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
東南亞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南亞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英語: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簡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雙方群島最近的距離為99公里[9],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亞相望,西隔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賓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約7000個島嶼組成[10][11],可分為呂宋島、米沙鄢群島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
菲律賓共和國 | |
---|---|
格言:Maka-Diyos, Maka-Tao, Makakalikasan, at Makabansa[1](他加祿語) 「為了天主,人民,自然,與祖國」 | |
國歌:《親愛的土地》 | |
首都 | 馬尼拉市[2] |
中央政府 所在地 | 馬尼拉 |
最大城市 | 奎松市 |
官方語言 | 菲律賓語、英語 |
族群 | 維薩亞人(33.8%) 他加祿人(27.7%) 伊洛克人(9.8%) 比科爾人(6.8%) 摩洛人(5.1%) 邦板牙人(3.1%) 邦阿西楠人(1.4%%) 華人(1.2%) 三寶顏人(1.1%) 其他種族(8.8%) |
宗教 | |
政治體制 | 單一制 總統制下議會為立法機關的共和國 |
法律體系 | 大陸法系及英美法系混合 |
政府 | 菲律賓國會 |
• 總統 | 小費迪南德·馬科斯 |
• 副總統 | 薩拉·杜特爾特 |
現役軍人 | 113,000(第40名) |
成立 | |
• 宣布從西班牙獨立 | 1898年6月12日 |
• 正式成立 | 1946年7月4日 (完全從美國獨立) |
面積 | |
• 總計 | 300,000[3]平方公里(第72名) |
• 水域率 | 0.61[4]% |
人口 | |
• 2022年估計 | 113,170,065(第13名) |
• 密度 | 336/平方公里(第47名) |
GDP(PPP)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11,438.62億美元[5](第29名) |
• 人均 | 11,326美元[5](第117名) |
GDP(國際匯率)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4,356.75億美元[5](第36名) |
• 人均 | 3,905美元[5](第122名) |
貨幣 | 菲律賓披索(PHP) |
時區 | UTC+8 |
• 曆法 | 公曆 |
行駛方位 | 靠右行駛[6] |
電話區號 | 63 |
ISO 3166碼 | PHI |
主要節日 | 濯足節:4月9日 獨立日:6月12日 (自西班牙獨立) 國家英雄日:8月31日 聖誕節:12月25日 黎剎日:12月30日 |
家用電源電壓 | 220 V |
家用插座標準 | A、B |
中央銀行 | 菲律賓中央銀行 |
人類發展指數 | ▲0.718[8](第107名) |
基尼係數 | 0.458[4] |
國家象徵 | |
地理最高點 | 阿波火山(2,954公尺) |
最大湖泊 | 貝湖 |
海岸線 | 36,289公里 |
互聯網頂級域 | .ph |
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南島語系語言,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當代菲律賓則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以擁有超過一億基督徒成為亞洲最大基督教國家以及全球第三大基督教國家(僅次於美國及巴西)。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其中航海家洛佩茲更以王太子的名字命名為費利佩群島(西班牙語:las Felipinas),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戰爭及美菲戰爭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的1946年獨立。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北部各島嶼、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準,該國在金融風暴之前曾獲得過亞洲四小虎的稱號。
