ㄇㄛˋㄏㄜˊ[註 1],是活躍於中國古代東北地區一個滿-通古斯語族的民族,南北朝之前稱肅慎勿吉。靺鞨的一個主體部落粟末靺鞨唐代建立了渤海國,而以黑水靺鞨部落為首則形成了唐黑水都督府

舊唐書》卷一九九下《靺鞨傳》記載:「靺鞨,蓋肅愼之地,後魏謂之勿吉,在京師東北六千餘里。東至於海,西接突厥,南界高句麗,北鄰室韋。其國凡為數十部,各有酋帥,或附於高麗,或臣於突厥。」《新唐書》的記載略同。

隋代靺鞨大體以吉林松花江流域為中心,分布在東至今俄羅斯東部濱海邊疆區,北至黑龍江烏蘇里江的廣大地區。

歷史上的靺鞨有數十個部落,主要的部落有7個——伯咄部安車骨部拂涅部號室部白山部黑水部粟末部,各部相距二三百里,史稱「靺鞨七部」。[1]

名稱

五代以前漢字普遍寫為「靺羯」,如鴻臚井的唐代石刻。「靺」(中古漢語:/muɑt̚/)是一個形容詞,表示「胡」[來源請求];「鞨」(中古漢語:/ɦɑt̚/)意為「石」或[來源請求]石勒就姓「石」。據《晉史》(晉史是唐代官修《晉書》之前流行的十八種晉代斷代史書的總稱)記載,肅慎王子名叫石土門,「石」姓大抵就和靺鞨、有關。

中國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金毓黻主張「靺ㄐㄧㄝˊ,當亦為『沃沮』、『勿吉』之音轉」。

目前史學界普遍認為「靺鞨」或「靺羯」,是自「勿吉」*Motgit一詞音轉而來,而肅慎、挹婁、沃沮、勿吉、靺鞨一族系,是女真的祖先。[1]

「靺鞨」也出現在日本的一種宮廷舞蹈(日語:新靺鞨しんまか Shin maka)中,是一種舞蹈和與之相伴的音樂的名稱;這種藝術形式是在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初從渤海國引入京都御所的。

歷史

靺鞨在周代秦朝西漢時稱為肅慎東漢時稱為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各部分布在今長白山以北,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的廣大地區,東臨日本海[1]

漢以來臣屬扶餘國(挹婁是在黃初中脫離扶餘),自北魏延興五年(475年)勿吉遣使到北魏朝貢後,與中原關係日益緊密,並逐漸興盛起來。包括扶餘高句麗百濟在內五十餘國遣使向北魏朝貢。478年,勿吉人曾朝貢北魏,要求准許其和百濟配合,南北夾攻高句麗。北魏朝廷以三方都是自己的藩屬,令彼等「宜共和順,勿相侵擾」。勿吉聽從北魏朝廷的諭令,停止對高句麗的進攻。

公元493年(北魏太和十七年),勿吉滅亡鄰近的扶餘,領土擴展到伊通河流域松遼平原的中心,為東北一支強大勢力。

高句麗滅亡後,唐統治了高句麗之前在東北控制的土地,設立安東都護府。部分粟末靺鞨人、白山靺鞨人和高句麗人被移居至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一帶。後唐代設營州上都督府與饒樂都督府,掌管東北邊疆民族事務。[1]

公元696年(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營州都督趙文翽侵侮契丹部落,激起契丹、靺鞨各族不滿。契丹酋長窟哥之孫松漠都督府都督李盡忠和內兄孫萬榮叛唐,殺營州都督趙文翽,占據營州。徙居營州一帶的靺鞨人、高句麗人也參加了李盡忠的反唐起義。武則天為了分化反唐隊伍,封靺鞨酋長乞四比羽為許國公,封粟末靺鞨部落首領乞乞仲象為震國公,赦免其反唐行為。乞四比羽拒絕接受。後乞乞仲象與乞四比羽率領靺鞨人與高句麗人,趁唐王朝營州被攻占、無暇顧及,且靺鞨故地統治空虛的時機,率軍離開營州,東渡遼水(遼河),返回故地。武則天命令契丹降將李楷固率兵追擊,斬殺乞四比羽,途中乞乞仲象去世。[1]

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為人驍勇,善於用兵,他團結了契丹人與高句麗人,將李楷固戰勝於天門嶺,李楷固失敗而歸。[1]

