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法国摩泽尔省市镇与省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梅斯(法语:Metz,法语发音:[mɛs] (ⓘ)),法国东北部城市,大东部大区摩泽尔省的一个市镇,也是该省的省会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地 1],1982至2015年间曾为洛林大区的首府。梅斯位于摩泽尔省中部,摩泽尔河畔[2],是这一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市镇面积为41.94平方公里,2021年1月1日时人口数量为120,874人,在法国城市中排名第32位。2018年,原梅斯城市圈公共社区晋升为梅斯都会区,成为法国21个都会区之一[3]。
梅斯 Metz | |
---|---|
法国市镇 | |
梅斯城区地图 | |
坐标:49°07′11″N 6°10′37″E | |
国家 | 法国 |
大区 | 大东部大区 |
省 | 摩泽尔省(省会) |
区 | 梅斯区(区府) |
EPCI | 梅斯欧洲都会区(驻地) |
省级选区 | 梅斯第一、二、三县 |
政府 | |
• 市长 | 弗朗索瓦·格罗迪迪埃 (LR共和党) |
面积 | |
• 市镇 | 41.94 平方公里(16.19 平方英里) |
海拔 | 209 公尺(686 英尺) |
最高海拔 | 256 公尺(840 英尺) |
最低海拔 | 162 公尺(531 英尺) |
人口(2021年1月1日)[1] | |
• 市镇 | 120,874人 |
• 排名 | 法国市镇第32位 |
• 密度 | 2,882人/平方公里(7,460人/平方英里) |
• 辐射区 | 367,851 |
• EPCI | 226,287 |
居民称谓 | Messin(男性) Messine(女性) |
时区 | 东一区(UTC+1) |
邮政编码 | 57000 |
电话区号 | +33 387 |
市镇编码 | 57463 |
网站 | https://metz.fr/ |
资料最后更新:2020-06-28 |
梅斯位于法国东北部的洛林地区,市区距离德法边界线大约40公里。摩泽尔河自南向北流经梅斯市区,其左岸开凿有运河并可常年通航[4]。梅斯市区地势平坦,城市以诸岛街区为核心向东南方向呈放射状分布[2],其中市区南部为主要的居民区,东南部为科教园区,而东部则有大型商业中心分布。
梅斯历史悠久,是法国艺术与历史之城,自中世纪以来分别作为奥斯特拉西亚王国、中法兰克王国、梅斯共和国的国都,自法国大革命结束后一直为摩泽尔省的省会,并于1982至2015年间成为洛林大区的首府。1871至1919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梅斯曾分别被普鲁士帝国和纳粹德国占领。
梅斯因当地特产洛林黄香李而闻名,后者为法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梅斯也因同名足球俱乐部而闻名,后者曾获得1998年法甲亚军和4次法乙的冠军[文 1]。
“梅斯”一名来源于凯尔特人的一支-梅迪奥马特里克人,其定都于迪沃杜鲁姆-梅迪奥马特里科鲁姆(又称“梅迪奥马特里斯”(Médiomatrice)),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更名为“梅蒂斯”(Mettis),后逐渐衍变成为“梅斯”[史 1]。
罗马时期,梅迪奥马特里克人的首都梅迪奥马特里斯是罗马帝国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属于比利时高卢行省,其城址和今梅斯所在地基本吻合。彼时,罗马共和国内两条重要通道:兰斯-梅斯和朗格勒-梅斯的交汇点,这两条道路成为了现代梅斯城区的泰松街和昂富尔尼吕两条街道;同时,依靠摩泽尔河的水运之便,梅斯成为了这一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工商业中心,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成于公元1世纪的梅斯大剧场可容纳2.5万人,是罗马时期最大的大剧场之一;长达22公里的戈尔兹-梅斯高架水渠也于公元2世纪建成,为梅斯的城市用水提供了保障[史 2]。