菲律賓是新興市場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其經濟正從農業為主轉型為服務業和製造業為主。菲律賓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亞太經合組織、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國,亦是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友。
1542年,西班牙航海家魯伊·洛佩斯·德比利亞洛沃斯將萊特島和薩馬島取名為「費利佩群島」(Felipinas),以當時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費利佩命名。後來,西班牙人即以費利佩群島(Las Islas Filipinas)稱呼其在今日的菲律賓群島的全體領地[12](p. 6)。此前,西班牙文還有過「西部群島」(Islas del Poniente)、「東部群島」(Islas del Oriente)、「麥哲倫群島」、「聖拉薩羅群島」(San Lázaro)等的舊稱[13][14][15]。
19世紀末菲律賓革命期間,新生的馬洛洛斯國會宣布建立費利佩共和國(República Filipina,即菲律賓第一共和國)[16],隨後隨着美國殖民菲律賓群島,其英語化的稱呼「菲律賓群島」(the Philippines)變得更為常用[17],並由瓊斯法案官方確定此名稱[18]。在英語語法中,該複數形式即含有「群島」之義。1935年菲律賓憲法即以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為國名,延續至今[19][20][21]。
中文舊稱菲律濱、小呂宋。
南島語系人群被推測,至少在距今四千多年以前,已抵達菲律賓[22],這個時代的考古遺址,出現了源自台灣的玉石原料。表示當時菲律賓的南島人群,與台灣原住民存在貿易情形[23]。
至約公元前1000年,菲律賓定居者可以分為四個較為明顯的族群,包含狩獵採集者,戰士社會,港口族群[24]。
中國與菲律賓的古代聨繫:據中國史料記載,226年(東吳黃武五年),東吳官員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也曾到過今天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註 1]。事實上,菲律賓也曾出土過公元三世紀的中國瓷器。 唐、宋時期,漢人與菲律賓各地有貿易往來。
1380年,伊斯蘭傳教士阿爾·馬卡敦首先把伊斯蘭教傳入菲律賓的蘇祿[25]。1390年,來自蘇門答臘的米南加保人在菲律賓建立了蘇祿蘇丹國。1405年(明永樂三年),鄭和下西洋,巡蒞菲律賓群島。鄭和奉永樂帝詔書封旅菲僑領許柴佬爲呂宋總督,統攬該地區的財、軍、文大權二十年之久。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蘇祿王親自率使臣到中國拜見明成祖,回程路上病死於山東德州。明成祖派禮部郎中陳士啟前往祭奠,以國王禮節將扒哈剌葬於德州,並賜諡號「恭定」。安葬扒哈剌後,西王、峒王一行辭別歸國,而東王一家除長子都馬含回國嗣位外,其餘家屬包括王妃葛本寧、叭都葛蘇性,次子安都祿、三子溫哈剌等10人留德州守墓[26]。另外,中國史籍中的提及的麻逸、古麻剌朗等國皆於今日菲律賓國內。
1450年-1520年間有多位阿拉伯人到菲律賓南部各地傳教,並建立多個蘇丹政權;1450年,阿拉伯商人謝里夫·阿布·巴卡爾(Abu Bakar)從印尼蘇門答臘到菲律賓南部蘇祿群島的霍洛島與沿海地區宣傳穆斯林教義,後自稱阿布·巴卡爾蘇丹並建立伊斯蘭政權:環蘇祿海伊斯蘭蘇丹王國;1475年,阿拉伯人謝里夫·卡本蘇旺(Kabungsuwan)從馬來西亞柔佛到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的哥打巴托市傳教,宣達穆斯林教義到民答那峨島內陸地區並建立蘇丹政權。穆斯林到菲律賓南部宣傳教義也為原本部落帶來穆斯林的文化與法律制度,菲律賓南部的部分部落酋長稱謂也改稱蘇丹[25][27]。
