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地是指中國漢族傳統聚居地,最初指漢朝的領土,其後演變為古代漢族地區的簡稱[註1],與中國其他少數民族聚居地相區別。五嶽五鎮四瀆都分布在古代漢族地區境內[註2]。因古代漢族原居於「九州」,又稱為漢地九州[註3]。漢地與清代及民國初年的內地十八省的含義相近。漢地除了是漢族對本民族原住地區的稱呼外,也是非漢族群對漢族原住地區的稱呼[註4],而非漢族群的主要聚居地區是在九州之外[註5][註6][註7][註8]。又名漢境[註9]漢疆[註10]

Quick Facts 正體字, 簡化字 ...
漢地
正體字 漢地
簡化字 汉地
字面意思漢族地區
漢語別稱㈠
正體字 中國本部
簡化字 中国本部
漢語拼音 zhōngguó běnbù
漢語別稱㈡
漢語十八行省
漢語拼音 shíbā xíngshěng
漢語別稱㈢
正體字 關內十八省
簡化字 关内十八省
漢語拼音 guānnèi shíbā shěng
字面意思山海關內十八省
漢語別稱㈣
正體字 內地十八省
簡化字 内地十八省
漢語拼音 nèidì shíbā shěng
字面意思內地由十八省組成
Close
Thumb
來自《國家地理》的1912年中國及其領土地圖,包括中華民國的不同地區。漢地的範圍被漆上粉紅色。

稱呼

漢地

Thumb
明長城與明朝兩京十三省範圍(圖中藍色範圍),藍色範圍即是古代漢族地區,圖中沒有列出奴兒干都司及西藏範圍。清朝割出遼東後,餘下地區即關內十八省。

漢地最早僅指漢朝的領土[註11],後來演變為漢族聚居地的統稱,也是漢族原住民地區的簡稱,與其他主要非漢族群的聚居地相區別[註12][註13][註14]

歷代典籍中已有「漢地」用例,二十六史及《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中提及此詞一百餘處,《全唐詩》提及此詞十九次[註15]。漢地又有漢境[註9]、漢疆[註10]等別稱。

學術界常使用此詞,並常與「藏區(或吐蕃西藏)」、「蒙古」、「回部西域回紇回鶻新疆畏吾爾等)」等地並稱。如:《西藏史話》(陳慶英等著,鷺江出版社)中第95頁引近人貴香巴所著《西藏簡史》說:「藏王都松芒波傑時,西藏有了笛子,並從漢地得到茶葉」,第132頁又有「之後,他(八思巴)擔任堪布,為漢地,西夏蒙古高麗納西畏吾爾等地的比丘比丘尼等總計4000多人授戒……」。《劍橋中國史-遼夏金元卷》中譯本序言中亦提及「CHINA……一會兒指中國,一會兒指漢地……」。目前,至少在中國學術界,「漢地」已取代「十八省」或「中國本部」成為常用詞彙。許倬雲著的《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滿清帝國的統治機制可分為第一層的兩個部份, 蒙藏與漢地,前者又分為蒙古與西藏,後者則有滿、漢八旗與一般臣民。」

藏文「རྒྱ་ནག」可以譯為漢地,指藏地以東的中國。[註16][註17]

當代學界也常用此詞,如:

中國本部

英文文獻

Thumb
1580年明朝兩京十三省,不包黑龍江及西藏等地
Thumb
1944年美軍戰時宣傳片《我們為何而戰中國之抗戰》中的中國地圖。該圖將中華民國法定領土分為中國本部(漢地)、滿洲蒙古新疆西藏等五大區塊。

英文中的「China proper」原是對歷史上中國漢族傳統地區的稱呼,通譯中國本部,也有譯中國本土。一般是指明長城以南的漢族聚居區,並不包括蒙古西藏新疆以及被滿族人統治的清朝所劃出的東三省(又稱滿洲)等地域。到民國初年,也時常包括內滿洲。近現代以來,由於「中華民族」概念範圍的擴大,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中國本部」一詞因不包含中國的其它疆域,基於國家主權,同時受到抵制。在現代英語中這一用法有所減少[參7];而中文已少使用。

英文「China Proper」的字面意思,是「嚴格、純粹、本質、自身意義上的中國」。根據美國的中國專家何漢理(Harry Harding, 1946-)的研究,該詞早於1827年即有使用。但英國人威廉·溫特博特姆英語William Winterbotham(William Winterbotham, 1763-1829)在1795年介紹清帝國統治下之中國(the Chinese Empire,中華帝國)的書中,已經提出了「China Proper」(現代才由某些人翻譯為「中國本部」)的概念。在第二章「中華帝國概述」(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的起始,他說:

溫特博特姆將明朝之十五行省的疆域歸入中國本部概念(China Proper)作介紹;而西伯利亞滿洲東北)、蒙古、東韃靼(含今日之新疆阿富汗、北巴基斯坦等)等地歸入中屬韃靼(Chinese Tartary)作介紹。中國的冊封屬國(States Tributary to China)則包括西藏朝鮮琉球、安南(越南)、暹羅泰國)、呂宋菲律賓)等。

而清朝「漢地一十八行省」作為滿族中央集權統治漢族地方的政治架構,早就已經存在的。(「行省」來自於「行中書省」,即行動或外駐的中央機要官署,是承襲女真族金朝蒙古族元朝的體制,為漢族明朝滿族清朝所沿用。)

