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叶和歌集》(日语:金葉和歌集/きんようわかしゅう Kinyō Wakashū */?),简称《金叶集》,为第五本敕撰和歌集,八代集之一[注 1],在《后拾遗和歌集》之后,《词花和歌集》之前,是平安时代后期由源俊赖奉白河院之命编写而成。金叶一词取自《金玉和歌集》和《万叶集》[2],有汇集出色和歌的歌集的意思[3],也有解释指金是赞美词,叶是指和歌或词语(言の葉[4]),意指汇集各种辞藻的歌集[5],另一方面《袋草纸》则记载由于佛在涅槃之时,世间出现金叶花雨,因此认为使用金叶一词并不吉利[6]。结构方面,《金叶集》分为初度本、二度本和三奏本三种版本,根据《新编国歌大观》的底本,三个版本收录的和歌数目分别是470首[7]:18、665首[8]:156[注 2],以及650首[8]:173,并且依据《拾遗抄》来分门别类,总共十卷,分为春部、夏部、秋部、冬部、贺部、别离部、恋部上、恋部下、杂部上和杂部下,而杂部下的卷末则是连歌[3],也同时有收录哀伤歌和释教歌[9],而流传最广的则是二度本,除了源经信以外,均是堀河院和白河院时期的歌人,包括藤原公实、藤原显季、藤原长实、藤原显辅、藤原忠通、行尊、源显仲、源雅光、大江匡房和祐子内亲王家纪伊等等[2],其中较多收录的有俊赖(35首)、经信(27首)、公实(25首)、显季(20首)、忠通(15首)、长实(15首)和显辅(14首),女性歌人则有皇后宫肥后(8首)、和泉式部(4首)和相模(4首)等等,这与《后拾遗集》相比,女性歌人的数目锐减[9]。歌风方面,《金叶集》收录了不少带新鲜感的叙景歌,与三代集的风格回异[注 3],相对地较接近后来的《千载和歌集》以及《新古今和歌集》,不过由于过于创新,在当时遭到藤原显仲、藤原俊成和鸭长明等人的批评[2]。
天治元年(1124年)4月,俊赖奉白河院的院宣开始编撰《金叶集》,并且于同年内完成[11],均等地收录三代集时期以及当时歌人的作品,承袭《后拾遗和歌集》及以前的编采方针,不过白河院却认为欠缺新意[2],而且收录的和歌太过古旧,同时也有白河院不属意的人选而被驳回[注 4],此版本即初度本[11]。对此,俊赖一改编采方针,只采录当代歌人的作品,并且以藤原显季的作品为卷头歌,首先编成的版本收录约760首和歌,其后在三度改修后,筛选出648首和歌以及17首连歌[2],并且于翌年4月上奏,不过由于过于崭新而再次被白河院驳回,这一系列的版本称为二度本[11]。其后,俊赖改以《拾遗和歌集》时期至当时歌人的作品为主,希望能够平衡古今,并且以源重之的作品为卷头歌,改编成637首和歌以及11首连歌的版本[2],在大治元年(1126年)年中或翌年年初上奏,即三奏本[11]。尽管如此,由于俊赖未赶及誊写,奏览本也在藤原璋子手上,加上白河院和俊赖均在大治4年(1129年)死去,导致三奏本在当时未有普及,与此同时各种二度本则流入民间,尤其是正保版《二十一代集》等版本,这些版本收录了692首和歌以及19首连歌,一直作为《金叶集》正文流传至近代[2]。三奏本方面,过去仅有璋子之兄三条实行曾经抄写过的纪录,直至松田直兄在天保9年(1838年)临摹传良经笔本后才公诸于世[8]:808。
根据国文学研究资料馆的日本古典籍综合目录数据库记载,《金叶集》至少有288本手抄本或刊本[12],按《新编国歌大观》记载分为初度本、初撰二度本系、再撰二度本系(流布版本系类、中间版本系类和精撰本系类)和三奏本,其中初度本仅存静嘉堂文库藏传冷泉为相笔本,初撰二度本系则有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桥本公夏笔本以及中御门宣秀笔本等等,再撰二度本系中的流布版本系类有正保版《二十一代集》和天和版《八代集抄》本等等,中间版本系类有东洋大学藏吉田幸一旧藏传兼好笔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传藤原为家笔本和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藏本等等,精撰本系类则再细分为草稿本系和终稿本系,有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传二条为明笔本(终稿本系)和尊经阁文库藏传二条为远笔本等等,三奏本则有平濑陆旧藏传藤原良经笔本、东洋大学藏吉田幸一旧藏传二条为远笔本以及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高松宫旧藏本[8]:807-811[2][9][13]。
初度本或称初奏本的存在见于《今镜》、《增镜》、《袋草纸》、《八云御抄》和三奏本《金叶集》等文献,不过彼此之间存在分歧,有些文献记载卷头歌的作者是纪贯之,有些则记载是三宫或三宫辅仁亲王,因此虽然静嘉堂文库藏传冷泉为相笔本是初度本唯一的传本,但是仍然无法断定它一定就是初度本。此外,虽然根据小林了可的极札记载[注 5],此版本是出自冷泉为相的手笔,不过通过仔细比较后,难以认定出自其手笔,成书时期则介乎于镰仓时代后期至南北朝时代的最初期,推测原本分为上下两帖,上帖便是传冷泉为相笔本,涵盖卷一春部至卷五贺部。此版本是长16.4厘米,宽15厘米的枡型列帖装,银绣飞云和梅花纹绿色布质封面,封面背面是牡丹蔓草纹的金纸,料纸是雁皮纸,共七折,135页著墨,每半页九行,词书[注 6]、歌人名和和歌大多各一行。内容方面,直至第六折第111页正面第三行为止为初度本正文,剩馀的则是在室町时代时从二度本增补的部分,春、秋、冬和贺部的各卷末的空白处亦有同样笔迹的二度本和歌,总共九首,分别是二度本的第90首和第256首(春部)、第304首和第256首(秋部)、第99首和第304首(冬部),第309首、第311首和第333首(贺部),其中第256首为重复收录。另外,在传为相笔本的部分也有相同或稍晚时期的两种校对,同时冬部第414首的笔迹虽然属于同一时期,不过与其他部分略有差异。此外,在室町时代增补自二度本的和歌分别是春部12首、秋部12首、冬部9首、恋部27首、杂部32首以及其他人的和歌数首,这些和歌均没有收录于《新编国歌大观》的底本内[7]:933-934。
属于第一类的版本分别有内藤久宽氏藏传乌丸光广笔本、松田武夫旧藏押小路家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园林文库旧藏本和冈田真氏旧藏本等等[16]:65。首先,内藤久宽氏藏传乌丸光广笔本,为长26.6厘米,宽18.3厘米的大型蝴蝶装,金丝纹纱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纸题签,封面背面以及正文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各有一页和两页白纸,119页著墨,总共数十行,没有奥书,成书于庆长年间(1596年至1615年),另有古笔了仲的极札记载为出自乌丸光广的手笔,在1968年时已经下落不明[16]:65、72-74。其次,松田武夫旧藏押小路家本,为长22厘米,宽15.7厘米的蝴蝶装,缎质封面,料纸是鸟之子纸,每半页十行,著墨115页,前后各有一页和两页白纸,没有奥书,成书于江户时代中期,在1968年时已经下落不明[16]:65、74-75。其三,宫内厅书陵部藏园林文库旧藏本,为书架号码B4-48《八代集》十二册之一,为长24.7厘米,宽17厘米的缀叶装双面书,花卉纹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白纸短册题签,料纸是鸟之子纸,第一页是白纸,在第二页的背面开始书写,正面则是“园林文库”的长方形朱印,114页著墨,每半页十行,词书、歌人名和和歌各一行,没有奥书,成书于江户时代中期,总共收录747首和歌,其中重复收录了源俊赖的一首和歌(《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17[8]:145)[16]:75-81。最后,冈田真氏旧藏本,此版本在内容方面与园林文库旧藏本完全相同,平泽五郎在1968年时称此版本藏于某大学的研究室内,而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则藏有正宗甫一的临摹本[16]:81-86,鹤见大学则称其藏本之一可能就是此版本,该版本有“冈田真之藏书”的盖印,为长21.7厘米,宽15.4厘米的列帖装,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至中期[17]。
属于第二类的版本分别有中御门宣秀笔本和续群书类从初度本等等[16]:65。首先,中御门宣秀笔本是九州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原本是宇土藩细川家的藏书,为长24.1厘米,宽17厘米的蝴蝶装,金襕封面[注 7],没有题签,料纸是鸟之子纸,一页白纸,115页著墨,正文从第二页的背面开始书写,第一行写有“金叶和歌集第一”,第二行则是“春部”,每半页约三首至五首和歌,词书、歌人名和和歌各一行,总共十行,奥书的前半部分与正文笔迹相同,后半部分则推测出自于乌丸光广手笔,总共收录了759首和歌,成书于室町时代后期或之后。此外,此版本亦附有一个桐箱,盖面中央部分写有“金叶 中御门宣秀笔”,箱盖背面分别贴有署名牛庵和琴山的极札,以及贴有一张署名为泷本坊法印昭乘的纸张,指出极札出自牛庵了珉,箱底则有屋代弘贤的书状,他指出此版本为初度本,这是由于此版本与流布本、三奏本均差距甚大所致[16]:69-72。
续群书类从初度本是《续群书类从》第十四辑上和歌部内以“初度本金叶和歌集”名义收录的版本,为初撰二度本系中最早为人所知的版本,总共收录724首和歌。根据乌丸光广的奥书记载,此版本虽然手抄自中御门宣秀笔本,不过相对地缺少35首和歌,彼此之间也存在些微差异,例如缺少了卷二末段的俊赖和歌后的四首和歌,分别是藤原基俊、源有政、中纳言显隆和藤原季通的作品。卷三卷头也缺少了三首和歌,分别是春宫大夫公实、太宰大贰长实和皇后宫美浓的作品,右兵卫督伊通的和歌之后则缺少了七首,按顺序分别是藤原行盛、大纳言经信、大江公资、藤原忠隆、大纳言经信、法桥忠命和显仲卿女的作品,卷三中段的大纳言经信的和歌之后也缺少了八首,分别是另一首经信的作品,以及藤原有业、春宫大夫公实、皇后宫摄津、源俊赖、摄政左大臣、一宫纪伊和参议师赖的作品。卷八卷头附近的藤原仲实的和歌后缺失了七首和歌,分别是中纳言雅定、右兵卫督伊通、太宰大贰长实、权僧正永缘、隆源法师、前中宫越后和修理大夫显季的作品,仅接的和歌的词书前半部则来自流布本,另外尚有咏人不知的和歌之后缺少了两首和歌(《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78[8]:151),分别是另一首咏人不知以及藤原显辅的作品,最后卷十的连歌部分,在律师庆暹的和歌之后缺少了咏人不知(《新编国歌大观》编号663[8]:156)、赖算法师(《新编国歌大观》编号712[8]:158)和成光的作品,卷末歌则省略了俊赖的名称和词书。尽管如此,两个版本的歌顺大致相同,差异也不算大,因此推测缺漏是由于经过多次抄写所导致[16]:66-68、71。
