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媽嶼(潮州話:Ma²se⁶),又名放雞山(或放雞島),是位於廣東省汕頭市的海島。位於汕頭港出海口,面積0.97平方公里,海拔39米,海岸線長2.3公里。

歷史
媽嶼在清朝之前屬潮州府潮陽縣,因島上有新、老(媽嶼天后古廟)兩座媽祖宮得名。又因漁民在此祭拜媽祖時,需配備活雞,拜後放生,而得名放雞山。[1]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媽嶼在軍事上割歸南澳澄海協左營管轄,稱放雞山海汛,但地方民籍仍屬潮陽管轄。由於媽嶼位於汕頭港航道中間,海運興旺,1853年,清政府在媽嶼島設立了潮州新關,由中國人管理,也稱常關。[2]1858年《天津條約》,汕頭被闢為通商口岸,1860年1月1日在媽嶼設立由洋人管理的潮海關(洋關),汕頭正式開埠[3]。20世紀30年代,島上的「雞港檣林」、「媽嶼觀潮」二景被評為汕頭八景。1979年,汕頭市人民政府將媽嶼島列為遊覽區。[1]
旅遊景點
- 媽嶼天后古廟
- 潮海關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