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岳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御岳山[6](日语:御嶽山/おんたけさん Ontake san),又称木曾御岳山或御岳,是位于日本长野县木曾郡木曾町、王泷村和岐阜县下吕市、高山市边界的复合成层火山,为山麓原野广大的独立峰[7][8]。现为日本47个监控的活火山之一。
概要

御岳山又称木曾御岳山、御岳、王岳[9]、王御岳[10],也以新字体写作御岳山、或简称御岳[7]。是日本国内超过3000公尺的山岳中最西的一座,也是日本众多同名山岳(御岳山、御岳山)中的最高峰。山顶有一等三角点(3,063.61公尺,三角点名“御岳山”)[11]与御岳神社奥社。
自古以来作为山岳信仰的名山,是木曾的代表山岳[12]。东海地方,特别是尾张地方,由于几乎全境皆可看见其山容,因此将之称为“木曾的御岳山”[13]。
御岳山是日本百名山[7]、新日本百名山[14]、花之百名山[15]、岐阜百山[16]之一。而作为旧开田村代表山岳的飞驒顶上,以及旧三岳村代表山岳的剑峰则入选“信州故乡120山”[17]。1927年(昭和2年),大阪每日新闻社与东京日日新闻社等将御岳山选为日本二十五胜之一。
御岳山与木曾山脉是木曾扁柏生长地,林业兴盛,因此未划入国定公园,仅被划入长野县的御岳县立自然公园[18]与岐阜县的御岳山县立自然公园[19]。御岳山腰森林茂密,多瀑布,是木曾川水系的源头。
在1979年(昭和54年)10月28日喷发以前,御岳山曾被认为是死火山或休火山[8]。2008年(平成20年)3月31日,气象厅发布火山喷发警戒等级1(留意活火山)与火山喷发预报[20]。 2014年(平成26年)9月27日,喷发的火山碎屑流沿南侧斜面流下,火山喷发警戒等级提升至3(入山管制)[21],火山口周边4公里区域禁止进入。2015年6月,火山喷发警戒等级下调至2(火山口周边管制)[22],禁止进入区域缩小至火山口周边1公里。2017年8月,火山喷发警戒等级下调至1(留意活火山)[4]。现在禁止进入区域维持在火山口周边1公里,但依据“岐阜县北阿尔卑斯地区及活火山地区山岳事故防止相关条例[23]”,若要进入御岳山火山口周边4公里以内的范围,需提出登山申请书。
山名由来
自古有王岳藏王权现坐镇[24],修验者尊称本山为“王之御岳”(おうのみたけ),简称“王岳”(おうたけ)[9][25][26][注释 1]。之后演变为“御岳”[27]。因此其念法“おんたけ”与源自修验者总本山金峯山“金之御岳”(かねのみたけ)的甲斐御岳、武藏御岳“みたけ”不同[28][29]。在日本全国众多山岳中,有“山有富士、岳有御岳”之称[26][30]。
火山、地势

御岳山是日本标高第14高的山,在火山中则仅次于富士山[注释 2]。最高点剑峰属长野县,另有摩利支天山(2,959.2公尺)、继子岳(2,858.9公尺)、继母岳(2,867公尺) 等外轮山,山顶部呈现梯形,南北长约3.5公里。北端的继子岳是较新的山体,从北侧山麓所见,由于看不见其他山峰,山体呈现如富士山的圆锥形,因而被称为“日和田富士”[31]。另外,长野县侧有寄生火山三笠山(2,256公尺)、小三笠山(2,029公尺)。王泷口登山道至外轮山的会合处称“王泷顶上”(标高2,936公尺)[32],小坂口登山道至外轮山的会合处称“飞驒顶上”(标高2,811 m)。
由于古时的喷发活动,火山灰遍布周边山麓原野,如长野县侧山麓斜坡耕地可见深色的火山灰。另外,属长野县的开田高原以荞麦产地闻名[9]。岐阜县侧地形较长野县侧复杂,平坦地少,脊线弯斜[9]。
