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輕中型第四代戰鬥機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殲-10(編號J-10;廠商命名猛龍;北約代號:火鳥(Firebird[11])[12]),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製、生產的單引擎、全天候、多功能、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的中型第四代戰鬥機。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11月26日) |
殲-10 J-10 猛龍 | |
---|---|
概觀 | |
類型 | 第四代多用途戰機 |
代號 | 猛龍 |
乘員 | 1至2人 |
首飛 | 1998年3月23日[1] |
服役 | 2005年[2] |
設計 |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
生產 |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 貴州航空工業集團 |
產量 | 殲-10基本型:約40架 殲-10A/S/AH/SH:約330架 殲-10B:58架 殲-10C:278架 殲-10CE:60架正在生產 |
現況 | 現役 |
主要用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巴基斯坦空軍 |
衍生機型 | 殲-10A、殲-10S、殲-10B、殲-10C等 |
技術數據 | |
長度 | 16.9米[3] |
翼展 | 9.8米[3] |
高度 | 5.7米[3] |
翼面積 | 37平方米 |
空重 | 8,840公斤[4] |
正常起飛重量 | 12,800公斤 |
最大起飛重量 | 19277公斤[5] |
發動機 | J-10A、J-10S: AL-31FN渦扇發動機 大部分J-10B、J-10C 02批次至04批次(158架): 渦扇-10B渦扇發動機 |
推力 | 最大軍用推力:74KN/92KN 最大後燃推力:123kN/144kN |
最大燃油量 | 3900kg(內油箱) |
性能數據 | |
最大速度 | 1.8馬赫(高空)[3][6][7],1.2馬赫(低空)[8] |
巡航速度 | 0.95馬赫 |
爬升率 | 300 m/s [9] |
最大升限 | 18,000米[8] |
最大航程 | 3,900公里(帶三個外掛副油箱,無武裝)[9] |
作戰半徑 | 1,240公里/2,600公里[10][3][5] |
翼負荷 | 270千克/平方米 |
推重比 | 1.052(正常起飛重量) |
最大過載 | +9/-3g[8] |
滑跑距離 | 最小起飛滑跑距離: 350米 最小着陸滑跑距離: 400-650米 |
武器裝備 | |
機炮 | 1門23mm口徑23-3型雙管機炮 |
火箭 |
|
飛彈 |
|
炸彈 | |
其他 |
KG600機載自衛干擾吊艙
OC5激光照射吊艙
|
殲-10於1986年開始研製,[13]由劉高倬擔任總指揮,晏翔擔任副總指揮,宋文驄擔任總設計師。[14]1998年3月殲-10首飛成功,數年後正式裝備部隊,並先後衍生出殲-10A、殲-10S及殲-10B等型號。最新的殲-10C於2015年初首飛,已批量裝備人民解放軍空軍,於2018年4月16日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該機具備制空作戰,對海面,對地面精確打擊能力。[15]
殲-10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設計,成都飛機公司(132廠)製造。據公開的報道項目名稱「10號工程」。611所最初利用殲-9戰機(因研發一再拖延最終下馬)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成果。 01號原型機1994年開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飛(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16] 依照慣例02號原型機用於地面測試。1999年12月殲-10開始在西安閻良試飛院進行飛行測試。2002年6月28日,安裝俄制AL-3IFN發動機的殲-10第0批次預生產型飛機首飛,並開始在鼎新飛行測試中心進行測試。2003年3月10日,殲-10提前交付空軍進行飛行測試和領先試用,12月15日取得正式入役許可證書。2003年12月26日殲-10雙座型在成都首飛成功(原型機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2004年隸屬成都軍區駐守雲南的解放軍空軍44師131團換裝殲-10戰機,成為解放軍空軍第一個裝備該型戰機的作戰部隊。2005年首次出現了帶有空中加油探頭的殲-10A。2006年12月2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方正式證實其存在[17]。2008年11月4日在第七屆珠海航展上殲-10首次對民眾亮相,進行飛行表演。2009年11月5日,殲-10的1001號首飛原型機在中國航空博物館首次以實機對外公開靜態展出,首次以圖文展板的形式披露殲-10的性能介紹。