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探險隊於地理大發現首次環球航海時抵達此地,麥哲倫亦是在此地被土著砍死。1542年,西班牙人以王子腓力(即後來的腓力二世)之名,將此群島命名為「Las Filipinas」,成為「菲律賓」名稱的由來[28]。
1565年,宿霧島被西班牙人所占領。1571年,西班牙人侵占呂宋島,建馬尼拉城。1594年,西班牙人公告馬尼拉成為菲律賓群島的首都。此即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的開始。來自美洲西班牙領土的殖民者,主要來自墨西哥和秘魯,很快就來到了菲律賓。[29] 墨西哥獨立戰爭切斷了通往拉丁美洲的貿易路線後,歐洲人才來到菲律賓。
1896年8月,安德烈·滂尼發秀領導的卡的普蘭(Katipunan)在馬尼拉近郊的馬林塔瓦克山(卽巴林塔瓦克山)發動起義,各地響應,進攻西班牙殖民軍。次年陣營內部發生分裂,埃米利奧·阿奎納多(Emilio Aguinaldo)篡奪領導權,殺害滂尼發秀,並與西班牙殖民者妥協。但起義者堅持鬥爭,後起義者幾乎占領全國。埃米利奧·阿奎納多於5月17日乘美艦麥克科洛濟(Mc culloch)號返菲活動。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脫離西班牙獨立,建立第一共和。1899年2月,美國發動美菲戰爭入侵菲律賓,新生的菲律賓共和國隨之瓦解。
1898年菲律賓宣告獨立。同一年,爆發美西戰爭,12月10日,西班牙被美國打敗,簽署「巴黎和約」。美國政府給西班牙2,000萬美元購買菲律賓主權,菲律賓美國統治時期開始,菲律賓成為美國的殖民地,以及美國在亞太補給的軍事基地。
1916年8月29日美國國會通過菲律賓自治法案,該法案成為菲律賓1934年立法以前的憲法基礎,1916年10月3日菲律賓舉行選舉,建立了菲律賓參議院。1919年2月23日菲律賓獨立代表團赴美國華盛頓首府遊說請願、另赴國會備忘錄表明菲律賓已經做好獨立準備。1920年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在美國國會進行告別演說,呼籲國會通過菲律賓獨立法案但未獲得美國國會同意。
1934年3月菲律賓參議院議長曼努埃爾·奎松組團赴美國國會進行遊說,美國國會通過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規範菲律賓獨立需要進行的程序,1934年3月24日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簽署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成為正式法律,1934年5月1日菲律賓參議院通過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1934年7月10日菲律賓選舉出制憲會議代表。1934年7月30日菲律賓制憲會議起草菲律賓憲法。1935年2月8日,菲律賓制憲會議通過憲法草案。
1935年3月23日,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簽署菲律賓憲法草案。1935年5月14日菲律賓舉行公民投票通過憲法草案。1935年9月17日菲律賓舉行正副總統大選,曼努埃爾·奎松當選菲律賓國協首任總統。1935年11月15日菲律賓國協正式建立[30]。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擊美國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日本攻擊菲律賓國協,1942年1月3日日本佔領馬尼拉頒布戒嚴法,實施軍事管理。1942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佔領菲律賓,1943年6月日本要求菲律賓召開新的制憲會議,研擬殖民政府的新憲法草案[30]。
1946年7月4日,美菲達成《馬尼拉條約》,菲律賓共和國(第三共和)完全獨立並獲得美國承認,惟美國仍在菲律賓保留軍事基地[31](pp. 38–41)[32]。拉蒙·麥格塞塞總統任內,致力於戰後重建及鎮壓虎克軍反叛,皆取得成效[33],但此後多年,零星的共產主義叛亂長期困擾菲政府[34]。卡洛斯·加西亞總統任內,出台菲律賓人第一政策,以促進菲律賓資本的擴張[35](p. 182)。迪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總統任內,將獨立日由7月4日改為7月12日,以紀念菲律賓第一共和國獨立[36],還在1963年聲稱擁有北婆羅洲東部領土的主權,造成和馬來西亞的爭端[37][38]。