2007年(平成19年)5月10日,地质百选选定委员会将御岳山选入“日本地质百选”第1期(全国83处)[33]。

1995年6月25日的喷烟情况

2011年9月18日的喷烟情况

2011年9月18日的喷烟情况
御岳山位居东日本火山带的西端,基盘由古生层与中生代浓飞流纹岩类组成,基盘上是高1,400-1,900公尺、由橄榄石、复辉石、安山岩等组成的成层火山[5][8][34]。过去喷发时,熔岩会往各方向流动,其中往西流的摩利支天山第6溶岩流最达约17公里。其末端是现今岐阜县的安山岩大岩壁岩立[35]。
以一之池为中心,连结摩利支天山、继母岳、王泷顶上的外轮山内侧被认为是破火山口。而在破火山口形成以前,御岳山推测是高度可与富士山匹敌的成层火山。因火山大爆发而崩塌的土石形成土石流沿著河川流至岐阜县各务原市的各务原台地。该次大喷发也形成剑峰、摩利支天山、继母岳等山峰,使得御岳山成为复成火山,其山容类似非洲的吉力马札罗山[36][37]。
197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最后的岩浆喷发是发生在约2万年前,但在2006年(平成18年)岐阜县的调查与2008年(平成20年)国土交通省多治见砂防国道事务所及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调查发现,包含约5200年前爆发的火山碎屑流在内,御岳山在两万年间共发生了四次(约1万年前、约9000年前、约5200年前、约5000年前)岩浆喷发[34][38]。2007年(平成19年)4月30日,信浓每日新闻报导指出,岐阜县在剑峰西北方6公里的下吕市小坂町发现约5200 - 6000年前的火山碎屑流所堆积的地层,并确认是五之池火山口的喷出物。
1979年的水蒸气喷发六个月前,三之池出现池水混浊与冒泡现象。喷发六小时前,御岳山发生火山口下方地震,被认为是喷发的前兆[39]。1979年以后,御岳山一直有(1991年、2007年)小规模喷气活动[40][41]。2014年,气象厅将其指定为“为了火山防灾需充实监视、观测体制的火山”[42],山顶周边设有观测火山活动的地震仪、空气振动测量仪、倾斜仪、火山气体监测器、GPS观测装置、监视镜头等设备[43][44]。2001年起,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环境学研究科配合“岐阜、长野两县火山喷发警戒避难对策事业”进行御岳火山灾害观测[45]。2011年(平成23年)7月27日,“御岳山火山喷火紧急减灾对策砂防计画检讨会”拟定御岳山火山喷火紧急减灾对策砂防计画[38]。
1979年(昭和54年)水蒸气爆发以前,众多学者与一般民众皆将御岳山视为死火山。因此当时媒体将此次爆发宣传为‘死火山大爆发’[46]。然而,19世纪前半的文献就有记载实际的喷气活动现象[41]。而气象厅在1968年(昭和43年)发行的“火山观测指针” 已将御岳山(御岳山)列在63座活火山之一,1975年(昭和50年)发行的《日本活火山要覧》也将本山列入77座活火山之一[47]。
1979年,当时山上没有建立稳定的观测体制,因此无法观测出明确的前兆。同年10月28日,水蒸气喷发出约1,000公尺高的喷烟[40][48]。同日五点火山开始喷发,到下午两点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缓。本次喷发总量约二十多万吨。喷烟延伸至东北方向的轻井泽町与群马县前桥市一带[8][48][49][50]。
