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一支部隊,由1930年粵軍第六十一師和第六十師合編而成,蔣光鼐為總指揮,蔡廷鍇為軍長。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存時間裡,第十九路軍參與了第一、二、三次江西剿共戰爭和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在1933年底發動福建事變建立中華共和國,改組為人民革命軍,最終被南京國民政府裁撤併剿滅。[1][2]
沿革
第十九路軍最早起源於粵軍第一師第四團。1925年7月,粵軍第一師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李濟深任軍長。第四團則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師,師長、副師長為陳銘樞和蔣光鼐,下轄3個團:第二十八團(蔡廷鍇)、第二十九團(孫繩)、第三十團(戴戟)。1926年11月27日,第十師於北伐中期在武漢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主要領導者仍為陳銘樞和蔣光鼐,下轄第十師、第二十四師(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擴編)及第二十六師。[2]
1927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南昌發動兵變,第十一軍時由葉挺任代軍長,第二十四師及十師加入作戰。但蔡廷鍇的第十師因反對共產黨而自行脫離第十一軍,南下開往廣東,聯絡當時任武漢衛戍司令的老長官陳銘樞,成為陳銘樞碩果僅存的政治籌碼,利用這個籌碼陳銘樞向蔣中正輸誠,而僅剩第十師的第十一軍則在廣東整補。[2]
1928年2月,陳銘樞改任廣州政治分會委員,同年12月升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十一軍則擴編成一師一團規模。1929年,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國軍編遣會議,撤銷了第十一軍番號,改編為第一編遣區第三師及獨立第二旅,並任蔣光鼐為第三師師長,蔡廷鍇為獨立第二旅旅長。同年,第三師和獨立第二旅又被先後改編為第六十一師和第六十師。[3]
1930年2月至3月,第六十一師和第六十師在中原大戰中助蔣介石擊敗馮玉祥與閻錫山。同年7月,兩師被合編為國民政府軍十九路軍,由蔣光鼐為總指揮,蔡廷鍇為軍長。之後,十九路軍參加了對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二、三次江西剿共戰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十九路軍調防上海,陳銘樞任京滬戍衛司令。一二八事變前夕,何應欽得知十九路軍將領欲在上海抵抗日本,曾下令十九路軍換防離開以避免開戰。1932年1月28日,日本派陸戰隊登陸上海。十九路軍即奮起迎戰抵抗,因而成為在全中國聲名大噪的抗日軍隊。後來日本多番增援上海;蔣介石亦復出主持局面,並派出中央軍編成第五軍,由張治中指揮,到上海增援共同抗日。最後一二八事變以外交談判解決,第十九路軍從上海撤下,被調到福建剿共,蔣光鼐兼任福建省長[4]。當時,福建省內沒有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多股雜牌部隊割據稱雄:以建甌為中心的劉和鼎第五十六師,割據閩北地區;以邵武為中心的周志群獨立旅,割據閩西北地區;以仙遊為中心的陳國輝獨立旅,割據閩東南地區;以漳州為中心的張貞部第四十九師,割據閩西南地區;以尤溪為中心的盧興邦新編第二師,割據閩中地區;以福安為中心的陳齊瑄獨立旅,割據閩東北地區。十九路軍進入福建後,對福建省的大小軍閥進行收編,以穩定局勢[5]。
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軍將領陳銘樞聯絡桂系、廣東陳濟棠等發動閩變,舉行「中國全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22日,中華共和國正式成立,李濟深為政府主席,陳友仁為外交部長。十九路軍改組為人民革命軍。之後,蔣介石調八個師入閩鎮壓。[6]
蔣介石決定對十九路軍進行裁撤與懲罰.並由中央直接管轄。1933年12月15日,蔣介石下令十九路軍全面裁撤,並於隔日去除十九路軍番號。由於十九路軍未取得其他勢力支持,中華共和國也未獲得國際上的承認,十九路軍內部將領亦有反對意見。[7]最後十九路軍被中央軍全面擊破,部份軍官和士兵則向國民政府投降、部份軍官和士兵則投奔中共。只有少量十九路軍軍官和士兵到廣西投靠李宗仁重組,其餘被收編之部隊中級以上軍官全被更換,十九路軍番號亦被取消改為「五省剿匪軍第七路軍」。閩變最後以失敗告終。[8]