属于第三类的版本分别有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桥本公夏笔本和正宗文库藏天文四年桥本公夏笔本等等[9][16]:65。首先,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桥本公夏笔本,平泽五郎称有传过去是桂宫家的藏书,为长26.6厘米,宽16.3厘米的袋缀,梨地草花蔓草纹封面,虽然没有外题和题签,但是封面右上方贴有长方形白纸,写有“贰十八 公夏卿笔 壹册”,推测是正宗敦夫整理图书用的号码,料纸是楮纸,前后各两页白纸,96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一”(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行,总共十一至十二行,而歌人名旁边亦多有简介,仅卷十知信朝臣的作品(《新编国歌大观》编号706[注 8])一处有公夏的校注,推测成书于室町时代后期,总共收录765首和歌[16]:86-99。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则称是长26.5厘米,宽19厘米的袋缀,前后各一页白纸[19]。其次,正宗文库藏天文4年桥本公夏笔本,为长24.5厘米,宽16厘米的蝴蝶装,梨地花卉纹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 全部”的白纸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撒有金箔和银箔,料纸是厚楮纸,双面书写,内题是“金叶和歌集 卷第一”(如此类推),135页著墨,前后各一页白纸,每半页八至九行,总共三至四首和歌,第一页的白纸贴有琴山的极札,奥书则记载此版本是公夏在天文4年(1535年)正月上旬时书写,并且赠予书写山(圆教寺)的僧人祐实[20][16]:99-102。
属于第一种的版本分别有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高松宫旧藏传飞鸟井雅教笔本、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天文十六年释云岑笔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二条为亲笔本和梅泽纪念馆藏二条为道笔本等等[21]:8。首先,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高松宫旧藏传飞鸟井雅教笔本,平泽五郎称为长26.6厘米,宽17.3厘米的缀叶装,金丝卍字驹纹刺绣蓝色布质封面,封面背面是金纸布纹,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各有一页和两页白纸,101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仅卷四和卷七的“歌”字部分写作“歌”字,卷五的“部”字部分则写作“哥”,扉页有写上“飞鸟井殿雅教笔”的押纸[注 9],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成书于室町时代后期[21]:198。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则认为是长24.7厘米,宽17.3厘米的的列帖装,没有外题,料纸是雁皮纸,词书隔两个空格,另有写上“金叶和歌集”的箱子,内有分别写上“文化九 申七月”和“飞鸟井殿雅教卿”的纸片[23]。其次,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天文十六年释云岑笔本[注 10],为长25.9厘米,宽19.6厘米的袋缀,缥色封面,左上方是短册题签,写在上面的文字由于破损而无法辨认,料纸是楮纸,102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仅卷二和卷六缺少了“第”字,同时卷六的卷名则是“离别哥”,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奥书记载此版本由释云岑在天文16年(1547年)4月中旬抄写而成[21]:201-202。
其三,宫内厅书陵部藏二条为亲笔本,为长22.4厘米,宽15.5厘米的缀叶装,花卉纹金绣缥色布质封面,封面背面是淡褐色刷毛纹,料纸是斐楮交漉纸,154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两至三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虽然,此版本没有奥书,但是有古笔了仲的极书和书状以及古笔了延的书状,指出此版本出自二条为亲的手笔[21]:209。最后,梅泽纪念馆藏二条为道笔本,为长23.1厘米,宽16.5厘米的缀叶装,缥色金绣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哥集”的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金箔和银泥云纹,料纸是厚斐楮交漉纸,白纸前后各一页,132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哥集卷第一 春哥”,其中卷六、卷八至卷十缺少了“卷”字,卷七和卷八的卷名则分别是“恋哥上”和“恋部下”,卷七同时标注了该卷有和歌71首,不过与实际收录数目不符,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上下句各一行,总共十一行。此版本虽然没有奥书,但是有古笔了音的极札,指出此版本出自二条为道的手笔,外题则是由近卫前久所写[21]:211-212。
属于第一种的版本分别有京都大学国语国文学研究室藏手抄本、阳明文库藏手抄八代集本(A本)、阳明文库藏宗牧等手抄八代集本(B本)和九州大学附属图书馆藏细川文库八代集本等等[21]:8。首先,京都大学国语国文学研究室藏手抄本,为长15.8厘米,宽16厘米的缀叶装,金砂子云纹缥色改装封面[注 11],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金泥梅花纹淡茶色短册题签,封面背面已剥落,料纸是斐楮交漉纸,127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第一”,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和歌上下句各一行,总共十至十一行,卷末则记载了各卷的歌数,奥书则大部分已经无法解读,推测成书于室町时代中期或以后[21]:219-220。其次,阳明文库藏手抄八代集本(A本),为长25厘米,宽16.4厘米的缀叶装,栗皮封面,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紫云纹短册题签,料纸是鸟之子纸,白纸前后各一页,108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其中卷三、卷四、卷六和卷十的“和”字部分写作“倭”,卷五和卷九则是“和”,每半页三至四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根据奥书记载,此版本原本书写于承安5年5月9日(1175年5月30日),其后在安元元年8月22日(1175年9月8日)又再抄写,最后则有顿阿的署名[21]:225。
其三,阳明文库藏宗牧等手抄八代集本(B本),为长24.6厘米,宽16.9厘米的缀叶装,花卉蔓草纹蓝色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丹色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布纹空押金纸[注 12],料纸是斐楮交漉纸,108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倭歌集卷第一 春”,其中卷二、卷六、卷八和卷九的“倭歌”部分写作“和歌”,卷四为“和歌”,卷三和卷十则是“倭歌”,扉页背面也写有各卷的名称,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奥书与阳明文库A本相同,另外根据同八代集本《新古今和歌集》的近卫稙家奥书记载,推测在天文6年(1537年)后不久由宗牧等人共同书写而成,而且根据同八代集本附有的“八代集目录”记载,《金叶集》的部分由“四条殿”负责,因此推测出自四条隆重的手笔。最后,九州大学附属图书馆藏细川文库八代集本,封面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111页著墨,内题“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一缺少了“卷”字,每半页三至四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奥书类同于阳明文库A本和B本,不过多了“永享九历(1437年)仲夏书写之本”以及“文安五年(1448年)孟春下旬之比书写了”两句[21]:231-235。
属于第一种的版本分别有藤原清辅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堀河具世笔八代集本、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手抄本和日光轮王寺天海藏手抄本等等[21]:8-9。首先,藤原清辅本,在1975年时已经下落不明,不过冈田希雄和松田武夫等人过去曾经介绍此版本,其中根据冈田希雄提到的传柳原业光笔本的奥书记载[注 13],该版本便是以清辅本来进行校对,松田武夫亦提到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手抄本的奥书也反映清辅本以前确实存在[27]:257,他也指出这两个版本有著同样的奥书[21]:270。另一方面,国学院大学图书馆藏传为家笔本也称作清辅本,原本是武田祐吉的藏书[27]:258,分为上下两册,另有涂箱,其内侧是写有“金叶和哥集定家卿息为家手迹”的短册,为长26.8厘米,宽16.4厘米的缀叶装,龟甲金襕花卉纹淡茶色封面,上册封面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倭歌集全”的题签,右上写有“贰十九 为家卿笔 贰册”的纸片,封面背面是银砂,并且撒有金箔,与封面处于分离状态,两者之间是写有“上 墨付(すみつき,著墨) 九十三枚(まい”的便条,料纸是斐楮交漉纸,上册前后各一页白纸,93页著墨,下册前后分别有一页和两页白纸,和歌两行书写,一页八行,没有奥书,无法断定是否出自藤原为家手笔,推测成书于镰仓时代中期,为二度本现存版本中历史最悠久的[28]。舟见一哉根据菊地仁的解题推测,清辅本名称源于该版本的勘物与柳原本等属同一类,加上形似清辅本《古今和歌集》而来,不过菊地仁后来也指出虽然勘物大致属同一系统,不过两者尤其是后半部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畠山大二郎则虽然大致承认属于同一系统,不过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也无法完全排除经过后世修改的可能性[27]:258-260。
