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种宗教和生活方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教(英语:Hinduism)或译作兴都教,梵文称吠达教(天城体梵文:वैदिकधर्मः vaidikadharmaḥ)、娑那旦那教[1](天城体梵文:सनातनधर्मः sanātanadharmaḥ )或阿耶法[2](天城体梵文:आर्यधर्मः āryadharmaḥ),是对于古印度六派哲学流传到今天所产生的各种信仰体系的称呼。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亚次大陆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并且包含了许多不同的传统[注 1]。印度教基于一种独有的知识或哲学观点。它包括了湿婆派[4]、毗湿奴派、性力派及其他许多的印度教教内的教派及其他宗教如沙克达教的部份教义,以及以业、法等重要概念及社会规范为基础的法论,内容是广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个囊括各种不同的知识或是价值观的复杂宗教,而不是一个刚性的、共同的单一宗教[5]。
印度教被一些人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注 2],有些人则认为印度教是超越人类起源的“永恒的法”、“永恒的规律”或“永恒的道路”,超越了人类的起源[14][15][16]。印度教教义中的恒法所规定的一些责任,如诚实、仁慈、纯洁、忍耐和自我约束等等,是不分阶级、种姓或是教派的印度敎徒都要遵守的[web 1]。
印度教在全球有超过十一亿的信奉者,其中约94%生活在印度[17],信徒数目仅次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名列当世第三;虽然印度教徒数目远高于佛教的五亿以上信众[18][19],但普遍被认为具有民族及地域性限制,信徒绝大多数集中在单一国家印度,因此有说法认为佛教比印度教更适合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印度教教内几乎全部教派都以撰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吠陀经》为吠陀教的圣典,它们大多以《薄伽梵歌》为印度教的圣典。在此之外,各个教派还各自有其他不同的典籍。
“印度教”一词是十九世纪时期的欧洲殖民时期印度人根据波斯人对于印度人的称呼所创造的英语新词,现存记录最早由拉姆·莫汉·罗伊所使用。印度人自古以来则以吠达教、娑那旦那教(意“恒法”)称之,至今东部印度语(如孟加拉语)仍常用“娑那旦那法”一词;注意:佛教梵文中也用“恒/散那旦那”一词修饰法,但与印度教无关,能够将印度教和佛敎、耆那教区分开来的梵文称呼只有“吠达法”一词。事实上,印度教教内的不同教派之间在教义上的差别很大甚至大于基督敎、犹太教、伊斯兰教、摩尼教之间在教义上的差别。
公元前二十世纪至十世纪是吠陀教发展时期。 吠陀教由印度大陆原居民所信奉的兴都教及达罗毗荼人所信奉的达罗毗荼教与亚利安人所信奉的亚利安教等众多宗教所融合而成,后来演变为婆罗门教[21]。早期的吠陀教没有关于轮回的观念。吠陀教相信经常参与祭祀仪式的人死后可以到达斯瓦尔(Svarga)加以享受福乐。相关观点的痕迹至今仍然被保留在印度教的一些丧葬仪式中。
印度教的起源相当复杂。基本上,印度教承袭了婆罗门教的神学体系和保留了吠陀时期开展前存在于印度的达罗毗荼教等许多古老宗教的部份教义,并且吸收了沙门运动结束后印度新出现的宗教如佛教及耆那教等不少宗教的一些元素。
公元二世纪至公元四世纪,由于马其顿帝国侵略位于印度的多个国家、佛教开始盛行和斯基泰人入侵印度等等,因此古婆罗门教面临严重的威胁[22]。然而,自公元二世纪起,透过吸收其他许多宗教的教义,古婆罗门教开始演变为婆罗门教[22][web 2][23][24][25][26],并且成功克服了不少困难[27]。
婆罗门教在印度出现已久后,于公元三世纪初开始有了婆罗门教兴起的趋势。公元320年与公元650年之间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印度之黄金时期(Golden Age of India)[28],婆罗门教与佛教在此期间一同变得兴盛[29]。
于公元八世纪,后弥曼差派人士阿迪·商羯罗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去掉了婆罗门教的一些糟粕,并且整合了婆罗门那派及前弥曼差派的学说及印度各地区的民间宗教教义,创立了印度教。
