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

海南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儋州市map

ㄉㄢ州市郵政式拼音TamchowTamchiu),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海南省西北部。市境東接臨高縣澄邁縣,南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西界昌江縣,北臨北部灣。地處海南島西北部低山丘陵區,地勢自東南向西北遞降。主要河流有北門江春江珠碧江等。全市總面積3,39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08萬人,儋州是海南省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文化中心。市人民政府駐那大鎮中興大街中1號。

事实速览 儋州市 儋, 國家 ...
儋州市
地級市
Thumb
洋浦港碼頭
Thumb
儋州市在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坐標:19°31′16″N 109°34′52″E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海南省
設立2015年2月19日
政府駐地那大鎮
下級行政區16(不設市轄區
政府
 • 市委書記鄒廣
 • 人大常委會主任馬飛
 • 市長陳陽
 • 政協主席蔣明清
面積
 • 總計3,394 平方公里(1,310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1位(佔全海南省9.65%)
最高海拔752 公尺(2,467 英尺)
人口(2022)
 • 常住107.81萬人
 • 排名全省第2位
 • 密度288人/平方公里(750人/平方英里)
 • 城鎮(2015)50.12萬人
語言
 • 官方語言普通話
 • 方言粵語儋州話黎語客家語軍話臨高語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571700
電話區號898
車輛號牌瓊F
氣候副熱帶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代碼460400
舊稱儋耳、義倫、宜倫
國內生產毛額(2015)¥443.25億(全省第2位,佔全海南省12.01%)
71.17億美元匯率
人均¥45,525(全省第4位
7,309美元(匯率)
網站儋州政務網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海南統計年鑑-2016》
关闭

名稱來由

儋州之名源於漢代在此設立的儋耳郡。古代當地居民常佩帶長垂至肩的耳環作為飾物,稱為「儋」,耳環稱為「珥」,合稱「儋耳」,後轉化為部落名稱和他們聚居的地方名稱。《太平寰宇記》記曰,儋耳:「以其人鏤離其耳為名」。

歷史沿革

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置儋耳郡,並設儋耳縣為治,始元五年(前82年)廢。南朝梁義論縣武德五年(622年)改儋耳郡為儋州,治義倫縣(今中和鎮)。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改義倫縣為宜倫縣

紹聖四年(1097年),遭貶謫至惠州蘇軾再被貶任瓊州別駕,徙至儋州(今中和鎮儋州故城)上任。任內將中原文化帶到海南,並創作了大量詩文。元符三年(1100年),蘇軾離開儋州,臨行前寫下「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的詩句。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曾居住的「載酒堂」改為東坡書院,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熙寧六年(1173年)改儋州為昌化軍,治宜倫縣,轄宜倫、昌化感恩三縣。紹興六年(1136年),廢昌化軍為縣,隸瓊州;紹興十四年(1144年)復為昌化軍。端平年間(1234-1236年)改名南寧軍元代沿制。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寧軍為儋州。正統四年(1439年)省宜倫縣入儋州,制。

民國二年(1912年)改儋州為儋縣,屬瓊崖道。治所多度遷徙,1920年由州城遷至衙地(今新州鹽場附近),1922年遷至白馬井鎮。1925年遷至新州鎮,1929-1930年又遷回中和鎮,後再遷至新州鎮。1948年屬海南特別行政區,1949年屬瓊崖專區,1950年屬海南行政區。1959年遷治那大鎮

文化大革命期間,廣東省儋州、東方縣等地發生了大屠殺[1][2][3][4][5]。1967年3月,當地的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布該縣的3個大型群眾組織為「反革命組織」。[3][4]; 8月,海南島的野戰軍、地方部隊(包括炮兵)、民兵利用中共中央頒布的《七·三布告》,對儋縣各個人民公社國營農場及198個老區村莊實行針對「反革命組織」的武裝剿殺和燒殺。[1][3]最終,儋縣共有5萬餘人被關押,共私設500餘所監獄,700多間民房被燒毀,數千人傷殘,大屠殺共造成700餘人死亡。[1][3]

1988年海南建省後,儋縣屬海南省。1993年3月3日,撤銷儋縣,改設縣級儋州市。

1992年3月,國務院批准在洋浦半島設立國家級洋浦經濟開發區。2015年8月,省人民政府批覆將三都鎮劃入洋浦經濟開發區。

2015年2月19日,撤銷縣級儋州市,改設地級儋州市,以原縣級儋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地級儋州市的行政區域[6]

地理

儋州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2℃,其中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8℃,最熱月(6月)平均氣溫28.5℃;年降水量約為1932毫米,年日照時數約為1947小時。

更多信息 儋州 (1981−2010), 月份 ...
儋州 (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34.2
(93.6)
36.2
(97.2)
38.7
(101.7)
40.2
(104.4)
39.2
(102.6)
37.8
(100.0)
39.1
(102.4)
36.6
(97.9)
35.9
(96.6)
33.9
(93.0)
34.0
(93.2)
31.6
(88.9)
40.2
(104.4)
平均高溫 °C(°F) 22.9
(73.2)
24.3
(75.7)
28.0
(82.4)
31.5
(88.7)
32.5
(90.5)
33.1
(91.6)
33.2
(91.8)
32.4
(90.3)
30.7
(87.3)
28.7
(83.7)
25.7
(78.3)
22.6
(72.7)
28.8
(83.9)
日均氣溫 °C(°F) 17.9
(64.2)
19.2
(66.6)
22.2
(72.0)
25.5
(77.9)
27.0
(80.6)
28.0
(82.4)
27.9
(82.2)
27.3
(81.1)
26.0
(78.8)
24.4
(75.9)
21.4
(70.5)
18.2
(64.8)
23.8
(74.8)
平均低溫 °C(°F) 14.6
(58.3)
15.9
(60.6)
18.5
(65.3)
21.8
(71.2)
23.5
(74.3)
24.7
(76.5)
24.5
(76.1)
24.1
(75.4)
23.1
(73.6)
21.6
(70.9)
18.5
(65.3)
15.3
(59.5)
20.5
(68.9)
歷史最低溫 °C(°F) 5.2
(41.4)
6.7
(44.1)
5.3
(41.5)
13.0
(55.4)
16.1
(61.0)
19.4
(66.9)
20.6
(69.1)
21.2
(70.2)
18.0
(64.4)
12.2
(54.0)
8.6
(47.5)
3.7
(38.7)
3.7
(38.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5.9
(0.63)
22.5
(0.89)
39.7
(1.56)
77.2
(3.04)
224.6
(8.84)
199.4
(7.85)
242.6
(9.55)
321.6
(12.66)
307.9
(12.12)
256.7
(10.11)
84.1
(3.31)
36.5
(1.44)
1,828.7
(72)
平均相對濕度(%) 84 84 80 78 80 79 79 83 86 85 83 83 82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
关闭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信息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儋州市委員會 ...
儋州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儋州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儋州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儋州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儋州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鄒廣[7] 馬飛[8] 陳陽[9] 蔣明清[10]
民族 漢族 漢族 回族 苗族
籍貫 四川省綿陽市 安徽省渦陽縣 山東省德州市 海南省三亞市
出生日期 1973年6月(51歲) 1966年6月(58歲) 1973年9月(51歲) 1965年12月(59歲)
就任日期 2023年5月 2022年1月 2023年7月 2023年1月
关闭

歷任領導

人口

交通

教育資源

名勝古蹟

友好關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