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号达生,后以达生为字。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袭封三十二代(末任)衍圣公,后成为第一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德成 | |
---|---|
中华民国第7任考试院院长 | |
任期 1984年8月17日—1993年4月24日 | |
总统 | 蒋经国 李登辉 |
前任 | 刘季洪 |
继任 | 邱创焕 |
第1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 |
任期 1935年7月8日—2008年10月28日 | |
前任 | 首任(由衍圣公改制) |
继任 | 孔垂长 |
第32代衍圣公[注 1] | |
任期 1920年6月6日—1935年7月7日 | |
前任 | 孔令贻 |
继任 | 废除(改制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
述圣奉祀官[注 1] | |
任期 1935年7月8日—2008年10月28日 | |
前任 | 首任(由主祀子思子之翰林院五经博士改制) |
继任 | 孔维宁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中华民国山东省济南道曲阜县孔府 | 1920年2月23日
逝世 | 2008年10月28日 台湾台北县新店市台北新店慈济医院 | (88岁)
墓地 | 台湾新北市三峡区龙泉墓园 |
籍贯 | 山东曲阜 |
国籍 | 中华民国 |
政党 | 无党籍 |
配偶 | 孙琪方 (1936年结婚—2008年结束) |
儿女 | 孔维鄂(长女) 孔维益(长子) 孔维崃(次女) 孔维宁(次子) |
经历
|
孔德成历任辅仁大学、东吴大学、国立中兴大学教授,曾任中华民国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国立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暨指导委员会委员、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
孔子世家三十一代衍圣公孔令贻原配孙氏(孙毓汶之女)未生育,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就已病故,其妾丰氏也无出。续弦陶文谱有一子,却不幸早夭。孔令贻中年无子,遂将陶夫人的贴身丫环王宝翠收为侧室。王氏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孔德齐、孔德懋。民国八年(1919年),王氏第三度怀孕。当时身在北京的孔令贻忽然病危,他口述遗嘱给当时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和逊帝溥仪:“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王氏怀孕,现已五月有馀,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以符定例。……但令贻病危至此,恐不能待。……”同年11月8日,孔令贻薨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经孔族内部商议,若王宝翠生下男孩,就由他承袭衍圣公;若生下女孩,则过继大宗近支西五府的孔德冈(孔令贻族兄孔令伟次子)袭爵[2][3]。
民国八年农历正月初四(1920年2月23日),王氏临产。为防有人偷换婴儿或出现意外,当时的北洋政府派军队包围了产房,到处设岗;并由一位将军坐镇孔府,北洋政府山东省省长屈映光与其他三氏的奉祀官(亚圣奉祀官孟庆棠、复圣奉祀官颜世镛、宗圣奉祀官曾繁山)同时在场监督。孔府则把血缘关系最亲近之十二府的长辈老太太全部请来,在前堂西厢静坐监产。孔府上下门户齐开,就连只有喜庆大典、迎接圣旨和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才开的重光门也不例外,门上还挂着弓箭,以示“飞快”、“速到”之意。王氏难产,于是有人建议再开只有皇帝出巡、或是祭孔时才能打开的曲阜正南门;也有人说孔府内宅的后花园地势较高,压着前面,必须将前边的地势抬高,“小圣人”才能进来。陶氏依言派人打开正南门,还把一块写着“鲁班高八丈”的木牌挂在后堂楼的角门上,以抬高地势。之后,孔德成终于顺利诞生。孔府令人四处敲锣十三下,通报小公爷诞生,曲阜全城燃放鞭炮相贺,北洋政府亦于曲阜孔庙仪门鸣礼炮十三响,以志圣裔不辍之庆。随后由颜世镛负责签字公证,并上报其出生证明[4]:92。
孔德成出生17天时,生母王氏因产褥热早逝,随后孔德成由其嫡母陶氏抚养。同年6月6日(农历四月二十日)满百日时,孔府收到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令,孔德成正式袭封三十二代衍圣公[5][6]:
“民国九年四月二十日 奉
大总统令孔德成袭封为衍圣公。
此令”[7]
5岁时起,孔德成开始读书,并主持孔庙的家祭。师从吴伯箫学习英文,随詹澄秋习琴。后来因衍圣公的贵族身份,被封为曲阜明德中学的校长。但由于年纪小,实际多数事务由陶夫人代其行使职权。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尼山孔庙、颜母祠、尼山书院。民国十九年(1930年),嫡母陶氏亦因病辞世[8],由业师王毓华(字子英)照顾起居。1930年起,孔德成在族人等辅助下,开始执掌孔府事务。同年主持大修《孔子世家谱》,他身着古代祭服,率领修谱人员同至家庙和崇圣祠,恭行祭告,然后至诗礼堂,行三跪九叩之礼,众人依次向10岁的孔德成作揖行礼。《孔子世家谱》历时七年,于1937年编撰完成[9]。
国民政府北伐之后,蔡元培以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名义废止春祀孔典礼,并且提出“取消衍圣公,收孔庙、孔林归国有”的主张。1928年8月,孔府以孔德成的名义呈文山东省政府主席,请求取消衍圣公封号,但要求保留祀田以守护先人所传典章制度以及孔庙、孔府、孔林。同时,孔府还发表一份《敬告全国同胞书》,从法律的角度表达对蔡元培主张的痛心与反对。而后在孔祥熙等人的斡旋之下,衍圣公的名号得以暂时保留。1934年1月18日,国民政府会议通过《尊崇孔子发扬文化案》[10]。该案决定:
一、衍圣公名义,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
二、四哲旧赠名义,如复圣后人,应改为复圣奉祀官,以简任官待遇;
三、至圣及四哲后裔,均由国家培植,至于大学毕业;
四、国家特设小学于曲阜,优待孔颜曾孟后人。
直至1935年1月18日,国民政府正式下令,将衍圣公的爵号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1]:
一、兹以孔子嫡系裔孙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此令。
二、兹以颜子嫡系裔孙为复圣奉祀官,曾子嫡系裔孙为宗圣奉祀官,孟子嫡系裔孙为亚圣奉祀官,均以简任官待遇。此令。
同年6月,孔德成离开曲阜,与复圣奉祀官颜世镛、宗圣奉祀官曾繁山、亚圣奉祀官孟庆棠取道济南前往南京。7月8日,由陈立夫主持,戴传贤监督,孔德成于国民政府大礼堂宣誓就职,获蒋中正亲临祝贺。嗣后偕同在京的族人前往夫子庙,举行告庙典礼。1936年12月16日,依照陶夫人生前安排,在曲阜迎娶清末状元帝师孙家鼐曾孙女孙琪方为妻。适值西安事变爆发,原欲亲自到场祝贺的蒋中正,因为被张学良扣押,未克出席;不过仍有许多国民党要员出席并送礼致意[12]。
1935年初,日本曾屡次派员邀请孔德成参加东京汤岛圣堂孔庙的落成典礼。孔德成害怕将来成为日本人在华北军事上的傀儡,遂派遣族人孔昭润与颜振鸿代理出席。1937年七七事变后,孔德成协助王献唐转运山东省图书馆的藏书。12月,日军紧逼山东,济南等地相继沦陷。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奉蒋中正委员长之命,连夜安排孔德成离乡。孔德成夫妇遂于1938年1月2日凌晨辞庙,从兖州乘火车经徐州、郑州,在1月5日抵达汉口并发表抗日宣言,曲阜的府务则交给族叔父孔令煜代理。其后迁居重庆,住在歌乐山畔,师从吕今山、丁惟汾、王献唐等人读书,亦颇受友人傅斯年与屈万里影响。期间主持成立孔学会,组织名家,召开讨论及宣讲会,研究弘扬孔子学术思想与民族精神。当时,四方学者云集重庆,对传统文化之研究有新旧观念与方法的论辩,孔德成所受冲击甚钜。史学家吴湘相指出孔德成在弱冠之年,就已在学术丛林中找到一个正确走向:“做一位纯粹学人,而不以道统自居”[13]。日本投降,孔德成于1946年9月随国民政府迁回南京,先后居住在琅琊路、桃园新村、四海里等地,年底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国军收复曲阜,孔德成得以祭扫林庙,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曲阜;同年当选为曲阜县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至1991年卸任。1948年3月,赴美国游学,任耶鲁大学研究员,与访美学者罗常培友善,并和傅斯年同住一楼。同年被蒋中正聘为首批总统府资政,此后任职达五十馀年,是受聘时间最长的总统府资政[4]:104, 113, 119, 309。
1948年徐蚌会战以后,至圣先师奉祀官府主任秘书李炳南,将曲阜孔府文物撤至台湾,暂时将其安置于台中市省立图书馆后面的新生报宿舍(今自由路与民权路交叉口),以台中市复兴路两栋日式平房(昔复兴巷,今台中后火车站附近)作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临时办公室。随后,孔府文物与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图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一起安置于台中县雾峰乡库房,由中央文物联合保管处管理[4]:109。