阿迪·商羯罗建构了类似于印传佛教所实行的僧团制的制度,让印度教得以快速发展。印度教不只盛行于南亚,在东南亚也有人信奉。在宋元时期,印度教还传播到了福建泉州[30],至今仍存供奉印度洋山神的白耇庙(据称前身是明朝时锡兰王子后裔创建的毗舍耶神庙)[31]以及番佛寺遗址[32]。
在英属印度统治下,信奉印度教的不少神学家为了使印度教能够延续下去,发起了不少改革运动,其中一次最著名的改革运动是梵社运动[33],它是由受到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教义所影响的神学家拉姆·莫汉·罗伊于十九世纪初所发起的,这次改革运动试图把印度教转变为一神论宗教,但后来拉贾的继任者德本德拉纳特·泰戈尔公开表示自己拒绝接受《吠陀经》的权威,德本德拉纳特及其追随者脱离了印度教并创立了布拉莫教(Brahmoism),德本德拉纳特撰写了《梵天达摩》(Brahma Dharma)一书作为该宗教教义的基础,尽管如此,不过拉贾仍被视为布拉莫教的开创者。布拉莫教所发起的阿迪达姆(Adi Dharm)运动提倡消除种姓乃至所有人之间的差别,该运动影响力甚大,目前有大约八百万参与者。讽刺的是,作为其源头的梵社运动却已经式微,其相关组织的订阅者只有二万人,而在二零零一年印度人口普查中,仅有一百七十七人声称自己是布拉模(Brahmo, 指布拉莫宗敎的信奉者)[34][35]。
雅利安社运动起源于梵社运动,同样致力于把印度教转变为一神论宗教。雅利安社运动提倡采纳《吠陀经》绝无谬误一说、对其他典籍(例如只把《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视为史诗而非圣典)及偶像崇拜的弃绝作为教义的一部份,并且把传法这一概念引入印度教教内[36][37]。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教活动促使印度教的许多信奉者改信伊斯兰教,因此雅利安社运动的许多参与者致力于阻延这一趋势。在1938年至1939年期间,雅利安社运动相关组织曾经与作为拥护宗教民族主义的印度教政党 全印印都大集会党(Akhil Bharat Hindu Mahasabha) 结盟并以非暴力方式对抗尼札姆𡈼朝,与雅利安社运动有关的寺庙因而被尼札姆𡈼朝派人亵渎,雅利安社运动相关组织对此的回应则是抨击伊斯兰教和批评信奉伊斯兰教的统治者[38][39]。虽然雅利安社运动的参与者视自己为印度教信奉者,但是在1939年,负责管理巴达里纳特寺的尚卡拉查亚(Shankaracharya)在写给安立甘教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一封信中表示他认为雅利安社运动的参与者不是印度教信奉者,并且抨击了他们为使基督敎信奉者及伊斯兰教信奉者改变其宗教信仰所作出的努力[40],这位尚卡拉查亚所发表的言论在某程度上反映了印度教教内的主流教派对于雅利安社运动的看法。
在印度当代最有影响的印度教组织是国民志愿服务团及世界印度教大同会。国民志愿服务团由K·B·海德格瓦[41]于1925年成立[42],它以罗摩神为其崇拜对象,并且支持印度教社会化活动[43]。世界印度教大同会是一个机构庞大的印度教组织,是印度教各派别的联合体,由国民志愿服务团领袖高瓦克创立于1964年。该组织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机构庞杂的宗教联合组织,有一百多个派别和五十一个指导委员会,与三十多个国家的印度教社群都有联系。
国际克里希那意识协会是一个十分具影响力的印度教组织,它的成员遍布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国际克里希那意识协会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当时在西方世界出现的反主流文化的兴起,但从八十年代开始,国际克里希那意识协会便开始丧失动力,其成员数量急剧下降,自二零零零年起,国际克里希那意识协会开始依靠移居到西方国家的印度人来试图恢复自身在当地的影响力[44]。
新印度教是源自印度教的一个宗教,它的出现是对于印度教教义的简单解读所产生的后果,新印度教认为所有宗教都追求相同的终极境界,而且分享相同的核心价值观,新印度教认为神等于梵,它是非人格化的,而且人就是神或梵,印度教的不少信奉者反对新印度教,他们认为新印度教建基于西方宗教教义,而且以庸俗的方式解释印度教教义,由于新印度教的传播对西方人以至印度人产生了颇大的影响,因此这些人认为印度教教众应该致力向教外人解释印度教教义事实上是怎样的[45]。