中文文獻

就目前已知的文獻,清代中西交流大幅擴展之前,「中國本部」這一英譯詞彙未在中國通用。清末由商務印書館發行的《中國通覽》一書將「中國域內」(指清朝領土)劃分為本部、屬部兩大部[參8],前者使用「中國本部」一詞稱之,後者(即中國屬部)則包括滿洲(東三省)、蒙古(內外蒙古)、伊犁(新疆)及西藏屬部[參9][參10];同時期由文明書局出版的《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也將清末中國疆域劃分為本部十八省、東三省、新疆、蒙古、西藏五大地區[參11]。而晚清官員、學者屠寄所著並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經清朝學部審定發行的《中國地理教科書》的「中國總論」一節中則將這五大地區分別稱為內地(京畿及十八省)、關東(三省)、西域(新疆省)、北藩(內外蒙古)、西藩(青海西藏)[參12]

革命黨人與共產黨人均有使用過「中國本部」一詞,如鄒容革命軍》第四章「革命必剖清人種」[參13]、《實業計畫》、中共二大達成的大會宣言[參14]與「關於『國際帝國主義與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決議案」[參15]等文章。

1930年代專注邊疆史的期刊《禹貢》就有文章說打箭爐是「為我國本部與西藏國防上的天然障壁,軍事上極重要之區也。其在交通上與國防上的重要,遠過於盤踞在本部與滿洲間的熱河山地」。[參16]

地理範圍

漢代至明代

漢族地區東起鴨綠江下游,包括遼東[註9][註18]及燕雲十六州[註13][註10][註19][註20][註12][註21][註22]在內,北緣接壤戈壁沙漠[註23][註24],漢地以戈壁沙漠—燕山山脈為與蒙古草原地區接壤的邊界;北起從燕山山脈,經中原一帶[註25]直至珠三角地區[註26];從東部沿海至今日的山西省地區[註27];位於西邊的陝西[註28]、四川省地區[註29][註30][註31]則組成漢族地區的西部,與藏地東部的安多接壤。漢地面積大於藏扯,其內部可分為豫、荊、冀、青、兗、徐、揚、梁、雍等九個分區。

清代至民國

Thumb
1875年清朝內地十八省

清朝建立後,為保護滿族固有習俗和本民族利益而禁止或限制漢族人在柳條邊外(東北地區)活動[註32]北鎮所在的今遼寧省(清末屬奉天省)被割出漢地,並禁止及限制漢族移民進入,而其餘漢族地區則組成漢地十八省,或稱關內十八省、內地十八省,一般指的是原明朝統治區內的漢族地區(大約為明長城以南地區)[註33],漢地十八省與其它地區的界限主要是明長城柳條邊

隨着清朝國勢日衰,加上各種天災人禍如丁戊奇荒太平天國等,內地十八省民生陷入困頓,越來越多的漢族人基於生計而向十八省外的地區移民,因此出現如「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的現象。於是東三省內蒙古南洋群島中南半島等地的漢族人口增加,特別是在接鄰十八省的遼寧省以及內蒙古南部等曾經的漢族地區,重新恢復了漢族人口的移入,形成今日東北全區以漢族為多數的族群人口組成。

清朝末年進行了行政體制改革,在東北地區新疆等原十八省外的將軍轄區增設省縣,前者改稱東三省,其中的奉天省先秦時期漢族先民建立燕國[參17]及傳統居住之範圍[參18]辛亥革命爆發並建立中華民國後,行省制已在全國普遍推廣。

現代

人囗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由二十七個省區組成的漢族地區人口數據[註37]

More information 地區, 地區總人口 ...
中國大陸地區漢族人口比重
地區 地區總人口 地區漢族總人口 漢族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比重(%)
漢族地區 1,350,305,167 1,251,153,850 92.66
北京 21,893,095 20,845,166 95.21
天津 13,866,009 13,422,528 96.80
河北 74,610,235 71,389,092 95.68
山西 34,915,616 34,793,761 99.65
遼寧 42,591,407 36,169,617 84.92
吉林 24,073,453 21,985,839 91.33
黑龍江 31,850,088 30,728,612 96.48
上海 24,870,895 24,471,085 98.39
江蘇 84,748,016 84,126,802 99.27
浙江 64,567,588 62,349,874 96.57
安徽 61,027,171 60,594,623 99.29
福建 41,540,086 40,418,616 97.30
江西 45,188,635 44,969,369 99.51
山東 101,527,453 100,622,494 99.11
河南 99,365,519 98,210,038 98.84
湖北 57,752,557 54,981,458 95.20
湖南 66,444,864 59,759,648 89.94
廣東 126,012,510 121,260,372 96.23
廣西 50,126,804 31,318,824 62.48
海南 10,081,232 8,498,241 84.30
重慶 32,054,159 29,883,369 93.23
四川 83,674,866 77,986,638 93.20
貴州 38,562,148 24,511,882 63.56
雲南 47,209,277 31,573,245 66.88
陝西 39,528,999 39,306,255 99.44
甘肅 25,019,831 22,363,438 89.38
寧夏 7,202,654 4,612,964 64.05
Close

自然環境

主要河流
More information 河流名稱, 別稱 ...
河流名稱 別稱 在漢地境內的幹流
黃河 西瀆 上游部分、中游、下游
長江 南瀆 上游部分、中游、下游
淮河 東瀆 全部
濟水 北瀆 全部
珠江 全部
閩江 全部
錢塘江 全部
海河 上游部分、中游、下游
遼河 中游、下游
Close
主要山脈
More information 山名, 別稱 ...
山名 別稱 備注
泰山 東岳
沂山 東鎮
衡山[註38] 南嶽
會稽山 南鎮
華山 西嶽
吳山 西鎮
恆山 北嶽
醫巫閭山 北鎮
嵩山 中嶽
霍山 中鎮
秦嶺
懷玉山
天柱山 在漢代至隋代間,天柱山取代衡山成為南嶽[註39]
崑嵛山
Close
主要平原
主要高原
主要島嶼
主要湖泊

注釋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