1965年,費迪南德·馬科斯當選總統。馬科斯的首個任期以外國借款推進基礎設施工程,改善了菲國的經濟條件[39](p. 58)[40]。1969年,馬科斯成功連任。1972年,馬科斯臨近憲法規定的任期限制,於是下令取消年限限制,宣布戒嚴,開始獨裁統治[41][42],實施政治壓迫和新聞審查[43][44]。其親信管理的壟斷企業控制伐木[45]、製糖[46]和廣播[47](p. 120)等關鍵行業[48][49][50]。馬科斯及妻子伊梅爾達被指控貪污,及挪用數十億美元公款。馬科斯政府任期初期大量舉債,導致菲律賓經濟在20世紀80年代陷入大衰退,1984年和1985年,經濟規模年均萎縮7.3%[51](p. 212)[52]。
1983年,反對黨領袖、馬科斯頭號政敵小貝尼格諾·阿基諾在馬尼拉國際機場遇襲身亡[54]。1986年,馬科斯宣布展開緊急總統選舉[55],馬科斯被指舞弊獲選[56],引發人民力量革命[57][58],致使馬科斯下台並流亡夏威夷,阿基諾的遺孀柯拉蓉繼任總統[57]。
柯拉蓉政府面臨債務、腐敗及政變等各種威脅[39](pp. xii, xiii)[59],同時菲共和莫洛分離主義勢力亦維持活躍[60]。菲德爾·拉莫斯總統任內推行私有化和去管制化政策,以鬆綁經濟[61][62],但同期遭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63][64]波及。約瑟夫·埃斯特拉達總統任內推行公共住房計劃[65],但面臨腐敗指控[66],因2001年人民力量革命而下台,總統職位由副總統阿羅約夫人接任[67]。阿羅約夫人的九年任內,菲國經濟快速增長1[68],但亦傳出腐敗醜聞[69][70]。2010年繼任的阿基諾之子貝尼格諾·阿基諾三世總統倡導善治及公開透明,經濟亦持續增長[71](pp. 1, 3)[72]。阿基諾三世同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達成和平協議,訂立邦薩摩洛組織法,意圖授予穆斯林為主的邦薩摩洛地區自治權,但因馬馬薩帕諾衝突而延緩實行[73][74]。
2016年達沃市市長羅德里戈·杜特爾特以大比數勝出總統選舉[75],成為菲律賓第一位來自棉蘭老島的總統。杜特爾特發起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76][77]及打擊販毒產業的「毒品戰爭」[78][79],遏制毒品擴散,亦不惜以法外處決行為推進之[80][81]。2018年,邦薩摩洛組織法正式生效,邦薩摩洛地區獲得自治權[82]。2020年初,菲律賓遭遇冠病疫情衝擊[83][84],經濟衰退,其GDP減少了9.5%,年度經濟表現為1947年來最差[85]。2022年,馬科斯之子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勝選,而杜特爾特之女薩拉獲選為副總統[86]。
菲律賓由7,107個島嶼組成,面積3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36,289公里,居世界第五位[3][87],菲律賓各島多丘陵,僅呂宋島中部有較大平原。全國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棉蘭老島的阿波火山是菲律賓的最高峰,海拔2,954米;呂宋島的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火山,貝湖是全國最大湖泊。地震頻繁。菲律賓海岸線長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森林占地40%以上,礦藏有金、銀、鉻、銅、錳、鐵等。
菲律賓北部屬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全國各地普遍炎熱、潮濕,全年可分為三個季節,分別為3月至5月炎熱乾燥的熱季(tag-init或tag-araw),6月至11月的雨季(tag-ulan)及12月至隔年2月的涼季(tag-lamig)。5月至10月間的西南季風稱之為Habagat,11月至4月乾燥的東北季風則被稱為Amihan[88]。氣溫通常介於21℃至32℃間,但隨著不同季節而有些許差異,1月最涼爽,5月為最熱的月份[3][89]。