这次火山爆发促使日本对火山分类(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定义)的审查[8][41]。日本现在已不再使用“活火山”以外的用语[51]。
御岳火山的活动史可分为以休止期分隔的古期、新期两个活动期[52][53],以及新期以后至现在的静穏期[8]。然而,学者对于各时期的年代推论并未统一,其差距可至五万年左右。
- 古期御岳火山(78万年前以前至39万年前)
古期御岳火山是具有喷火口,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组成的复成火山群,标高3,200-3,400公尺[54]。古期御岳火山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约78万年前以前至64万年前、以火山喷发碎屑为主的阶段,以及约64万年前至39万年前、以熔岩流为主的阶段[55]。以火山喷发碎屑为主的阶段还可再细分为三个子阶段[53]。另外,依据熔岩层的年代値与分布,可推测当时有四个火山体[56]。若提到影响日本全国的广域型火山碎屑,则御岳火山的汤川火山喷发碎屑5与上浦泽火山喷发碎屑分别可对应上总层群中的白尾火山喷发碎屑(约77万年前[57])与笠森12火山喷发碎屑(60-58万年前)[58][59]。
- 78万年前至65万年前 - 东部火山群
- 68万年前至57万年前 - 土浦泽火山
- 64万年前 - 东侧山腰喷出仓越熔岩。形成现在的仓越高原。
- 54万年前至52万年前 - 上俵山火山
- 44万年前至42万年前 - 三笠山火山
- 东侧山腰喷出安山岩质溶岩的三笠山熔岩。
- 休止期(约39万年前至10万年前)
约30万年的活动休止期间,山体受到侵蚀,形成深谷与和村泥流。
- 新期御岳火山(约10万年前至2万年前)
依据活动区域分为摩利支天火山群与西侧的继母岳火山群[60][61]。
- 继母岳火山群 - 约9万年前喷发出远至关东地方的御岳第1轻石层与盐尻轻石层、Pm-I火山喷发碎屑[62]。本次活动为普林尼式火山喷发,使得古期御岳火山中央形成直径5-6公里的破火山口,并形成新谷熔岩层、汤之谷熔岩层、浊泷火山碎屑流堆积物、三浦山熔岩层。总喷发量50 km3(30 km3 DRE)。
- 摩利支天火山群 - 破火山口形成后的约8万年前至约2万年前活动,由摩利支天火山群的浊河火山、金刚堂火山、奥之院火山、草木谷火山、继子岳火山、与大略呈南北方向的小火山群四之池火山、一之池火山、三之池火山等火山口喷发出安山岩质的熔岩、火山碎屑[63]。喷出量以四之池火山口最多。火山群的喷发形成现在御岳山最高点剑峰火山口丘与南北山顶群。
- 约6万年前 - 喷发摩利支天熔岩。摩利支天第6熔岩沿著浊河川支流大俣川流动形成柱状节理的“岩立”(所在地为下吕市小坂町落合中崎平),并于1957年(昭和32年)指定为岐阜县天然纪念物[35]。
- 约5万年前 - 大规模山体崩塌,土石由东侧山麓西野川流向王泷川、木曾川流域,最远至约200公里下游的爱知县犬山市。
- 约2万年前至现在的静穏期
2000年代以前认为从约2万年前开始进入静穏期,然而近年研究发现最近1万年间曾发生四次岩浆喷发与十多次水蒸气爆发[64]。
- 约1万年前 - 柄谷火山碎屑流带来1740万平方公尺的轻石[38][65]。
- 约9,000年前 - 喷发三之池熔岩,约5亿平方公尺[38][63]。
- 约6,000年前 - 形成五之池火山口[65]。
- 约5,200年前 - 喷发女人堂火山渣,约140万平方公尺[38]。
- 约5,000年前 - 喷发浊泷火山渣,约35-75万平方公尺[38]。
