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医院 (香港)
新界西政府醫院和慈善醫院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博爱医院(英语:Pok Oi Hospital,医院管理局内部代码:POH)是香港的一间地区的慈善医院,位于元朗区的凹头。博爱医院现时由医院管理局所管理,隶属于新界西医院联网,现任医院行政总监是庄义雄医生。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月26日) |

创立于一九一九年的博爱医院,一直秉承“博施济众.慈善仁爱”的宗旨服务社群。时至今日,博爱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具规模的慈善机构,属下设有一百二十个服务单位,遍及港九新界,服务范围包括中西医疗、牙科、安老、青少年、儿童及家庭服务,教育服务及基层住屋服务,深入社会不同层面,为广大市民提供适切的服务,每年受惠人次超过一百九十万。
历史
博爱医院早于1919年成立,由元朗各乡的乡绅集资筹组,当时主要目的是为元朗墟、十八乡,乃至屯门、锦田、大埔、上水等新界北部地区的市民提供医疗服务。当年博爱医院是全新界唯一的医院。1930年代,圣约翰救伤队曾在八乡成立一所医院,不久后新界西才有了数所公共诊所包括元朗赛马会健康院、屯门诊所、锦田诊所等的医疗设施。
博爱医院在二次大战期间被日军摧残,博爱医院在战后重建,并于1951年落成。当时设有20张病床。
1966年12月11日,博爱医院中央新厦落成启用,由时任香港总督戴麟趾主持[1]。中央大楼楼高3层。博爱医院从此形成五座建筑物的建筑群。
1990年代,新界北的两所公立医院屯门医院和北区医院启用后,屯门医院成为新界西第二所综合医院。
后来香港政府资助部分原本服务乡村地区的医院,升格为区域性的医院并由政府管理,博爱医院就是其中之一,为元朗新市镇、天水围新市镇、屯门新市镇、以及新界西和新界北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由于新界西北人口日增,为舒缓屯门医院的压力,博爱医院的重建计划于1998年12月以及1999年4月向临时元朗区议会进行谘询,并获得议员支持[2]。2002年5月13日,政府向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计划向立法会申请拨款16.7亿港元重建博爱医院[3]。工程于2001年动工[4]。第一期大楼建筑工程已完成并于2006年4月21日移交。医院各部门已于2006年6月底迁往新院。博爱医院新急症室于2007年9月19日早上10时正投入服务[5],而博爱医院大楼则于2008年2月14日由行政长官曾荫权、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医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苏利民、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等主持开幕[6]。
2013年2月,博爱医院新水疗池启用,专门供予新界西医院联网的所属病人使用。新水疗池内置跑步机及水力单车等设施,供予患有关节炎痛症及脑科疾病的病人使用。 2019年4月,博爱医院正式踏入100周年。
架构
博爱医院董事局成立于1950年,政府历年来大力支持下,以及各界热心人士慷慨捐助,并且在历届董事局同寅擘划拓展之下,对增建院舍、加建病床及扩充医疗设备,不遗馀力。博爱近年为配合社会需要,服务范畴更趋多元化。现时开办之服务单位共121个。
- 博爱医院甲辰年第75届董事局(2024/2025年) 主 席 :周骏达先生
- 第一副主席 :黄晓君女士
- 第二副主席 :陈国基博士, MH, JP
- 第三副主席 :曹思豪先生
- 第四副主席 :黄伟光先生
- 第五副主席 :王陈鸳鸯女士
- 第六副主席 :郭志成先生
- 第七副主席 :吴泰荣博士
- 第八副主席 :叶嘉威博士
- 总 理 :方俊文先生,MH、陈俊民先生、袁志平先生、刘达泉先生、柯耀华先生、梁志杰先生、 杨敏健先生、潘文思怡女士、卢官佃先生、陈燕萍女士、司徒立先生、李远康先生、蔡卓轩先生、崔家伦医生、陈耀东先生、 梁镇堂先生、许绮芹女士、陈庭刚先生、赵 亮女士
- 永远顾问
资料来源:博爱医院永远顾问
- 当年顾问
成员: | 王文汉博士, MH | 萧洁岚女士 | 林丽仪女士 | 郑俊裕博士 | 高兆霆博士 |
---|---|---|---|---|---|
陈龙铭先生 | 马骁先生 | 关璧莹女士 | 石爵嘉先生 |
医疗服务
- 急症室[7]
- 内科
- 老人科
- 内分泌科及糖尿病科
- 肠胃肝脏科
- 肾脏科
- 呼吸系统科
- 脑神经科
- 风湿病科
- 矫形及创伤科
- 妇科
- 神经外科
- 眼科
- 家庭医学科
- 普通外科
- 乳腺外科
- 血管外科
- 内分泌外科
- 结直肠外科
- 乳腺科
- 综合专科服务
- 耳鼻喉科
- 家庭医学科
- 精神科社康服务
- 妇产科
- 眼科
- 深切治疗部
- 放射科
- 外科
- 矫形及创伤科
- 护养服务
- 专科门诊
- 博爱日间诊疗中心
- 新界西糖尿病中心
- 风湿病评估及治疗中心
- 专科
- 放射诊断
- 病理学
- 营养
- 言语治疗
- 临床心理学
- 医务社会工作
- 物理治疗
- 职业治疗
- 义肢及矫形
- 足部治疗
- 药剂部
博爱医院田家炳护养院位于元朗友善街,于1994年8月15日投入服务,设有120张复康病床,宿位按医管局疗养院中央轮候册安排分配入住。
博爱为回应社会需求,自2011年起设立牙科服务。本院现有两间牙科诊所,为社区人士提供专业全面、价钱相宜的牙科服务,如洗牙、补牙、脱牙、根管治疗、镶牙、植牙及矫齿治疗等。另外,获卫生署拨款资助两队牙科外展队,为元朗、屯门、荃湾及葵青区获指派的安老院舍、盲人安老院、护养院及长者日间护理中心的60岁或以上长者,提供免费实地口腔检查、跟进治疗及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 梁安薇纪念牙科诊所
- 牙科诊所(葵盛)
- 牙科服务支援站(长青)
- 牙科外展队
中医服务

