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梵語:अक्षोभ्य,羅馬化:Akṣobhya,標準藏語:Sangs-rgyas mi-vkhrugs-pa,「閦」音「chù|ㄔㄨˋ」),又名不動佛、無動佛、阿閦鞞佛、阿芻鞞耶佛、惡乞芻毗也佛、無怒佛、無嗔恚佛、金剛不動佛稱號,為佛教五方佛之中的東方佛。據《悲華經》云,久遠昔時刪提嵐世界中,有轉輪王名叫無諍念,他的第九王子蜜蘇在寶藏如來面前發願,修持戒行,成就淨土,寶藏如來賜名阿閦,並授記他將「於來世過一恆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恆河沙等阿僧祇劫」時在「妙樂世界」成正覺,號「阿閦如來」[1];又據《阿閦佛國經》云,阿閦佛在成佛久遠之前,曾侍奉大目如來(又譯廣目如來),後萌發對眾生不生瞋恨的誓願,經過累劫的修行,即於東方妙喜世界成佛。[2] 即便為人所怨恨,也不退轉,不為嗔恚而動,是為「不動」。該尊與不動明王非同一尊。
概論
阿閦佛,為大乘佛教信仰中東方妙喜世界的佛陀,地位等同於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即是出自妙喜世界。阿閦佛的妙喜世界非常莊嚴,有高大的七寶菩提樹。阿閦佛信仰與阿彌陀佛信仰皆起源於大乘佛教早期,不過同屬大乘的漢傳佛教中,另外一位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較為人知。在漢傳佛教、藏傳佛教與密宗信仰中,阿閦佛是金剛界五智如來(五方佛)中的東方如來,代表「大圓鏡智」。禪門認為阿閦佛即金剛不動佛,代表《金剛經》忍辱波羅蜜的功德。
佛經記載
最早有關阿閦佛的漢語佛經是公元147年由東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法師譯成漢語的《阿閦佛國經》,這部經也是已知最古老的淨土經典。最近[何時?]在巴基斯坦發現用犍陀羅語書寫的關於阿閦佛的佛經殘卷,它們屬於早期的大乘佛教,書寫時間在公元1世紀末和2世紀間。《阿閦佛心咒》則是阿閦佛信仰者持誦以求得渡的經典。其根本咒曰:「唵 加沙那 毘加帝 娑婆訶」
《大寶積經》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形象
藏傳佛教中阿閦佛的形象,據《瑜伽母密續》記載,身藍色,偏袒右肩,左手執拳,執袈裟角,右手伸五指,手指指地,置於右膝。一般其像結跏趺坐,坐於青色象背負的蓮花台上。
化身
相傳化為寶幢如來(一說寶生如來所化),又稱西方寶相如來,代表對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以寶幢表發菩提心之義,以一切智願為幢旗,於菩提樹下降伏魔眾,故得寶幢之名。
「施餓鬼七佛」中的妙色身如來亦被認為是阿閦佛化身,禪門相傳阿閦佛忍辱第一,並得忍辱波羅蜜無諍三昧,故修持此佛法門,可以透過佛力加被斷去瞋恨之心;密宗「施餓鬼七佛」中的妙色身如來亦被認為是阿閦佛化身。這是講述,能持忍辱波羅蜜就能色身常妙,受人喜愛。《佛說罪福報應經》:「為人端正顏色潔白暉容第一,手體柔軟口氣香潔,人見姿容無不歡喜,視之無厭,從忍辱中來。」
菩薩脅侍
西晉時期,月氏國三藏竺法護所譯的《佛說海龍王經》卷三所載,香首大士與眾香首大士為阿閦如來妙喜世界上首菩薩。類似經典,北魏菩提留支所譯的《佛說佛名經》卷九所載,香象菩薩、妙香象菩薩為阿閦如來妙喜世界的上首菩薩。依內文來看,香首大士即為香象菩薩;眾香首大士即為妙香象菩薩,因為翻譯時間的不同,譯名也不同。
《金剛頂菩提心論略記》:「東方阿閦佛攝四菩薩:金剛薩埵、金剛王、金剛愛、金剛喜為四菩薩也。」[5]
參考來源
參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