- 有史以来
《御岳山 地质与喷火记录》记载774年与1892年曾有喷火活动,然而之后的研究认为这两次喷发并不存在[41][66]。
1979年以后是有史以来火山活动最活跃的时代。
- 19世纪前半 有小规模喷气活动的纪录。
- 1968年 气象厅“火山观测指针”列为63座活火山之一。
- 1975年 气象厅“日本活火山要覧”列为77座活火山之一。
- 1979年(昭和54年)
地狱谷上方标高2,700公尺一带形成10个火山口群[8][40],喷发出18万吨至20多万吨火山灰[38][67]。最大降灰深度是温田原的三公分[68]。喷出的火山灰以带有湿气的埃洛石、高岭石、蒙脱石等为主要成分。其中,蒙脱石的存在,认为是由于山顶地表下的浅层有泥浆流动,泥浆受到深处的高温气体加热而喷出形成[69][70]。本次爆发造成1名登山客受伤[8]。- 4月开始,三之池池水浊化[39]。
- 10月28日
- 喷火六小时前,山顶下方的地震增加[39]。
- 5点左右 - 水蒸气爆发,王泷村役场职员确认山顶附近有高150公尺的喷烟[8][48]。
- 5点15分左右 - 从王泷顶上往山顶的登山客闻到硫磺臭味,15分钟后降下火山灰[8]。
- 6点左右 - 王泷口7合目登山口(田之原)的登山客看见山顶附近有黑烟升起,山顶的登山客听到类似喷射机的声音与烟[8]。
- 9点左右 - 三岳村看到白烟上升,田之原白烟变为茶色。
- 9点30分 - 飞机确认山顶的山小屋被黑色火山灰覆盖,并有高1,000公尺的喷烟往东北东方飘散。
- 11点 - 定期班次飞机确认高1,800公尺的喷烟与下方有灰色火山灰喷出,火山灰影响到三岳村。
- 12点 - 长野地方气象台发布临时火山情报第1号。
- 12点30分左右 - 确认有蕈状云状的喷烟。至八合目为止有飞石。喷火口附近确认有直径达1公尺的飞岩。喷烟高约4000至5000公尺。
- 15点左右 - 三岳村有大量火山灰降下。开田村受到火山灰影响,视距仅10-20公尺。
- 16点左右 - 开田村火山灰逐渐减少。
- 17点左右 - 王泷村确认有大量黑烟,王泷顶上的山小屋确认有白色喷烟。王泷口村有大量降灰。
- 18:45 - 长野地方气象台发布临时火山情报第2号。
- 10月29日 - 喷烟量减少并变为白色,火山灰降灰减少[8][48]。
- 10月31日 - 喷烟与火山灰停止。

- 11月4日 - 白色喷烟达100公尺,持续小型活动。
- 12月2日 - 深夜在山顶附近观测到微小地震与鸣动,持续数日。
- 12月底 - 极少量喷烟。
- 1984年 气象厅“日本活火山总覧”公布77座活火山。
- 9月14日 长野县西部地震
- 1991年(平成3年)5月中旬 - 79-7火山口发生小规模喷发,喷出约10吨左右的火山灰[40]。约1个月前开始出现火山性地震[71]。79火山口群部分火山口与地狱谷上方喷气孔持续喷发。有火山碎屑流发生的纪录[67]。
- 2004年 发生微弱地震与喷气活动[72]。
- 2007年(平成19年)3月16日左右[73]- 79-7火山口发生小规模喷发[40][74]。约4个月前开始有火山性地震与山体膨胀现象,约2个月前开始有低周波地震与火山性微动[39][75]。
- 2008年(平成20年)3月31日 - 气象厅导入火山喷发预警级别,发布喷发预警(火山喷发预警级别1)[20]。
- 2014年(平成26年)
- 8月底起观测到火山性地震。
- 9月27日 - 11时52分喷发[76]。

