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海關舊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外馬路2號。該建築建成於1921年,原為潮海關辦公樓,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的建築之一,現為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1]。2010年5月被列入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2019年10月16日,潮海關舊址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234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之一[3]

Quick Facts 潮海關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潮海關舊址
Thumb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外馬路2號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898~1922年
編號8-0669-5-153
認定時間2019年10月7日
Close

歷史

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並於1858年在大沽口戰役中攻占大沽炮台,兵臨天津。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天津條約,條約劃潮州為通商口岸。但由於潮州城區民眾強烈反抗,使得外國人主動放棄在潮州城區貿易,改而選擇了相對安全的澄海縣所屬沙山頭埠為通商口岸。1860年1月1日(咸豐九年十二月初九),在籌辦海關過程中允許美國先行開市。7月26日(咸豐十年六月初九日),潮海關(正式名稱為「汕頭新關」)正式在媽嶼島開關,美國駐華公使華若翰之弟華為士(William Wallace Ward)被任命為潮海關第一任稅務司,而前陵水縣知縣俞恩益被清政府戶部任命為潮海關第一任海關監督。潮州「沙山頭埠」正式開埠,更名「汕頭」[4],成為全國第三個、全省第二個設海關的口岸。潮海關關區西起香港,東至南澳島東部南澎島

1865年(同治四年)總稅務司通令,潮海關在從媽嶼遷至今汕頭居平路口辦公。1888年(光緒十四年),澄海縣府劃現外馬路以南約140畝海灘給潮海關。潮海關在海灘填地(俗稱為「海關填地」)。1919年,潮海關新址在海關填地開始動工,1921年竣工投入使用,即是現在潮海關舊址所在地[5]。直至1988年,該建築一直為潮海關和之後的汕頭海關總部所在地。1994年10月潮海關舊址被汕頭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汕頭海關開始對建築進行原貌修復,建成為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並於2008年10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6]。2010年5月,潮海關舊址被列入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沉船

日本號沉沒:1874年12月17日(同治十三年)於清朝廣東省汕頭對開64公里失火沉沒。[7]391名中國人死亡,4名外國人死亡。此船由加州三藩市開往英屬香港,經日本橫濱,乘客大多為賺滿錢回鄉的美國和日本華工,來自廣東台山尤多。後來英屬香港派出John Roberts船長打撈沉船財物,[8]由於沉船、打撈海域屬潮海關管轄,潮海關載有很多史料。

建築風格

潮海關舊址建築面積1556.2平方米,為二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走廊環繞四周,內部裝飾考究,正門樓頂有大鐘一座[9]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