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屬(學名:Citrus)是芸香科的一個屬,其下物種有喬木和灌木。一些重要的水果屬於該屬,如橙、檸檬、葡萄柚、柚、柑、橘、枳、金柑和青檸等。柑橘屬原產於南亞、東亞、東南亞、美拉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這些地區原住民文明有悠久的馴化和種植各類柑橘屬植物的歷史。柑橘屬植物的種植通過南島民族的擴張,從上述地區傳播到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約公元前3000-1500年);並通過薰香貿易路線傳播到中東和地中海地區(約公元前1200年),然後再傳播到歐洲和美洲。[1][3][4][5]
柑橘屬 | |
---|---|
橙花及果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薔薇類植物 Rosids |
目: | 無患子目 Sapindales |
科: | 芸香科 Rutaceae |
亞科: | 柑橘亞科 Aurantioideae |
族: | 柑橘族 Aurantieae |
亞族: | 柑橘亞族 Citrinae |
屬: | 柑橘屬 Citrus L., 1753 |
模式種 | |
枸櫞 Citrus medica | |
亞屬 | |
| |
異名[2] | |
|
歷史
柑橘類植物原產於亞洲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海洋東南亞地區、近大洋洲和澳大利亞東北部。柑橘品種的馴化涉及大量雜交和基因滲入,使得馴化首次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留下了很大的不確定性。[1] Wu等2018年發表的基因組學、系統發育和生物地理學研究表明,柑橘屬的起源中心可能是喜馬拉雅山脈的東南山麓,包括阿薩姆邦東部、緬甸北部延伸到雲南西部。中新世晚期(11.63至5.33百萬年)氣候條件的變化導致了該類群迅速的輻射進化。南亞的枸櫞,中南半島的柚,中國東南部的橘、金柑、莽山野柑(C. mangshanensis)和宜昌橙,島嶼東南亞地區的箭葉橙以及菲律賓的小花大翼橙均起源於此次輻射進化。[1][3]
隨後,柑橘屬物種在上新世早期(5.33至3.6百萬年)傳播至台灣和日本,產生了橘柑;在更新世早期(250萬至 800,000 年前)越過華萊士線進入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在那裡發生了進一步的物種形成事件,產生了澳大利亞檸檬。[1][3]
最早通過人類遷徙傳播柑橘屬物種是在南島民族的擴散期間(約公元前 3000 年至公元前 1500 年),箭葉橙、C. macroptera和柚在南島航海者向東進入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時被用作建造獨木舟。[6]
枸櫞(C. medica)也很早就從印度和東南亞傳播至地中海盆地。它是通過兩條古老的貿易路線傳入的:一條通過波斯、黎凡特和地中海島嶼的陸路路線;以及一條通過阿拉伯半島和托勒密埃及進入北非的海上航線。儘管由於古植物學遺蹟稀疏,最初引入的確切時間尚不明確,最早的證據是從塞浦路斯的Hala Sultan Tekke發現的種子,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其他古植物學證據包括在迦太基發現的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的花粉;龐貝發現的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至2世紀左右的碳化種子。最早對枸櫞的完整描述來自公元前310年,出自古希臘植物學家泰奧弗拉斯托斯。[4][5][7] 古羅馬的農學家多次提及在帝國內種植柑橘類水果。[8]
一般認為檸檬、柚和苦橙是在公元10世紀左右由阿拉伯商人引入地中海地區的。以及15至16世紀熱那亞人和葡萄牙人從亞洲引進的橙。橘則直到19世紀才被引入。[4][5][7][8]這些植物在一些地中海國家有很高的重要性,這些地區的土壤和氣候條件能讓這些植物產出高質量的水果,甚至比原產地還要好。[8]
今天的大型柑橘類水果最初是由小型的、可食用的莓果歷經數百萬年演變而來。柑橘類物種在大約1500萬年前從共同祖先中分化出來,與此同時,酒餅簕屬(如烏柑)也自同一個共同祖先中分化出來。大約700萬年前,柑橘的祖先分化為柑橘屬和枳屬,後者與柑橘屬關係密切,仍可與所有柑橘屬物種雜交或用作砧木。以上結論基於植物葉綠體基因組得出。[12]2018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基因組研究得出結論,柑橘屬起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即印度阿薩姆、雲南西部和緬甸北部等地區。[1]
與現代柑橘栽培品種相關的三個祖先物種(有時被稱為「原始物種」或「基本物種」)是橘、柚子和枸櫞。幾乎所有常見的具有商業價值的柑橘類水果(橙、檸檬、葡萄柚、青檸等)都是這三個物種、它們的主要後代以及其他野生柑橘類物種在過去幾千年內相互雜交的產物。[1][13][14]
分類
根據DNA分析,許多柑橘屬中廣泛栽培的品種可能都源於五個現存的原生(野生)種(枸櫞、柚、橘、馬蜂橙和金桔*部分觀點認為金桔應被獨立劃入金桔屬)的自然或人工雜交[15]。
常見品種的五個主要親本均用粗體標出
- 阿薩姆檸 Citrus assamensis R.M.Dutta & Bhattacharya
- 指橙 Citrus australasica F.Muell.
- 澳洲圓檸 Citrus australis (Mudie) Planch.
- 宜昌橙Citrus cavaleriei H.Lév. ex Cavalerie,異名:Citrus ichangensis
- 加拉韋檸 Citrus garrawayae F.M.Bailey
- 沙地橘 Citrus glauca (Lindl.) Burkill
- 卡卡杜檸Citrus gracilis Mabb.
- 山櫞 Citrus halimii B.C.Stone
- 馬蜂橙 Citrus hystrix DC.,又名泰國青檸、卡菲爾青檸
- Citrus indica Yu.Tanaka
- Citrus inodora F.M.Bailey
- 金桔Citrus japonica Thunb.
- 卡西柑Citrus khasya Markovitch
- 卡西大翼橙Citrus latipes (Swingle) Yu.Tanaka
- 莽山野橘Citrus mangshanensis S.W.He & G.F.Liu
- 柚 Citrus maxima' Merr.
- 枸櫞 Citrus medica' L.
- Citrus neocaledonica Guillaumin
- Citrus oxanthera Beauvis.
- Citrus polytrifolia Govaerts
- Citrus pubinervia D.G.Zhang, Z.H.Xiang & Y.Wu
- 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又名寬皮桔
- Citrus swinglei Burkill ex Harms
- Citrus × tachibana (Makino) Yu.Tanaka
- Citrus trifoliata L.
- Citrus undulata Guillaumin
- Citrus wakonai P.I.Forst. & M.W.Sm.
- Citrus warburgina F.M.Bailey
- Citrus wintersii Mabb.
- 萊姆 Citrus × aurantifolia
- 苦橙 Citrus × aurantium
- 檸檬 Citrus × limon
- 葡萄柚 Citrus × paradisi
- 橙 Citrus × sinensis,又名甜橙
- 黎檬 Citrus × limonia
- 香橙 Citrus × junos
- 橘柑 Citrus × tachibana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