海平面溫度約為27℃,熱季與涼季溫差僅為3℃,各月平均溫差則為3℃ - 12℃。全國平均溫度最高為33.2 - 39.9℃,最低為16.7 - 20.9℃,最高及最低氣溫的分布在全國無明顯差別。海拔高的地區則溫度略低,如海拔約1450米的碧瑤,平均溫度比馬尼拉低7.5℃ - 9.3℃左右。[90]而菲律賓一些鄰近臺灣的地區,以巴丹群島為例:每逢冬季,如果中國大陸有較強的冷鋒南下,一般也會掠過,令巴丹群島甚至呂宋島佬沃,氣溫會降至攝氏20度以下。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雨、多颱風。
菲律賓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日均氣溫 °C(°F) | 25.3 (77.5) |
25.3 (77.5) |
26.1 (79.0) |
27.0 (80.6) |
27.3 (81.1) |
26.8 (80.2) |
26.5 (79.7) |
26.3 (79.3) |
26.3 (79.3) |
27.3 (81.1) |
26.0 (78.8) |
25.5 (77.9) |
26.3 (79.3)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47.8 (5.82) |
99.4 (3.91) |
97.2 (3.83) |
93.3 (3.67) |
188.4 (7.42) |
235.9 (9.29) |
286.6 (11.28) |
273.1 (10.75) |
269.4 (10.61) |
273.7 (10.78) |
257.7 (10.15) |
226.7 (8.93) |
2,449.2 (96.44) |
數據來源:World Bank Climate Change Knowledge Portal (1990–2009)[91] |
菲律賓是東南亞國家聯盟主要成員國,也是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21個成員國之一;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建立之時,菲律賓也是其中參與國家。
菲律賓實行三權分立的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六年,但不能連任。由於總統選舉和副總統選舉是分別選出,因此會出現總統和副總統屬不同政黨。當總統無法履行職務時,副總統將會代行職務,當總統去世或辭職,而無法完成任期,副總統將會繼任總統。未能完成任期的總統如果擔任的年期沒有超過一半,可在下一個任期再次競選。
菲律賓實行兩院制,其中參議院24人,眾議院287人,其中229人分區直選,58人按政黨得票比例分配。參議員任期六年,眾議院任期三年。參議院每三年改選一半議席。
菲律賓不實行徵兵制,軍人全部是志願役。現役軍人12萬,預備役軍人13萬。1999年軍費高達1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2%。菲律賓軍隊由陸海空三軍所組成。菲律賓海軍擁有114艘艦艇,但大部份艦艇是一些小型近海巡邏艇。菲律賓的戰機目前為止只有幾架,大部分為外國軍援贈送。
2018年8月9日,菲律賓成功試射購買自以色列的艦艇用「增程型長釘飛彈」(Spike-ER)飛彈系統,這將使用在海軍於菲律賓沿海打擊恐怖份子與執行法律上[92][93]。
菲律賓分為呂宋島、米沙鄢群島和棉蘭老島三個島組,劃分為17個大區(包括國家首都區、科迪勒拉行政區和邦薩摩洛自治區在內),下設76個省,最大島為呂宋島,首都為馬尼拉。
據菲律賓人口委員會的測算,2014年7月27日零時6分10秒,菲律賓人口達到1億[94],主要以講南島語系語言的民族所構成(95.5%),包括維薩亞人、他加祿人、伊洛克人、邦板牙人、比科爾人、伊巴丹人,另外有尼格利陀人、摩洛人、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與西班牙裔等。
菲律賓最大城市排名
Philippine Statistics Authority 2015 Census August 1, 2015 | |||||||||
---|---|---|---|---|---|---|---|---|---|
排名 | 名稱 | 行政區劃 | 人口 | 排名 | 名稱 | 行政區劃 | 人口 | ||
奎松市 馬尼拉 |
1 | 奎松市 | 馬尼拉大都會 | 2,936,116 | 11 | 帕拉納克市 | 馬尼拉大都會 | 665,822 | 達沃市 加洛坎市 |
2 | 馬尼拉 | 馬尼拉大都會 | 1,780,148 | 12 | 達斯馬里尼亞斯 | 卡拉巴松 | 659,019 | ||
3 | 達沃市 | 達沃區 | 1,632,991 | 13 | 巴倫蘇埃拉 (菲律賓) | 馬尼拉大都會 | 620,422 | ||
