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国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索沃

科索沃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语:Republika e Kosovës;塞尔维亚语:Република Косово罗马化:Republika Kosovo),通称科索沃阿尔巴尼亚语Kosovë阿尔巴尼亚语定指形式Kosova;塞尔维亚语:Косово罗马化:Kosovo),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是一个主权争端地区有限承认国家塞尔维亚虽然承认其民选政府,但只承认该地区为塞尔维亚的两个自治省之一。

事实速览 科索沃共和国, 首都暨最大城市 ...
科索沃共和国
国歌:
Thumb
科索沃的位置(绿色

欧洲深灰色)  —  [图例放大]

首都
暨最大城市
普里什蒂纳
官方语言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
族群
阿尔巴尼亚族为主,另外还有塞尔维亚族波斯尼亚族土耳其族罗姆族等少数民族
宗教
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
政治体制单一制
议会共和制
法律体系欧陆法系
政府科索沃议会
• 总统
维约萨·奥斯马尼
• 总理
阿尔宾·库尔蒂
成立
2008年2月17日
面积
• 总计
10,908平方公里(第166名
• 水域率
0%
人口
• 2024年估计
1,586,659
• 密度
146人/平方公里
GDPPPP2022年估计
• 总计
251.89亿美元[1]
• 人均
13,964美元[1]
GDP(国际汇率)2022年估计
• 总计
96.60亿美元[1]
• 人均
5,355美元[1]
货币欧元EUR
时区UTC+1(欧洲中部时间)
+2
行驶方位靠右行驶
电话区号+383
ISO 3166码KOS (IOC使用), KVX (FIFA使用),RKS(科索沃护照使用),XK(欧盟使用)
主要节日科索沃独立开斋节圣诞节
人类发展指数0.742
基尼系数0.29(2017年)
地理最高点Rudoka - 'Rudoka e Madhe' 2661m
最长河流白德林河伊巴尔河南摩拉瓦河
最大湖泊巴特拉瓦湖阿尔巴尼亚语Liqeni i Badocit巴多维克湖阿尔巴尼亚语Liqeni i Batllavës加齐沃达湖拉多尼克湖阿尔巴尼亚语Liqeni i Radoniqit
海岸线0
互联网顶级域XK (提议)
关闭

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科索沃事实上独立,仅在名义上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实际上则是联合国的托管地,并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临时管治。1990年至1999年间,该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也将科索沃称为“科索沃共和国”,但当时该国仅有同族的阿尔巴尼亚一国承认。

科索沃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阿尔巴尼亚族人坚持要求独立,但是塞尔维亚方要求保证塞尔维亚领土完整仅允许自治。各方已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经过两年的谈判与周旋,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现已得到98个联合国会员国的承认。[2]塞尔维亚政府已经宣布绝不放弃科索沃的主权,准备采取多项制裁措施,但称保证绝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独立,故现时暂未有暴力冲突。2010年7月22日,国际法院指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并不违反国际法,然而是否承认科索沃地位各国均有自己的见解。

历史

中世纪

科索沃古为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地区,后来在公元一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时,古斯拉夫人开始从北方向该地迁徙,并向南渗透到今阿尔巴尼亚希腊等地区(两国都不是斯拉夫国家,也就是说斯拉夫人后来由于民族迁徙、融合等原因,地盘又有所退缩)。

阿尔巴尼亚族的起源则比较不确定,现在一般认为阿族是古伊利里亚人的后裔,阿尔巴尼亚历史学家称伊里利亚人早在6世纪时就被斯拉夫人的迁徙浪潮驱赶到今阿尔巴尼亚等地,并以该地区的一些地名的渊源为证,认为阿族长期在该地居住,但拜占庭帝国史料表明在1043年才有“阿尔巴尼亚族”雇佣兵抵达今阿国中部,同时也有塞尔维亚学者称阿族来自远在中东与欧洲交界处的高加索山脉

当时的科索沃位于拜占庭帝国控制范围和斯拉夫移民地区的交汇处。1014年前科索沃由保加利亚人所控制,该年科索沃重新并入拜占庭。12世纪末至1216年,科索沃以北的尼曼雅王朝兼并了科索沃。

