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形成于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一种激进的文化思潮和思想主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盤西化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思潮,最早於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期間被提出[1][2][3],於1980年代「新啟蒙運動」時期在中國大陸再度興起[4][5]。
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期間,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都主張學習西方,即都是某種程度的「西化派」,包括運動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等[2][3][6]。其中部分人士如梁漱溟,著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被認為是更進一步主張「全盤承受」西方化、「通盤受用西方化」,乃至提出了一套全盤西化的方案[2][7][8]。期間,中華民國學術界和思想界爆發了「東西文化論戰」[9]。後有學者認為,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及全盤西化論產生的歷史背景,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大現實緣由,即當時出現的復辟帝制的思潮,有各類勢力背叛共和、企圖復辟帝制[2][6]。
至1930年代,全盤西化論的代表人物是廣東嶺南大學教授陳序經,他在《中國文化的出路》一書中提出「全盤西化」的主張[3][10][11]。1935年6月,胡適發表文章《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認為「全盤西化」一詞招致諸多無謂的爭議,不妨改用「充分世界化」[3][6][7][12]。陳序經、胡適等人認為,晚清被西方列強侵入是因為中國君主專制文化落後,因此主張學習西方思想行為方式,全盤拋棄中國專制文化[12]。繼早前「東西文化論戰」後,學術界和思想界再次爆發了「本位文化與全盤西化論戰」[6][13]。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8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改革開放、深入撥亂反正,官方發起「思想解放運動」為經濟改革奠定意識形態基礎,同時間民間興起「新啟蒙運動」,伴隨80年代文化熱現象[4][5][14]。
1980年代,面對中國經濟水平落後,與香港、台灣以及西方國家差距巨大的現實,全盤西化論再度興起,成為一代青年的主流取向,當時中國大陸許多人認為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直接衝擊中國社會對中國政府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4][5]。1988年,劉曉波在接受香港《解放月報》主編金鐘採訪時,認為「香港一百年殖民地變成今天這樣,中國那麼大,當然需要三百年殖民地,才會變成今年香港這樣,三百年夠不夠,我還有懷疑。」[15][16][17] 同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紀錄片《河殤》,對諸多中國傳統文化符號進行辨析和批判,同時表達了對海洋文明的嚮往,提出要對外開放、學習西方的先進文明,成為當時社會中「反傳統」思潮的一個代表[4][5][18]。也有學者認為,中國大陸1980年代的主流思潮是「全盤西化」,但絕非「西學為主」,那時人們其實是拿着一個籠統的「西方」或「現代化」的概念去「反傳統」、去批判所謂「封建主義」,是批判者手中用來「反傳統」的工具而已[19]。
與此同時,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內部對全盤西化亦有不同見解,一方面有人將「全盤西化」視為一種「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主張,提出中國應當走鄧小平制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遵循「四項基本原則」,而另一方面中共黨內的王若望、方勵之等人則被視為全盤西化論的引領者[20]。但1986年「八六學潮」後,方勵之、王若望及劉賓雁因宣傳「資產階級自由化」、「全盤西化」等觀點,被鄧小平點名開除黨籍[21],中共開展了短暫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22]。鄧小平於1987年7月在會見孟加拉國總統艾爾沙德時,說到[23]:
搞現代化建設,搞改革開放,存在「左」和右的干擾問題。「左」的干擾更多是來自習慣勢力。舊的一套搞慣了,要改不容易。右的干擾就是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全盤西化,包括照搬西方民主。「左」的和右的干擾,最主要的是「左」的干擾。
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後, 尤其是1990年代起在中國經濟騰飛、國家實力提升的背景下,中國民族主義興起、全盤西化論衰退,同時當局開展「反和平演變」,「全盤西化」成為一個主要的被批判對象[10]。有研究者認為,1980年代的全盤西化論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國家方向的命題繼續,是在西方國家示範效應下知識界對中國改革停頓的反應,亦與中國政府引導輿論的傾向相關[24]。也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全盤西化」與反「全盤西化」之爭,落到實處便是「自由民主」與反「自由民主」之爭,是中國應否移植代議制民主憲政這一現代政治制度的爭論[10][18]。
1961-1962年,李敖等人在台灣《文星》雜誌上發表關於全盤西化的文章,掀起「中西文化論戰」[25]。胡秋原認為戰爭之失敗,乃明清政府錯誤政策之後果,而姑息性心態的傳統派、自卑心態的西化派、依附心態的俄化派皆可導致亡國,應超越三種門戶主義,保持凌空獨立的見解,找回中華民族創造文化之能力。居浩然認為全盤西化,應是專就近代西洋科學為基礎的技術方面,著重「全盤科學化」和工業化。[26]
在中國,同性戀不會遭到特別的排斥,甚至擁有「狎優」的特權,但「同性戀」一詞和圍繞在該詞的醫學理論因為開始出現全面西化思想致使當時西方普遍貶低同性戀的觀點傳播至中國和華人地區,逐漸促成對同性戀的社會污名。當時被譯介至中國的西方性學家,包括赫希菲爾德、艾利斯、布洛赫、埃賓、佛洛伊德和卡本特等人。在這些翻譯作品中,不只有為數不少的病理化的論述,也呈現了少數如卡本特把同性愛當作一種高貴情感的觀點,而在1920年代之後,讚頌同性之愛的論述變得愈來愈弱,負面觀點的論述則佔據了主流地位[2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