殲-10配套發動機是影響殲-10研製進度的一個瓶頸,由於渦扇-10發動機的研製進度大大落後於殲-10的研製進度,為了降低研製風險,採用了「兩條腿走路」的方法,發動機最初裝備俄制AL-31FN渦輪風扇發動機,1992年中國與俄羅斯就發動機研製改進達成協議,為此殲-10的後機身也進行了重新設計。首筆發動機訂單1996年簽訂1997年開始交付。AL-31FN發動機是用於俄制蘇-27「側衛」戰鬥機的AL-31F渦扇發動機的改進型,AL-31FN較AL-31F最大的變化是發動機附件安裝位置的變化,FN型增加了一個經完全重新設計的檢修艙,這一檢修艙的設置是標準的俄式風格,在最初的AL-31型號中位於發動機上方,還包括部分壓氣機上部機殼的外側位置,但FN型的檢修艙則調整到與西方戰鬥機發動機檢修艙同樣的位置,位於發動機和壓氣機下部機殼外側的位置。
由於中國製太行發動機可靠性問題,不放心安裝在單發飛機上,殲-10原型機及量產型均使用俄制AL-31FN發動機。但1004號原型機曾換裝過一段時間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測試。1031、1035號殲-10B號原型機也使用過渦扇-10發動機,並推廣到一小部分量產型殲-10B上。2015年9月22日,安裝渦扇-10B「太行」發動機的殲-10C首飛成功,開始驗證渦扇-10發動機及其數控系統在單發模式下穩定工作的能力。2018年第12屆珠海航展上,殲-10B原型機1034號機換裝向量推力版渦扇-10發動機亮相,完成了「眼鏡蛇」、「赫伯斯特機動」、「落葉飄」等動作[18][19]。2019年,從05批次開始,殲-10C戰機開始批量換裝國產渦扇-10B發動機[20][21]。
殲-10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22],主要工程師有:
殲-10採用三角翼加三角鴨翼的近距耦合鴨式氣動布局,主翼為三角中單翼,採用機動前緣襟翼。切尖三角鴨翼位於進氣道上方機身,矩形帶附面層的發動機進氣道位於機身腹部,進氣道口與機身之間有加強筋,機身上有氣泡式駕駛員座艙,機身向後自然過渡,機翼與機身之間平滑過渡,後機身為發動機艙,採用單垂直尾翼以及兩片向外側傾斜的面積較小的腹鰭。
殲-10採用放寬靜安定度設計,戰機的主要控制面由全權限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實現自動和綜合控制。殲-10是中國製造的第一種大量採用複合材料的戰鬥機。機頭設備艙兩側、鴨翼、襟副翼、垂直尾翼、腹鰭、發動機尾噴口均使用複合材料製造。殲-10是中國空軍繼殲-8D後第二種擁有空中加油能力的戰鬥機。
首批次服役的殲-10使用的是1台俄制AL-31FN渦輪風扇發動機(俄制蘇-27戰機配套的AL-31F發動機的改進型)。中國國產渦扇-10渦輪風扇發動機經過改進(型號渦扇-10B)投入批量生產,後續生產的殲-10則裝備渦扇-10B渦輪風扇發動機。
據稱殲-10的電子設備比其他中國戰機較先進[來源請求],座艙為全「玻璃化」界面,配備一具平視顯示器(HUD)及三具黑白或彩色下視多功能顯示屏(MFD),採用1553B數位系統並搭載了一台1473型脈衝多普勒雷達,數位化程度超越以往所有中國戰機甚至同期瀋陽飛機公司生產的殲-11。飛行作戰所必須的控制開關集中於中置的駕駛杆以及座艙左側的油門杆。
殲-10服役時裝備1台全相參的脈衝都普勒火控雷達,具備多種工作模式,具備視距外、多目標能力,據稱最大搜索距離160公里,上視射距100公里,下視射距80公里。[來源請求]飛行員配備了頭盔瞄準具。
殲-10裝備一門23mm口徑23-3型雙管航炮,機身具有11個機外武器掛架,可以外掛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導航/目標指示吊艙、精確制導武器等。
時間 | 機型 | 地點 | 原因 | 結果 |
---|---|---|---|---|
2014年11月15日 | 殲-10B | 四川郫縣三道堰青槓樹村 | 疑似AL31F發動機故障 | 戰機墜毀,3人嚴重燒傷,總受傷人數超過7人[40] |
2015年9月19日 | 殲-10A | 塞北某地 | 發動機故障,推力下降 | 飛行員跳傘受傷,戰機墜毀[41] |
2015年12月17日 | 殲-10S | 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澤國鎮 | 空中意外遭受鳥撞 | 兩名飛行員跳傘,戰機墜毀[42] |
2016年9月28日 | 殲-10? | 天津武清南湖公園 | 撞鳥導致發動機故障 | 戰機墜毀,飛行員成功跳傘[43] |
2016年11月12日 | 殲-10SY | 河北省玉田縣陳家鋪大楊鋪村西南 | 未公布 | 戰機墜毀。男飛行員跳傘成功,但身體受傷,女飛行員跳傘在事故中犧牲[43][44] |
2020年9月4日 | 殲-10? | 南部戰區 | 遭遇低空鳥擊、發動機空中停車 | 飛行員成功跳傘,戰機墜毀[45] |
2021年10月22日 | 殲-10S | 河南賈魯河畔 | 未公布 | 兩名飛行員均跳傘,戰機頭部損毀[46]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