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斗嶼
澎湖群島北部島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澎湖群島北部島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斗嶼,是位於臺灣澎湖群島最北端的一個島嶼,位於吉貝嶼北方七公里處,因此又稱為座北島。
目斗嶼狀似木匠使用的墨斗,故早期稱墨斗嶼,自18世紀中期,目斗嶼周圍海域一直為澎湖群島北端的重要漁場,也是吉貝嶼居民的漁業場域,北島之名則實原於1844年英國海軍上校理查德·柯林森到訪澎湖做水文調查,並繪製一張澎湖地圖後所標示,日治時期,日本人沿襲英國的說法,乃將目嶼稱為北島,並取其諧音,稱為目斗嶼。[3]
目斗嶼建有目斗嶼燈塔及一座福德祠,及瓦房、魚灶等先民遺蹟,燈塔地址為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20鄰吉貝186號。[4][5]日治時期時曾有長住居民,後因生活條件極度不佳的情況下,居民漸漸遷往吉貝、白沙本島等地,現在該島僅有燈塔輪班值夜的管理人員居住。[6]
目斗嶼面積約0.0244平方公里,最高點10公尺,北側由微輝長斑岩構成,並有一條由東南到西北貫穿島嶼,被稱作海底隧道的海蝕溝會在退潮時露出洞口;南側由玄武岩構成,有一小片白沙灘。[7][8][9][10]目斗嶼附近海域群礁遍佈,水深約一公尺,屬於沉水海蝕平台地形,澎湖俗諺「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頭、五潭門、六東吉」中的磽指的是目斗嶼北面的大磽、二磽暗礁。[3][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