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

六朝筆記小說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六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內容大多記載東漢至東晉間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風貌和軼聞趣事,由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編寫而成。依內容分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等等共三十六類(門),全書共一千一百三十三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有的很長,由此可見志人小說隨手而記特性。

事实速览 世說新語, 原名 ...
世說新語
Thumb
原名《世說》新語
作者劉義慶
編者劉義慶
註解者:劉峻
語言中文
文字:漢字
發行資訊
保存狀態篇數:一千一百三十三則
卷數:十卷
原書卷數:八卷
今本卷數:8888
出版地點劉宋
关闭

內容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當時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門閥社會的生活面貌,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的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清楚地見識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唐朝修《晉書》多採《世說新語》,引用的312條約占《世說新語》條目的三成左右[1]。對此後世的史家常有批評[2]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比、譬喻、誇飾與摹寫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的小說發展影響尤其大。《唐語林》《續世說》《何氏語林》《今世說》《明語林》等都是仿《世說新語》之作,稱之「世說體」。一說晏殊刪並《世說新語》[3][4]。《世說新語》成書以後,敬胤劉孝標等人皆為之作注,今僅存孝標註[5]

世說學

明代王世懋嗜讀《世說新語》,常能發前人未發之覆,[6]他最早提出「世說學」之說。[7]喬懋敬對於王世懋批註本《世說新語》,「亟相賞譽」,乃主持刊刻於豫章。

王藍田食雞子〉〈曹植七步成詩〉、晉明帝論日近遠〉〈管寧割席絕交〉〈華歆王朗乘船避難〉〈陳元方答客問〉〈王導罵新亭對泣〉〈石崇殺妓〉〈裴令公阮步兵〉〈王子猷戴安道〉〈曹操楊脩曹娥碑〉〈曹操捉刀〉〈曹操望梅止渴〉〈王敦出婢妾〉〈支道林養鶴〉〈顧愷之倒食甘蔗〉〈嵇康臨刑索琴〉〈謝奕作剡令〉〈謝安阮裕白馬論〉〈謝安王坦之赴宴〉〈謝道韞詠絮〉〈謝玄北征不為名〉〈謝萬石雅量〉〈劉伶禱神戒酒〉〈王羲之坦腹東床〉〈王子敬人琴俱亡〉等篇曾收錄於台灣中學階段各版本課本或補充教材[8][9]。今日有許多成語典故、漢晉文人軼事幾出自此,亦可將《世說新語》視為古代短篇小小說合體。

類目

版本

  • 唐寫本殘卷,存51則,今存於日本。
  •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董弅刊本,簡稱紹興本,是現存最早的完整刻本,今存於日本。
  • 南宋淳熙十五年陸游重刻本,徐乾學舊藏,今佚。
  • 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
  • 嘉靖十四年(1535年)袁褧刻本,簡稱嘉靖本。
  • 道光八年(1828年)浦江周心如紛欣閣刻本,據嘉靖本校訂重刊。
  • 光緒十七年(1891年)王先謙思賢講舍本,據紛欣閣本校訂重刊。
  • 程炎震:世說新語箋證[10]
  •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