印度教包括精神和传统的多样性思想,但没有等级制,没有不容置疑的宗教权威,没有管理机构,没有先知,也没有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圣典;可以被视为多神论宗教、泛神论宗教、汎神论宗教、自然泛神论宗教、单神论宗教、一神论宗教、一元论宗教、不可知论宗教、无神论宗教或人神论宗教[46][47]。圣雄甘地曾说:“一个人可能不相信神灵存在,但仍然声称自己是印度敎徒。”[48]温迪·多尼格(Wendy Doniger)声称:“关于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全部主要问题── 素食主义、非暴力、关于轮回的信念,乃至种姓制度── 都是辩论的主题,而不是教条。”[49]
印度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教内的教派极其众多,在很多方面上各有不同的见解[50]。一般而言,大部份印度宗教(Indic Religions)相信众生的神我是肉躯的主导力量,它们认为它在死后会离开遗体并转投胎转世,印度教在此基础上宣扬业力论和轮回论[注 3][51]。
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有燃火祀天的仪式,火被视为上苍之口,把供物放入火中燃烧的话,神灵便能吃到供品,就会降福给凡人。虽然婆罗门教有关于轮回的观念,但是其部份典籍声称倘若破坏种姓制度的原则,则会落得永世不得超生的结局,因此上至婆罗门,下至贱民,均不敢废除该教义,纵使现今印度共和国在法律上已不承认种姓制度的合法性。
为了维护婆罗门阶层的利益,古时的婆罗门教把李习在神话中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夸张的地步,以至于在神话中,连三相神也要忌祂们三分。然而,随着时势改变,这些神话故事大多不再受到重视,种姓制度及祭祀仪式在现今的印度教教义中的重要性亦有所下降。
在几乎全部达摩宗教(Dharmic Religions)看来,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永存不朽的命梵我(jivatman)在其中不断轮回。
吠陀教圣典《吠陀经》提及了业力这个词语。一些梵书宣称众生是由其欲望所构成的,他们因其欲望而往返不同的境界[52],这种力量被称为业力。
值得注意的是 吠陀教在早期没有关于轮回的观念,其相信经常参与祭祀仪式的人死后便会到达充满快乐的斯瓦尔加(Svarga)定居,直到后来婆罗门教才逐渐发展出轮回论。尽管轮回论已经成为现今印度教所认可的神学理论,不过吠陀教的这一观点仍然在印度教教义中留下痕迹,例如印度教相信必须为逝者(如果是其他人的祖先,其魂神会被称为皮特尔(Pitr))妥善地举行丧礼以让其得以进入皮特尔洛卡(Pitrloka),否则他们将会变成普雷塔并在人间流浪。
婆罗门教相信每一辈子的福祸都来自于由上一辈子这一生灵的行为。善行能使人在下一辈子成为婆罗门,恶行则能令人在下一辈子成为首陀罗、贱民乃至畜牲。
印度教稍微改变了一些观点,声称业力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自由意志、性格、环境及神灵的旨意等等也是重要的因素,《马尔坎德亚往世书》(Markandeya Purana)提到沙奈什查拉(Sanaiscara)是负责掌管业力相关事宜的提婆[53],而吠坛多派相信薄伽梵伊什瓦拉(Ishvara)按照羯么法则分配相应的业果,众生因自己的行为而接受由薄伽梵所给予的赏罚[注 4][54],这与耆那教所认可的关于业力是唯一且绝对的决定因素的业力决定论形成鲜明对比。
印度教相信上一辈子所产生的业因确实能使众生在这一辈子承受相应的业果,而这一辈子的行为同样也会通过业力在同一辈子及下一辈子发挥作用,即使一个生灵的肉躯已经被毁坏,但由于其命我(Jiva, 由冥性与神我结合而成的产物[55])永远存在,因此业力仍然会伴随着这个生灵,如果一个生灵行善积福,死后便有可能到达由世主因陀罗所统掌的斯瓦尔加(Svarga)以享受福乐,直到善业被耗尽才会转生为其他生灵,但如果他们作恶多端,则可能会在死后堕入那落迦并受尽折磨,直到恶业被耗尽才得以转生为其他生灵,因此印度教认为在生活中遵从恒法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印度教教内绝大多数教派都相信被困在那落迦的生灵不会永远留在那里,终有一天他们能够离开此地并转世,这种观点与主流基督敎及伊斯兰教所认可的永刑论十分不同,但是也有绝少小数教派认为除了提婆等部份生灵之外,一些生灵也会因各种原因而永远停留在某些道趣,例如塔特瓦瓦达派(Tattvavada)认为一类被称为塔莫瑜伽(Tamo-yogyas)的生灵是本性残恶的,他们仇视并毁谤上师、《吠陀经》及苏拉(意思是 神灵 ),因此他们被判处在安达弥斯罗(Andhatamisra)永远受苦的刑罚[56][57]。根据他们所提出的说法,安达弥斯罗在每一大劫结束时仍能继续存在[58]。一些塔特瓦瓦达派人士认为这符合苏拉仁善的本性,原因是这种刑罚对塔莫瑜伽来说是合适的,他们将这些生灵比喻为印楝树(Neem Tree),吸收带苦味的矿物质会使这种树生长得更好[58]。