1949年2月,孔德成从美国到台湾,定居台中;但还是曾在1949年8月27日飞赴广州市,主持孔子2500年诞辰祭典[4]:135-140。当时孔府近支五凝堂内,除孔德成以外,“德”字辈孔氏宗亲共八十人寓居各省各地,只有凝远堂的族兄孔德冏也携眷迁居台湾[3]:506-512。抵台初期,孔德成先受聘于台湾省立农学院,并于1956年担任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1963年因所藏《四库全书荟要》数册被雨水浸损而辞职。1959年由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出资,在省立农学院(中兴大学前身)的台中市南区顶桥子头段133-8号(今国光路学生宿舍)兴建孔府官邸,将奉祀官办公室与官邸分成两地[14]。自1955年起,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组织了仪礼复原的排练;直至2008年初,方因病辍教。1956年7月至1964年4月,任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1964年,获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第二届会员代大会选为首届监事会的三位常务监事之一。为弘扬国粹,与台静农、王静芝、王北岳、吴平等成立“六修书画会”。1966年,儿子孔维宁在成绩不足的情况下,经政府同意保送政大、台大两间学校,曾引起不少舆论争议[15]。抵台前后,孔德成即曾多次访问日本、韩国、越南等国;1970年代后中华民国遭遇外交危机,其圣裔的身份更被看重以推动国民外交,数度访问日韩欧美、主持祭孔典礼,还曾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等人晤谈[16]。
1984年9月1日至1993年4月24日,孔德成担任中华民国考试院院长。1998年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时代,裁撤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只留下奉祀官官衔,使孔德成北迁。在台中官邸物品除孔子历代的文物之外,孔德成全部都捐赠出去,经过雪心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郑胜阳整理过后,设立了“孔德成先生文物馆”,位址位于台中市立德街197号。2005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暨改制六十周年校庆,授予孔德成荣誉博士学位。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孔德成指导中文、人类两系师生,以实验、复原的方法研究《仪礼》,是科际整合的典范,身为孔家第七十七代传人,他一生都在弘扬儒家文化,促进国民外交。典礼当日由孙女孔垂玖陪同接受学位颁赠。孔德成谦虚地说,自己在台大教书五十年,贡献甚少。他很感谢,也觉得很惭愧。台大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正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他以此自励,且与同学共勉[17]。
2006年1月1日,孔垂长与吴硕茵长子在台大医院出生,是为第80代嫡长孙;孔德成将曾孙命名为“孔佑仁”,并具函呈报内政部[5]。
2008年10月20日,孔德成因肺炎并发败血症、心肺功能衰退,被送往台北县新店市台北慈济医院急救,随即被送往内科加护病房治疗,藉药物及呼吸器稳定生命迹象。然脑部缺氧严重,延至10月28日上午10时50分,因心肺衰竭病逝,当时由家属陪侍,享寿八十九岁[18][19][20]。11月30日上午9时,在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公祭。马英九总统亲临颁发褒扬令并发表追思感言,由邱创焕、许水德、钱复、孙震为灵柩覆盖中华民国国旗,以彰忠荩[21][22]。
褒扬令原文为[23]:
“ |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总统府前资政、考试院前院长孔德成,圭璋乐易,恪慎诚笃,为孔子七十七代嫡孙。既承家学,益累新知,勤习古代经典,浸淫书法雅艺。曾任国民大会代表、故宫博物院主任委员、中华民国孔孟学会常务理事暨总统府资政等职,襄赞筹维,导民兴国。复执教台湾、辅仁与东吴大学,夙长青铜彝器,晓畅金文研究神髓,深稽博考,严谨治学;娴谙三礼枢奥,尽瘁系统学术论著,圣绪绍休,化育菁莪。数度应邀参访诸国,阐扬孔孟教义精微,爰获颁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荣誉研究员,韩国岭南及成均馆大学、日本丽泽大学、台湾大学荣誉博士等殊荣,优游国际学术殿堂,开启世界儒学新域,辉映海甸,隽誉芳腾。于接掌考试院任内,彰显典试抡才意旨,丕奠考铨制度宏规,远猷周至,靖献多方。综其生平,传承儒家核心思想,弘宣中华道统文化,正声清范,学际天人;邹鲁遗风,立教垂世。遽闻嵩龄摇落,轸念曷极,应予明令褒扬,用示政府崇礼贤哲之至意。