1984年(昭和59年)9月14日8时48分49秒,南山麓发生长野县西部地震(规模6.8),造成御岳山南斜面大规模崩塌[34]。因地震崩塌的大量土石沿著木曾川水系浊川上游支流传上川往下滑动至王泷川[34][60][77]。时间长达八分钟,平均时速达80-100公里,移动距离约3公里,称作“御岳崩塌”[78]。此次崩塌造成浊川温泉、住宅、营林署建物毁损,15人丧生[34]。

1927年(昭和4年),京都大学地理学者田中阿歌麿进行湖沼调查[79][80],确认御岳山有五座火山口湖,分别命名为一之池至五之池。呈现祖母绿色的二之池与三之池常年有水,其中二之池是日本最高的湖泊(2,905公尺),深度达3.5公尺[81]。与御库里池等飞驒山脉火水口湖相比,由于日夜温度差造成融雪量差异,二之池的一日水位变化可达40公分左右[36]。1979年火山喷发将大量硫磺带入二之池,使得池水呈现酸性。现在,周边山小屋利用湖水作为住宿者的洗澡水[82]。三之池是御岳山最大的池[83],湖盆平均斜度14.4度、水深13.3公尺,8月初湖表平均水温为9.75℃,低层为9.5℃[36]。由于三之池畔祭祀荒神与白龙王初春姬大神等神明[84],因此三之池的湖水被信徒视为御神水(ごしんすい)[85][86],并与王泷村御岳神社里宫御神水选为“信州之名水、秘水”之一[87]。四之池是高地湿原,是高山植物生长地。另外,二之池西北斜坡与赛之河原之间有个小洼地,在多雨期会形成小水池,称为六之池。
图片 | 名称 | 标高 (公尺) |
水深[36] (公尺) |
备注 | 座标 |
---|---|---|---|---|---|
![]() |
一之池 | 2,990 | 多呈现干涸状态 | (35°53′42.9″N 137°28′42.4″E) | |
二之池 | 2,905 | 3.5 | 日本最高的湖沼 东北岸有二之池小屋 |
(35°53′51.4″N 137°28′52.0″E) | |
三之池 | 2,720 | 13.3 | 湖岸线705公尺 湖盆平均斜度14.4度 |
(35°54′27.1″N 137°29′11.3″E) | |
![]() |
四之池 | 2,690 | 水流从湿原往东流 | (35°54′41.8″N 137°29′14.8″E) | |
五之池 | 2,790 | 残雪期与降水后才有水 水池北侧有五之池小屋 |
(35°54′32.5″N 137°29′1.3″E) |
由于以御岳山为源头的河川有许多瀑布,因此御岳山又被称为瀑布之山[88]。这是因为御岳山地形陡峭、高低差大,加上独立峰山体广大,降雨量多,茂盛的森林提供高度的保水能力,使得此地水源源源不绝。虽然有许多瀑布难以接近,但从黑泽口至油木尾根的游步道可看见百间瀑布(西野川支流南俣川)、开田高原的尾之岛瀑布、王泷口瀑布、清泷、浊河温泉附近的仙人瀑布、绯之瀑布、入选日本瀑布百选的根尾瀑布等。新泷与清泷是御岳教的行场,新泷由于有洞窟,因此成为信众断食修行的场所[84]。冬季时,新泷(高度差约30公尺)与清泷还会形成冰柱[89]。黑泽口四合目的灵神场周边有日之出瀑布、明荣瀑布、大祓瀑布、松尾瀑布等,是祭祀不动明王等神灵的行场[90]。下吕市小坂町境内共有200座高低差达五公尺以上的瀑布[39],不仅有专门网站介绍,并规划了众多观赏路线供民众选择[91]。

御岳山位在北阿尔卑斯(飞驒山脉)的延长线上,因此有人将御岳山视为北阿尔卑斯的一部份,但由于与北侧乘鞍岳之间并没有棱线与山峰连结,一般将之视为不同山系。不过,两山之间也没有河川隔阂,因此至今仍未有定论。而在指南书中,可见将御岳山与中央阿尔卑斯一同介绍的情况[92],因此有许多民众将御岳山视为中央阿尔卑斯的一部份,然而御岳山与中央阿尔卑斯之间有木曾川分隔,很明显的不属同一山系。在国土地理院的日本主要山岳标高一覧中,到镰峰为止是列在“飞驒山脉南部”,御岳山则是列在“御岳山与其周边”[1]。御岳山与镰峰之间的鞍部为长峰峠(标高约1,350公尺)[6]。
