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伐利亚(德语:Bayern,拉丁语:Bavaria)的地名是罗马帝国统治该地时,罗马皇帝给予该地的名称。指的是“来自波希米亚的人”。大约于520年法兰克人也提及此地名。在8世纪早期“德意志的使徒”圣波尼法西斯自英格兰来此弘法,将当地异教徒笃信,代表索尔雷神的神木砍断,使当地居民一律皈依。从此巴伐利亚一直信仰罗马天主教,16世纪巴伐利亚抗拒宗教改革,未曾改宗新教,而至今仍然坚持信仰罗马天主教。
大约由550年至788年,阿芝诺芬家族统治巴伐利亚公国,直至最后一位公爵泰西罗三世被查理大帝罢黜为止。在接着的400年有很多家族统治公国,很少家族能传至第三代。而那些公爵中最后亦是最重要的一位,就是韦尔夫王朝的狮子亨利,亦是慕尼黑的建城者。
当狮子亨利被他侄子腓特烈一世罢免萨克森与巴伐利亚公爵的名衔之后,在1180年,巴伐利亚被给予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作为封地,从此巴伐利亚由1180年直至1918年都是在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统治下。1255年巴伐利亚第一次分裂成若干数个公国,但在1506年巴伐利亚再被统一,而慕尼黑也成为唯一的首都。
1623年三十年战争早期巴伐利亚公爵取代了他们的表亲普法尔茨伯爵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内强大的选帝侯名衔,从那时起不但决定了巴伐利亚拥有选举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而且获得在帝国法律之下的特别正式地位。
当拿破仑撤销帝国名号的时候,巴伐利亚于1806年升格成为了一个王国,而在1815年普法尔茨也与巴伐利亚合并。在1799年至1817年之间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采用严厉的现代化方针,建下了行政结构的基础,即使当时仍是君主政体。而这方针亦沿用至今日。在1818年一个新宪法通过(以当时为标准),设立两院制的议会,包括上议院("Kammer der Reichsräte")及下议院("Kammer der Abgeordneten")。该宪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君主政体倒台之前仍然有效。
在普鲁士崛起后,巴伐利亚计划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对抗以维护她自己的独立地位。1866年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得普鲁士势不可挡。1870年巴伐利亚加入北方德意志邦联,并在1871年被并入德意志帝国。王国成为新帝国的下属邦国,并在规模、权力和财富上仅次于帝国内占主导地位的普鲁士王国。巴伐利亚王国的内政、军事(仅在发生战争时归属帝国中央政府指挥),甚至于外交权力(巴伐利亚王国政府有权向外国派驻大使级外交官)仍有所保留。但是王国内部存在很多反对意见,巴伐利亚民族主义者希望国家能像奥地利一样保留独立地位。年轻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则把精力用在建设新天鹅堡上。至20世纪初,大部分巴伐利亚人则自我认同为德国人。
在20世纪早期瓦西里·康定斯基、保罗·克利、亨利·易卜生、与其它知名画家都来到了巴伐利亚,特别是慕尼黑的施瓦宾区,但该区在一战中被破坏[来源请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意志帝国灭亡后,巴伐利亚首相库尔特·艾斯纳罢黜了巴伐利亚王路德维希三世,改建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自称州长,后被刺杀。巴伐利亚遂以自由邦的形式并入魏玛共和国。二战后巴伐利亚归属美军占领统治,美军将其外飞地下普法尔茨并入莱茵兰-普法尔茨,其他疆域维持至今。
约于公元788年查理曼征服巴伐利亚后,法兰克人便将治下的巴伐利亚地区交由公爵代理。此时可能上任的巴伐利亚公爵是法兰克人,还是是从当地显赫家族中选出的,尚存争议。目前已知的首任巴伐利亚公爵是加里瓦尔德(Gariwald),或称加里巴德一世(Garibald I),他来自阿吉洛芬家族,也是由他开创了巴伐利亚公爵时期的首个王朝阿吉洛芬王朝。
君主 | 上任时期 | 下任时期 | 统治区域 | 备注 |
---|---|---|---|---|
加里巴尔德一世 Gariwald |
约555年 | 591年 | 一些史籍称其为“巴伐利亚国王”[1] | |
塔西洛一世 Tassilon |
约595年 | 610年 | 逝世后被冠以“国王”(rex)头衔 | |
加里巴尔德二世 Garibald II |
约610年 | 640年 | ||
特奥多 Theodo V/III |
约640年 | 680年 | 在特奥多逝世后的717年时,巴伐利亚已经独立于法兰克王国,而公国领土则被特奥多的子嗣瓜分,但在791年,公国又回归统一 | |
特奥德伯特 Theodebert Theudebert Theotpert |
约702年 | 719年 | 萨尔茨堡 | 特奥多之子 |
特奥德巴德 Theudebald Theodolt Theodoalt |
约711年 | 719年 | (不明)巴伐利亚公国领土之一 | 特奥多之子 |
塔西洛二世 Tassilo II |
约717年 | 719年 | 帕绍 | 特奥多之子 |
基利摩瓦德 Grimwald |
约716年 | 725年 | 弗赖辛 | 特奥多之子,之后统一巴伐利亚 |
胡格博特 Hukbert |
725年 | 737年 | 特奥德巴德之子。约于725年,事实上的掌权者铁锤查理虽无法兰克王国公爵的名义,但在胡格博特统治期间剿灭基利摩瓦德势力,为巴伐利亚吞并了大量领土。 | |
