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门主要依靠填海造地来扩展可用土地。由于山多平地少,在澳门历史上,澳葡政府先后把城市的范围扩展至关闸,占领青洲、氹仔、路环,又向清朝政府索要横琴岛、对面山,亦在1863年进行第一次填海工程。截至2011年时,澳门半岛的面积在填海工程下已超过9.3平方公里,比1840年的2.78平方公里增大了3倍以上。纵使澳门没有法定的水域,澳葡政府时代已在沿岸的习惯水域内填出不少土地,且无须事先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仍沿用此习惯,直至2002年2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海域使用管理法》,新的填海工程至始需要取得中国政府的同意。
2015年12月1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自2015年12月20日起施行。调整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陆地界线,明确了水域管理范围,澳门管理海域从澳门陆地向东南方向划定,面积为85平方公里;在粤澳陆地界线方面:将关闸澳门边检大楼地段划入澳门特别行政区;鸭涌河段除部分河段以鸭涌河南岸为界外,其余以鸭涌河中心线为界。
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而不断扩大,自有记录的1912年的11.6平方公里逐步扩展至2011年的29.9平方公里。其中:
从数据显示现今澳门的土地大部分从填海得来。随著现今配合赌场集团的建设、以及城市建设的需求,路环、氹仔、路氹城以及新城区的填海正使澳门的总面积继续扩张。
年份 | 澳门半岛 | 氹仔岛 | 路环岛 | 路氹填海区 | 新城A区 | 新城C区 | 港珠澳大桥 澳门口岸 |
澳门总面积 | 澳门大学 横琴校区 |
横琴口岸
澳方口岸 |
---|---|---|---|---|---|---|---|---|---|---|
1864 | 2.78 | 1.5[3] | 5.6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9.89[4] | 不适用 | 不适用 |
1910 | 3.35 | 1.98 | 5.61 | 10.94 | ||||||
1912 | 3.4 | 2.3 | 5.9 | 11.6 | ||||||
1936 | 5.274[5] | 2.6 | 6.0 | 13.8 | ||||||
1957 | 5.422 | 3.3 | 6.3 | 15.1[6] | ||||||
1980 | 5.422 | 3.478 | 6.615 | 15.515 | ||||||
1982 | 5.422 | 3.478 | 6.615 | 15.515 | ||||||
1983 | 5.422 | 3.478 | 6.615 | 15.515 | ||||||
1984 | 5.422 | 3.478 | 6.615 | 15.515 | ||||||
1985 | 6.05 | 3.779 | 7.057 | 16.886 | ||||||
1986 | 6.05 | 3.779 | 7.087 | 16.916 | ||||||
1987 | 6.05 | 3.779 | 7.087 | 16.916 | ||||||
1988 | 6.05 | 3.779 | 7.087 | 16.916 | ||||||
1989 | 6.45 | 3.779 | 7.087 | 17.316 | ||||||
1990 | 6.45 | 3.779 | 7.087 | 17.316 | ||||||
1991 | 6.45 | 3.779 | 7.087 | 17.316 | ||||||
1992 | 6.9 | 4.3 | 7.5 | 18.7 | ||||||
1993 | 7.0 | 4.5 | 7.8 | 19.3 | ||||||
1994 | 7.03 | 4.54 | 7.77 | 19.34 | ||||||
1995 | 7.5 | 5.7 | 7.8 | 21.0 | ||||||
1996 | 7.8 | 5.8 | 7.8 | 21.4 | ||||||
1997 | 7.84 | 5.79 | 7.82 | 21.45 | ||||||
1998 | 7.8 | 6.2 | 7.6 | 2.0 | 23.6 | |||||
1999 | 7.8 | 6.2 | 7.6 | 2.2 | 23.8 | |||||
2000 | 8.5 | 6.2 | 7.6 | 3.1 | 25.4 | |||||
2001 | 8.5 | 6.2 | 7.6 | 3.5 | 25.8 | |||||