其次,宫内厅书陵部藏堀河具世笔八代集本,为长25.5厘米,宽17.2厘米的缀叶装,银泥云形金银箔墨灰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撒有金银箔,料纸是斐楮交漉纸,165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其中卷二至卷九的“歌”字写作“哥”,卷十写作“歌”,“哥”字部分则写作“歌”,别离部则写作“别哥”,每半页两至四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六至七行,奥书由中院通村署名,指出此版本出自堀河具世(或具雅)的手笔,推测成书于室町时代初期[21]:281-282。其三,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手抄本,平泽五郎称是缺少卷四和卷五的残本,是长24.4厘米,宽17.5厘米的缀叶装,金泥桐蔓草纹缥色封面,中央贴有无字的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撒有银箔,料纸是楮纸,98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仅“恋哥上”缺少了“上”字,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奥书则记载是由明教在建长元年12月14日(1250年1月18日)以藤原知家手抄自清辅本的版本抄写而成,其后由证悟在建治元年2月22日(1275年3月20日)再次抄写[注 14],推测成书于室町时代后期[21]:269-270。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则称此版本缺少卷四后半和卷五,并且有“正宗敦夫文库”以及“如松菴好信”的藏书印[31]。最后,日光轮王寺天海藏手抄本,为长26.1厘米,宽19.7厘米的袋缀,涩引丹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集”的外题,料纸是楮纸,105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每半页四至五首和歌,总共十行,奥书类同于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手抄本,不过缺少证悟的部分[21]:278-279。
属于第二种的版本分别有东洋文库藏手抄文明十年藤原教国奥书本、高松宫家藏手抄文明十年藤原教国奥书本、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手抄本(B本)和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冈田真氏旧藏本等等[21]:8-9。首先,东洋文库藏手抄文明十年藤原教国奥书本,为长24.5厘米,宽17.8厘米的缀叶装,花卉卍金绣梨地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集”的金粉香色短册题签,料纸是厚鸟之子纸,双面书写,113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八的“歌”字部分写作“哥”,第一页右下则贴上盖有“英王堂藏书[32]”的短册白纸,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总共十行,根据奥书记载,此版本是由藤原教国(滋野井教国)在文明10年(1478年)4月中旬时奉敕命而写成。另外,高松宫家藏手抄文明十年藤原教国奥书本则是此版本的临摹本,桥本不美男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21]:286-287,转写本则有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手抄本(B本),为长26.5厘米,宽19.5厘米的缀叶装,没有封面,仅以白纸包裹,其中央部分写有“金叶和哥集 写本”,料纸是鸟之子纸,卷头有两页白纸,111页著墨,没有奥书[21]:292-293。最后,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冈田真氏旧藏本,为长27.2厘米,宽20.2厘米的袋缀,缥色封面,外题是“金叶和歌集”,102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第一 春部”,仅卷五的“歌”字部分写作“哥”,卷八则略写为“恋下”,扉页贴有冈田真的押纸,指出此书与三条西实隆的笔迹相似,推测成书于近世初期,奥书则记载此版本抄写自冷泉为相的手抄本[21]:293-294。
属于第三种的版本分别有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手抄本(C本)、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圣护院觉誉法亲王笔本、九州大学附属图书馆藏传飞鸟井雅春笔本、庆应义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藏水无濑兼成笔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永正八年奥书本和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本等等[21]:8-9。首先,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手抄本(C本),为长24.1厘米,宽17.3厘米的缀叶装,金泥菖蒲金箔云形茶褐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丹色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各有一页和两页白纸,107页著墨,内题方面,卷一、卷四、卷五、卷七、卷八和卷十写作“金叶和歌集”,卷二是“金叶倭歌集”,卷三是“金叶倭哥集”,卷六和卷九则是“金叶倭歌集”,卷名分别是春哥、夏哥、龝哥、冬哥、贺哥、离别歌、恋上下、杂上下和连歌,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其次,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圣护院觉誉法亲王笔本,为仅存卷七至卷十的残本,是长24.5厘米,宽16.2厘米的缀叶装,金泥水边云纹缥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白泥水边纹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76页著墨,内题方面,卷七写作“金叶和歌集”,卷八是“金叶和歌集”,卷九和卷十则是“金叶和哥集”,每半页约两至三首和歌,和歌上下句各一行,总共九行,根据琴山的极札记载,此版本出自于觉誉法亲王的手笔,推测成书时期介乎于镰仓时代后期至南北朝时代[21]:298-305。
其三,九州大学附属图书馆藏传飞鸟井雅春笔本,为长24.5厘米,宽17.4厘米的蝴蝶装,金绣封面,没有外题,封面背面是撒有切金箔的青蓝色纸,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分别有一页和十页白纸,109页或111页著墨,扉页贴有古笔了仲的极札,指出此版本出自于飞鸟井雅春的手笔,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如此类推),没有奥书。其四,庆应义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藏水无濑兼成笔本,为长23.5厘米,宽17.4厘米的缀叶装,凤鸟金绣绀色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倭哥集”的卍字纹金纸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布纹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各一页白纸,104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卷名分别是春哥、夏部、秋部、冬部、贺部、别哥、恋哥上下、杂部上下和连歌,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与同款的《词花和歌集》放在同一个箱子内,箱盖上写有“金叶 词花和歌集二册 水无濑兼成笔 外题乌丸光广卿笔”,推测成书于室町时代后期至江户时代初期[21]:309-310、317-318。
其五,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永正八年奥书本,为仅存卷四至卷十的残本,是长25.7厘米,宽16.5厘米的缀叶装,朽叶色改装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集 二奏本”的白纸短册题签,料纸是斐楮交漉纸,双面书写,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四”,其中卷五、卷七、卷八和卷十的“歌”字部分写作“歌”,卷名是冬部、贺部、别离部、恋部上下和杂部上下(连歌),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总共十一行,根据奥书记载,此版本曾经被多次抄写,按顺序是承安5年5月9日(1175年5月30日)、安元元年8月22日(1175年9月8日)、宽元元年9月2日(1243年10月16日)、建长2年(1251年)、嘉元元年(1303年)、永享12年5月15日(1440年6月14日)和永正8年7月20日(1511年8月13日)。最后,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本,为长24厘米,宽16.3厘米的缀叶装,蓝云纹茶褐色绢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撒有金银切箔,料纸是撒有金银切箔的草花纹厚楮纸,前后各一页白纸,94页著墨,卷头下方有“小室三吉寄赠本”的墨印,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仅卷三的“和歌”部分写作“倭歌”,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一行,奥书则类同于阳明文库藏手抄八代集本(A本),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21]:324-325、329-330。
