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協奏曲,是指以小提琴獨奏、管弦樂團伴奏的古典音樂作品。通常有三個樂章,但是也有例外,如拉羅西班牙交響曲(小提琴獨奏但有五個樂章)。

歷史

喬瓦尼·巴蒂斯塔·維奧蒂為首的法國小提琴學派,可說奠定了19世紀小提琴協奏曲的樣態[1]。他與學生魯道夫·克魯采皮埃爾·巴約英語Pierre Baillot彼得·羅德英語Pierre Rode等所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足以說明其派別的興盛程度[註 1]。在前述基礎上,帕格尼尼發展出將炫技推至極致的六首小提琴協奏曲,可視為19世紀小提琴協奏曲的高峰。

與帕格尼尼不同,路易斯·施波爾的十八首小提琴協奏曲更為重視獨奏與樂團的整合,這一著重整體性的路線後由費迪南德·大衛英語Ferdinand David (musician)以及約瑟夫·約阿希姆所繼承[3]。1878年,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問世,二部作品重新省思樂團的份量與重要性,使此曲類的音樂內容更加豐盛繁複,進而重回大眾視野當中[4]

著名作品

在日本,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因特別出名且經常被演奏而被統稱為「三大小提琴協奏曲」[5]。有時,上述的三首再加上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又被稱作「四大小提琴協奏曲」。「四大」之說在中國也流傳甚廣[6][7][8][9]。著名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也提過這四部小提琴協奏曲是「最常被演奏的」、「主要的四部」小提琴協奏曲[10]

上述四首小提琴協奏曲,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必演的曲目。

德國的小提琴家約瑟夫·姚阿幸則將以下四首德國人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並列[11]

其他著名小提琴協奏曲

註釋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