尽管印度教认为脱离轮回是很困难的,就算是居住在斯瓦尔加(印度教神话中类似于天庭的地方)的生灵也会有寿尽转生的一天,不过印度教的很多信奉者相信只要完全虔诚地崇拜苏拉,死后便有可能会到达其居所(如 外琨塔(Vaikuntha) )并获享永生[59]。
印度教教内的大多数教派认为众生必须透过学习、修练、行善和敬爱神灵等等才能明白何谓终极现实 梵 ,并且使梵我与上梵结合,进入至高梵的状态,借此从无尽的轮回中解脱。“梵我合一”是印度教教内的吠坛多派等众多教派所认可的很多哲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更是印度教成千上万的信奉者所追求达到的终极目标。
印度教教内的绝大多数教派认为梵是万物的本原,而大多数教派相信作为梵的具像化形式的创世主运用其独有的能量 沙克蒂(Shakti) 使原初的宇㣙得以形成,创物主则把混沌的自质(Pradhana)转变为原质并以此造创万物[注 5][60]。
印度教认为世间的存在时间是有限的,每当一个世间被毁灭时,便会有另一个世间被造创出来以取替它。印度教认为一个世间可被分为很多洛卡(loka),每一个洛卡都有不同种类的生灵居住,包括妖怪及提婆。印度教认为在同一时间 有无数个世间存在。印度教教内的性力派宣称每一个世间都有其各自的三相神及世主。
尽管印度教崇信众多神灵,不过很多信奉者只集中崇拜一位神灵。举例来说,塔特瓦瓦达派极其强调对于毘湿奴神的信仰[61],该教派声称毘湿奴神是创世主[62],祂不是一位提婆,而是唯一一位苏拉(Sura)[63][64],祂是至高无上的、充满威能的、永远存活的神灵[65],而且是万物的主宰者,所谓的提婆事实上曾经都是凡人,只是因其善行而在死后得以进入天庭[66],故此塔特瓦瓦达派强烈反对对提婆的崇拜,宣称只有毘湿奴神才值得被崇拜[67]。塔特瓦瓦达派宣称众生只能通过毘湿奴神的儿子穆克亚普拉那(Mukhyaprana)才能得到救恩[68][69][70]。在该教派的创立者玛德瓦查里亚(Madhvāchārya)的一些作品中,他宣称自己是穆克亚普拉那的化身[71][72]。
一些教派如 塔特瓦瓦达派 强调梵天桑普拉达亚(Brahma Sampradaya)的重要性,这一教统是由梵天神所传承下来的[73],这些教派认为它是源自于梵天神的吠达知识,并且被一些上师保留在他们的作品中[74]。这个概念类似于孔教教义中的道统这一概念。
一些教派如 塔特瓦瓦达派 认可轮回论、恩典论和预定论,它声称众生拥有自由意志,但其行为受到自己的性格及上一辈子所产生的业力所影响,而众生的性格如何是由毘湿奴神所预先决定的,即便如此,众生的命我中仍然有着一些来自于毘湿奴神的美善特质,众生必须通过对于毘湿奴神完全的忠诚和奉崇来获得恩典。
由于塔特瓦瓦达派的思想与基督敎教义十分相似,因此一些宗教学家认为塔特瓦瓦达派的思想受到基督敎教义所影响[72],但目前学术界已经否定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75],亦有说法声称塔特瓦瓦达派的思想受到伊斯兰教教义所影响[76],但宗教学家赫尔穆特·冯·格拉森纳普(Helmuth von Glasenapp)认为一神论思想也能够在印度知识界中被发现[77],而且没有证据表明玛德瓦查里亚所持有关于来世的观点受到伊斯兰教或基督敎的影响[78]。虽然玛德瓦查里亚的神学思想对印度教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并不广泛[72]。
一些教派如 高迪亚外士那派(Gaudiya Vaishnavism) 相信通过虔诚的奉爱,众生能够妥善地发展自己的灵性,从而获得进入奎思那洛卡(Kṛṣṇaloka)的资格并在那𥚃与克里希那神永远居住在一起[79]。
印度教教内的大多数教派以《薄伽梵歌》为圣典。梵书是关于《吠陀经》所提及的祭祀仪式的资讯性书籍。奥义书是专注于探讨悊学问题(如关于梵我的问题)的神秘主义书籍。往世书是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它们数量繁多,所涉及的主题极为广泛,它们并不享有与《吠陀经》同等的地位,更像是对《吠陀经》及其他典籍的一种诠释,但它们仍然受到印度教很多信奉者所重视。