首先,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本,为长26.6厘米,宽20.6厘米的袋缀,缥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白纸短册题签,料纸是楮纸,97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六和卷七略写成“别部”和“恋部”,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此外,在卷六源为成作品的上方错误混入了源亲行收录于《续后撰和歌集》的作品(《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102[33]),另外在春部,紧接于藤原经道(藤原经通)作品的曾祢忠季(源忠季)收录于《词花和歌集》的和歌(《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4[34])虽然见于初度本、续群书类从初度本系和静嘉堂文库藏传甘露寺经元笔八代集本,但是不见于三奏本,亦是已知的再撰二度本系内唯一有收录此歌的版本[21]:336。最后,国学院大学图书馆藏传楠木正虎笔本,为长25.5厘米,宽17.1厘米的列帖装,凤凰宝相华蔓草纹金茶色布质封面,外题是“金叶和歌集”,封面背面是金纸,前后各一页白纸,一面十行,和歌大多占一行,词书隔两个空格,附有的箱子外写有“金叶集 楠河内守正虎笔”,也有神田道伴和古笔了音的极札,其中神田道伴的极札指出外题出自梶井殿应胤亲王的手笔,国学院大学称此版本虽然属于第三类,但是也存在其他第三类本没有的特征,属于以前的分类法中无法涵盖的手抄本[35]。
属于第一种的版本分别有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二条为明笔本、尊经阁文库藏传二条为远笔本和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二条为忠笔本等等[21]:6-7。首先,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二条为明笔本,平泽五郎称是长16厘米,宽14.1厘米的缀叶装,分为上下两册,蔓草纹银泥厚鸟之子纸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撒有金银箔,料纸是斐楮交漉纸,上册93页著墨,下册87页著墨,内题“金叶歌歌集卷第一”(如此类推),每半页两至三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总共八至九行,虽然没有奥书,但是卷末有正彻的花押[21]:54-55。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则称是蔓草纹云母押雁皮封面,上册92页著墨,前后各一页和两页白纸,下册则是卷头有一页白纸,推测成书于南北朝时代[36]。
其次,尊经阁文库藏传二条为远笔本,总共收录655首和歌以及17首连歌,为长25厘米,宽16.8厘米的缀叶装,花卉金绣绀色布质封面,没有外题,封面背面是金银砂子云纹,并且撒有金箔,料纸是斐楮交漉纸,108页著墨,前后各有一页和四页白纸,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其中卷一和卷七是“歌”,卷六和卷十是“歌”字,其馀则是“哥”,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总共十行,奥书是“建武五年六月十六日(1338年7月4日)午时 书写之毕 羽林郎将藤”,根据风早实种的极书以及附有的桐箱的箱盖表面记载,此版本出自二条为远的手笔,另外箱内亦附有由木下顺庵署名的关于极书制作事宜的书状,不过大野木克丰在1916年11月6日时已经指出,根据《公卿补任》和《尊卑分脉》记载,为远在永德元年或永德2年(1381年或1382年)死去,享年40岁,也就是说他在建武5年(1338年)时尚未出生,此版本也就不可能出自其手笔[21]:42、44。
最后,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二条为忠笔本,平泽五郎称是长16.9厘米,宽12.8厘米的缀叶装,梨地色牡丹蔓草纹金绣布质封面,没有外题,封面背面是撒有银箔,料纸是鸟之子纸,113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如此类推),双面书写,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总共十行。另外,虽然没有奥书,但是有中院通村的极书,指出此版本出自二条为忠的手笔,推测成书于南北朝时代[21]:50。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则称是长16.3厘米,宽12.9厘米的列帖装,牡丹蔓草纹菱檕金茶色金襕封面,料纸推测是楮纸或斐楮交漉纸,有“正宗敦夫文库”的方形朱印[37]。
属于第二种的版本分别有宫内厅书陵部藏传藤原为家笔本、庆应义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藏传冷泉为之笔本、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山崎宗鉴笔本(D本)、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山崎宗鉴笔本、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传藤原为家笔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本、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传藤原为家笔本、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传藤原为家笔本(A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传二条为定笔本、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藏传二条为重笔本、穗久迩文库藏文明五年手抄本、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传慈镇笔本、东洋大学藏吉田幸一旧藏传兼好法师笔本和宫内厅书陵部藏传后醍醐天皇以下三笔本等等[21]:6-7。
首先,庆应义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藏传冷泉为之笔本,为长24.5厘米,宽17.5厘米的缀叶装,牡丹蔓草金绣蓝色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集 全”的金泥草花纹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金箔和金砂子的云纹,料纸是斐楮交漉纸,前后各一页白纸,106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不过其馀各卷则没有提及第几卷,而冬部和别离部两卷则的“歌”字部分则写作“歌”,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和歌各一行,总共十行。另外,虽然此版本没有奥书,但是有古笔了仲的极札,指此版本出自冷泉为之的手笔,推测成书于室町时代后期。其次,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藏传二条为重笔本,为长25.9厘米,宽16.5厘米的缀叶装,金砂子云纹深绀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集”的金银泥云和波浪纹的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淡绿色和紫色云纹布纹金纸,料纸是厚雁皮纸,前后各有一页和三页白纸,110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三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总共十行。此外,也有琴山和古笔了雪的极札,指出此版本出自二条为重的手笔,箱盖则有乌丸光广题字的挂纸,原本是平濑家的藏书[21]:95-96、119。
其三,穗久迩文库藏文明五年手抄本,为仅有卷六至卷十的残本,是长26.7厘米,宽21厘米的袋缀,封面左上方是写有“金叶”的外题,料纸是楮纸,54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六”(如此类推),并且写有该卷的和歌数目,其中卷六别离部(或称别部)在此版本则写作羁旅部,每半页约三首和歌,总共十行,奥书则记载此版本是由富田次郎左卫门尉在文明5年5月4日(1472年6月10日)于比叡山西塔院南光谷藏房写成。最后,东洋大学藏吉田幸一旧藏传兼好法师笔本,为长23.5厘米,宽16.3厘米的缀叶装,分为上下两册,梅花纹白茶色改装封面,没有题签和外题,封面背面撒有金切箔[注 15],料纸是斐楮交漉纸,上册前后各一页和八页白纸,73页著墨,下册前后各有一页和四页白纸,77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第一”(如此类推),卷三、卷六、卷七和卷十的“歌”字部分写作“歌”,每半页两至四首和歌,和歌上下句各一行,总共十至十一行,奥书则有各卷以及整体的和歌数目,也有记载当代和当代之前的入集歌人数目[21]:127、140-141。
首先,宫内厅书陵部藏传藤原为家笔本,为长22.5厘米,宽14.6厘米的缀叶装,花卉纹金绣布质封面,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题签,封面背面是以金银泥绘成的水边草花和梅树等的墨流鸟之子纸,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各有一页白纸,155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二写成卷第二),不过卷一、卷四和卷十以外的各卷的下方均记载了该卷的收录歌数,不过并不一定准确,推测可能是抄写自其他版本,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上下句各一行,总共十行,卷末则有冷泉为满的奥书,指出此版本出自藤原为家的手笔,推测成书时期不晚于镰仓时代,原本是前田侯爵家的藏书[21]:87-88。
其次,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本,为长26.2厘米,宽20.3厘米的袋缀,朽叶色改装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 全”的题签,料纸是楮纸,94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七的“恋部上”缺少了“上”字,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和歌各一行,总共十一行,没有奥书,推测成书于室町时代后期至近世初期。其三,宫内厅书陵部藏传二条为定笔本,为仅有卷一春部至卷六别部的残本,推测是原本上下两册的上册,为长16.6厘米,宽16.3厘米的缀叶装,蔓草纹淡茶色封面,中央部分是写有“金叶集 二条家为定卿 御笔”的外题,封面背面虽然已剥落,但是根据封底背面推测,原本同样撒有银箔,料纸是斐楮交漉纸,56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哥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其中卷二、卷四和卷六的“哥”字部分写作“歌”,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上下句分作两行,总共十三行,卷四卷末亦少了一页,卷六卷末则有奥书[21]:77、114-115。