博爱医院自创立已开始提供中医诊疗服务,2004年开始设立综合中医专科诊所;2006年开办流动医疗车服务,并于同年及2009年与医院管理局及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营办中医临床教研中心。
- 博爱医院中医针灸专科中心(香港铜锣湾)
除博爱医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及医院管理局三方合作营运2间于元朗及沙田大围教研中心外,亦以三方合作营运合作经验与香港浸会大学营运另一间于伊利沙伯医院设立之中医教研中心,为本港中医医疗发展作出贡献,并以循证医学为本,配备中医医疗资讯系统(CMIS)支援,进行教学及科研工作,并为市民提供中医诊疗服务,服务包括普通科、针灸科、骨伤科及中药房。
博爱医院在香港、离岛及新界合共设有6间综合中医专科诊所,提供普通科、针灸科、骨伤科及中药房服务。

博爱医院共有35部中医流动医疗车,每周6天停泊港、九及新界不同地点为市民提供中医诊疗服务。
教育服务




博爱医院董事局及历届总理联谊会自1979年开始创办教育服务,至今中及小学共8所,以及5所幼稚园/幼儿中心。
- 中学
- 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梁省德中学
- 博爱医院八十周年邓英喜中学
- 博爱医院陈楷纪念中学
- 博爱医院邓佩琼纪念中学
- 小学
- 博爱医院陈国威小学
- 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梁省德学校
- 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郑任安夫人学校
- 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郑任安夫人千禧小学
- 幼稚园/幼儿中心
- 陈潘佩清纪念幼稚园 幼儿中心
- 施淑镇幼稚园 幼儿中心
- 陈徐凤兰幼稚园 幼儿中心
- 任永贤夫人幼稚园 幼儿中心
- 朱国京夫人纪念幼稚园 幼儿中心
社会服务

屯门护养院为博爱医院属下第一所护养院,于1998年开办,主要为需要长期护理照顾的长者提供医疗、护理、起居照顾、复康治疗及社工服务。
博爱医院现时开办4所护理安老院,其中赛马会护理安老院(博爱医院侧)兼有香港政府全资助及自负盈亏的私家房宿位,为体弱而家人未能照顾的长者提供24小时的心理、医疗及住宿服务。
博爱医院设有7间长者服务中心,为区内长者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支援服务。
博爱现时共有10所儿童及家庭服务中心分布九龙及新界各区,服务区内的家庭及个人成员,内容包括课馀托管、多元智能兴趣小组/专题活动、入校支援/驻校社工服务、亲子活动及社区教育和妇女服务。
首间正式青少年服务单位,“博爱医院慧妍雅集新Teen地”于天恒邨停车场大楼A翼5楼2号单位,总面积约五千五百平方呎,设有电脑室,舞蹈室及活动室,可举办多元化的体艺及职志课程,让青少年尽情发挥创意。同时亦开展各项服务及推广,配备中心多元化的服务设施,能为区内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活动场地和支援服务。
首间社会企业“博爱Café”,为元朗及天水围区内青年制造就业机会,旨在培训年青专业咖啡师,投身咖啡师专业行业,提升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加强社会竞争力。 博爱Café提供各类精品咖啡及特色小食,设有优闲茶座,提供免费Wi-Fi服务、悠扬音乐、各类桌上游戏及潮流杂志。
博爱于元朗公园侧兴建约一万五千平方呎的“极限运动场”,为区内人士提供具创意及挑战性的极限运动培训场地,场内集合热门的极限运动设施,为年青人提供BMX自由式小轮车、花式滑板及直排滑轮练习场地,并由专业公司设计及制造,符合安全标准,另配备个人安全设备,提供运动培训,举办比赛及交流活动,让区内青年能扩阔视野,锻炼体能和意志力。此外,场内将开设极限运动用品专门店,提供租售及维修服务,并聘请区内青年,增加青年就业机会,鼓励创意工业,培育青少年全面发展,活出精彩灿烂人生。
博爱为回应社区需求,与元朗区议会及康乐文化事务署合作,参与天水围青少年自修室服务计划。单位地点设于天水围中央公园(近人工湖旁)内,除提供自修室服务外,中心亦得到屏山天水围图书馆支持,提供逾千本图书供青年人阅览。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
---|
九龙新界巴士
九龙新界巴士 大屿山或机场巴士 新界专线小巴 |
曾任主席名人
参见
注脚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