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德國汽車品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梅赛德斯-宾士(德语:Mercedes-Benz,根据地区与时期的不同分别有奔驰、宾士、平治、马赛地、朋驰等多种中文简称),是一家以豪华和高性能著称的德国汽车品牌[1],总部设于德国斯图加特。旗下产品有各式乘用车、中大型商用车辆。目前梅赛德斯-宾士是梅赛德斯-宾士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之一。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3月27日) |
“Mercedes-Benz”的各地常用名称 | |
---|---|
中国大陆 | 梅赛德斯-奔驰 |
台湾 | 梅赛德斯-宾士 |
港澳 | 梅赛德斯-平治 |
新加坡 | 马赛地-宾士 |
马来西亚 | 马赛地-奔驰 |
初期主要以1886年推出的梅赛德斯-宾士S系列为主,目前其为梅赛德斯-宾士轿车中轴距最长的车,主要竞争对手为BMW 7系列、捷豹XJ、凌志LS及奥迪A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推出了梅赛德斯-宾士E系列,其主要竞争对手为BMW 5系列、奥迪A6及捷豹XF,其中的E为德语的“Einspritzung(意为喷射)”,原本指引擎采用效率较好的燃料喷射系统而非化油器,燃料喷射引擎普遍后改为代表主管(Executive)的首字母;冷战时期推出了梅赛德斯-宾士C系列,其主要竞争对手为积架XE、BMW 3系列、凌志IS及奥迪A4。
梅赛德斯-宾士品牌的创始人是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本茨这两位德国出身的工程师,但这两个人在世时并未实际见面过。相反的,他们分别创立的车厂在当时是互相竞争的对手。1880年,高转速引擎的概念被发展出来后,欧洲地区的汽车制造厂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开设。1885年,卡尔·宾士在当时巴登大公国的曼海姆创立了Benz & Cie.车厂。
1890年,高特里·戴姆勒也在符腾堡王国境内的康斯塔特(Cannstatt,今日斯图加特市一部分)创立了戴姆勒发动机公司(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简称DMG),而真正创造Mercedes这品牌名称的人,是一位奥地利商人埃米尔·耶里内克(Emil Jellinek)。Mercedes这品牌名其实是来自他的女儿Mercédès的名字,这名字原本是一个西班牙文里称呼女孩子用的名字,意指“优雅”,但因为当时欧洲普遍流行与法国有关的事物,因此反而是以法文的方式发音。耶里内克原本只是一位DMG汽车的忠实爱用者,他洞悉了刚萌芽的汽车工业无可限量的前景。于是从1898年开始,利用自己在国际金融界的人面与丰富的资金,开始替DMG销售汽车。除此之外他也曾驾驶著DMG的汽车参加了在法国尼斯附近举办的赛车活动,在赛场上他有个绰号叫“梅赫西迪先生”(Monsieur Mercédès),渐渐的,Mercedes这名字变成DMG汽车的昵称。
1900年4月,耶里内克与DMG达成一个协议,将原本只是昵称的“Mercedes”正式用来作为新产品的品牌,而搭载的新引擎则用“Daimler-Mercedes”的名称。1900年12月22日,第一辆悬挂Mercedes品牌的新车问世。这辆35匹马力的赛车是出自另外一位德国汽车工业界的重要人物,威廉·梅巴赫之手,当时他是DMG的首席工程师。新车款的登场带给汽车产业非常大的震撼,例如它那划时代的低重心冲压制造钢质车架,轻量化高输出的引擎与蜂巢格状的水箱。这辆Mercedes车的优异表现使得耶里内克手上拿到的订单,很快地就超过了DMG的产能上限。1902年6月23日,“Mercedes”这名字被正式放在该品牌的商标上,同年9月26日正式注册成功。有趣的是,耶里内克在1903年中时申请更改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为Jellinek-Mercedes,他可能是历史上少数以女儿的名字为名的人物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急速通货膨胀,造成许多奢侈品产业、例如汽车厂在销售上的困难,这导致整个产业界的萎缩。虽然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财务状况健全、产品强度不错的车厂仍能度过难关,但难免还是常见到一些如企业合并之类的商业手段被使用。1924年,DMG跟Benz & Cie.合并,企图以生产设计标准化、共同使用销售与广告通路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不过该厂在刚合并的前两年,是以共同管销的方式销售两个不同品牌的车子,直到1926年6月28日两品牌正式合并,新公司改名为Daimler-Benz AG(戴姆勒-宾士),而产品的品牌则改为今天大家所见到的Mercedes-Benz。