公元245年,阿勒曼尼人北上入侵这一地区。为防御外敌,梅斯的城墙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固[史 3];同时,这一地区的农业也有所发展。公元297年,比利时高卢行省的首都由兰斯迁至距离梅斯不远的特里尔,使得梅斯获得了经济上的发展,同时天主教梅斯教区也在此期间成立。米兰敕令颁布后,梅斯教堂成为了比利时高卢行省内的第三座教堂[5]。公元451年,匈人帝国首领阿提拉带领军队向西跨越莱茵河,与梅斯的首领马萨尔的利维耶展开了激斗,史称“451年的梅斯之战”,其间,梅斯城内大量建筑被毁,同时平民伤亡惨重[5]。仅仅两个月后,匈人在沙隆战役中失败,后逐渐退回莱茵河以东的区域。
公元511年,克洛维一世逝世,其长子提乌德里克一世继承了法兰克王国东北部的大部分土地,建立了奥斯特拉西亚王国,梅斯成为了王国首都,直至墨洛温王朝结束[史 4]。在此期间,梅斯是西欧大陆上的重要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梅斯市区修建了数十处宗教场所,其中戈尔兹修道院所传颂的《梅斯圣歌》成为了天主教《额我略圣歌》的基础[史 5]。梅斯也被认为是加洛林王朝的发源地[史 6]。843年,《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梅斯成为了中法兰克王国的首都;870年的《墨尔森条约》则使得梅斯所在的摩泽尔河以东地区被划入洛塔林吉亚公国;959年,洛塔林吉亚公爵伟人布鲁诺和其兄奥托一世将洛塔林吉亚公国一分为二,其中梅斯所在的区域被划至上洛塔林吉亚,即洛林公国,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彼时,梅斯丧失了一切行政地位,成为了普通城镇,这引发了当地领主和民众的不满。在梅斯主教的主持下,梅斯地区组建成为教省行政区[史 7],最终获得帝国自由城市的地位。友谊战争结束后,梅斯成立梅斯共和国[史 8]。《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梅斯共和国成为法兰西王国的保护国,与凡尔登、图勒一道,成为了三主教行省之一,并成为行省首府,保留部分自治权利,直至法国大革命结束[史 9]。
1790年,原洛林公国以北的地区被划分为摩泽尔省,梅斯成为了省会。此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铁路的通车,梅斯成为了法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1861年世界博览会即在梅斯举办[史 10]。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根据《法兰克福条约》,包括梅斯在内的摩泽尔省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连同默尔特-摩泽尔省东部、孚日省东北部和整个阿尔萨斯被划入了普鲁士王国[史 11]。其间,普鲁士统治者在阿尔萨斯-洛林沦陷区施行严格的文化隔离,强制取消了境内一切法语出版物,将原炮兵工程应用学校改为梅斯战争学校,并在市中心建设帝国区[史 12];同时,梅斯境内的铁路设施也被迫改为和普鲁士帝国相同的靠右行驶,这些政策使得当地大批居民逃往法国内地[史 13][史 14]。此外,梅斯作为边境城市,成为了普鲁士帝国内的军事重镇,大批军营、军校、堡垒和防御工事在梅斯市内兴起[史 15]。1908年,市镇普朗蒂耶尔和德旺莱蓬并入梅斯[史 16][史 17],之后勒萨布隆于1914年并入[史 18]。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署后,阿尔萨斯-洛林划归法国,原沦陷区内的摩泽尔省和默尔特-摩泽尔省整合成为新的摩泽尔省,梅斯作为省会并保持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梅斯再次被沦陷,1944年底,同盟国和纳粹德国在梅斯附近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史称“梅斯战役”[6]。最终,梅斯于1944年12月13日解放[6]。
20世纪50年代,梅斯北部和东部的煤炭区吸引了大批来自北非的劳动力[史 19],而梅斯作为行政中心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61年,市镇博尔尼、马尼和瓦利耶尔莱梅斯并入梅斯[史 20]。1970年,梅斯大学成立。1982年,洛林大区成立,梅斯成为大区首府。2007年,法国高速铁路东线建成通车,梅斯至巴黎间开通高速列车。2010年,梅斯蓬皮杜中心建成。2016年,洛林大区与相邻的香槟-阿登大区和阿尔萨斯大区合并,梅斯失去了大区首府的地位。2018年,原梅斯城市圈公共社区升级为梅斯都会区[3],后于2021年更名为“梅斯欧洲都会区”(Eurométropole de Metz)。