2002 | 8.5 | 6.2 | 7.6 | 4.5 | 26.8 | |||||
2003 | 8.7 | 6.2 | 7.6 | 4.7 | 27.3 | |||||
2004 | 8.8 | 6.4 | 7.6 | 4.7 | 27.5 | |||||
2005 | 8.9 | 6.5 | 7.6 | 5.2 | 28.2 | |||||
2006 | 9.3 | 6.5 | 7.6 | 5.2 | 28.6 | |||||
2007 | 9.3 | 6.7 | 7.6 | 5.6 | 29.2 | |||||
2008 | 9.3 | 6.7 | 7.6 | 5.6 | 29.2 | |||||
2009 | 9.3 | 6.8 | 7.6 | 5.8 | 29.5 | |||||
2010 | 9.3 | 6.8 | 7.6 | 6.0 | 29.7 | |||||
2011[注 1] | 9.3 | 7.4 | 7.6 | 5.6 | 29.9 | |||||
2012 | 9.3 | 7.4 | 7.6 | 5.6 | 29.9 | |||||
2013[注 2] | 9.3 | 7.6 | 7.6 | 5.8 | 30.3 | 1.0926 | ||||
2014 | 9.3 | 7.6 | 7.6 | 5.8 | 30.3 | 1.0926 | ||||
2015 | 9.3 | 7.6 | 7.6 | 5.9 | 30.4 | 1.0926 | ||||
2016 | 9.3 | 7.6 | 7.6 | 6.0 | 30.5 | 1.0926 | ||||
2017 | 9.3 | 7.9 | 7.6 | 6.0 | 30.8 | 1.0926 | ||||
2018 | 9.3 | 7.9 | 7.6 | 6.0 | 1.38 | 0.7162 | 32.9 | 1.0926 | ||
2019 | 9.3 | 7.9 | 7.6 | 6.0 | 1.38 | 0.7162 | 32.9 | 1.0926 | ||
2020 | 9.3 | 7.9 | 7.6 | 6.0 | 1.38 | 0.7162 | 32.9 | 1.0926 | 0.06428[7] | |
2021 | 9.3 | 7.9 | 7.6 | 6.1 | 1.38 | 0.7162 | 33.0 | 1.0926 | 0.06428 | |
2022 | 9.3 | 7.9 | 7.6 | 6.1 | 1.38 | 0.32 | 0.7162 | 33.3 | 1.0926 | 0.06428 |
2023 | 9.3 | 7.9 | 7.6 | 6.1 | 1.38 | 0.32 | 0.7162 | 33.3 | 1.0926 | 0.06428 |
上述数据1840-1975年期间取自文化局、澳门政府民政厅或相关文献,1980-1999年取自统计局澳门年鉴,2000年后则取自地籍局。
根据另一资料显示,1840年之前,澳门半岛总面积只有2.7平方公里[8];1866年或之前,澳门总面积只有9.37平方公里。[9]
根据中山大学出版社缪鸿基等 《澳门》文献资料显示,1927年澳门半岛正填海造陆扩至5.274平方公里,氹仔岛则扩至3.478平方公里,路环岛扩至6.615平方公里,总面积达15.374平方公里。[5][10][8]
澳门沿海广泛分布浅滩,这成为澳门进行填海造地的土地资源。澳门半岛最早填海造地于1850年,在三巴仔横街及下环街之间的一段地方填海,在1863年,澳葡政府下令填平了南湾澳督府对面之海湾,并沿着附近的海傍把南湾街拓宽。其后分别在1866-1910年澳门半岛西岸的北湾和浅湾、1919-1924年在澳门半岛西岸的内港、1923-1938年澳门半岛东岸的新口岸和南湾相继进行填海工程。这些填海造地工程陆续形成了现时的靑洲、台山、黑沙环、祐汉、筷子基、新口岸和南湾等地区的基本形貌,同时因开凿而改变了塔石山和望厦山的地貌。
离岛方面,原氹仔由大氹、小氹、一粒米3个小岛组成。1919年大、小氹已填成一个岛。而路环的填海工程进行于1930年代至1970年代,主要在联生货柜码头和九澳水泥厂。
1980年代后期起,澳葡政府开展了黑沙环、新口岸和南湾、氹仔地区的填海工程。其中南湾填海工程于1992年7月8日正式动工,其总面积达175公顷,包括两个人工湖和填海陆地约1.9平方公里。同期的黑沙环新区填海工程、林茂塘填海工程、新口岸填海工程、澳门国际机场填海工程及氹仔北安填海工程亦陆续完成。现氹仔的马场和澳门国际机场地区,亦是通过在氹仔削山填海而来。至于路环,土地总面积达三十三万平方公尺的联生工业村,同样是来自填海造地得来。
位于氹仔与路环之间,原本为十字门东侧海面。早在1920年代,便有一大型塡海计划将氹仔与路环之间的大片海域填海成为陆地,形成现称的“路氹城”。路氹城的出现,把两个原本独立的氹仔和路环两岛连成一起。