尼曼雅王朝为现在塞尔维亚的前身,科索沃当时为尼曼雅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该王朝一度定都普里什蒂纳。但尼曼雅王朝的民族构成则为现在历史学家颇有争论的问题,塞族学者认为该地当时主要是斯拉夫人,但阿族学者则认为当时科索沃的先住民为阿族人。

鄂图曼帝国时期

Thumb
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时期(1875年-1878年)的科索沃

14世纪中叶,尼曼雅王朝衰弱,同时鄂图曼帝国开始入侵,并于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中击溃塞尔维亚人(实际该战役的结果现在尚有争议)。之后科索沃渐渐成为鄂图曼帝国的一部分。

被奥斯曼帝国吞并前,许多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都信仰天主教。在土耳其人的统治之下,很多民众为逃避当局向基督徒征收的额外税负而改信了伊斯兰教[3]。一部分塞尔维亚学者认为这些都是从阿尔巴尼亚迁来的移民,阿尔巴尼亚族人渐渐在科索沃的部分地区出现,但也有学者认为当时在梅托希亚地区已经有阿尔巴尼亚族人居住[4]

1900年至独立前

1912年,科索沃最终于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时由奥斯曼帝国划归塞尔维亚。之后塞尔维亚于1918年加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即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王国又驱逐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并支持塞尔维亚人在科索沃进行殖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索沃并入了由意大利所控制的阿尔巴尼亚,大量塞族移民被阿族武装驱逐出科索沃。

战争结束后,科索沃重归南斯拉夫铁托政权将科索沃设立为塞尔维亚的自治区(后又改为自治省),并给予当地阿族人地方自治,当地塞族人则认为科索沃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对塞族的歧视。

1989年,塞尔维亚公投修宪,大大缩小了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二自治省的自治权利。阿族人强烈抗议,并抵制了接下来举行的科索沃议会选举。1991年9月22日,阿族人宣布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Kosova,自行举行选举,同时自行开办医院、学校、广播电台等。而南斯拉夫解体也在这时开始。

波黑战争后,塞尔维亚开始组织塞尔维亚人移民至科索沃,引发了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反感。1990年代中叶,阿族游击队以塞族军政人物及设施为目标开始进行游击战。1998年3月,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军队开始协助塞尔维亚警察,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有二十万阿族人在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中流离失所,沦为难民。阿族及西方普遍认为这是塞尔维亚种族清洗政策的结果,认为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当时图谋把科索沃的主要民族由阿族换成塞族。同时也有数万非阿族人(包括塞族人、罗姆族人等)沦为难民。1999年3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开始轰炸塞尔维亚。北约称空袭之目的为保证阿族难民可以重归家园,但战争又造成数十万阿族人及塞族人逃离家园。战后,阿族人大量重返家园,但大量塞族难民则不愿回到科索沃。

战争结束后,科索沃改由北约管辖,后来北约将管辖权交予联合国。在独立以前,科索沃名为塞尔维亚的自治省,实际上是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UNMIK)所管辖。UNMIK已设立了议会、政府、以及总统。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发行的护照身份证车牌只被一部分国家承认,科索沃的地址也只被一部分国家承认,万国邮政联盟建议寄往科索沃的信件应该注明“Kosovo(UNMIK)”的字样[5]

科索沃在国际上依然被视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谈判定于2005年举行,但阿塞双方各持己见,谈判有相当的难度。阿族人不承认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主权,认为塞对科索沃的统治不可能尊重阿族人的权利。而塞方则视科索沃为塞尔维亚自古以来的领土,不接受科索沃独立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则担心,科索沃独立的先例会重新引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的内战。当时认为可能的折衷解决方案是:继续维持现状,将科索沃交予欧盟管辖。

科索沃独立

时任科索沃总理的哈辛·塔奇于2008年2月17日宣布科索沃正式从塞尔维亚宣称的科索沃自治省独立。在议会召开特别会议,由议员投票通过科索沃独立,按照人民意愿,成为“一个独立、有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会议过程由电视直播,随官员宣读独立宣言,议长克拉斯尼奇(Jakup Krasniqi)宣布独立,之后议员还随即投票决定国旗和国徽。国旗勾勒出科索沃在地图上的整个领土轮廓,配以跟欧盟旗帜一样的蓝底色,以及代表科索沃6个民族的6颗5角星,象征欧盟是科索沃的未来,而普里什蒂纳成为科索沃首都。

