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英語:Enalapril) 以Vasotec等商品名於市面上銷售,是一種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抑制劑),用於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腎病心臟衰竭[4]於治療心臟衰竭時,一般會與利尿劑(如呋塞米)聯合使用。[5]此藥物經由口服靜脈注射方式給藥。[4]口服後通常會在一小時內開始作用,效力持續長達一天。[4]

Quick Facts 臨床資料, 商品名(英語:Drug nomenclature) ...
依那普利
Thumb
Thumb
臨床資料
商品名英語Drug nomenclatureVasotec、Renitec、Enacard及其他
AHFS/Drugs.comMonograph
MedlinePlusa686022
核准狀況
懷孕分級
給藥途徑口服靜脈注射給藥
藥物類別英語Drug class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
ATC碼
法律規範狀態
法律規範
藥物動力學數據
生物利用度60% (口服)
藥物代謝肝臟 (成為依那普利拉英語enalaprilat)
生物半衰期11小時 (依那普利拉)
排泄途徑
識別資訊
  • (2S)-1-[(2S)-2-{[(2S)-1-ethoxy-1-oxo-4-phenylbutan-2-yl]amino}propano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CAS號75847-73-3  checkY
PubChem CID
IUPHAR/BPS
DrugBank
ChemSpider
UNII
KEGG
ChEBI
ChEMBL
CompTox Dashboard英語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 (EPA)
ECHA InfoCard100.119.661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化學資訊
化學式C20H28N2O5
摩爾質量376.45 g·mol−1
3D模型(JSmol英語JSmol
熔點143至144.5 °C(289.4至292.1 °F)
  • O=C(O)[C@H]2N(C(=O)[C@@H](N[C@H](C(=O)OCC)CCc1ccccc1)C)CCC2
  • InChI=1S/C20H28N2O5/c1-3-27-20(26)16(12-11-15-8-5-4-6-9-15)21-14(2)18(23)22-13-7-10-17(22)19(24)25/h4-6,8-9,14,16-17,21H,3,7,10-13H2,1-2H3,(H,24,25)/t14-,16-,17-/m0/s1 checkY
  • Key:GBXSMTUPTTWBMN-XIRDDKMYSA-N checkY
Close

此藥物屬於血管張力素轉化酶 (ACE) 抑制劑家族。[4]

使用後常見的副作用有頭痛、疲倦、姿位性低血壓咳嗽[4]嚴重的副作用有血管性水腫低血壓[4]據信個體於懷孕期間使用會對胎兒造成傷害。[4]依那普利的包裝上因此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要求加上對胎兒可能產生毒性的黑框警告[6][7]

依那普利於1978年取得專利,並於1984年獲准用於醫療用途。[8]它已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之中。[9]於2021年,此藥物在美國最常使用處方藥中排名第278,開立的處方箋數量超過80萬張。[10][11]市面上已有其通用名藥物流通。[12]

醫療用途

Thumb
依那普利的三維空間結構。

依那普利用於治療高血壓、有症狀的心臟衰竭和無症狀的左心室功能障礙。[13]ACE抑制劑(包括依那普利)已被證明能夠減緩現有慢性腎臟病在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慢性腎臟病的生物標誌物)存在情況下的病情惡化和進展。[14]在沒有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的情況下(包括糖尿病族群),則無這種腎臟保護作用。[15]這種療效尤其在高血壓和/或糖尿病患者中得到證明,且很可能在其他群體中也能看到(需要對現有研究作進一步探索和亞組分析)[16][14][17]依那普利廣泛用於治療慢性腎衰竭。[18]此外它是一種治療原發性多飲症英語Primary polydipsia的新興藥物。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表明,當依那普利用於此目的時,可導致60%患者的水消耗量減少(由排尿量和滲透壓測量而得)。[19]

副作用

使用依那普利最常見的副作用有血清肌酐升高(20%)、頭暈(2-8%)、低血壓(1-7%)、暈厥(2%)和乾咳(1-2%)。最嚴重的常見不良事件是血管性水腫(0.68%),通常會影響到使用者的臉部和嘴唇,危及呼吸道。血管性水腫可能在治療中的任何時間發生,但最常是在使用前幾次劑量後發生。[2]據報導,非洲裔因此而發生的血管性水腫及死亡率更高。[2]已觀察到使用此藥物會導致粒細胞缺乏症英語Agranulocytosis[20]

一些證據顯示依那普利會對發育中的胎兒造成傷害和死亡。依那普利在個體懷孕期間可能會損害胎兒的腎臟並導致羊水過少英語oligohydramnios。依那普利會分泌進入母乳,不建議進行母乳哺育的個體使用。[2]

作用機轉

血管張力素轉化酶 (ACE)在正常情況下會將血管張力素I轉化為血管張力素II。血管張力素II有收縮血管的作用,導致血壓升高。依那普利拉英語Enalaprilat是依那普利的活性代謝物,可抑制ACE。ACE受壓制後會降低血管張力素II的水平,而減少血管收縮,血壓因而降低。[2]

藥物代謝動力學

依那普利的藥物代謝動力學數據如下:[2]

  • 開始作用:約1小時
  • 峰值效果:4-6小時
  • 作用時間:12-24小時
  • 吸收率:~60%
  • 代謝:前藥(即依那普利)經生物轉化為依那普利拉[21]

結構活動關係

依那普利的分子中有一L-脯胺酸部分,負責藥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此藥物是一種前藥,表示它會在代謝後發揮作用。分子的"-OCH2CH3"部分在代謝過程中會分裂,碳原子處形成羧酸鹽,然後與ACE酶的Zn+2位點相互作用。此藥物需經代謝轉化成活性代謝物後,方能抑制ACE酵素。此結構特徵與代謝機制讓其作用時間較另一同類藥物卡托普利更長。作用持續時間與劑量有關聯,在建議劑量下,抗高血壓和血液動力學作用已被證明可維持至少24小時。[22][23]依那普利發生作用速度比卡托普利為慢,但作用時間較長。然而此藥物與卡托普利不同 - 不含硫醇成分。

歷史

必治妥施貴寶的前身之一 - 施貴寶製藥開發出第一種ACE抑制劑 - 卡托普利,但因口服後會產生金屬味(經證明是由其中的硫醇造成)等副作用。默克製藥因而開發出依那普利與卡托普利競爭。[24][25]:12–13

默克首先開發出來的是依那普利拉,目的在克服卡托普利的前述缺點。藉由羧酸鹽部分取代卡托普利分子中的硫醇部分,並進行結構優化,而成功開發出與卡托普利效力相近的依那普利。然而依那普利拉有其自身的問題 - 它的口服利用度較差。默克研究人員經由乙醇酯化依那普利拉,製造出依那普利,而將此問題克服。[25]

默克製藥於1981年將依那普利上市,到1988年,此藥物成為默克首個銷售額達10億美元的單一藥物。[25]藥物專利於2000年到期,通用名藥物隨之出現。[26]

社會與文化

法律地位

歐洲藥品管理局所屬的人用藥品委員會英語Committe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CHMP)採納正面意見,於2023年9月建議授予藥品Aqumeldi(含依那普利馬來酸鹽)兒科用藥行銷授權,用於治療心臟衰竭(年齡範圍從出生開始至18歲以下)。[27]Aqumeldi的申請人是Proveca Pharma Limited,[27]並於2023年11月獲准在歐盟用於前述的醫療用途。[3]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