公元698年(聖曆元年)突厥入侵唐王朝,占據了媯州檀州定州趙州,契丹叛唐,重新依附於突厥,由此唐帝國中原通往東北地區的道路被阻斷。大祚榮趁機率領靺鞨人與高句麗人向東進軍,回到了太白山(長白山)東北的坡奧婁河(牡丹江)上游一帶,這一帶原為挹婁故地。大祚榮在東牟山下築城為居,建立靺鞨人最初的都城「舊國」(今吉林省敦化市敖東城)。[1]

同年,大祚榮自立為「震國王」,仍稱「靺羯」。[1]

公元713年,唐玄宗賜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大祚榮遂將國名「靺羯」更改為「渤海」,在旅順黃金山南麓及西北麓鑿鴻臚井紀念,以忽汗州(號「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西南東京城)為上京,史稱「渤海國」。[1]

族情

靺鞨各部發展不平衡。南遷的白山粟末伯咄安車骨四部較留守肅慎故地的拂涅(來自沸流)、號室黑水三部先進。同時兩大分支在風俗文化等方面已存在明顯差異。

粟末部在最南,較先進,居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流域,常附屬高句麗隋煬帝即位初,首領突地稽率部千餘戶降,移居營州(今遼寧朝陽)。其後,由原高句麗貴族的粟末靺鞨人為主體、聯合高句麗族建立的渤海政權強盛,除了黑水部其餘靺鞨皆附屬於渤海。曾經有靺鞨到出羽國北海道

黑水部在最北,農業經濟發展較慢,分十六部,以勇健著稱,常與高句麗和渤海征戰。唐開元十年(722年),黑水部酋倪屬利稽入朝,唐玄宗任為勃利州(今俄國伯力)刺史。後在其境置黑水軍,又於其最大部落內置黑水都督府,仍以首領為都督。其餘各部隸都督府,設州,首領為州刺史,唐派長史監領之。十六年,唐賜其都督姓李,兼黑水經略使,隸幽州都督。後來黑水靺鞨改稱為「女真」。

靺鞨以農業經濟為主,多粟、麥、穄,善養豬,富者多至數百口,亦從事狩獵。各部首領稱大莫弗瞞咄」(大酋長,莫弗即是滿洲語的瑪法,長老的意義)[原創研究?],不相統屬。其俗多穴居,婦女服布裙,男子衣豬皮。

軼事

法國學者伯希和一度認為此部落是東羅馬帝國史料中的木乞里部,包庇了大量柔然人。俄羅斯科學家說靺鞨的面部非常扁平,接近東亞人種的極限,對烏爾奇人那乃人形成影響最大。最接近的是黃種人西伯利亞型:如尼夫赫人科里亞克族(特別是古亞細亞人種尤卡吉爾人)。勿吉與肅慎、挹婁是同種異族,婚喪習俗不同,而不是同一民族在不同時代的不同稱呼[來源請求]

沃沮與勿吉

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金毓黻主張「靺鞨,當亦為沃沮、勿吉之音轉」,即勿吉與靺鞨音同,是不同時期的不同漢字標音。金毓黻認為朝鮮半島北部的沃沮即勿吉,又分北沃沮(黑水等部)、東沃沮(白山等部),東女真當即古代東沃沮的後裔。此指東女真即曷懶甸女真,為唐以前沃沮的後裔。此觀點認為朝鮮半島北部的沃沮即勿吉,為女真人的族源之一。

真正的通古斯[需要解釋]應是勿吉、靺鞨[來源請求],該名稱被認為與今日之烏德蓋族之族名同源,而該族又處於南北通古斯之交界,以"勿吉"一名的古音/mudged//vudged/及"靺鞨"/modged/(唐初本寫作靺羯/ㄐㄧㄝˊ/,後改作靺鞨。故本應讀作/ㄇㄛˋㄐㄧㄝˊ/,而非今日之官方讀音/ㄇㄛˋㄏㄜˊ/)來看,通古斯民族應於隋唐前遷徙至今日的黑龍江流域並且定居,並自此開始分化出南北通古斯(見胡增益著"鄂倫春語研究")。

在有關女真族起源的說法中,韓國學者李丙燾和日本學者三上次男主張渤海的強制移置說。三上次男以為黑水一帶諸部族是渤海武王大武藝,719-737年在位)末期的被征服人民,以後黑水部被強制移民到渤海南京南海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清津市,一說在咸興)附近,隨着新羅後期國勢的衰微,逐漸往南遷移。如此,則在黑水部移置於渤海南京附近以前,後來曷懶甸女真所據的原漢四郡地區,可說是一片無人地帶。後來高麗太祖的開拓地區也是女真尚未占據的原漢四郡地區。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