虽然DMG车厂已经营运了好几十年,Mercedes也成为颇出名的汽车品牌,但是一直到1909年为止,DMG都从未拥有过属于自己的商标[2]。在老戴姆勒过世、车厂的营运由他的两个儿子保罗·戴姆勒(Paul Daimler)与阿道夫·戴姆勒(Adolf Daimler)接手后,他们想起父亲曾在1872年至1881年、在另一家著名德国燃气涡轮引擎制造厂道依茨担任技术总监的期间,在一张寄回家中的明信片上画著一个三芒星标志。他们将这三星标志的提案送交车厂的董事会并且立刻被接受。
1909年,三芒星正式注册。1910年,开始出现在毎一辆Mercedes新车的水箱罩上。要注意的是,Mercedes的商标原本有三芒星与四芒星两种不同的设计,而且也都有注册,但只有三芒星曾实际被车厂使用在产品上。Mercedes的三芒星象征了DMG创厂人对于未来全球人类的机动化所抱持的远见与野心,三个星芒分别代表著陆上、海上与天上之意[2]。
1916年,商标的造型经过修改多出了一个绘有Mercedes品牌名与四个小星的外环,后者是代表当时车厂拥有的几家工厂。1921年11月,DMG正式申请了圆环内有立体三星标志这商标设计的著作权,并且在1923年8月时正式成为一个注册商标。
1926年6月28日,DMG与Benz & Cie.的完全合并,促成了该商标的又一次设计修改,这次的新商标组合了DMG的三星与Benz的桂冠两个造型元素,商标上的品牌名称也变成Mercedes与Benz共存。目前该车厂所使用的商标,是以1926年的设计逐渐简化之后而成的。
除了品质与性能外,宾士造车也很重视安全,其工程师Béla Barényi发展出撞击溃缩区等多种汽车安全技术,他个人拥有的专利数甚至超过爱迪生的一倍以上。
系列 | 图片 | 车体风格 |
---|---|---|
A系列 | 小型三门&五门前驱掀背车系/四门轿车 | |
B系列 | 小型五门MPV系 | |
C系列 | 小型主管级房车系,该车系另有油电版、插电油电版,车体可分为:
| |
CLA系列 | 小型四门轿跑车系。等级定位在A系列与C系列之间,该车系另有五门猎跑车款。 | |
CLS系列 | 中大型四门轿跑车系列,有著双门跑车般流线造型,该车系另有五门猎跑车款。等级定位在E系列与S系列之间 | |
E系列 | 中型豪华主管级房车系,该车系另有油电版与E-Guard防弹车款,依车门数可分为:
| |
EQ系列 | 电动车系,部分是四驱车(例如EQC) | |
G系列 | 以军用车辆民用化的三门及五门越野用车系,该车系另有G-Guard防弹车款。2013年起增设6x6民用版本。 | |
GLA系列 | 小型四门前驱运动型休旅车系。 | |
GLB系列 | 2019年的新款小型四门前驱运动型休旅车系。 | |
GLC系列 | 2014年前称为GLK系列,小型豪华五门休闲越野用车系,该车系另有GLC Coupe。 | |
GLE系列 | 2014年前称为M系列,中型豪华五门休闲越野用车系。该车系另有油电版、GLE Coupe以及ML-Guard防弹车款。 | |
GLS系列 | 2014年前称为GL系列,大型豪华五门七人座休闲越野用车系。 | |
S系列 | 大型豪华房车系,品牌旗舰房车。该车系另有油电版、插电油电版以及Mercedes-Maybach S系列,依车门数可分为:
| |
SL系列 | 大型纯双座轻量化硬顶敞篷跑车系列。 | |
SLC系列 | 2014年前称为SLK系列,以C系列底盘为基础衍生的小型纯双座硬顶敞篷跑车系列。 | |
V系列 | 取代R系列与Viano系列,大型多功能商旅车系列,有七人座、八人座和九人座的设定。 | |
AMG GT | Mercedes-AMG GT是继超级跑车SLS AMG之后推出的全新纯双座跑车,不过并非SLS AMG后继车型,其尺码更为入门紧凑的豪华跑车级距,主要竞争对手为Porsche 911 Turbo。该车另有AMG GT S版本,即加强性能版本。 | |
GT系列:2018年全新推出的四门轿跑车,定位介于CLA系列与CLS系列之间。 |
AMG本来是一家独立的宾士专业改装厂。1999年被收购成为子公司Mercedes-AMG,除了负责开发与提供Mercedes-Benz车辆专用的外观、内装、性能与底盘相关的原厂升级套件外,也负责生产与调校各车系最顶级车型,推出包括A45 AMG、E63 AMG、SL65 AMG在内,车身型号中挂有“AMG”之名、搭载大排气量引擎/机械增压/涡轮增压的高性能车款。2014年,Mercedes-AMG购入义大利大型重机制造厂MV Agusta25%的股权,但AMG不会干预MV Agusta的自主发展,双方将会在行销上进行跨市场合作,扩大彼此客群。2015年发表自主开发的跑车AMG GT(S)及首款比Mercedes原生车款更运动化,但又比Mercedes-AMG低阶的入门性能车款AMG Sport。首发为代号:W205的C450 AMG 及(C292)GLE 450 AMG Coupe和(W166)GLE 450 AMG。