科索沃独立后,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的权力大幅缩小。而在科索沃独立之后,塞尔维亚系居民设立了自己的议会。部分西方国家如美国支持科索沃独立建国,美国总统布什在2007年访问阿尔巴尼亚时便公开表示此一立场,但俄罗斯塞尔维亚并不认同。

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官员都把科索沃独立看作建立统一的阿尔巴尼亚人国家的重要步骤[6],双方一致谋求统一科索沃到阿尔巴尼亚共和国[7]。塞尔维亚官方与科索沃方面均提出将塞尔维亚人聚居的北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人居多的普雷舍沃山谷进行“领土交换”,获得美国等国支持[8]

政治及政府治理

Thumb Thumb
维约萨·奥斯马尼
总统
阿尔宾·库提
总理

科索沃是一个多党制议会代表制民主共和国。其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均根据宪法运作,不过在布鲁塞尔协议达成之前,北科索沃在实际上大多由塞尔维亚或其资助的平行机构控制。立法职能由议会及各部长在其权责范围内执行。政府负责执行行政权,由总理领导政府,副总理及各部部长共同组成政府。

科索沃的司法体系包括最高法院、下级法院、宪法法院英语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sovo和独立的检察机构,并根据宪法和法律设立了多个独立机构和地方政府。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宪法亦明确确保性别平等[9][10]。宪法框架确保在120席的议会中,塞尔维亚人至少拥有10席,其他少数民族也同样保有10席,同时也保障塞尔维亚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政府中的代表性。

总统担任国家元首,象征人民的团结,每5年由议会透过秘密投票并需3分之2以上代表的多数票选出。国家元首只担负代表性的职责和权力。总统有权将立法草案退回议会重新审议,并在外交事务和一些官方任命上有一定的职责[11]总理则作为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部长由总理提名后经议会确认。政府首脑负责行使政府的行政权力。

腐败是科索沃民主发展的重大障碍。政府指派的司法人员负责打击腐败,但他们往往与政府有关联。此外,由于缺少相应法律及政治意志,一些知名政治人物和党内操作者即便犯有违法行为也未遭起诉。同时,有组织的犯罪活动如贿赂、敲诈和勒索等,也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12]

外交关系

Thumb
图例
  科索沃
  目前正式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尚未正式承认但倾向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表达对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关切,待进一步行动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已经表示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对科索沃独立保持中立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未表态的国家和地区

科索沃的外交事务由设于普里斯提纳外交部英语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Kosovo)负责。截至2023年 (2023-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共有104个国家承认科索沃共和国的主权。在欧洲联盟中,27个成员国有22个已承认科索沃,且视科索沃为欧盟未来可能的扩展候选国英语Accession of Kosovo to the European Union[13][14]。科索沃于2022年12月15日正式递交申请,希望成为欧洲联盟的一员[15]

科索沃是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这些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道路运输联盟英语International Road Transport Union、区域合作理事会、欧洲发展银行英语Council of Europe Development Bank威尼斯委员会欧洲复兴开发银行[16]。2015年,科索沃争取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员国时,未能得到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票,最终以三票之差落选[17]。目前有23个国家在科索沃设立了大使馆[18]。科索沃在海外设有24个外交使团和28个领事使团[19][20]

鉴于两国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格外特殊。阿尔巴尼亚语是科索沃的官方语言之一。阿尔巴尼亚在科索沃首都普里斯提纳设有大使馆,而科索沃则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设有大使馆。1992年,阿尔巴尼亚成为首个并且是唯一一个议会投票承认科索沃共和国的国家。此外,阿尔巴尼亚也是2008年2月率先宣布正式承认科索沃共和国的国家之一。

自2024年1月1日起,科索沃公民在申根区的签证要求被豁免,他们在任何180天期间内最多可免签停留90天[21]

军事

军事方面,科索沃将原来的“科索沃安全部队”扩编为人数5000人的正规军,使巴尔干半岛局势再度风起云涌。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对此表示遗憾,而塞尔维亚总理布纳比奇则警告,不排除派军队介入科索沃,以保护当地少数塞族人口的安全。