最后,宫内厅书陵部藏传后醍醐天皇以下三笔本,为长15厘米,宽14.7厘米的缀叶装,水边草花水鸟金绣绀色布质封面,没有题签和外题,封面背面撒有金银砂子,料纸是斐楮交漉纸,183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其中卷二、卷三、卷九和卷十的“歌”字部分写作“歌”字,卷五和卷六的“部”字部分写作“哥”,卷十则是“歌”,卷一至卷四也有记载该卷的和歌数目,每半页两至三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上下句各一行,总共十一至十七行。另外,虽然此版本没有奥书,但是有牛庵的极书,指出此版本出自于后醍醐天皇、尊良亲王和洞院公泰的手笔,并且称之为三笔,各自负责的部分按先后分别是卷一春部至卷四冬部、卷五贺部至卷六别离部的题读人不知的词书(《国歌大观》编号358[注 16]以及其馀的部分,推测成书于南北朝时代[21]:152-153。
首先,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山崎宗鉴笔本(D本),为长24.4厘米,宽18厘米的缀叶装,银砂子茶褐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丹色短册题签,料纸是鸟之子纸,卷头和卷末分别有两页和五页白纸,109页著墨,第一页的左上方写有“古今六帖一校了”,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二和卷八的“歌”字部分写作“哥”,卷四和卷八则分别少了“集”字和“部”字,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和歌各一行,总共十至十一行[21]:100-102。
其次,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传藤原为家笔本(A本),为长22.5厘米,宽15.4厘米的缀叶装,后补龙卷纹绀色缎质封面,左上方题签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金泥纹短册,封面背面是金银砂子云纹,料纸是薄雁皮纸,卷头和卷末分别有一页和三页白纸,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六别离部写作别部,卷九的“歌”字部分则写作“歌”字,双面书写,每半页两至三首,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上下句各一行,总共九行,卷末有冷泉为久在正德4年(1714年)秋天的奥书,指出此版本出自藤原为家的手笔,推测成书于镰仓时代,原本是保阪邻三郎的藏书[21]:107-108。
首先,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山崎宗鉴笔本,平泽五郎称是长23.2厘米,宽16厘米的缀叶装,朽叶色缎质封面,中央部分题签是写有“金叶集”的布纹金纸短册,封面背面是金泥山水画,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分别有一页和两页白纸,其中卷头白纸的右上方贴有琴山的极札,右下则是“青谿 书屋”的方形朱印,113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五和卷九的“歌”字部分写作“哥”,卷三则缺少了卷数,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和歌各一行,总共十行[21]:101-102。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则称是长23.1厘米,宽15.9厘米的列帖装,焦茶色布质封面,有“正宗敦夫文库”的藏书印,推测成书于室町时代末期[39]。
其次,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传藤原为家笔本,为仅有卷七恋部上至卷十杂部下的残本,平泽五郎称原本是长15.2厘米,宽14.5厘米,其后改装成宽20.7厘米的卷子本,改装金襕封面,封面背面是布纹金纸,没有题签,底纸是撒有金砂子的鸟之子纸,背面则撒有金箔,料纸是斐楮交漉纸,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七 恋部上”(如此类推),仅卷十的“歌”字部分写作“哥”,每半页一至三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总共九行。虽然此版本没有奥书,但是卷末有古笔了佐在宽永4年12月10日(1628年1月16日)的极书,指出此版本是藤原为家在年轻时所写的,推测成书时期不晚于镰仓时代[21]:81-82。圣母清心女子大学称其为升底切,是长21.6厘米的卷子装,花纹织出金茶色卷面,没有外题,背面是金箔布纹押,料纸是楮纸,一页长15.2厘米,宽14.7厘米,由卷七(32页)、卷八(48页)、卷九(60页)、卷十(50页)以及一页卷末极书组成,卷头盖有“正宗 敦夫 文库”的方形朱印,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七”,其中卷八和卷九缺失了内题,几乎均是一面九行,词书和歌人名各一行,只有题不知的部分出现时才于同一行书写[注 17],和歌则分成三行,没有奥书,另有桐箱,箱盖中央写有“为家金叶集第七”。木下华子和新美哲彦推测升底切原本是长15.2厘米,宽14.7厘米的列帖装,料纸是楮纸,121页著墨,分作上下两册,升底切即其中的下册。此外,海野圭介引述文化5年(1808年)的《古笔名叶集》记载,指出升底切是出自藤原家隆的手笔,成书于镰仓时代初期,推测为《金叶集》诸多版本中历史最悠久的版本,不过日比野浩信认为这并非其真迹[24][41][42]。
其三,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传藤原为家笔本,平泽五郎称是长22.5厘米,宽15.2厘米的缀叶装,梨地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金银泥水边草花纹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撒有银箔,料纸主要是鸟之子纸,另有一部分是厚斐楮交漉纸,卷头有一页白纸,177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第一”(如此类推),双面书写,每半页八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上下句各一行。另外,虽然此版本没有奥书,但是有琴山的极札,其背面则写有“乌丸大纳言资庆卿笔”,推测成书时期介乎于镰仓时代至南北朝时代[21]:67-68。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则称是长22.3厘米,宽15.2厘米的列帖装,横条牡丹蔓草七曜纹金茶菱檕金襕封面,料纸是楮纸,一面九行,亦有“正宗敦夫文库”的藏书印[43]。最后,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传慈镇笔本,平泽五郎称是长16.1厘米,宽15.4厘米的缀叶装,梨地花卉纹金绣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以金银云形和水边作背景,配上飞翔的鸟,料纸是斐楮交漉纸,134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二、卷三和卷八的“歌”字部分写作“歌”,每半页约两至三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上下句各一行,总共十行。另外,虽然此版本没有奥书,但是有古笔了珉在贞享5年(1688年)2月的极书以及琴山墨印,指出此版本出自于慈镇的手笔,成书时期推测不晚于镰仓时代[21]:129-130。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则称是长16.1厘米,宽15.3厘米的列帖装,菊花纹金茶卍系金襕封面,其左上方是绘有金泥龙纹和云霞的题签,前后各一页白纸,成书于镰仓时代初期[44]。
属于第一类的版本分别有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传吉田兼右笔廿一代集本和宫内厅书陵部藏廿一代集本等等,第三类则有内阁文库藏手抄本[21]:9-10。首先,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本,为长22.9厘米,宽15.9厘米的缀叶装,路考茶布质改装封面,没有题签,料纸是斐楮交漉纸,卷头有一页白纸,101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一行,奥书则记载此版本是由姊小路济继下令让大外记师象抄写冷泉家本,其后桑门某人再次抄写,并且以李部王本进行校对而成[21]:345-346。
其次,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传吉田兼右笔廿一代集本,为长24.2厘米,宽15.8厘米的缀叶装,缥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丹色短册题签,料纸是斐楮交漉纸,110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其中卷二至卷六、卷九和卷十的“歌”字部分写作“哥”,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同系列的各敕撰和歌集中仅此版本没有奥书,按其馀版本的奥书记载,这一系列的各书均出自吉田兼右的手笔。其三,宫内厅书陵部藏廿一代集本,为长25.1厘米,宽17.4厘米的缀叶装,缥色墨流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墨流短册题签,料纸是鸟之子纸,110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其中卷四至六、卷九和卷十的“歌”字部分写作“哥”,卷五则缺少了“第”字,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为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传吉田兼右笔廿一代集本的转写本。最后,内阁文库藏手抄本,为长29.2厘米,宽20.3厘米的袋缀,香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集”的外题,料纸是楮纸,108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一”(如此类推),卷名则分别是春部、夏部、秋部、冬部、贺哥、别部、恋上、恋下、杂上、杂下和连歌,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21]:353-354、358、373,林罗山旧藏书[45]。