历史、信仰
御岳山是山岳信仰的名山。一般将富士山、白山、立山列为日本三灵山,但有时也以御岳山取代白山或立山。在日本的山岳信仰史中,御岳山的御岳讲与富士山的富士讲同为日本庶民的重要信仰[93][94]。御岳山也是教派神道之一的御岳教信仰对象。最高点的剑峰上有祭祀大己贵尊与惠比寿神的御岳神社奥社。镰仓时代,御岳山一带曾是修验者的行场[9],但在之后衰退[95]。室町时代中期,神泽杜口的随笔《翁草》[96]记载了参拜的情况。当时人们要前往山顶的御岳神社奥社登拜时,需在山麓进行75日或100日严格的精进洁斋,结束后才可进行一年一次的上山登拜[12][97]。1560年(永禄3年)6月13日,木曾义昌与随从为了祈愿,先在御岳神社里宫进行100日的精进洁斋后登山参拜[98]。江户时代前期,行脚僧圆空也曾来到御岳山参拜,现在周边寺院留有许多当时的木雕佛像[99]。1785年(天明5年),尾张春日井郡出身的觉明行者与当地信徒打造登山口黑泽口的登拜道[10],使得登拜更为普及,也开始出现舍弃严格修行仅做水行的参拜客[12][100]。之后,普寛行者开设另一个登山口王泷口。江户时代,王泷口、黑泽口与小坂口三个登山道的开通,使得御岳教扩展至全国,成为大众化的信仰名山[12][101]。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初期,在御岳讲的热潮下,每年有数十万人前往登拜[81]。江户时代末期的《信浓奇胜录》记有当时的参拜状况[81][102]。1868年(明治元年),黑泽口8合目设置第一个山小屋“女人堂”,并限制女人继续向前登山[101],1872年,太政官通达宣布御岳山解除女性禁令[9]。
王泷口与黑泽口的山道有许多灵场与修行场迹[5]。御岳信仰有在自然石块上刻印灵神(れいじん)名称的习俗,称为“灵神碑”[103]。现在黑泽口参道有大约5,000座灵神碑[37]。另外,距离御岳山较远的鸟居峠与和田峠等遥拜所,可见到御岳信仰的石碑与祠堂[9]。江户时代后期的绘师谷文晁在《日本名山图会》中,将御岳山列为名山介绍[10]。随著林道黑石线与白崩林道等收费道路与御岳缆车的通车与启用,吸引大量登山客来到御岳山[104]。1985年(昭和60年)起,山腰陆续开设四座滑雪场。
御岳神社祭祀称为御岳大神的国常立尊、大己贵命、少彦名命[105]。王泷口设有里宫,黑泽口设有里宫与若宫,木曾御岳神社王泷口的奥社在王泷顶上,木曾御岳神社黑泽口的奥社在山顶的剑峰[106]。1882年(明治15年)6月,小谷分喜出版《御岳神社社略缘起》[107]。1944年(昭和22年),御岳教等教团与御岳神社成立“木曾御岳山奉赞会”,之后更名为“御岳山奉赞会”,负责神社的营运[108]。1984年(昭和59年)9月14日,御岳山发生地震(长野县西部地震),一合目里宫的拜殿与末社半毁,而作为行场的清泷,其瀑潭遭到土石掩埋[109]。御岳神社黑泽口有太太神乐献演活动。

- 木曾御岳神社黑泽口
- 木曾御岳神社王泷口
- 八海山神社 - 位于王泷口5合目,主掌眼病平愈
- 三笠山神社 - 位于王泷口7合目的三笠山顶上,主掌道中安全、交通安全
- 田之原大黑天 - 位于王泷口5合目的田之原,主掌商业繁盛、开运
- 御岳神社飞驒口里宫 - 浊河温泉登山口
从远方前来登拜御岳时,最早能远望御岳山的地点称为“御岳的四门”[114],设有鸟居等作为御岳山的遥拜所[115][116]。此四门对应佛教四门,分别为岩乡村神户的发心门、长峰峠的菩萨门、三浦山中的修行门、鸟居峠的涅槃门[117]。另外,木曾福岛往黑泽口的古道,在合户峠与姥神峠等地也设有御岳遥拜所[118][119]。