行政区划

依据科索沃法律及2013年的布鲁塞尔协议,科索沃分为7个阿尔巴尼亚语rajon拉丁字母okrug),协议中明确提到需成立人口以塞尔维亚人为主的新市镇。这些区再进一步划分为38个市镇komunëopština)。在科索沃,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区域为普里斯提纳区,该区以普里斯提纳为首府,面积达2,470 km2(953.67 sq mi),人口有477,312人。

地理

Thumb
科索沃地图
Thumb
科索沃政治疆界地图

科索沃东、北面为塞尔维亚其馀部分,南临北马其顿,西南面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西北为蒙特内哥罗。最大城市为首都普里什蒂纳

梅托希亚地区指科索沃西部的高原及盆地,包括佩奇普里兹伦等城市,而狭义的科索沃指的是科索沃东部地区,包括普里什蒂纳乌罗舍瓦茨等城市。

科索沃占地10887平方公里[22](4,203平方英里),人口接近两百万。最大城市为首府普里什蒂纳,人口大约60万;西南部城市普里兹伦人口大约16万5千,佩奇人口大约15万4千,而北部人口则大约11万,其馀五个城市人口超过9万7千。

气候

Thumb
布雷佐维察看到的帕沙洛拉的亚寒带高山气候
Thumb
Bjeshkët e Nemuna 国家公园 是多种动植物物种的家园。

科索沃全境平原地区深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全年和日夜温差颇大(愈东部的平原地区较西部平原地区为寒冷和温差更大)。降水量每月分别较平均但以秋冬季稍多,而西部平原降水量多于东部平原。夏季普遍温暖有时会受热浪影响天气酷热并出现干旱现象,亦有时会受热对流天气影响有短时暴雨甚或冰雹、冬季则寒冷多降,年降雪日约有20日至40日左右,几乎冬季每日均有霜冻现象、春秋两季颇为凉爽。区内年平均气温由西南部的10至12°C递减至东北部的6至9°C左右。

山区气候则以亚寒带为主调,科索沃全国最严寒的地区分布于该国西部的佩奇区郊区的诅咒山脉国家公园,以及南部普里兹伦区郊区的萨尔山脉国家公园。区内夏季颇凉爽至和暖,降水量也最少、冬季非常严寒经常有暴风雪天气吹袭,年降雪日约有80至100日或更多、春秋两季寒冷降水呈现雨夹雪或先雨后雪状态。区内年平均气温只有2至-2°C左右。

经济

欧元为科索沃的法定货币。同时塞尔维亚第纳尔也是法定货币,但一般只在塞族聚集地区使用。

2024年全国人口开始下降至158万,原因包括贫穷使国民外流西欧美国以及生育率持续下降有关,约20%左右的人民生活在贫穷线以下水准,科索沃不少经济收入都倚靠外流国民赚取外汇和欧盟经济援助所得。独立前因科索沃战争影响科索沃全国基础建设可说是陷于停滞阶段,公路大多日久失修,但独立后至今由阿尔巴尼亚族所主导的科索沃政府著手把基础建设和交通网络改革,现时科索沃的基础建设和交通网络水准已与塞尔维亚相近,同时已有显著改进,且路况变得较好,游客前往科索沃旅游会更为便利。而独立前失业率亦高达45%(2016年已跌至27.5%),因此当时(独立前)有人质疑科索沃虽然独立,但实际上仍需要各国的经济援助。

2018年11月21日,科索沃政府以塞尔维亚用尽手段侵犯科索沃的名义批准对塞尔维亚课征100%关税。2020年6月科索沃新任总理霍蒂解除与塞尔维亚的贸易禁令[23]

交通

公路

Thumb
白德林河阿尔巴尼亚-科索沃公路英语Albania–Kosovo Highway
Thumb
R7高速公路英语R 7 (Kosovo)

近年来,在科索沃发生了两次主要道路的建设热潮,包括修建新的道路,放置现代交通标志,种植树木以及相关的绿化项目。共有两条主要公路完工。

R6高速公路欧洲E65公路的组成部分。R6是当地建造的第二条高速公路,连接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北马其顿共和国边境埃莱兹汉,距斯科普里20公里。这条高速公路始建于2014年,于2019年5月全线开通。

