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
年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千紀: | 2千紀 |
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21世紀 |
年代: | 1880年代 | 1890年代 |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年份: | 1913年 | 1914年 | 1915年 | 1916年 | 1917年 | 1918年 | 1919年 | 1920年 | 1921年 | 1922年 | 1923年 |
紀年: | 戊午年(馬年);民國七年;日本大正七年;越南啟定三年 |
公曆 | 1918 MCMXVIII |
羅馬建城紀年 | 2671 |
亞美尼亞曆法 | 1367 ԹՎ ՌՅԿԷ |
亞述曆 | 6668 |
巴哈伊曆法 | 74年-75年 |
巴厘島薩卡曆 | 1839年-1840年 |
孟加拉曆 | 1325 |
柏柏爾曆 | 2868 |
英國君主在位紀年 | 8 Geo. 5 – 9 Geo. 5 |
佛曆 | 2462 |
緬曆 | 1280 |
拜占庭曆 | 7426年-7427年 |
農曆 | 丁巳年 (火 巳) 4615 / 4408 — 至 — 戊午年 (土 午) 4616 / 4409 |
科普特曆 | 1634年-1635年 |
不調和教曆 | 3084 |
埃塞俄比亞曆 | 1910年-1911年 |
希伯來曆 | 5678年-5679年 |
印度曆 | |
- 維克拉姆歷 | 1974年-1975年 |
- 薩卡曆 | 1839年-1840年 |
- 爭鬥時 | 5018年-5019年 |
全新世紀年 | 11918 |
伊博曆 | 918年-919年 |
伊朗曆 | 1296年-1297年 |
伊斯蘭曆 | 1336年-1337年 |
和曆 | 大正7年 |
爪哇曆 | 1848年-1849年 |
主體曆 | 7 |
儒略曆 | 格里曆減13天 |
檀君紀年 | 4251 |
民國紀年 | 民國7年 |
泰國曆 | 2460年-2461年 |
藏曆 | 陰火蛇年 2044 / 1663 / 891 — 至 — 陽土馬年 2045 / 1664 / 892 |
大事記
- 5月,中國浙江溫州有萬餘人感染流感。(參見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 5月15日——魯迅發表小說《狂人日記》。
- 5月16日——中華民國的段祺瑞政府在日方的壓力下,在北京簽訂了《中日陸軍共同防敵協定》。(參見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 5月19日——中華民國的段祺瑞政府又簽訂了《中日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參見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 5月20日——中華民國軍政府改組,實權掌握在軍閥手中[1]。桂、滇各系軍閥控制國會、並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
- 5月21日——孫中山離開廣州,前往上海,之後廣州軍政府以岑春煊為主席總裁。
- 5月21日——北京大專學校學生到總統府要求公布廢除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 5月26日——格魯吉亞宣布獨立。
- 5月28日——阿塞拜疆宣布成立共和國。
- 5月28日——亞美尼亞獨立。
- 5月30日——中日雙方在北京互換批准書,並公布《中日共同防敵換文》,但未對本月16日與19日所簽暑的軍事協定內容容隻字未提。(參見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 7月,在中國雲南突然暴發流感疫情,十分嚴重,絕大多數居民都患了病,其它地方的疫情也迅速蔓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發生,上海甚至死亡400多人。疫情嚴重時,浙江紹興死亡人數高達10%,當時報載:「一村之中十室九家,一家之人,十人九死,貧苦之戶最居多數,哭聲相應,慘不忍聞。」棺木所售一空,「枕屍待裝不知其數」[2]。河南的情況也相當駭人,報上稱之為 「疫鬼正在高興的時代」[3]。(參見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 7月6日——北京政府下令孟恩遠放棄吉林督軍職,張作霖成為東三省統治者。
- 7月7日——摩納哥和法國簽署防禦條約。
- 7月15日——第二次馬恩河戰役爆發,德軍最後一次發動大規模攻擊的戰役,8月4日法軍獲勝。
- 7月16日——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被布爾什維克處決。
- 11月3日——奧匈帝國與盟軍簽署康邊停戰協定。
- 11月4日——基爾水手暴動發展為德國十一月革命。在德國各地有工人士兵議會成立。
- 11月7日——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三世退位。
- 11月9日至11月11日——在瑞士爆發總罷工。
- 11月9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國宣布成為共和國。