4 | 加洛坎市 | 馬尼拉大都會 | 1,583,978 | 14 | 巴科奧爾 | 卡拉巴松 | 600,609 | ||
5 | 宿霧市 | 中米沙鄢 | 922,611 | 15 | 三投斯將軍市 | SOCCSKSARGEN | 594,446 | ||
6 | 三寶顏 | 三寶顏半島 | 861,799 | 16 | 拉斯皮納斯市 | 馬尼拉大都會 | 588,894 | ||
7 | 達義市 | 馬尼拉大都會 | 804,915 | 17 | 馬卡蒂 | 馬尼拉大都會 | 582,602 | ||
8 | 安蒂波洛 | 卡拉巴松 | 776,386 | 18 | 聖荷西卡波 | 中央呂宋 | 574,089 | ||
9 | 帕西格 | 馬尼拉大都會 | 755,300 | 19 | 巴科洛德 | 內格羅斯島 | 561,875 | ||
10 | 卡加延德奧羅 | 北棉蘭老 | 675,950 | 20 | 文珍俞巴市 | 馬尼拉大都會 | 504,509 |
根據2000年的普查,菲律賓的族群組成為:
菲律賓華人,幾乎遍佈全菲各地。據統計,目前在菲律賓人口的華人約有百萬,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泉州、漳州、廈門)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
福建籍華人中,以原屬泉州府的三邑(晉江縣、惠安縣、南安縣)等縣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呂宋島,尤其是大馬尼拉地區,所經營的工商業和文教事業,也以在大馬尼拉地區的最為發達[95]。
原屬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市和金門縣)、漳州府龍溪、海澄(今合併為龍海市)等,大多數在中部維薩亞斯地區的宿霧等地,和民答那峨島各處[95][96]。
臺灣人因對菲律賓有投資事業,投資人眷屬及應聘前來之經營管理或製造技術人員,早年來菲人數不少,但近年來已逐漸減少,陸續被中國大陸與越南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產業所取代。
西班牙裔菲律賓人,或稱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是指始祖或者本人有西班牙人血統的菲律賓人,但具體人數不詳,他們多來自安達盧西亞,少數來自加泰隆尼亞和巴斯克。
菲律賓曾為西班牙帝國殖民地,歸新西班牙副王區管理,很多西班牙人作為行政人員、軍人、教士來到菲律賓定居生活,而在1821年墨西哥獨立後,菲律賓直接歸馬德里管理。
他們逐漸和當地土著融合,但仍以白人祖先為榮,他們在菲律賓社會起著很大影嚮力。1565年至1898年間,來自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西班牙人往返於菲律賓群島。這有助於西班牙裔融入日常社會。根據德國著名民族學家費奧多爾·賈戈爾(Fyodor Jagor)在1818年進行的一項題為「外國人眼中的前菲律賓」的研究,呂宋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是西班牙人的後裔,或多或少與來自南美,中國和印度的移民混合在一起,當時絕大多數軍事人員都是拉丁美洲血統。
西班牙裔菲律賓人目前占菲律賓上層和中產階級的大部分。許多人要麼從政,要麼是工商業、娛樂和體育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許多菲律賓精英家族王朝,政治家族都是西班牙血統。
依據不同分類方法,菲律賓有120到175種語言和方言[97]。幾乎全屬於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僅有零星例外,如查瓦卡諾語是一種來自羅曼語族的克里奧爾語。菲律賓有兩種官方語言(菲律賓語和英語)。而截至2017年,有19種官方輔助語言(地區語言)[95]。若包括第二語言的使用者,使用菲律賓語的人口還是多於英語[96]。
現今菲律賓本土文字(如庫利坦字母、塔格巴努瓦字母等)的使用很少;主要由於西班牙和美國的殖民經歷,菲律賓語言今日大多使用拉丁字母。然而,最著名的菲律賓本土文字貝貝因字母仍存在一些官方應用,用來書寫菲律賓鈔票上「Pilipino」一詞。另外,菲律賓南部一些穆斯林地區也使用阿拉伯字母。