奥提洛 奥提洛 |
737年 | 748年 | 士瓦本公爵哥特弗列德之子 | |
格列弗 Grifo |
748年 | 748年 | 卡洛林篡位者 | |
塔西洛三世 Tassilo III |
748年 | 788年 | 757年,塔西洛三世承认法兰克王国对其的宗主权,并多次向其称臣,但在国内仍使用独立方法治国。 788年,塔洛西三世遭查理曼大帝判处死刑。 794年,得到赦免的他放弃治国,改隐居于修道院。 |
奥托二世去世后,巴伐利亚被他的儿子们瓜分为上巴伐利亚(Oberbayern)和下巴伐利亚(Niederbayern)。从这时起到16世纪,统治者来自同一个家族,但各自独立管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长系(粗体字)一般被简称为巴伐利亚公爵。
1340年,下巴伐利亚公爵绝嗣,公爵之位由上巴伐利亚公爵兼任。
1349年,路易四世的儿子们再度将巴伐利亚分割为上巴伐利亚、下巴伐利亚和巴伐利亚-施特劳宾(Bayern-Straubing)。
1363年,上巴伐利亚绝嗣,归于巴伐利亚-兰茨胡特。
1375年,下巴伐利亚分为巴伐利亚-因戈尔施塔特(Bayern-Ingolstadt)、巴伐利亚-兰茨胡特(Bayern-Landshut)和巴伐利亚-慕尼黑(Bayern-München)。
1425年巴伐利亚-施特劳宾绝嗣,被巴伐利亚-因戈尔施塔特、巴伐利亚-兰茨胡特、巴伐利亚-慕尼黑瓜分。
1445年巴伐利亚-因戈尔施塔特绝嗣,归于巴伐利亚-兰茨胡特。
1503年,巴伐利亚-兰茨胡特绝嗣,归于巴伐利亚-慕尼黑,巴伐利亚重新统一。
1503年,巴伐利亚-兰茨胡特并入,巴伐利亚重新统一。
巴伐利亚幼系 | |||
肖像 | 姓名 | 统治时间 | 备注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 1623年2月23日 - 1651年9月27日 | 1623年取得选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继续保留上普法尔茨和选侯 | |
斐迪南·马利亚 | 1651年9月27日 - 1679年5月26日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长子,1651年至1654年由叔叔阿尔布雷希特四世摄政 | |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埃曼努尔 | 1679年5月26日 - 1726年2月26日 | 斐迪南·马利亚长子,因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支持法兰西王国,布伦汉姆战役后逃离巴伐利亚选侯国,并被剥夺选侯资格,1714年的巴登条约后恢复选侯资格 | |
卡尔·阿尔布雷希特 | 1726年2月26日 - 1745年1月20日 |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埃曼努埃尔二婚所生次子,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时期再次支持法兰西王国,反对哈布斯堡家族,1742年1月24日在法兰克福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奥地利军队随即占领巴伐利亚选侯国,奥地利军队在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后撤离选侯国,卡尔.阿尔布雷希特才得以返回选侯国,三个月后病逝 | |
马克西米利安三世·约瑟夫 | 1745年1月20日 - 1777年12月30日 | 卡尔·阿尔布雷希特长子,最后的巴伐利亚幼系选侯 | |
普法尔茨-诺伊堡-祖尔茨巴赫支系 | |||
卡尔·特奥多尔 | 1777年12月30日 - 1799年2月16日 | 马克西米利安三世·约瑟夫的远房亲戚,1743年为下普法尔茨选侯 | |
普法尔茨-茨魏布吕肯-比尔肯菲尔德支系 | |||
马克西米利安四世·约瑟夫 | 1799年2月16日 - 1806年8月6日 | 卡尔·泰奥多尔的远房亲戚,1799年继任下普法尔茨兼巴伐利亚选侯,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解体,巴伐利亚选侯国升为王国 |
肖像 | 姓名 | 统治时间 | 备注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 1806年1月1日 - 1825年10月13日 | 首位巴伐利亚国王 | |
路德维希一世 | 1825年10月13日 - 1848年3月20日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长子,1848年被迫退位 | |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 1848年3月20日 - 1864年3月10日 | 路德维希一世长子 | |
路德维希二世 | 1864年3月10日 - 1886年6月13日 |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长子 | |
奥托 | 1886年6月13日 - 1913年11月5日 |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次子,因精神失常无法执政,由叔叔和堂兄摄政,后被堂兄废黜,仍称国王 * 柳特波德(1886年6月10日 - 1912年12月12日) * 路德维希(1912年12月12日 - 1913年11月5日) | |
路德维希三世 | 1913年11月5日 - 1918年11月13日 | 柳特波德长子,废黜堂弟奥托后即位,一战后被迫退位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