-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和法國簽署停火協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 11月11日——波蘭獨立。
- 11月11日——奧地利皇帝卡爾一世宣布退位。
- 11月12日——奧地利宣布成為共和國。
- 11月12日——在德國婦女獲得選舉和被選舉權。
- 11月16日——匈牙利宣布成為共和國。
- 11月18日——拉脫維亞宣布成為共和國
- 11月28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正式宣布退位。
出生

- 1月15日——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前埃及總統(逝世於1970年)
- 1月26日——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前羅馬尼亞獨裁者(逝世於1989年)
- 2月28日——林梧桐,馬來西亞雲頂高原創辦人(逝世於2007年)
- 3月18日——南懷瑾,中國傳統文化積極傳播者(逝世於2012年)
- 5月1日——李耀文,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五任政治委員。(2018年逝世)
- 5月11日——理查德·費曼,美國物理學家(逝世於1988年)
- 5月12日——朱利葉斯·羅森堡,蘇聯間諜(逝世於1953年)
- 5月20日——愛德華·巴茨·路易斯,美國遺傳學家(逝世於2004年)
- 5月21日——派屈克·魯西,美國政治家(逝世於2014年)
- 5月27日——中曾根康弘,前日本首相(逝世於2019年)
- 6月18日——弗蘭科·莫迪利安尼,意大利經濟學家(逝世於2003年)
- 6月25日——黃仁宇,中國歷史學家,著有萬曆15年(逝世於2000年)
- 7月4日——杜包四世,前東加國王(逝世於2006年)
- 7月14日——英格瑪·伯格曼,瑞典電影導演(逝世於2007年)
- 7月18日——納爾遜·曼德拉,前南非總統(逝世於2013年)
- 8月1日——周璇,上海著名影星、歌星(逝世於1957年)
- 8月3日——程開甲,中國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逝世於2018年)
- 8月13日——弗雷德里克·桑格,英國生物化學家(逝世於2013年)
- 8月25日——倫納德·伯恩斯坦,美國作曲家、指揮家(逝世於1990年)
- 9月14日——金默玉,清朝末代肅親王善耆的第38個孩子(逝世於2014年)
- 9月16日——依斯邁莫哈末阿里,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總裁(逝世於1998年)
- 9月22日——漢斯·紹爾,德國反納粹人士(逝世於1943年)
- 9月27日——馬丁·賴爾,英國物理學家(逝世於1984年)
- 10月4日——福井謙一,日本化學家(逝世於1998年)
- 10月11日——文擊,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逝世於2023年)
- 11月5日——蘇毅然,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逝世於2021年)
- 11月9日——史明,左派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領袖之一,着有《台灣人四百年史》(逝世於2019年)
- 11月27日——陳從周,中國古建築、園林學家(逝世於2000年)
- 12月11日——索爾仁尼琴,俄羅斯作家(逝世於2008年)
- 12月23日——赫爾穆特·施密特,前德國總理(逝世於2015年)
- 12月25日——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前埃及總統(逝世於1981年)
- 12月25日——艾哈邁德·本·貝拉,前阿爾及利亞總統(逝世於2012年)
逝世
- 1月9日——埃米爾·雷諾,法國發明家、藝術家
- 2月4日——秋山真之,大日本帝國海軍將領
- 2月23日——阿道夫·腓特烈六世,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末代大公,
- 3月25日——克勞德·德彪西,法國作曲家(出生於1862年)
- 4月24日——葉夫諾·阿澤夫,俄羅斯政治人物
- 6月12日——普魯士的安娜 (1836-1918),普魯士王國公主
- 6月28日——帛黎
- 7月14日——那遜阿爾畢吉呼,人稱阿爾花公
- 7月17日——尼古拉二世,俄羅斯沙皇(出生於1868年)
- 7月17日——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羅曼諾夫,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儲
- 7月17日——黑森-達姆施塔特的艾莉克絲,尼古拉二世皇后
- 7月17日——阿納斯塔西婭·尼古拉耶芙娜·羅曼諾娃,尼古拉二世女兒
- 10月5日——羅蘭·加洛斯,法國民族英雄(出生於1888年)
- 10月31日——埃貢·席勒,奧地利畫家(出生於1890年)
- 11月9日——紀堯姆·阿波利奈爾,法國詩人
- 11月11日——維克多·阿德勒,奧地利政治家
獎項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