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將原有的海域、湖區或河岸轉變為陸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填海,又称海埔新生地、埋立地、干拓,指将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很有效的方法。不少沿海城市,例如东京、香港、澳门、新加坡、深圳及天津等等,均采用此法制造平地。有些机场,如日本关西国际机场更是整座百分之百填海而成,包括与陆地连接的连络道路。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9月25日) |
荷兰自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围海填海,如今两成的荷兰国土是人工填海造出。弗莱福兰省所有土地几乎都为填海区域,故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陆”之称。
日本的填海计划很早,石川润一郎[谁?]说:“日本早在11世纪就有了填海造地的历史记录,平安时代平清盛将军便开始在神户填海兴建人工码头。到了17世纪,江户幕府将军亦在东京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1]二战后,因人口增加,土地需求急增等因素,大规模填海造地的情况更为普遍,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11.8万公顷,包括机场、港口以及部分新发展区(如御台场)等。填海造陆后的土地日语中称之为埋立地。
韩语称之为干拓(간척),仁川国际机场所在地原为两个岛,兴建机场填海后连成一个岛。
香港山多平地少,1842年香港开埠后,首次将兴建皇后大道上的沙石推进大海,以后香港便不断填海造地,一百多年来,填海面积已达67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超过百分之六[2]。
截至2019年9月,香港政府最近的大型填海工程为明日大屿愿景,亦是香港史上最昂贵的基建,估计造价至少6,240亿元,耗时至少13年。多个环保组织及巿民对此表示不满,并引发民主派等派别在香港立法会抗议。[3]
澳门天然土地狭小,因此早在1863年便开始填海工程。直至2013年,澳门填海所得的土地面积已大大超过原有的天然土地,填海所得土地占全澳门土地面积近三分之二[6],而随着澳氹新填海区的落成,此一比数会进一步扩大。长期的填海使得澳门原本的天然海岸线几近消失,只剰路环的东部与南部有天然的海岸线。
日治时期,在今高雄市鼓山区哈玛星一带填海造陆,设立“打狗停车场”(今高雄港车站)作为纵贯铁道终点,后来发展成为高雄政经中心。台湾将填海造陆后的土地称之为海埔新生地或沿用日治时期之埋立地,而近年台湾的填海造陆,台湾最早的海埔新生地位于新竹市的新竹海埔新生地,1957年5月著手开发,1960年3月完成,实验区共88公顷[7]。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云林县麦寮乡,台塑集团的第六套轻油裂解厂,开发造地的面积约2,255公顷;1979年开发彰滨工业区总面积3,643公顷,为台湾目前最大之工业区与填海工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