R7高速公路英语R 7 (Kosovo)是科索沃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欧洲E851公路英语European route E851的组成部分。R7连接阿尔巴尼亚边境村庄Vërmicë和首都普里什蒂纳,始建于2010年4月,并于2013年完工。Vërmicë-普里什蒂纳段在Gjergjica英语Ðurđica的M9公路处结束。

这条公路被视为较大的Vërmicë-Merdare英语Merdare走廊的一部分,该走廊终止于科索沃东部与塞尔维亚边境的Merdare。R7共101公里长,建造成本为7亿欧元或7.9亿美元。这条公路与阿尔巴尼亚A1高速公路英语Durrës-Kukës Highway一起,将普里什蒂纳地拉那之间的形成缩短至3小时。[24]一旦E80公路剩余段普里什蒂纳-Merdare英语Merdare完工,这条高速公路将通过现在的E80公路连接科索沃与泛欧走廊X英语Pan-European corridor X(E75公路)附近的塞尔维亚城市尼什

科索沃公路总里程2,012公里。世界排名第172名。其中铺筑道路1921公里,未铺筑道路91公里。[25]

航空

早在1936年南斯拉夫载旗航空公司Aeroput英语Aeroput开通途经波杜耶沃机场作为中转站,从贝尔格莱德斯科普里的定期航班,科索沃的航空运输就开始了。[26]

科索沃有三个机场,贾科维察贾科维察机场英语Gjakova Airport度莫什英语Dumosh村的巴特拉瓦-多尼亚·本笃哈机场英语Batlava-Donja Penduha Airfield普里什蒂纳国际机场

贾科维察机场由科索沃战争后组建的科索沃治安维持部队英语Kosovo Force建造,毗邻当时已现存的农用机场,并主要被用作军用和人道主义救援航班。地方和国家政府计划在公私合营关系下提供贾科维察机场的运营,目的是将其变成民用和商用机场。[27]

普里什蒂纳国际机场位于普里什蒂纳,是科索沃唯一的国际机场,该机场以科索沃民族英雄和科索沃解放军烈士阿德姆贾沙里所命名,每年乘客数量超过175万名,是以航空方式前往科索沃的旅客的唯一入境口岸。

科索沃共拥有10座机场。其中铺筑跑道机场4座:跑道长度在2,438到3,047米1座;1,524到2,437米1座;914米以下2座。未铺筑跑道4座:跑道长度在914米以下4座;直升机机场2座。

铁路

Thumb
科索沃铁路系统地图

科索沃的第一条铁路是在土耳其指导下为Maurice de Hirsch英语Maurice de Hirsch领导的Compagnie des Chemins de Fer Orientaux英语Chemins de fer Orientaux(CO)建造的。它在1873年落成,始于塞萨洛尼基,向北经斯科普里米特罗维察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条铁路被1918年至1992年归属于南斯拉夫铁路旗下的塞尔维亚铁路运营,并于1999年北约干涉后停止由塞尔维亚运营。2008年,塞尔维亚铁路归还了科索沃北部的一些铁路线。

科索沃铁路运营着科索沃境内430公里长的铁路线,其中333公里为客货混用,97公里为货运铁路。非电气化铁路网原本由穿过科索沃波列科索沃波列车站的两条线路组成。干线从西塞尔维亚克拉列沃米特罗维察科索沃波列北马其顿共和国首都斯科普里,东西走向的支线从塞尔维亚南部的尼什普里什蒂纳火车站和科索沃波列分别开往佩奇普里兹伦。普里什蒂纳至佩奇和科索沃波列至马其顿的线路仍然为客运线,列车运行最高时速约90公里。但其余铁路网的部分线路偶尔为货运线,像是科索沃波列-奥比利奇;剩余铁路线暂时为未使用状态。多年来,曾有过延长支线至普里兹伦穿越阿尔巴尼亚边境以连接阿尔巴尼亚铁路的计划。但是这些项目都只停留在意向书阶段。

科索沃铁路总长430公里。世界排名第115名。标准轨距:1.435米轨距。

人口

Thumb
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科索沃各民族组成分布情况[28]