除此之外,AMG也外卖引擎给一些少量生产的超级跑车厂,例如义大利车厂帕加尼旗下的Zonda、Huayra,英国车厂奥斯顿马丁旗下的DB10等车款。
早在1930年代赛车运动的启蒙时期,梅赛德斯-宾士就已开始涉入格兰披治大赛的领域。在当时主政的纳粹党大力金援下,包括梅赛德斯-宾士与汽车联盟(今日奥迪车厂的前身之一)等德国汽车品牌的车队,以德国国家代表队(又经常被称呼为“银箭”车队,Silver Arrows)的身份囊括了1932年之后所有的欧洲格兰披治大赛(European Grand Prix Championship)冠军。直至二次世界大战前,因为时局动荡而暂时停止对国际性赛车活动的参与。
1950年时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开始举办,而梅赛德斯-宾士则是在1954年时以“戴姆勒-宾士公司”(Daimler-Benz AG)作为队名重返赛车界,开发出W196赛车,而1954年赛季半途才离开玛莎拉蒂车队加入梅赛德斯-宾士的胡安·曼努埃尔·方吉欧则成为该厂旗下第一位F1车手,在1954年7月4日举办的法国大奖赛中首度出赛,并赢得当年的车手冠军。该车队在1955年赛季原本也拥有非常优异的表现,旗下两名最重要的车手方吉欧与史德灵·摩斯轮流拿下5个分站的冠军,但是在1955年6月11日发生的利曼惨剧中,代表梅赛德斯-宾士参加利曼24小时耐久赛的法国车手皮耶·列文在高速直线道的末端与对手擦撞失控、撞击路边之后腾空并解体,著火的车体碎片射入直线道末端的观众席,造成列文本人与83名观众死亡,超过百馀人受伤。在这次重大的意外之后梅赛德斯-宾士全面撤出所有的赛车活动,从此从赛道上销声匿迹。
在离开赛车场超过30年之后,梅赛德斯-宾士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重返F1赛场的布局。一开始时该厂是与英国赛车工程公司伊尔摩(Ilmor)合作,由梅赛德斯-宾士提供引擎本体,再由伊尔摩进行调校之后,以伊尔摩的名义成为1991年赛季莱顿房产车队(Leyton House Racing)的引擎供应商。1992年赛季莱顿房产车队改回原本的马尔齐(March)队名并继续由伊尔摩供应梅赛德斯-宾士基础的引擎,除此之外伊尔摩也成为泰利尔车队的引擎供应商。
1993年时,梅赛德斯-宾士扩大对伊尔摩的持股,并且透过其成为索伯车队(Sauber)的实际引擎供应者。虽然在官方名义上索伯车队在1993年赛季中并没有冠名引擎供应商,但该车队的引擎上盖却可以看到“Powered by Mercedes-Benz”的字样。1994年赛季是“梅赛德斯-宾士”这个名字正式重返F1场上的第一年,这一年除了以车厂本名作为索伯车队的冠名赞助商之外,也透过伊尔摩的名义同时供应引擎给新成立的太平洋车队(Pacific Racing)。
1995年时,由于原本与梅赛德斯-宾士合作并获得不错成绩的索伯车队改签下福特作为引擎供应商,梅赛德斯-宾士转与以英国沃金(Woking)为基地的迈凯轮车队合作,并且在1998年时拿下车队冠军,以及1998及1999两年,芬兰飞人米卡·哈基宁所赢得的车手冠军。2000年,当时梅赛德斯-宾士的母集团戴姆勒-克莱斯勒买入了迈凯轮集团40%的股份。2008年,迈凯轮车队英国新秀车手路易斯·汉密尔顿夺下车手冠军。
2001年时伊尔摩的灵魂人物、创办人之一的保罗·摩根(Paul Morgan)因为驾驶古董飞机发生空难而身亡,原经营团队淡出,当时梅赛德斯-宾士的母集团戴姆勒-克莱斯勒增加持股率至55%而成为绝对大股东,并将该公司更名为梅赛德斯-伊尔摩(Mercedes-Ilmor)。2005年时伊尔摩成为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的独资子公司,并改名成“梅赛德斯-宾士高性能引擎公司”(Mercedes-Benz High Performance Engines Ltd.),也就是之后的梅赛德斯AMG高性能动力总成(Mercedes AMG High Performance Powertrains)。2009年开始,梅赛德斯AMG高性能动力总成同时供应引擎给迈凯轮车队、布朗车队以及印度力量车队。2014年加入供应威廉斯车队。2015年加入供应莲花车队。
2009年戴姆勒集团买下当年的冠军布朗车队后,开始回售手中的迈凯轮持份。2012年,戴姆勒集团已不再拥有迈凯轮任何股份。而梅赛德斯-宾士和迈凯轮车队的引擎赞助合约则到2014赛季。2015年赛季迈凯轮车队结束与梅赛德斯-宾士二十年的合作,改采用本田引擎动力。
戴姆勒收购布朗车队后,2010年赛季更名为梅赛德斯GP车队,之后再以旗下高性能改装部门AMG品牌,冠名为梅赛德斯AMG车队。2014年赛季,梅赛德斯AMG车队19个分站中取得18次杆位,12次取下前排1-2起跑位置,16次分站冠军,强势夺得年度车队冠军。旗下车手路易斯·汉密尔顿、尼可·罗斯堡包办了年度车手冠亚军。更创下自1969年F1赛季后,全赛季19个分站中,所有分站杆位的赛车引擎都来自梅赛德斯-宾士的惊人记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