1960年代路氹连贯公路落成后,该处已半天然半人工地形成土地。公路西侧因水流缓慢,形成大遍浅滩,曾出现红树林,近路环一侧后来更成为垃圾堆填区。公路东侧亦形成泥滩,并发展了养蚝业。1990年代澳门政府计划在该水域填海兴建卫星城市,唯90年代末经济不景,计划被搁置,填海工程亦始终未有大规模地进行,只有当设施落实兴建时,才进行该部份的填海,故浅滩红树林亦得以被保存。至澳门回归时,落成的设施只有莲花大桥、路氹城边检站、路环小型赛车场及皇庭海景酒店。
澳门博彩业开放后,路氹城被重新定位发展旅游博彩业,多间博彩企业在路氹城投资兴建旗舰酒店,另一方面,政府为配合2005年东亚运动会举行,在路氹城兴建多个体育场馆,包括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澳门国际射击中心等,路氹城两侧的填海(或土地平整)工程正式展开,路氹湿地亦正式消失。
2007年,政府在路氹城东面机场大马路旁增设建筑物料堆填区,由于没有彻底清理海底淤泥,机场与堆填区之间的淤泥,向跑道南联络桥滑移,使机场浅滩扩大,引来鸟类觅食,危及飞机安全[11]。
澳门政府在2006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设立新城区的计划,前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于2006年1月11日,介绍“澳氹新城区规划”的初步方案,分别在澳门半岛南面及东北面,以及氹仔北面共5个区域,发新城区。计划涉及面积730公顷土地,当中398公顷需要填海,预计可容纳11至12万人口,供澳门未来二十年发展。[12]
政府为配合酒店及娱乐设施发展,在未得到中央政府批准下,已率先落实澳门半岛南部的填海工程,准备扩阔孙逸仙大马路,以及作计划中的澳氹海底隧道的出入口,唯该地段至今仍荒置。
2008年4月23日,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在立法会表示,特区政府按照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技术意见后,于“澳氹新城区填海规划”原有基础上微调,填海面积将较2006年规划“略大”,用海面积约为500公顷,实际造地面积约有429公顷。
2009年4月21日,刘仕尧在立法会表示,“微调”后的“澳氹新城区填海规划”的方案,用海面积由原来约500公顷再度调整为约400公顷,用地面积亦由约398公顷调整为350公顷,并在新取得的土地上不发展博彩业及低密度住宅项目(如别墅)[13]。但整项计划经3年多时间,到目前仍在等待中央审批阶段。
11月29日,行政长官办公室宣布,国务院日前批准了澳门填海造地,填海区共分为五块,分别位于澳门半岛东、南,以及氹仔的北面,总面积约为350公顷,以兴建新城区,并要求特区“在填海过程进行跟进管理,加强保护周边环境,充份发挥新城区的建设作用。”[14]
澳门政府随即就新城填海区的总体规划开展相关工作,以及相关的公众谘询: 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进行第一阶段规划概念研究,提出新城发展定位和概念性用地规划方向。
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进行第二阶段规划草案研究,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等团队开始对新城功能结构、土地使用、公共服务和重大基建提出多方案比选,更于2011年第四季在澳门科学馆进行第二阶段公众谘询。
于2011年12月至今,则正在进行第三阶段规划方案研究,以草案阶段专家、公众意见为基础,提出规划方案,并预计于2012年第四季进行第三阶段公众谘询[15]。
为建设港珠澳大桥,澳门及珠海于新城A区东侧建设人工岛,在2009年12月15日开工。
为配合轻轨东线北段设计连建造工程开展滩涂整治区域的施工,由2023年9月28日开始进行开展滩涂整治工程及地基加固工程。同时,为建设轻轨关闸站,澳门特区政府向中央政府申请批准利用珠海区域范围V形不规则地块。该地块总面积约3,700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1,439平方米,海域面积约2,261平方米。[16]
澳门2022年度施政方针指,特区政府将推动于澳门管理海域范围内,进行生态岛选址及可行性研究。后政府在2023年提出在龙爪角对开海域利用建筑废料堆填生态岛,[17] 并在2024年公布生态岛分两期建设,首期将分2期建造,第1期的用海面积约1.4平方公里,用海面积约为2.45平方公里。[18]
澳门特区政府的土地开发纪录,自从2005年成为了当地热门的政治话题[19]。
长期的填海使得澳门的天然海岸线逐步消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