觉明行者(日语:覚明行者/かくめいぎょうしゃ)生于1718年(享保3年)3月3日,是尾张国春日井郡牛山村皿屋敷的农夫丹羽清兵卫(左卫门)与千代之子,幼名源助,后改名为仁右五卫门。小时生活在新川村土器野新田的农家[120][121]。1818年(文政元年)10月的《连城亭随笔》记载觉明行者在结婚后开设饼店[121][注释 4]。之后,觉明行者成为在各地巡礼修行的行者[121],并在木曾谷各村进行布教[122]。1782年(天明2年),觉明行者向管辖御岳山的神职武居家与尾张藩木曾代官山村氏提出登山许可,但认为会破坏维持数百年的登拜型式(精进洁斋)而拒绝[123]。1785年(天明5年),在未取得登山许可的状况下,觉明行者于6月8日带领八名地方居民、6月14日带领39名尾张信众、6月28日带领约80名信众登拜[123],因此被拘留21天[123]。1786年(天明6年),觉明行者带著众多同志登拜并整修黑泽的登山道,但在整修途中于6月20日[注释 5]病倒二之池畔,之后葬在黑泽口九合目的觉明堂宿舍岩场[123][124]。现在山小屋“觉明堂”旁有觉明行者的灵场。之后,继承觉明行者意志的信徒完成了黑泽口登山道的整修。随著信众的增加,也带动了福岛宿的发展。1791年(寛政3年)6月,山麓庄屋一同向武居家提出轻精进登拜,并于1792年(寛政4年)1月1日取得许可[122][123][124]。1850年(嘉永3年),上野东叡山日光御门主授予菩萨号给觉明行者[125]。
此外,觉明行者在山麓的开田西野教导村人种植,成为当地地名“开田”的由来。1806年(文化3年),此地设立稗田石碑作为纪念[122]。

普寛行者(日语:普寛行者/ふかんぎょうしゃ)在1731年(享保16年)于武藏国秩父郡大泷村落合出生(本名本明院普寛),传闻青少年时期仕于酒井雅乐头家[127]。1764年(明和元年)于三峯神社入门,成为本山派的修验者[127]。1792年(寛政4年)5月,普寛行者带领江户等地的信众前往御岳山,6月8日入山并在各地进行御座(おざ)[注释 6],6月10日开辟王泷口[127]。之后,在江户一带组织御岳讲,宣扬御岳信仰[127]。1794年(寛政6年)在上州武尊山、1795年(寛政7年)在八海山进行开山活动,1801年(享和元年)9月病倒于武州本庄宿[110][128]。现在王泷口3合目的清泷有普寛行者的墓塔[129]。1850年(嘉永3年),上野东叡山日光御门主授予普寛行者菩萨号[125]。1890年(明治23年),王泷村举行普寛行者百年祭,并设立纪念碑[80]。普寛行者的直系弟子如广山行者、泰贤行者、顺明行者等人,及之后众多行者持续宣扬御岳讲[130]。
最初,普寛行者与其后人在江户等关东地方开设普寛行者体系的御岳讲社[29]。之后,普寛行者弟子仪觉行者(きかくぎょうじゃ、1769-1841年)在东海地方开设宫丸讲。觉明行者体系的讲社则以爱知县为中心向西日本扩展[131]。其中,浓尾平野的农民将作为木曾川源头的御岳山视为水分神之山[132]。而木曾谷地域也有许多普寛行者系的讲社[133]。御岳信仰相信,各讲的先达(指导者)灵魂将作为灵神附于碑上(灵神碑)镇守于御岳山登拜道[26],也就是“死后我的御灵将回归山中”[134]。
在过去,御岳山的登拜有一种形式是由行者带领信徒一起进行圣地巡礼之旅(御岳参拜[135])[136],而讲者在此多做为引导者带领团队前进。