属于第二类的版本分别有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长享元年空济奥书本、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手抄本、宫内厅书陵部藏飞鸟井雅章笔廿一代集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八代集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嘉永五年鹰司政通令手抄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嘉永七年鹰司政通令手抄本和神宫征古馆藏传东坊城长淳笔八代集本等等[21]:9-10。首先,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长享元年空济奥书本,为长25.8厘米,宽17.5厘米的缀叶装,银丝花卉纹绀色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丹色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布纹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105页著墨,第一页中央部分有“水仙堂 图书 之印”的方形朱印,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奥书则记载是由大慈院僧都空济在长享元年(1487年)10月某日抄写而成。其次,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手抄本,为长25.4厘米,宽17.7厘米的缀叶装,花卉纹朽叶色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哥集”的布纹金纸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布纹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109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其中卷四、卷六和卷十的“和”字部分写作“倭”,卷三、卷六、卷七和卷九的“歌”字部分则写作“哥”,卷十的“卷”字则写作“㢧”,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21]:350-351、359。
其三,宫内厅书陵部藏飞鸟井雅章笔廿一代集本,为长25厘米,宽17.9厘米的缀叶装,金银直条茶褐色泥沙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梅花云纹短册题签,料纸是厚鸟之子纸,118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九至十行,根据奥书记载,此版本最初是飞鸟井雅俊受托于陶兴房而在永正11年(1514年)10月上旬写成,另外也有顿阿、藤原教国以及飞鸟井雅章的奥书,推测成书时期介乎于正保3年(1646年)至宽文3年(1663年)之间[21]:361-363。其近乎临摹的转写本是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八代集本,为长25.5厘米,宽18.3厘米的缀叶装,梅花纹金绣绿色布质封面,封面背面是金泥花瓣纹,料纸是厚鸟之子纸,113页著墨[21]:366。其四,宫内厅书陵部藏嘉永五年鹰司政通令手抄本,为26.6厘米,宽19.7厘米的袋缀,缥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 雅俊卿笔本 全”的外题,料纸是楮纸,119页著墨,扉页有“鹰司城南 馆图书印”,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有部分奥书类同于宫内厅书陵部藏飞鸟井雅章笔廿一代集本的雅俊奥书,另有鹰司政通在嘉永5年(1852年)4月某日下令让贺茂氏某人参照日野光政藏本而写成的奥书[21]:367。其五,宫内厅书陵部藏嘉永七年鹰司政通令手抄本,为长24厘米,宽17.6厘米的缀叶装,金银泥菱纹紫色封面,其左上方是“金叶和歌集”的白纸短册题签,料纸是五色纸,119页著墨,扉页有“鹰司城南 馆图书印”,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同样有雅俊的奥书,另有鹰司政通在嘉永7年(1854)6月某日下令让内舍人和气信德参照日野光政的藏本而写成的奥书[21]:368-369。最后,神宫征古馆藏传东坊城长淳笔八代集本,为长25.7厘米,宽18.3厘米的缀叶装,蓝色草花纹白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料纸是雁皮纸,109页著墨,扉页贴有写上“东坊城殿 权中纳言长淳 一册 外题近卫殿稙家公”的极札,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21]:369。
属于第一类的版本分别有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廿一代集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八代集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本和宫内厅书陵部藏元禄元年右京兆尹坂上某手抄本等等[21]:10-11。首先,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本,为长24厘米,宽16.8厘米的袋缀,淡蓝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 全”的短册题签,料纸是楮纸,116页著墨,卷头下方盖有“宫内省寄赠本”的长方形墨印,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后期[21]:390
其次,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廿一代集本,为长24.3厘米,宽18.1厘米的缀叶装,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金泥水边草花纹缥色封面,下册是金泥松竹纹缥色封面,左上短册题签分别写有“金叶和歌集 上”和“金叶和哥集 下”,封面背面是有波浪纹的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上册52页著墨,下册63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其中卷二、卷三、卷七、卷九和卷十的“歌”字部分写作“哥”,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21]:392。其三,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八代集本,为24厘米,宽17厘米的缀叶装,金泥山水草花纹缥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龟甲空押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116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仅卷二夏部缺少了“部”字,没有奥书,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整体与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廿一代集本极为相似[21]:393-394。
其四,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本,为长24.3厘米,宽18厘米的缀叶装,深绿色布质封面,其中央部分是写有“金叶和哥集”的短册题签,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各有一页和三页白纸,116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其中卷二、卷三和卷五至卷七的“歌”字部分写作“歌”,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后期,整体与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廿一代集本极为相似[21]:394-395。最后,宫内厅书陵部藏元禄元年右京兆尹伊坂上某手抄本,为长16.5厘米,宽17.5厘米的缀叶装,莺色金绣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金纸短册题签,封面背是缥色金泥纹,料纸是鸟之子纸,75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部”(如此类推),每半页五至六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六行,奥书则记载此版本是由右京兆尹坂上在元禄元年10月24日(1688年11月16日)以飞鸟井雅丰本来进行校对而写成[21]:396。