梅斯位于法国东北部,大东部大区的中北部和摩泽尔省的西部,距离法国首都巴黎约330公里,距离大区首府斯特拉斯堡大约166公里[2]。与梅斯接壤的市镇包括:普伊、阿尔斯-拉克内克西、勒邦圣马丹、宽西、隆日维尔莱梅斯、洛里莱梅斯、马尔利、拉马克斯、蒙蒂尼莱梅斯、佩尔特、普拉普维尔、圣于连莱梅斯、旺图、瓦皮[2]。
梅斯位于洛林高原腹地,摩泽尔河冲积平原内,市区内地势平坦,海拔在162至256米之间,其中摩泽尔河左岸的部分略高于其它地区[2]。
梅斯地区的基岩主要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7],其地表则以现代沉积物为主[7]。梅斯附近出产的若蒙石是一种鲕粒灰岩,也是当地的传统建筑材料之一。
摩泽尔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梅斯的西部和北部,其中梅斯段为辫状水系,并形成了多处河心岛[2],并在左岸设有人工水道供船只通行。摩泽尔河在德国境内汇入莱茵河,属于法国五大流域当中的莱茵河水系。摩泽尔河支流塞耶河自南向北流经梅斯市区东部,历史上也可以通航。
梅斯属于温带阔叶混交林,常见树木包括山毛榉、橡树和桦树等。梅斯附近分布有多处森林[地 2],市区内也有多处森林公园,其中位于塞耶河畔的让-玛丽·佩尔特花园面积达20公顷,是梅斯市区内面积最大的人工绿地公园之一[地 3]。
梅斯属于带有大陆性特征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因距离海岸线较远,年温差略高于同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分布均匀,偶尔有极端天气发生。
梅斯西南郊的穆兰莱梅斯境内设有气象站,以下为该气象站的数据[地 4]:
穆兰莱梅斯1981年-2019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16.1 (61.0) |
20.4 (68.7) |
24.3 (75.7) |
29.6 (85.3) |
33.2 (91.8) |
37.7 (99.9) |
37.3 (99.1) |
39.5 (103.1) |
33.4 (92.1) |
26.7 (80.1) |
22.3 (72.1) |
17.5 (63.5) |
39.5 (103.1) |
平均高温 °C(°F) | 4.8 (40.6) |
6.5 (43.7) |
11 (52) |
15.1 (59.2) |
19.5 (67.1) |
22.7 (72.9) |
25.3 (77.5) |
24.9 (76.8) |
20.4 (68.7) |
15.1 (59.2) |
9 (48) |
5.5 (41.9) |
15 (59) |
日均气温 °C(°F) | 2.2 (36.0) |
3.2 (37.8) |
6.8 (44.2) |
10 (50) |
14.4 (57.9) |
17.5 (63.5) |
19.9 (67.8) |
19.4 (66.9) |
15.5 (59.9) |
11.2 (52.2) |
6.1 (43.0) |
3.1 (37.6) |
10.8 (51.4) |
平均低温 °C(°F) | −0.4 (31.3) |
−0.3 (31.5) |
2.4 (36.3) |
4.7 (40.5) |
8.9 (48.0) |
12 (54) |
14.1 (57.4) |
13.7 (56.7) |
10.5 (50.9) |
7.1 (44.8) |
3.2 (37.8) |
0.7 (33.3) |
6.4 (43.5) |
历史最低温 °C(°F) | −21.1 (−6.0) |
−21.1 (−6.0) |
−15.3 (4.5) |
−5.1 (22.8) |
−2.2 (28.0) |
1.9 (35.4) |
4.3 (39.7) |
3.9 (39.0) |
0 (32) |
−5 (23) |
−11.7 (10.9) |
−17 (1) |
−21.1 (−6.0)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73.2 (2.88) |
68.5 (2.70) |
74.1 (2.92) |
54.3 (2.14) |
66.6 (2.62) |
66.8 (2.63) |
71 (2.8) |
67 (2.6) |
67.5 (2.66) |
71.9 (2.83) |
83.9 (3.30) |
80.4 (3.17) |
845.2 (33.28) |
月均日照时数 | 46.1 | 73.3 | 119.8 | 169.8 | 173.3 | 211.7 | 200.1 | 186.9 | 149 | 104.6 | 46.5 | 39.4 | 1,520.5 |
数据来源:infoclimat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