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本科的植物都是落葉或常綠喬木,單葉互生,全緣或有齒缺或羽狀分裂;花雌雄同株,雄花是柔荑花序或頭狀花序,花被4-8裂,雄蕊4-20枚,雌花單生或簇生,花被4-8裂,子房下位;果實為堅果,通常只具有一顆種子(櫟屬和石櫟屬),但也有三顆以上生長的(黃葉柯屬和一些栲屬物種)。果實有具保護作用的「斗杯」。斗杯外側有尖刺或鱗片。斗杯是本科植物的最大特徵,不同的斗杯型式是各屬分類上之依據之一。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f/Quercus_robur.jpg/640px-Quercus_robur.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b/Quercus_ilex0.jpg/320px-Quercus_ilex0.jpg)
分類
臺灣原生殼斗科植物為43種[7][8](包含種下階層約49種),為木本植物的第二大科;有關本科於分類學上的研究早在日治時期就已開始,但至今在屬及種的認定上仍存在許多爭論,扣除引進種後原生殼斗科應有6屬[9],但也有學者將Cyclobalanopsis併於Quercus下,Pasania合併於Lithocarpus下成為四屬[10][11]。
- 亞科 Fagoideae K. Koch
- 水青岡屬 𝐹𝑎𝑔𝑢𝑠 L.
- 亞科 Quercoideae Õrsted
分布
- 栗屬 - 約12~17種,分布於亞洲、歐洲南部、北非及北美東部等地。
- 栲屬 - 約120種,主要產於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
- 黃葉柯屬 - 2種,原產於美國西部。
- 美洲三棱櫟屬 - 只有一種 C. excelsa,產於南美洲北部,也可以把其劃入三棱櫟屬。
- 青剛櫟屬 - 約有150種,主要分布於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中國主要產於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有部分學者將本屬置於櫟屬下,改為組。
- 山毛櫸屬(水青岡屬) - 10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及亞熱帶高山地區。
- 中國三棱櫟屬 - 只有一種 F. doichangensis,產於東南亞,也可以把其劃入三棱櫟屬。
- 石櫟屬 - 約有330-340種,主要產於亞洲溫帶及熱帶地區,只有L. densiflorus產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西南。
- 櫟屬 - 約有300種,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各地,在印度尼西亞還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
- 三棱櫟屬 - 只有一種 T. verticillata,產於東南亞熱帶
- 假石櫟屬 - 只有假石櫟N. densiflorus一種 , 產於美國西海岸
用途
本科大部分為造林樹種,木材可供建築、製造器皿、作薪炭;種子一般統稱為「橡子」,含澱粉,可做飼料或釀酒;樹皮和殼斗大都可以提煉栲膠單寧,是鞣革和制染料的原料;有的物種的葉子可以作為姬透目天蠶蛾的食物,栗屬的一些種是可食用的堅果。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