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湾日治时期驻扎在台湾的日本陸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军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军之一,台湾日治时期由台湾军司令官管辖常驻台湾的陆军,其成立于1919年,是由1907年成立的台湾守备队扩充而成,而更早之前则为1896年至1897年编成的台湾守备混成旅团;海军则是另外由澎湖的马公要港部管辖。1944年9月22日,台湾军改编成立第10方面军,负责冲绳、台湾、澎湖的防卫任务。1945年2月1日,台湾军改称台湾军管区。二战后,由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组成台湾地区军事接收委员会接收在台湾及澎湖的军事设施及物资。
台湾军是依据《台湾军司令部条例》在1919年(大正8年)8月20日编成,台湾军司令部位在台北市书院町三丁目2番地。1925年5月1日,在台北的“台湾第一守备队司令部”改称“台湾守备队司令部”,并废止在台南的“台湾第二守备队司令部”,同时将台湾山炮兵第一、第二中队合并为“台湾山炮兵大队”[1]。1927年,部分福冈县朝仓郡大刀洗陆军飞行场第四联队转营至屏东郡屏东街,新设“飞行第八联队”,在1928年2月19日举行开队式[2]。1933年3月23日,新设“台湾军无线电信所”[3]。1935年12月1日,台湾步兵第1、2联队增设“步兵炮队”[4]。1936年10月,卫戍病院改称“陆军病院”。12月1日,在嘉义郡水上庄设立飞行第14联队[5]。1937年8月2日,在屏东市新设“高射炮第八联队”,在高雄市新设“高雄要塞司令部”[6]。1938年8月31日,飞行第八联队改编为“飞行第八战队”。1939年8月,新设台北陆军兵事部、台南陆军兵事部、台湾陆军仓库[7]。
随著日军自1941年秋季开始针对南方作战做准备,台湾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并在南台湾逐渐设置多座军事机场等设施[8]。1941年8月1日,台湾军司令部增设“兵务部”,负责军人招募、普及国防思想、学校的军事训练等事务[9]。1942年1月16日,台湾总督府公布《陆军志愿兵训练所生徒募集纲要》,以增加战时的兵源;同年4月,在台北市六张犁设立“陆军志愿兵训练所”。1943年4月1日,海军由马公警备府改由高雄警备府管辖。
在太平洋战争的战事白日化后,台湾军在1944年3月被下令进行十号作战准备,同月22日依军令组成直属于大本营的战斗序列,与海军共同强化作战准备,负责防守台湾及后援冲绳第32军的任务[8];在下半年后,台湾军辖下陆续新设以第48师团为基础组成的第50师团(5月3日),第8飞行师团(6月8日)、以独立混成第46旅团为基础组成的第66师团(7月22日)。日军在塞班岛战役失败后,修改原本的作战计画,台湾军司令部在1944年在7月24被下令进行捷号作战准备。1944年9月22日,台湾军新编成“第10方面军”(台湾军司令官兼任其军司令官)[8]。1945年2月1日,台湾军改称“台湾军管区”[10],并参与天号作战、冲绳岛战役,同年8月15日终战后废止。
1941年11月1日,依《军令陆第20号》设置“台湾军管区 (日本陆军)”,下设台北兵事区(管辖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兵事区(管辖台南州、高雄州、澎湖厅)、花莲港兵事区(管辖花莲港厅、台东厅)。1944年8月1日,依《军令陆第3号》新增台中兵事区(管辖台中州)、高雄兵事区(管辖高雄州)[11]。1944年6月16日,公告修正《军令陆第3号》,澎湖厅改由高雄兵事区管辖[12]。
台湾军在1944年3月因十号作战准备编成的战斗序列[8]: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台湾军在昭和19年(1944年)将冲绳守备队(第32军)纳入管辖,并新编成“第10方面军”,统辖冲绳、台湾、澎湖的防卫作战任务,所辖第32军在1945年4月的冲绳岛战役中严重死伤。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此时第十方面军在台湾的陆军兵力约为165,219人、高雄警备府在台湾的海军约为38,397人。
区分 | 编制定员 | 投降时人员 | 1945年9月下旬时实有人员 | 终战时驻守地 |
---|---|---|---|---|
台湾军管区司令部 | 1,625 | 2,145 | 1,814 | |
第32军 | 冲绳 | |||
第40军 | 1945年5月移防鹿儿岛 | |||
第9师团 | 15,549 | 16,335 | 10,959 | 1944年底由冲绳移至台湾新竹 |
第12师团 | 14,062 | 14,941 | 10,525 | 1944年底由满州国移至台南关庙 |
第50师团 | 15,730 | 16,490 | 8,166 | 1944年在台湾编成,驻守高雄万峦 |
第66师团 | 12,665 | 13,815 | 9,451 | 1944年在台湾编成,驻守台湾东部 |
第71师团 | 9,644 | 13,309 | 7,809 | 1945年出由满州国移至台南斗六 |
独立混成第61旅团 | 驻守巴丹群岛、巴布烟群岛 | |||
独立混成第75旅团 | 7,757 | 5,500 | 3,594 | 1945年1月编成,原为澎湖岛要塞 |
独立混成第76旅团 | 3,852 | 3,997 | 2,809 | 1945年1月编成,原为基隆要塞 |
独立混成第100旅团 | 3,893 | 4,633 | 3,808 | 1945年3月编成,原为高雄要塞[18] |
独立混成第102旅团 | 3,834 | 3,782 | 1,582 | 1944年在台湾编成,驻守花莲港 |
独立混成第103旅团 | 3,709 | 3,164 | 2,683 | 1945年2月驻守冈山,5月移至淡水 |
独立混成第112旅团 | 4,931 | 5,119 | 3,525 | 1945年在台北编成,驻守宜兰 |
第8飞行师团 | 16,958 | 16,754 | 27,727 | 1944年在东京编成,驻守台北 |
小 计 | 114,209 | 119,982 | 94,452 | |
军直辖队 | 38,174 | 43,843 | 22,492 | |
军直辖宪兵队 | 1,883 | 1,393 | 16,367 | |
小 计 | 40,057 | 45,236 | 38,859 | |
合 计 | 154,266 | 165,219 | 133,311 |
1940年推出的台湾军之歌(台湾军の歌)是日本胜利留声机公司(日语:日本ビクター蓄音器株式会社)于1940年10月发行的“国民歌”曲盘,由台湾军司令本间雅晴作词,山田荣一作曲,灰田胜彦唱。这首歌第一段描述位处西太平洋要冲、日本南侵管钥的台湾,由台湾军镇守。第二段歌颂乙未战争期间在台湾病故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身后五十年间一直被奉为台湾军的“精神楷模”。第三段历数中日开战后,台湾军被派往上海、南京、武汉、海南岛与南宁时的武勇。第四段自负在“建设远东新秩序”时,台湾军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注 1]。
1943年7月推出的电影“莎勇之钟”,有应台湾总督府的请求,在欢送军人出征的篝火会,由女主角李香兰两度率众齐唱“台湾军之歌”。李香兰以她精湛的古典声乐造诣,将此歌诠释得波澜壮阔、气吞牛斗,隐然重现大航海时代以台湾为基地的舰队驰骋大洋、七海争霸的海国雄风。
战前以台湾军为主题的歌曲,还有1932年的“臺灣軍の歌”(白坂义道作词,长保征夫作曲)以及“光輝かがやく臺灣軍”。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