戰役
1932年1月28日,日本派陸戰隊登陸上海,向閘北的第十九路軍發起了攻擊,隨後又進攻江灣和吳淞。十九路軍在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的率領下奮起迎戰抵抗,因而成為在全中國聲名大噪的抗日軍隊。[9]
但國民政府為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軍政部部長何應欽急電第十九路軍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長吳鐵城接受日方要求。暫時下野的蔣介石委託國民黨元老張靜江說服蔡廷鍇避免與日軍衝突,並調憲兵第六團接替上海第十九路軍防務。[10]
1930年10月,第十九路軍由廣東調往江西,參與第一次江西剿共戰爭。1931年4月第十九路軍參與第二次江西剿共戰爭。1931年7月第十九路軍參與第三次江西剿共戰爭。陳銘樞任右路集團軍總指揮,轄蔡廷鍇第60師、戴戟第61師、韓德勤第52師、孫連仲第25師、高樹勛第27師、上官雲相第47師、郝夢齡第54師,負責就地清剿蘇區。9月8日,十九路軍在高興墟擊退紅軍主力。毛澤東說高興墟戰鬥是其一生中的五大敗仗之一。[12]
1932年6月,南京政府調派十九路軍到福建「圍剿」紅軍。7月,第六十師沈光漢部、第七十八師區壽年部配合原駐漳州的張貞部隊向龍巖、永定、漳平等地推進。10月17日晚占據龍巖城,旋即進占永定縣。1933年3月,第七十八師區壽年部隊攻占連城,調集大軍部署在四堡、朋口等地控制一線「圍剿」紅軍。1933年7月28日,十九路軍七十八師在朋口與彭德懷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激戰,被消滅1個旅和3個團,殘軍逃抵永安。[13]
1933年秋,十九路軍將「剿共、抗日、反蔣」的方針改變為「聯共、反蔣、抗日」。蔡廷鍇等將領在前線與中國共產黨展開和談。10月中旬,十九路軍代表徐名鴻與紅軍全權代表潘漢年簽訂了《抗日反蔣初步協定》,取得停火。後來,閩西善後處代表又與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代表簽署《閩西邊界及交通條約》,開放「封鎖」,「恢復商品貿易」。[13]
1933年11月20日,陳銘樞和十九路軍將領蔣光鼎、蔡廷鍇、鄧世增與國民黨內李濟深等一部分反蔣勢力發動閩變,於12月4日在福州成立抗日反蔣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把福建省分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4個省。1934年1月13日,人民革命政府由福州遷址漳州。1934年1月22日,龍巖各界發起召開三萬人的民眾大會,慶賀人民革命政府成立。[14]
人民革命政府成立不久,蔣介石調集八個師的陸軍入閩圍攻十九路軍,並以空軍和海軍配合攻擊。十九路軍迅速潰散,第一軍軍長沈光漢、第二軍軍長毛維壽與區壽年、張炎等將領聯名通電投降南京國民政府,接受粵軍改編。李濟深、蔡廷鍇等高級將領逃往香港,而蔡廷鍇的秘書長徐名鴻以通共產黨罪名被殺。[15]
紀念碑
南京國民政府於1931年至1935年間,於南京靈谷寺舊址建立國殤墓園,定名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祭堂內第61至67塊石碑上,刻有1932年淞滬抗戰中陣亡的第十九路軍將士名單;在公墓內建有「第十九路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由於陣亡將士之多,公墓沒能全部容納,採取以師為單位,用抽籤方法,從每一軍階將士中抽一名代表安葬。現為南京市「抗日戰爭歷史教育基地」的一部份。[16]
由於十九路軍的將士大多是廣東人。為紀念在「一·二八」淞滬抗日戰役中陣亡的將士,1933年華僑捐資在廣州市建成一座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墳園。1990年更名為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園內建有凱旋門、先烈紀念碑、英烈題名碑、抗日亭、將士墓、戰士墓、先烈紀念館等七處烈士紀念建築物。紀念建築均用花崗石砌成,上面保存有民國時期李濟深、林森、宋子文、胡漢民、陳銘樞、吳佩孚、蔣光鼐、蔡廷鍇、戴戟等知名人士的題詞。[17]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