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天會更好》是西元1985年在台灣推出的一首華語流行公益單曲,由羅大佑作曲,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邱復生、張艾嘉、詹宏志等人共同作詞,陳志遠編曲。
由余天、李建復、洪榮宏、王夢麟、費玉清、齊秦、蔡琴、蘇芮、潘越雲、甄妮、林慧萍、王芷蕾、黃鶯鶯、陳淑樺、金智娟、李佩菁、齊豫、鄭怡、江蕙、楊林等60位華語歌手共同錄唱共同演唱。於台北縣三重市(今 新北市三重區)的白金錄音室錄製,錄音師為葉垂青。專輯於該年年底出版,收錄群星合唱版、松江兒童合唱團演唱版、卡拉OK伴唱版、伴奏版四種版本,由藍與白唱片發行。該曲在香港樂壇引起廣泛回響,粵語版為1985年TVB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現場羣星演唱歌曲,由林振強填詞,張國榮、梅艷芳、譚詠麟、張學友等香港群星合唱。
《明天會更好》歌曲的創作策劃由當時擔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委關中於1985年提出,作為中國國民黨造勢之用[1],其靈感來自模仿美國公益歌曲We Are the World。
1984年非洲衣索比亞發生饑荒。以稍早英國群星合唱的公益單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為藍本,美國歌手麥可傑克森等人,組成「USA For Africa」,於1985年推出合唱歌曲We Are the World,專輯版稅捐作賑災用途,以援助饑民。迴響極為熱烈,並募得鉅款[2]。
當時台灣接連發生江南案、三次礦災、毒玉米、戴奧辛、十信案、國信案等多個社會事件,影響國民黨的選情。為了198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選舉造勢,當時中國國民黨內,由趙少康、郁慕明、李勝峰、邵玉銘等人組成仁愛小組,負責執行選舉文宣,由關中負責小組運作。關中提出競選主軸「要一個更好的明天」、「今天也許不好,但明天會更好」,發想出《明天會更好》歌曲,提議發動台灣流行音樂歌手來集合創作,作為選舉造勢之用。
中國國民黨並未正式擔任歌曲的發起單位,而是以民間自行發起的形式出現。專輯製作單位以「明天基金會籌備會」的名義執行,發起理由為藝人希望動用力量,為社會做「啦啦隊」,做一點打氣工作[3]。邀請羅大佑進行詞曲創作,邀集的華人歌手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唱片公司,打破了簽約的限制,邀集台灣當時最知名的唱片公司包括飛碟唱片、喜瑪拉雅音樂、新格唱片、歌林唱片、滾石有聲出版社、鄉城唱片、寶麗金唱片、麗歌唱片、光美文化、上華唱片、點將唱片、科藝百代、福茂唱片等參與這張專輯,並由各家唱片公司競標發行權。
《明天會更好》原宣佈在1985年10月10日雙十節上市。但這個提案被當時文工會主任宋楚瑜、黨秘書長馬樹禮反對,最終在蔣經國總統同意下才得以執行[4]。因此歌曲發行延期到了台灣光復節40周年,以「台灣光復四十周年、群星為公益而唱」的理由,模仿We Are The World「群星為公益而唱」的形式,呼應1986年世界和平年的主題,並紀念台灣光復40週年[2]。
「紀念台灣光復40週年」的主題在歌曲發行之後,很少被提及。2011年元月發行的《印刻文學生活誌》刊載羅大佑與龍應台的對談紀錄中,羅大佑表示,答應了寫歌工作之後,才知道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原本想就地利用此首歌曲作為該黨的選舉歌曲,當下有「被騙」的感受;但因完成後的歌曲中歌詞寫實地描寫了灰暗面,被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文工會)認為不適合用作選舉形象歌曲,作為國民黨選舉形象歌曲的提議才作罷。[5]
當時台灣唱片市場的盜版、盜錄問題十分嚴重,加上曾有媒體以「海盜王國」形容台灣生產名牌仿冒品的猖獗情形,對台灣的國際形象傷害頗大,故「反盜版」、「反盜錄」、「反仿冒」也成為許多參與歌手強調的主題。[6][註 3]
專輯售出的盈餘由後來標得專輯發行權的藍與白唱片捐給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消基會),為消基會籌募新台幣600萬元的基金作為公益之用。[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