他們與阿拉伯人的衝突至今未能解決,並有不斷擴大的趨勢,造成多場以阿戰爭,由於中東擁有石油等豐富天然資源,中東衝突導致世界局勢持續緊張。
- 1901-1911年滿清政府計劃立憲,推行憲政計劃,史稱晚清改革,但成效不彰。
- 1902年英日同盟。
- 1904年英國、法國簽訂英法摯誠協定。
- 1907年英國、俄國簽訂英俄協定,三國協約組成。
- 1911-1912年中國辛亥革命,推翻滿清,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成立。
- 1917年2月,俄羅斯帝國人民自發革命,革命黨人嚮應,推翻帝俄政權,成立西式的臨時政府,但為期短暫。國內對腐朽政權不滿導致了社會主義在俄國的興起,社會民主勞工黨在同年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發動十月革命,推翻臨時政府,成立世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 一次大戰後,民主成為1920年代的潮流。日本出現大正民主、德國成立威瑪共和,但為期短暫,不久先後走上法西斯軍國主義道路。
- 1933年: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第三帝國成立。
- 1945年:聯合國成立。
- 非殖民地化,在非洲和亞洲建立了許多個獨立的新國家。這些國家在冷戰中往往與美國或蘇聯結盟,以求軍事及經濟援助。
- 歐洲一體化:歐盟的成立以及歐元的使用,使歐洲國家日漸統合,但各國之間的不信任依舊存在。
- 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並於中國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撤退台灣,仍保持中華民國國號。
- 1949-1976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發動多起群眾運動,如:土地改革運動、鎮壓反革命運動、肅反運動、反右運動、大躍進、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等其它運動,造成數千萬中國人非正常死亡。
-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獨立,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 1969年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發生嚴重的種族衝突,政府頒布緊急狀態。1970年獨立周年前夕,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於9月21日被逼宣布辭職下台,由阿都拉薩繼任為首相。
-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經濟恢復發展。
- 1989年:日本裕仁天皇病歿(昭和64年),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元平成;立陶宛脫離蘇聯,恢復獨立。
天災人禍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