属于第一种的版本分别有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廿一代集本、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十一代集和蓬左文库藏阿野实显笔本等等[21]:10-11。首先,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廿一代集本,为长25.7厘米,宽18.5厘米的缀叶装,金泥草花纹淡蓝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料纸是鸟之子纸,128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仅卷七的“歌”字部分写作“歌”,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九行,没有奥书,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21]:399。其次,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为长24.7厘米,宽18.3厘米的缀叶装,蔓草纹蓝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各有一页白纸,113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成书于江户时代中期,与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廿一代集本极为相似[21]:401。
其三,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十一代集,为长24.7厘米,宽17.7厘米的大和缀,暗绿色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 七”的白纸短册题签,料纸是薄鸟之子纸,101页著墨,扉页列出了撰者名称、和歌数目以及卷名,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仅卷九的“哥”字部分写作“部”,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成书于江户时代中期[21]:401-402。最后,蓬左文库藏阿野实显笔本,平泽五郎称是长24.5厘米,宽17.5厘米的缀叶装,深绀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哥集”的短册题签,料纸是厚布纹雁皮纸,110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除了有卷一和卷八以外,其馀各卷的“歌”字部分均写作“哥”,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卷末的安永5年3月21日(1776年5月8日)奥书则指出此版本出自阿野实显手笔,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21]:403-404。蓬左文库则称是长24.3厘米,宽17.7厘米,封面背面撒有金银箔[46]。
属于第二种的版本分别有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廿一代集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万治元年持明院基定手抄八代集本、松平家披云阁藏手抄八代集本(A本)、松平家披云阁藏手抄八代集本(B本)、学习院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八代集本和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藏延宝七年手抄廿一代集本[21]:10-11。首先,宫内厅书陵部藏手抄廿一代集本,为长23.5厘米,宽17.2厘米的缀叶袋,鹤卍龟甲等剌绣香色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金泥水边花草纹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空押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121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其中卷二、卷五和卷七的“歌”字部分写作“哥”,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21]:405。其次,宫内厅书陵部藏万治元年持明院基定手抄八代集本,为长25.4厘米,宽18.2厘米的缀叶装,卍凤凰纹金绣莺色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哥集”的金泥云纹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布纹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115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仅卷九的“和歌”部分写作“和歌”,卷七的卷名则缺少了“上”字,每半页约四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奥书是“万治元年2月28日(1659年4月19日) 藤末叶基定”[21]:406。
其三,松平家披云阁藏手抄八代集本(A本),为长23.8厘米,宽17.7厘米的缀叶装,花卉锦绣蓝色布质封面,其中央部分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金泥云纹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卍字纹空押布纹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123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中期或稍早的时期[21]:408。其四,松平家披云阁藏手抄八代集本(B本),为长23.8厘米,宽17.4厘米的缀叶装,龟甲花纹锦绣绀色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金砂子浅绿色短册题签,料纸是金泥竹草花水边的鸟之子纸,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中期或稍早的时期[21]:408-409。
其五,学习院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八代集本,为长23.7厘米,宽17.1厘米的缀叶装,葡萄蔓草和凤凰纹锦绣绀色布质封面,其中央部分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云形金砂子绢布题签,封面背面是布纹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125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仅卷七和卷九的“歌”字部分写作“哥”,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或稍晚的时期[21]:409。最后,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藏延宝七年手抄廿一代集本,为长24厘米,宽16厘米的缀叶装,淡茶色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各一页白纸,114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奥书方面,既有文明10年(1478年)藤原教国的奥书,也有中院通茂在延宝7年11月15日(1679年12月17日)以照高院本来进行校对,为妙法院宫尧然法亲王的手笔的奥书[21]:410-411。
属于第三种的版本分别有尊经阁文库藏手抄廿一代集本和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八代集本等等[21]:10-11。首先,尊经阁文库藏手抄廿一代集本,为长22.9厘米,宽16.5厘米的缀叶装,花卉纹布质封面,其左上方是写有“金叶和歌集”的短册题签,封面背面是金纸,料纸是鸟之子纸,115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三至五首和歌,和歌一行,总共十行[21]:416-417。最后,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手抄八代集本,为长16.4厘米,宽17.1厘米的缀叶装,深绀色封面,没有题签和外题,封面背面是金银泥云纹,料纸是鸟之子纸,前后各一页和六页白纸,149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 春哥”(如此类推),每半页约两至四首和歌,和歌上下句各一行,总共十行,没有奥书,推测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21]:417。
根据平泽五郎的说法,属于此类的版本介乎于精撰本系类(京大本系)和中间本系类(长享本系)[47]:260、270-271、283[21]:6-10,分别有静嘉堂文库藏传甘露寺经元笔八代集本、东洋文库藏本、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藏吉田文库本以及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本等等[47]:162。
首先,静嘉堂文库藏传甘露寺经元笔八代集本,八代集九册本之一,为长27.5厘米,宽19厘米的缀叶装,茶褐色菊花金绣布质封面,封面背面的上半部分涂有金泥,下半部分呈茶褐色,有以墨绘成的波浪纹,绢短册题签上写有“金叶和歌集”,116页著墨,前后各一页白纸,而在第80页正面,卷八的两首和歌(《国歌大观》编号507与510[注 18])之间也有半页是白纸,料纸是厚鸟之子纸,每半页十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约三至四首和歌,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如此类推),第一页左上方有琴山的极札,写有“甘露寺殿经元卿金叶和歌集”,推测成书于室町时代后期,最晚也不超过近世初期,奥书则写有“天治二年四月日依宣旨撰之 前木工头源俊赖朝臣”,与东洋大学藏吉田幸一旧藏传兼好笔本的奥书“天治二年四月日依 院宣撰之 撰者前木工头俊赖”非常类似,总共收录713首和歌和17首连歌,其中有44首未有收录于流布本系类版本,分别是春部7首、夏部4首、秋部20首、冬部6首和恋部下7首,有超过一半承袭自续群书类从初度本系的版本[47]:163-164。