菲國在歷史上一直沒有特有而一致的「菲律賓文化」。主要原因之一乃由於菲律賓是個「七千島國」,各地有太多不同的語言,彼此不一定能充分交流,文化發展和特色都非常局部性;現有80餘種語言在境內使用。自古以來有許多移民遷居於菲律賓,各種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西班牙、荷蘭、中國、墨西哥和美國。
菲律賓很早就有了豐富的口頭文學,包括戲劇、史詩、抒情詩、神話、謎語、諺語等多種樣式。如古代伊富高人的敘事詩《阿麗古容》、《邦都地區的狩獵歌》、《孤兒之歌》,民答那峨島瑪拉瑙人的史詩《達蘭崗》等。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後,盡毀菲律賓民族文學,早期的書面文學幾乎凋零殆盡。弗蘭西斯科·巴爾塔薩爾是近代菲律賓文學的開路人,他的《弗羅蘭第和羅拉》(1838)批判殖民統治,歌頌愛情與自由。愛國者黎剎創作了控訴小說《不許犯我》(另譯《社會毒瘤》,1887)和《起義者》(1891),揭露神權統治的虛偽,對獨立運動深有影響[98]。
日期 | 中文名 | 當地名 | 備註 |
---|---|---|---|
1月1日 | 元旦 | Bagong Taon | |
1月份或2月份 | 中國農曆新年 | Chinese New Year | 正月初一,每年不一樣 |
3月份或4月份 | 聖週 | Semana Santa | 天主教節日,每年不一樣 |
3月份或4月份 | 復活節 | Linggo ng Pagkabuhay | 天主教節日,每年不一樣 |
4月9日 | 巴丹日 | Araw ng Kagitingan | 紀念二戰陣亡戰士 |
5月1日 | 勞動節 | Araw ng Manggagawa | |
6月12日 | 國慶日 | Araw ng Kalayaan | |
8月份 | 國家英雄日 | Buwan ng Wika | 8月最後的星期一 |
11月1日 | 亡人節 | Undas | 亡人節,瞑目節 |
12月25日 | 聖誕節 | Pasko | 聖誕節 |
12月30日 | 黎剎日 | Araw ng Kabayanihan ni Rizal | 紀念民族英雄黎剎就義 |
菲律賓的法定貨幣為菲律賓披索(₱ or PHP)。
2006年,菲律賓被世界銀行依購買力平價列為第36大經濟體。目前,菲律賓經濟規模居世界第39位,2015年時的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為2,924.51億美元[5],是新興工業國家及世界的新興市場之一。[來源請求]首都馬尼拉為國際第24大購買力城市。菲律賓人均所得大約為1455美元(2007年),為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較大。
菲律賓在二戰後的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間,曾與日本、新加坡同屬亞洲最富國之一,但在獨裁者馬可仕主政期間,由於裙帶資本主義的腐化與權力尋租行為的橫行,菲律賓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從1966年到1971年,菲律賓儘管字面上失業率從7.2%下降到5.2%,實際上貧困卻進一步加劇[99],至今菲律賓的貪污問題仍根深柢固,亦冠絕全東南亞,使得全國三分一人口處於貧窮線下,每日生活費不足一美元[100]。
現今菲律賓的產經結構以農業及工業為主,尤其著重於食品加工、紡織成衣以及電子、汽車組件等輕工業。大部分的工業集中於馬尼拉大都會的市郊。此外,宿霧大都會近來也成為吸引外國及本地投資的另一個地點。菲律賓的礦業有很大的潛力,擁有大量儲備的鉻鐵礦、鎳及銅。近來在巴拉望外島發現的天然氣,也是菲律賓豐富的地熱、水力及煤炭等能源儲備的一部分。
菲律賓主要出口品包括半導體、電子產品、運輸設備、成衣、銅製品、石油製品、椰子油及水果[4]。菲律賓是世界第二大的香蕉出口國[101]。主要貿易夥伴為美國、日本、中國、新加坡、南韓、荷蘭、香港、德國、台灣及泰國[4]。
自從2010年艾奎諾就任總統後,政治全面改革,經濟逐步改善、外資投資大量注入,2014年經濟成長率高達6.1%,且人口紅利極高,2023年平均人口年齡僅25歲,更擁有超過3,000萬的中產階級人數,獲專家譽為還有35年蓬勃發展光景之國家。
且菲律賓目前總人口數已破一億,每年約有1,100萬的海外勞工將從世界各地打拼所得資產帶回菲國,金額高達250億美元,造就菲律賓當地經濟蓬勃發展,薪資收入高於平均中產階級水平的人數也逐年增加,並且把所有國債完全還清,並有額外收入。為改善生活狀況,大量的菲律賓女性前往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成為傭工。
