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Vympel R-73(俄语:Вымпел Р-73,NATO代号为AA-11箭手)是一款由闪电机械生产设计局于70~80年代开发的短程红外导引空对空飞弹,是苏联及俄罗斯最先进的短程空对空飞弹。它也普遍被认为是最难以对付的现代空战武器之一。
R-73飞弹 北约代号:AA-11弓箭手(Archer) | |
---|---|
类型 | 短程空对空飞弹 地对空飞弹(萨玛尔防空飞弹) 舰载防空飞弹(9M100) |
原产地 | 苏联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85年—现今 |
使用方 | 参见使用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衣索比亚-厄利垂亚战争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闪电设计局(OKB-134) |
研发日期 | 1973年 |
生产商 | 苏联莫斯科公共机械制造厂 俄罗斯杜克斯开放式股份公司 格鲁吉亚提比里斯飞机制造厂 格鲁吉亚塔姆管理公司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05公斤 |
长度 | 2.93公尺 |
直径 | 16.5公分 |
弹头 | 连续杆式高爆战斗部 |
弹头量 | 7.4公斤 |
引爆机制 | R73:触发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 R-73EL、R-74ML: 触发引信+雷射近炸引信 |
发动机 | 固体燃料火箭引擎 |
有效负载 | R-73M:60g[1] |
翼展 | 51公分 |
作战范围 | R-73A、E:30公里[2][3] R-73M、RVV-MD:40公里[2][4] |
速度 | 2.5马赫 |
制导系统 | R73:红外线导引 R-73M2:发射后锁定红外线成像导引+惯性导引[5] |
转向系统 | 4×扰流板+4×前翼[6] |
发射平台 |
R-73红外导引短程空对空飞弹是研发来取代早期在苏联战机上所使用的短程R-60(AA-8蚜虫)飞弹,计划于1973年开始进行,1982年投入使用,并于1984年正式服役。[8]
R-73是一枚红外线导引飞弹,配备一具灵敏的液态氮冷却式锑化铟寻标器,[6]具有强大的“离轴攻击”(英语:off-boresight)能力:寻标器可以“看见”距飞弹中心轴上40°的目标。[9]它可由配戴谢尔-3UM(俄语:Щель-3УМ)头盔瞄准具的飞行员以目视的方式锁定目标。最小的攻击范围大约300公尺,且在同高度下最大射程几乎达30千米(18.6英里)。另外R-73飞弹也是一款结合推力向量控制技术及空气舵的量产空对空飞弹,其尾部的2对扰流板搭配弹头的4片三角前翼控制航向,使R-73飞弹获得相当强大的机动能力。[6]
1990年两德合并后,西方获得了配属给东德米格-29战斗机的R-73飞弹。[10]在测试中,R-73在各个方面都优于美国的AIM-9M飞弹,[11]因此促使了响尾蛇和其他短程空对空飞弹的发展,诸如ASRAAM飞弹,IRIS-T飞弹,云母飞弹,巨蟒4型飞弹以及在2003年服役的最新AIM-9X响尾蛇飞弹。
北约阵营中与R-73相似的飞弹,如美国新型的AIM-9X响尾蛇飞弹离轴角度高达了90°,配上头盔瞄准可以让飞弹离开发射架后往上爬升180°掉头攻击后方敌机。
从1994年以来R-73飞弹因应量产而衍生为R-74EM标准型(原R-73M),并于1997年服役。R-74EM有更远的射程与更大的寻标角度(达60°的离轴攻角),以及改良型的反红外对抗措施(英语:IRCCM, InfraRed Counter-Counter Measures)。[12]
使用此种飞弹的飞机有米格-29、苏-27及其改进型号,而且可由升级过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35战斗机、苏-24和苏-25战机所携带。它也可被俄罗斯攻击直升机所配备,包括米-24雌鹿直升机、米-28攻击直升机和卡-50攻击直升机。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中,根据对乌克兰战机飞行员的采访,R-73飞弹受云等干扰物影响时的作战能力不佳,导致该飞弹很难攻击俄罗斯的见证者-136无人机,迫使飞行员只能在靠近无人机后用30毫米机炮近距离射击。[13]
1996年2月24日,在美反古巴组织“兄弟救援会”的3架西斯纳天空大师民用机在迫近古巴领空(古巴声称已入侵领空)时,被古巴空军的1架米格-29UB战斗机发射R-73飞弹击落其中2架,并造成美国及古巴关系紧张。[14][15]
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的衣索比亚-厄利垂亚战争期间,衣索比亚苏-27战斗机和厄立垂亚的米格-29战斗机均使用R-73飞弹进行战斗。除2次击坠数之外,其他所有击坠数均由红外导引R-60飞弹和R-73飞弹完成。
2008年3月18日,俄罗斯空军的一架米格-29战斗机在阿布哈兹上空拦截并发射R-73飞弹摧毁了一架乔治亚埃尔比特爱马仕450无人机。[16]
2019年2月27日,印度官员声称印度空军一架米格-21战斗机在2019年查谟和克什米尔空袭中成功使用R-73E飞弹击落一架巴基斯坦F-16战斗机,[17]但巴基斯坦当局否认飞机失事。[18]
2022年5月7日,乌克兰海军副司令伊格·贝德扎伊(Igor Bedzay)上校驾驶的米-14直升机被俄罗斯苏-35战斗机击落身亡。据报导,苏-35战斗机在使用30毫米机炮首次射击失败后,转而发射R-73飞弹成功摧毁了直升机。[19][2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