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孔子第七十六代嫡長孫,清末民初衍聖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孔令贻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月二十九日申时[1]:14,四岁时父亲孔祥珂过世。光绪三年(1877年)袭衍圣公[2],就读于家学。十四年(1888年)受光绪帝陛见,多所赏赐。在京期间与吏部右侍郎孙毓汶之女成婚。十五年(1889年),任翰林院侍讲,正式主持衍圣公府务。十八年(1892年),署理四氏学堂学务。同年,孔令贻捐款集钱,于全曲阜县16社各设初等小学堂1所,城内设高等小学堂1所。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元配孙氏逝世,未曾生育,其妾丰氏也没有生育。孔令贻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再娶陶式鋆之女陶文谱,两人育有一子以三岁之龄早夭[3]:295。三十三年(1907年)春,奉旨稽查山东学务。次年四月三十日因丁母忧,离职守孝[4]:109。
辛亥革命爆发后,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朱尔典“就册立孔子之子孙孔侯爵(衍圣公)为皇帝事速与日本国公使密议”,日驻清公使伊集院彦吉将该案报告日本政府,日本民间也盛倡立孔令贻为新帝[5]。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2月,上书恭贺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受推举为国会议员,坚辞不就。次年(1913年)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颁布《崇圣典例》,按旧制由孔氏嫡裔世袭衍圣公[6];准予衍圣公仍旧膺受前代荣典、祀典,并颁给一等嘉禾章、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孔令贻积极参与筹安会活动。袁复辟后,加郡王衔[7]。民国六年(1917年)7月,溥仪复辟,孔令贻发电致贺。
在中年无子的窘境下,孔令贻将陶氏的贴身丫环王宝翠收为侧室。王氏之后生下两个女儿:德齐、德懋[8]:38-39。民国八年(1919年),入京为溥仪祝寿。王氏第三度怀孕,同年秋季因岳父陶式鋆病故再次赴京,背疽突发,11月8日(阴历九月十六日)病逝于太仆寺街衍圣公府。五个月后,即1920年2月23日(正月初四),遗腹子孔德成诞生[8]:41-42。之后,孔令贻在1921年1月7日才被正式入葬。[4]:342
孔令贻较为保守,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有美国传教士至曲阜传教,要在曲阜城东南隅的古泮池设立教堂;孔氏族人闻讯相当震惊,孔令贻得知后也恼怒不已。一方面会同知县孙国桢上书朝廷,表明曲阜是儒教发源地,不宜外人传教;另一方面联合曲阜的绅商名流,集资在古泮池北岸建筑文昌祠,以抵制教堂的兴建。最终教堂未能建成,圣贤独尊的地位在形式上得以保存。但曲阜的民众甚至孔府的佃农,都已开始接受外来的宗教。
光绪三十年(1904年),德国胶济铁路公司欲在曲阜修建铁路,事先测路之时,在孔府祭田栽木插标,距孔林西墙仅五十丈。林庙百户张东敏发现后,立即禀告孔府:“至圣庙祭田黄米租地被洋人栽木插旗,欲修铁路,从东北斜著来到坊上村。此村周围皆是祭田地亩。在村东头黄米地中,斜著栽到村南,直顶泗河埃,忽而转向西北,又从黄米地中斜著过去等情,到卑职,以祭田地亩关系重大,未便擅专,理合备文申详,伏乞爵宪大人鉴核施行。”孔令贻便亲赴省城拜会山东巡抚及津浦铁路大臣,由他们向德国胶济铁路公司施压,迫使德国胶济铁路公司不得不改变原定路线,使得铁路线距圣林在十里之外,以不至“震动圣墓”。而孔令贻因保护圣墓有功,被赏穿貂褂。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宋还吾曾言:“前津浦铁路开修时,原议以曲阜城为车站,衍圣公府迷信风水,力加反对,遂改道离城十八里外之姚村,致使商贾、行旅均感不便。驯至曲阜县城内社会,仍保持中古状态,未能开化。”认为铁路未修,交通不便致使曲阜处于半开化之境,不能吸收近代文明,而固守旧传统冥顽不化[9]。
1966年11月文化大革命期间,谭厚兰以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名义率领红卫兵到曲阜,以“造孔家店的反”口号破坏孔林坟墓。孔祥珂夫妇墓、孔令贻和妻妾的合葬墓被掘开,众人对其批判数日后将遗骸焚毁。[3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