這使當地房產市場的消費族群不僅有外來的長駐者及投資者,同時內需買盤強力支撐,國內買家占消費者總比的五成,根據全球房地產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指出,2014年第一季菲律賓房地產的漲幅度驚人,排名世界第五。
菲律賓的運輸基本設施相對不發達。這是由於菲律賓的多山嶺地勢及零散的島嶼所導致,又由於多屆政府對於菲律賓運輸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不足。在2013年,菲律賓基礎設施投資相當於該國3%的GDP,比鄰近國家低。菲律賓總共有213,151公里的道路,但只有25.56%是鋪有混凝土。
阿基諾三世政府提出多個項目去改善國家的基礎設施和運輸系統。現時菲律賓的主要城市及城鎮廣泛使用巴士、吉普車、的士及機動三輪車。2007年,菲律賓有553萬已註冊機動車輛,平均年增長為4.55%。馬尼拉大都會區周邊則有菲律賓國家鐵路、馬尼拉都會區地鐵、馬尼拉捷運、馬尼拉輕軌等都市軌道交通跟城際鐵路提供服務,為全菲律賓公共運輸發展最完善且快速的地區。
現時菲律賓85個國立機場管理及安全規管由菲律賓民用航空局負責。尼諾伊·阿基諾國際機場及克拉克國際機場服務大馬尼拉地區。亞洲最古老的商業航空公司菲律賓航空,及當地知名的廉價航空宿霧太平洋航空,是菲律賓主要的航空公司,提供國內及國際航空服務。
各島之間的交通以航空、航海為主,故菲國航空業相當發達。國際線方面,尼諾伊·阿基諾國際機場是主要的機場菲律賓航空公司是主要的航空公司,往返於馬尼拉及亞洲各國首都之間。宿霧太平洋航空為第二大航空公司,以低價促銷的方式吸引顧客。
旅遊業是菲律賓的重要產業之一。國內有大量自然風光,加上曾受殖民統治,興建大量建築,故旅遊資源豐富
一直跟菲律賓經貿關係良好的韓國,因許多企業有大量訓練員工英文能力的需求,在2000年開始,看準菲律賓的優勢: 1)英語能力 2)低廉的人力成本3)豐富的觀光資源,到菲律賓開發旅遊與教育結合的遊學產業,後來日本在2010年左右也開始將商業觸手伸往此,由於這兩國比其他國家還要早在菲律賓遊學產業上插旗,現今語言學校仍然多是韓資及日資[103]。
隨著語言學校在菲律賓一間一間的開,遊學產業開始蓬勃的發展起來,近年來菲律賓觀光部開始將其推廣到全世界,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想學英文的學生來菲律賓遊學,使得菲律賓在ESL產業的重要性趨於重要,逐漸成為了亞洲的ESL教學中心。目前宿霧、克拉克、碧瑤、長灘島為大多數學生選擇的遊學地點[104]。
漁業是菲律賓重要的產業。2013年,菲律賓漁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16.27%[105]。菲律賓與台灣因專屬經濟海域與重疊問題,曾發生多次漁業糾紛。2013年,菲律賓海岸防衛隊曾射殺台灣漁民。
由於國內經濟環境差劣,貪污情況嚴重[106],菲律賓女性出外到鄰國謀生者眾,她們大多以家庭傭工為最主要職業,當性工作者次之[107]。是以菲律賓曾被戲稱為「傭人之國」[108],部份菲律賓人感到不滿並上街示威,撰文的香港作家陶傑亦因此被當局禁止入境。於美軍基地附近酒吧打工的菲律賓女郎,隨退役美軍嫁到海外者亦為數不少。
菲律賓治安長年欠佳,在馬尼拉人質事件發生後處理不當,影響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另外因政府貪污腐敗,槍械管制寬鬆,加上失業和貧窮等社會問題嚴重,時常發生針對富人的綁架案,被戲稱為「綁架之都」[109][110]。
年份 | 記錄在案的 罪案數 |
記錄在案的 綁架案數 |
綁架案 受害人數 |
備註 |
---|---|---|---|---|
2008 | 62,148[111] | 135[112] | — | 每個月均有綁架案發生[113] |
2009 | 101,798[111] | 138[112][註 2] | 143[112] | 138宗綁架案中,79宗要求贖金,另外59宗與叛亂、恐怖主義等有關; 82宗發生在棉蘭老島,29宗發生在呂宋島,馬尼拉都會區有24宗,另外3宗發生在米沙鄢群島; 受害人之中至少116個為菲律賓人; 143個受害人中,46個仍然被綁架,38個已獲釋放,31人被救出,13人被殺,10人死於綁架失敗,5人逃脫。[114] |
2010上半年 | — | 56[114] | 73[115] | 綁架案多發生在棉蘭老島[115] |
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嶼附近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