其次,东洋文库藏本,为长23.2厘米,宽17.2厘米的缀叶装,金泥草花纹砥粉色网纹纸封面,并且撒有金切箔,左上方是题签,为撒有金切箔的红色短册,写有“金叶□□集”,□的部分已经褪色或剥落,封面背面则是网纹金纸,料纸是薄鸟之子纸,双面书写,124页著墨,每半页约三至四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总共九至十行,内题是“金叶和哥集卷第一”(如此类推),奥书则记载各卷的和歌数目,不过由于夏部和杂部有缺漏,加上将卷末歌当成连歌,而连歌又当成是两首,因此实际总共收录的和歌数目是690首,17首连歌以及一首卷末歌[47]:190-192。其三,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藏吉田文库本,为长25.5厘米,宽18厘米的袋缀,金云形纹蓝色封面,没有题签和外题,卷头的白纸有押纸,写有“春 夏 秋 冬 贺”以及“别 恋上下 杂上下 此内连哥”,其下方则写有“崇德院年号此集因白川法皇敕也 大治年中俊赖奉之”,料纸是楮纸,96页著墨,每半页是四至五首,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一行,总共十二至十三行,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如此类推),没有奥书,成书于江户时代初期[47]:196。
最后,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本,江户时代中期的手抄八代集本之一,为长25.4厘米,宽17.9厘米的缀叶装,金色水边草花纹缥色封面,左上方的短册大小题签写有“金叶和歌集”五字,封面背面是金银箔纹,料纸是鸟之子纸,111页著墨,前后各一页白纸,每半页三至五首和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各开新行,总共十行,内题是“金叶和歌集卷第一”(如此类推),总共收录和歌679首以及连歌21首[47]:209-210。
首先,平濑陆旧藏传藤原良经笔本,为长26.7厘米,宽17.6厘米的蝴蝶装,后补的金银切箔砂子封面,题签写有“金叶和歌集”,封面背面撒有金银切箔砂子,料纸是厚楮纸,126页著墨,内题是“金叶和歌集第一春九十七首”,不过实际上仅有90首,每半页十一行,词书、歌人名以及和歌上下句大致各一行,根据极札记载,此版本出自于九条良经的手笔,奥书则概述了金叶集的成立过程,另有一据传是松田直兄所写的书状,指出此版本原来是上贺茂神社社家松下家的藏书,后来才落入其手中。缺漏方面,此版本缺少了卷一第50首至第56首的作者名称“源雅兼朝臣”,另外卷二也缺少第129首的作者名称“权僧正永缘母”至第130首的词书,卷八则是缺失了第456首至第457首的作者名称“伊贺少将”以及第501首[48]:309[8]:808[9]。其次,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高松宫旧藏本,为长26.7厘米,宽19.7厘米的袋缀,浅葱色直条纹蓝砂子封面,外题是“金叶和歌集”,内题是“金叶和歌集第一”(如此类推),每半页十行,和歌一首两行,词书隔三个空格,奥书则记载了《金叶集》的成立过程[23]。
《金叶集》的古笔切有浅井切、小野切、金叶集切(箔切)、净智切、进藤切、玉藻切和升底切等等。首先,浅井切原本是长25.2厘米,宽13.7厘米的蝴蝶装,一面十一行,和歌两行,传出自后二条天皇手笔[48]:16,收录于国文学研究资料馆藏“古笔手鉴”的部分是卷八恋下第483首的词书至第484首的词书[注 19][49]:11,同时也有版本收录于《古笔切影印解说》、《平成新修古笔资料集》和《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50]。
其次,小野切原本是长24.8厘米,宽13.7厘米的册子本,料纸是雁皮纸,纸面有云母,一面八行,和歌一行,传出自二条为冬手笔[48]:174,收录于手鉴“藻盐草”内的部分是卷二夏第118首(中纳言女王作品[注 20])至第121首的歌人名(康资王母[注 21])[53][8]:143。另外,也有版本收录于《古笔手鉴大成》、《德川黎明会丛书 古笔手鉴篇》、《古笔学大成》和《古笔切影印解说》[50]。
其三,金叶集切(箔切),根据春名好重的说法,原本是长20.5厘米,宽14厘米的册子本,各撒有三层金银砂子和金银切箔,由于料纸有大量砂子和切箔,因此也称为箔切,一面八至十行,和歌两行,传出自藤原为家手笔[48]:309-310。另一方面,饭岛春敬指是长19.5厘米,白色鸟之子纸,绘有镰仓时代特有的枪霞[54]:692,岛谷弘幸则指金叶集切不同于其他为家的作品,相对地其料纸的装饰类同于传九条良经笔《紫式部日记绘卷》的词书或内侍切[55]:347。另外,金叶集切(箔切)也收录于《古笔手鉴大成》、《德川黎明会丛书 古笔手鉴篇》、《古笔学大成》、德川美术馆的《彩纸 料纸装饰》(彩られた紙 料紙装飾)、五岛美术馆的《大和歌一千年》(やまとうた一千年)[50]、梅泽家藏《锦木》(にしき木)、《假名古笔手鉴》(かな古筆てかがみ)、尚古会出版铃木董编的《手鉴》(手かゞみ)、《日本古笔名叶集》、《日暮帖》、手鉴“翰墨城”、矢田勇的《夏山》(なつやま/なつ山)和《古笔大手鉴》[56]:7。
其四,净智切是四折半的册子本,和歌一行,根据《新撰古笔名叶集》记载,出自于觉助法亲王的手笔[48]:662。其五,进藤切是的名称源于本来是近卫家中的进藤氏的藏品,原本是长15.7厘米,宽12.3厘米的册子本,一面八行,和歌两行,传出自于平忠度的手笔[57],收录于手鉴“见努世友”的部分是卷一春第68首的词书[注 22],另外也收录于《古笔学大成》和《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50]。
其六,玉藻切原本是长22厘米,宽15厘米的册子本,一面八至九行,和歌两行,传出自于后鸟羽院的手笔[48]:779,其中卷一断简有古笔了信的极书[55]:285,原本是土浦藩主土屋政直的藏品,本来是列帖装,在1948年分割成断简,成书于镰仓时代前期,其中有39面,总共96首和歌为鹤见大学的藏品,属于二度本中最接近初度本的版本[58],另有一长21.8厘米,宽15.3厘米的卷四断简为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的馆藏[59]。此外,玉藻切也收录于《续续国文学古笔切入门》(続々国文学古筆切入門)、《古笔学大成》、《古笔切研究》 和《大和歌一千年》[50]。
最后,根据春名好重的说法,升底切的名称源于其大小像升一样而得名,原本是长15.3厘米,宽15厘米的册子本,料纸是雁皮纸,一面八至九行,和歌三至四行,有些部分的书风类似于藤原家隆的《熊野怀纸》[48]:1104,收录于手鉴“见努世友”的部分是卷二夏第100首[注 23],手鉴“翰墨城”的部分是卷三秋第166首和第188首的上句[注 24],手鉴“藻盐草”则是卷三秋第188和第189首的上句[注 25],也收录于《舞罗千东离》、《月影帖》[56]、《古笔手鉴大成》、《续国文学古笔切入门》、《须磨寺塔头正觉院所藏 古笔贴交屏风》 、《古笔学大成》、《平成新修古笔资料集》、《大东急纪念文库善本丛刊》、《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大和歌一千年》和出光美术馆的《平安的假名 镰仓的假名》(平安の仮名 鎌倉の仮名)[50]。
底本方面,初度本分别收录于《新编国歌大观》和《合本八代集》,另有在1958年由静嘉堂文库出版的复制本。初撰二度本方面,圣母清心女子大学藏桥本公夏笔本收录于《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古典丛书》和《金叶和歌集 公夏笔本》,中御门宣秀笔本则收录于《西日本国语国文学会翻刻双书》,该版本有乌丸光广的奥书,《续群书类从》和《八代集全注》也有底本同样属于此系统。再撰二度本方面,《校订金叶集》、《校注国歌大系》、《合本八代集》、《八代集全注》和《二十一代集》的底本均属于其中的流布版本系类,其中《校注国歌大系》以正保4年(1647年)版普通刊本《八代集》为底本,并且以北村季吟的《八代集抄》来进行校对,中间本系类则有复制本《大宫御所旧藏 金叶和歌集》,精撰本系类方面,属于终稿本系的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传二条为明笔本收录于《新编国歌大观》、《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和《金叶和歌集 上、下》,其中《新编国歌大观》主要以尊经阁文库藏传二条为远笔本来进行校对,并且参考了其他的二度本,又从流布本版本系类的正保版《二十一代集》以及天和版《八代集抄》本中增补了52首至卷末,同时将未收录于底本的初撰二度本系桥本公夏本的72首以及中御门宣秀笔本的两首和歌添加至解题页,《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古典丛书》另有其复制本,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正宗敦夫文库藏传慈镇笔本则收录于《传慈镇笔 金叶和歌集》。三奏本方面,平濑陆旧藏传藤原良经笔本收录于《新编国歌大观》,不过由于平濑陆旧藏传藤原良经笔本已经难以辨悉,因此以1937年由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出版的珂罗版复制本来代替,并且主要以东洋大学藏吉田幸一旧藏传二条为远笔本来进行校对,也参考了《续群书类从》底本以及二度本,属于东洋大学藏吉田幸一旧藏传二条为远笔本系的黑川本收录于《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古典丛书》,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高松宫旧藏本的复制本则收录于《高松宫旧藏本贵重典籍丛书》,此外《续群书类从》、岩波文库的《三奏本金叶和歌集》、《合本八代集》和《八代集全注》也有底本属于三奏本[62][2][8]:807-811[9][19][36][44]。
名称 | 名义 | 所藏 | 指定日期 | 指定类型 | 参考资料 |
---|---|---|---|---|---|
今治市河野美术馆藏传藤原为家笔本(A本) | 纸本墨书金叶集 正德四年冷泉为久补写之记有 | 今治市河野美术馆 | 1938年9月5日 | 重要美术品 | [63] |
平濑陆旧藏传藤原良经笔本 | 金叶和歌集(三奏本) | 个人藏 | 1941年7月3日 | 重要文化财 | [64][65] |
小野切 | 手鉴“藻盐草”(二百四十二叶)[66] | 京都国立博物馆 | 1952年3月29日 | 国宝 | [53] |
升底切 | [24][67] | ||||
手鉴“见努世友”(二百二十九叶)[68] | 出光美术馆 | 1952年11月22日 | [24][50] | ||
进藤切 | [56] | ||||
升底切 | 手鉴(百三十九叶) | 五岛美术馆 | 1953年3月31日 | 重要文化财 | [69][50] |
手鉴“翰墨城”(三百十一叶)[70] | MOA美术馆 | 1961年6月30日 | 国宝 | [24] | |
金叶集切 | [56] | ||||
国学院大学图书馆藏传为家笔本 | 金叶和歌集(二奏本) | 国学院大学 | 1982年6月5日 | 重要文化财 | [71] |
升底切 | 古笔贴交屏风 | 正觉院 | 1988年3月22日 | 兵库县 指定有形文化财 |
[72] |
金叶和歌集 | 敕撰和歌集 | 冷泉家时雨亭文库 | 2000年6月27日 | 重要文化财 | [73] |
金叶和歌集(二奏本) | 九州国立博物馆 | 2002年6月26日 | [74]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