直至科索沃独立的2008年,阿尔巴尼亚族在科索沃总人口中已超过90%。近年来,由于种族冲突等原因,大量少数民族(如塞尔维亚族罗姆族等)离开科索沃或少数民族在内战时被强制阿尔巴尼亚化(以塞尔维亚族为主),阿族比例则不断上升。仅在北科索沃和少部分塞族自治地区有大量塞族聚居。

据《科索沃统计局2000年度生活品质调查》显示[29],科索沃总人口为197万,其中:

城镇化

科索沃以农村地区为主,只有8个城市有超过40,000居民居住在城市地区。

事实速览 排名, 城市 ...
科索沃最大城市
科索沃统计局英语Kosovo Agency of Statistics2015年人口[30]

Thumb
普里什蒂纳
Thumb
普里兹伦
排名 城市 人口 排名 城市 人口
Thumb
乌罗舍瓦茨
Thumb
贾科维察
1 普里什蒂纳 204,721 11 苏瓦雷卡 59,681
2 普里兹伦 186,986 12 奥拉霍瓦茨 58,908
3 乌罗舍瓦茨 101,174 13 马利舍沃 57,301
4 佩奇 97,890 14 利普连 56,643
5 贾科维察 94,543 15 斯尔比察 51,746
6 波杜耶沃 83,425 16 维蒂纳 46,742
7 米特罗维察 80,623 17 代查尼 41,173
8 格尼拉内 80,525 18 伊斯托克 39,604
9 武契特尔恩 64,578 19 克利纳 39,208
10 格洛戈瓦茨 60,175 20 科索沃波列 37,048
关闭

宗教

Thumb
贾科维察的教堂
(Kisha Shën Palit dhe Pjetrit)
Thumb
普里兹伦清真寺英语Sinan Pasha Mosque (Prizren)
(Xhamia e Sinan Pashës)

根据科索沃宪法科索沃是一个没有国教世俗国家。它规定了国民的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9][10]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科索沃95.6%的人口是穆斯林。这些数字并不代表在科索沃境内活动的个别教派,例如苏非主义拜克塔什教团,这些教派有时通常归入伊斯兰教的范畴。[31]3.69%的人口是天主教徒,同等数量或高达5%是东正教徒(主要是东正教塞尔维亚少数民族抵制人口普查)。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社区英语Roman Catholicism in Kosovo大多集中在贾科维察普里兹伦克利纳佩奇维蒂纳附近的一些村庄。塞族少数民族主要是塞尔维亚东正教徒基督教英语Christianity in Kosovo在科索沃具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东罗马帝国时期。在中世纪,整个巴尔干半岛都在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下进行了基督教化。从1389年到1912年,科索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发生了高度的伊斯兰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索沃由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境内的世俗社会主义当局统治。在此期间,科索沃人口日益世俗化。截至2005年,其90%以上的人口都有穆斯林背景,其中大多数是阿尔巴尼亚族[32],但也包括斯拉夫人(他们大多认为自己是古拉尼人波斯尼亚人)和土耳其人

由于传统上宗教在阿尔巴尼亚人社会不具有重要地位,根据国际人道和伦理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Humanist and Ethical Union发布的2014年“思想自由”报告,科索沃因为“自由和平等”以及对宗教和无神论的容忍,在南欧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九。[33]

体育

2016年,科索沃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该届奥运会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在比赛的第二日(巴西时间8月7日),科索沃运动员在女子柔道52公斤级赛事夺冠,成为科索沃首面奥运奖牌及首面奥运金牌。

科索沃是于2014年才获国际奥委会接纳成为会员,而随著2013年及2014年两届世界锦标赛冠军得主卡曼迪在女子52公斤级柔道比赛抡元,科索沃奥林匹克委员会亦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100个获得奥运金牌的国家或地区奥委会

2016年5月13日,科索沃国家足球队国际足协承认。[34]同年9月5日,科索沃国家足球队出战国家的第一场世界杯资格赛,以1-1赛和芬兰。

2021年7月2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女子48公斤级柔道比赛中,科索沃选手迪丝特丽亚·克拉斯尼奇获得金牌。[35]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