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卞
卞壸成年时已有名誉,得司兖二州和齐王司马冏辟命,但卞壸都不应命。后父亲卞粹被长沙王司马乂所杀,卞壸回乡。永嘉年间,卞壸出任著作郎,并承袭父亲成阳公的爵位。后来征东将军周馥请卞壸为从事中郎,但不应命。及后于永嘉五年(311年)发生永嘉之乱,都城洛阳被前赵所攻破,晋怀帝被掳,卞壸于是投靠时任徐州刺史的裴盾(裴盾是卞壸妻子的哥哥)。裴盾于是让卞壸代理广陵相。
当时司马睿在建邺建立基地,召卞壸为从事中郎,并将选举事交给他做,颇为亲近和倚重。后出任东中郎将司马绍(即后来的晋明帝)的长史。后因继母死而离职服丧。及后当成为晋王世子的司马绍的老师。东晋建立后,任太子中庶子,后转散骑常侍,侍讲东宫。后又先后担任太子詹事、御史中丞和吏部尚书。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意图夺位而再次起兵,但因病重而交由兄长王含等人领军,卞壸加中军将军防备王敦军。及后叛乱平定,卞壸因功封建兴县公,不久迁任领军将军。
次年,明帝病重,领尚书令,与司徒王导、车骑将军郗鉴、丹杨尹温峤、护军将军庾亮及领军将军陆晔一同遗诏辅助太子,任顾命大臣,并任右将军,加给事中、尚书令。同年明帝病逝,成帝登位,他与庾亮共掌机要。
卞壸后来面部受伤,多次要求辞职。咸和二年(327年)改拜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同时庾亮认为苏峻屯兵历阳,最终都会生祸乱,于是打算征召苏峻,早点解决来减轻冲击和防止将来势力大得不能镇压。但在朝议论时唯卞壸大力反对,认为苏峻有强兵,而且接近建康,易有失误,应该深思熟虑,不可仓卒。但庾亮不听,最终决定要实行。卞壸知道这次此举必定失败,更向时任平南将军的温峤表示担心。司马任台亦劝卞壸准备良马作不时之需,但卞壸拒绝,打算与国家共存亡。
不久庾亮正式征召苏峻,苏峻于是联合祖约以讨庾亮为名起兵。卞壸便复任尚书令、右将军、领右卫将军。次年,苏峻进军到东陵口,卞壸再被任命为都督大桁(京师朱雀桥)东诸军事、假节,加领军将军、给事中。卞壸后率领郭默和赵胤等在西陵与苏峻军大战,但战败。卞壸于是撤退,并归还符节谢罪。及后苏峻攻青溪,卞壸又与诸军抵抗,但仍战败,更被苏峻火烧宫寺。卞壸当时背部受的伤仍未愈合,仍与散卒和左右吏士数百人进攻,最终战死,享年四十八岁。
南京朝天宫冶山原有卞壸祠墓。今尚存北宋叶清臣书“晋尚书令假节领军将军赠侍中骠骑将军成阳卞公墓”墓碣、清代两江总督陶澍题刻 “有晋父子忠孝卞公之墓”的墓碑[1]。1982年,卞壸墓碣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藏于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未对外开放。在朝天宫西侧广场立有文保碑。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