传统的印度教具有强烈的封闭色彩:不鼓励印度人移民海外,也不鼓励外国人入籍印度(但印度境内亦有历史悠久的犹太人、帕西人等移民群体);印度人生来即被视为印度敎徒,外国人则不被视为印度敎徒;没有后天皈依印度教的相关观念,也没有叛教的相关观念(纵使一位印度人宣称亦然,仅视之为挑衅行为。破坏种姓规矩及杀牛等行为亦同,但可能会招来包括谋杀的私刑制裁)。种姓制度虽不适用于伊斯兰敎徒和外国人,但除非对方表现得不友善,否则原则上将其当作刹帝利对待。
尽管如此,不过自近来以来,印度教逐渐拥有了传法的相关观念,如今印度教也在其他不少国家落地生根。
印度教教内的教派极其繁多,其在教义、典籍、仪式、天地观及崇信对象等方面上各有不同的见解。
以下是列明了一些主要教派的名称的列表:
传统上认为印度教包涵种姓制度,但近代有些研究认为种姓制度并非源自印度教而是印度社会,因为印度教的教条中并没有种姓制度,而且印度的许多其他宗教也曾经或仍然有种姓制度。无论如何,印度教信徒间目前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的地位最高,其馀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次降低。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这四个种姓以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圣雄甘地将贱民称为“哈里真”(意为神之子),印度独立后统称“达利特”(意为受压迫的人),为种姓制度下最底层的群体。在当今的印度,达利特阶层的人口高达2.3亿人[80]。
尽管法律上已废除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对特定社会阶层的从属关系在印度教的组成中依然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等级制度的原则是,所有生物从出生之日起,根据任务,权力,责任和能力,严格地相互区分。
等级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级(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个等级。尽管等级制度起源于印度教,但是其他宗教也接受并采纳了等级划分,甚至印度基督宗教中等级也很明显,如今印度许多的教会教堂中,低等级的成员必须坐在后排。
印度教中妇女们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弘扬母性。怀孕的每一个阶段直至孩子的出生都将有神职人员伴随和保护,保证孩子和母亲的身心健康。过去妇女们要尽可能多的孕育孩子,以保证整个家族的安全和生存。尽管印度教徒并不会普遍地漠视女孩,但是时至今日,部分家庭中女孩子还是被看作包袱,因为结婚的时候,她们要带着嫁妆离开。如果家庭中有很多女孩子,那么大量的嫁妆将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这些问题也同时导致了很高的堕胎率。
很多现代的特别是城市中的印度教徒逐渐地愿意抚养女儿,因为女儿能在父母年老时照顾他们。
一个典型的家庭由四个生活阶段组成。它规定,接受教育之后组建一个家庭,然后在孩子们都成长之后,出世而虔诚的学习,拯救自身。
印度教教徒将牛(家牛、瘤牛,不包括水牛等其他牛类)视为看护者和母亲[82]以及无私奉献的象征[83]。印度教教徒也不会吃牛肉,但可吃水牛肉,因此印度、尼泊尔菜市场是有水牛肉发售。
印度教的信仰人口众多,截至2024年全球有约11.6亿信徒,人数只低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位列当世第三[84]。在发源地印度该教是最主流的宗教,14亿印度总人口中有79.8%的信众(约11.2亿人)[85],而全球的印度教徒中有94%即生活在印度[17]。其他印度教信徒人口较多的国家有尼泊尔(2300万人)、孟加拉(1500万人)以及印尼的巴厘岛(330万人)。
以下是印度教徒比例较多的国家列表:
在2010年时,根据《2010年全球宗教景观——世界主要宗教的规模与部分》报告,印度教是世界信徒第三多的宗教,仅次于基督宗教及伊斯兰教[8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