总 统 马英九 行政院院长 刘兆玄 |
” |
尽管孔林在2006年在孔令贻墓附近为孔德成预留墓地,不过孔德成夫妇与两个儿子最后安葬在台北县三峡镇龙泉墓园[24][25]。2009年9月25日,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一职正式由其长孙孔垂长继承,并改为无给职[26]。
2020年6月23日,台北孔子庙为缅怀孔德成生前对儒学文化的奉献,特于孔庙东厢举办“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先生纪念展”,陈列展示其生平及影像纪录[27][28]。
孔德成之父孔令贻与妾室王宝翠育有二女一子,出自五凝堂世系中的“凝绪堂”。
孔德成与孙琪方育有二子二女、孙儿女四人,曾孙儿女二人。
1 | 《说文月刊》 | “自土沮漆” | 3卷10期 | 页169-170 | 1943年5月 |
2 | 《民主评论》 | 论儒家之“礼” | 7卷13期 | 页1-6 | 1956年7月 |
3 | 《中国一周》 | 如何读经 | 336期 | 页4-7 | 1956年10月 |
4 | 《青年年会学术论文集》 | 论儒家之“礼” | 页248-260 | 1958年6月 | |
5 | 《幼狮学报》 | 论儒家之“礼” | 1卷1期 | 页14 | 1958年10月 |
6 | 《建设》 | 孔子的政治主张与伦理学说 | 9卷5期 | 页10-11 | 1960年10月 |
7 | 《传记文学》 | 我所认识的秦绍文先生 | 3卷6期 | 页28 | 1963年12月 |
8 | 《东海学报》 | 说兕觥 | 6卷1期 | 页19-20 | 1964年6月 |
9 | 《孔孟月刊》 | 先圣孔子的事迹及其学说 | 4卷7期 | 页22-30 | 1966年3月 |
10 | 《文史哲学报》 | 释牢𫳅 | 15期 | 页181-185 | 1966年8月 |
11 | 《东海学报》 | 仪礼十七篇之渊源及传授 | 8卷1期 | 页127-134 | 1967年1月 |
12 | 《东海文荟》 | 仪礼十七篇之渊源及传授 | 8期 | 页87-94 | 1967年7月 |
13 | 《中华文化特质论丛》教育部文化局 | 论儒家之“礼” | 1968年 | ||
14 | 《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 中华文化的根本与生活规范的实践 | 2卷11期 | 页32 | 1969年1月 |
15 | 《人文学报》 | 梁其钟铭释文 | 1期 | 页25-27 | 1970年9月 |
16 | 《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 礼记概说 | 3卷11期 | 页55-57 | 1970年11月 |
17 | 《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 守成与创新 | 4卷11期 | 页31-32 | 1971年11月 |
18 | 《文史哲学报》 | 唐玄宗及宋真宗禅地祇玉册跋 | 21期 | 页51-58 | 1972年6月 |
19 | 《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 道德与勇气 | 5卷11期 | 页20 | 1972年11月 |
20 | 《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 | 图书以外的我国古史资料之一 - 金文 | 25期 | 页1-3 | 1973年12月 |
21 | 《中央月刊》 | 从文化的观点看中华民国之前途 | 7卷1期 | 页90-94 | 1974年10月 |
22 | 《大成》 | 吾家大事 | 104期 | 页16 | 1982年7月 |
23 | 《艺坛》 《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 |
中国文字与美术的关系 - 全日本书道协会主办 - 中华民国书法展览会上讲演词 | 189期 2卷2期 |
页4-5; 页2-3 |
1983年12月 |
24 | 《中央日报》 | 儒学中之师道 | 1985年9月28日 | ||
25 | 《联合报》 | 庭训与师训 | 1986年9月28日 | ||
26 | 《孔孟月刊》 | 儒家的礼教 | 25卷12期 | 页20-24 | 1987年8月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