江户时代开始,关东与尾张等地的民众多利用中山道前往御岳山,1919年(大正8年)中央本线全线开通后逐渐改从木曾福岛站开始登拜[137]。1923年(大正12年)木曾森林铁道铺设后,木曾福岛站可搭乘御岳交通的巴士前往黑泽与王泷[137]。1966年(昭和41年),收费道路林道黑石线全线开通,可搭乘巴士直接到达王泷口的田之原,1971年(昭和46年),收费道路白崩林道全线开通,可搭乘巴士直接到达黑泽口的中之汤[138]。现在,在天气稳定的7月下旬至8月中旬,民众常选择两天一夜或三天两夜的登拜活动[139],主要路线有从黑泽口经8合目的女人堂至山顶后折返下山、从黑泽口经山顶至王泷口下山等路线,或是从王泷口至山顶后折返下山、或是从王泷口经8合目的女人堂至黑泽口下山的路线[139]。

现在的御岳信仰团体有御岳教、木曾御岳教、神进大教、神理教、禊教、大成教、神道修成派、丸山教、稻荷教、天台宗寺门派与古时被称作讲社的旧教派神道系教团[140]。
御岳教(日语:御嶽教/おんたけきょう)是教团本部设于奈良县奈良市(御岳山大和本宫)的教派神道,为神道十三派之一[141]。御岳教山本部木曾大教殿位于长野县木曾町福岛新满郡。1984年(昭和59年)4月,日本全国的御岳教教会、枝教会、布教所有978(爱知县263、岐阜县98、埼玉县47、长野县40等)处[142]。
木曾御岳教(日语:木曽御嶽教/きそおんたけきょう)是1946年(昭和21年)由觉明行者体系讲社等组成设立的御岳信仰宗教教团。总本厅与天昇殿事务所在木曾町三岳[137]。
- 702年(大宝2年)6月 - 役小角开山[5],高根道基在山顶的剑峰创建御岳神社奥社[26][101]。
- 774年(宝龟5年) - 信浓国司石川望足 (石川朝臣)受敕令登顶,祭拜大己贵命与少彦名命祈求恶疫退散[26][110]。
- 925年(延长3年) - 白河少将重赖登拜,建造御岳神社奥社的神殿[101]。
- 928年(延长6年) - 醍醐天皇敕使于黑泽口建造御岳神社里宫[110]。
- 1161年(应保元年)- 传闻后白河天皇敕使登山参拜[110]。
- 1177年-1184年(治承元年-寿永3年) - 传闻木曾义仲为打倒平氏登拜祈愿[5]。
- 室町时代 - 修验者登拜兴盛。
- 1492年-1500年(明应-大永年间) - 木曾义元为打倒小笠原氏,于薮原峠建造遥拜御岳的鸟居[110]。
- 1503年(文龟3年) - 王泷村祚宜彦五郎书写《王御岳登山清女行法卷》的祭文[110]。
- 1507年(永正4年) - 王泷村祚宜彦五郎书写《王御岳藏王权现祭祀祝词》[110]。
- 1560年(永禄3年)6月13日 - 木曾义昌与随从为祈求武运昌隆而登顶[79][110][注释 7]。
- 1591年(天正19年) - 王泷村祚宜泷六郎右卫门写下《岳由来记》[110]。
- 1593年(文禄元年) - 王泷村祚宜泷六郎右卫门写下《御岳山缘记》[110]。
- 1716年-1735年(享保年间) - 本草学者丹羽正伯在山中进行生药的采集与调查[143]。
- 1719年(享保4年)6月15日 - “山村家给人古畑助三郎以下四十一名”登拜[110][144]。
- 1785年(天明5年) - 尾张的觉明行者开设黑泽口[101]。御岳信仰名山在江户时代对一般大众开放[5][145]。
- 1791年(寛政3年) - 开设小坂口。
- 1792年(寛政4年) - 代官山村良乔允许御岳山的轻精进登山,并通知武居家[100][145][146]。
- 1849年(嘉永2年) - 传闻普寛行者弟子寿光行者采集御岳山百种灵草制作生药[147]。
- 1861年(文久元年) - 剑峰的御岳神社奥社进行祠堂石垣改建,挖掘出700枚左右的大观通宝[148]。
- 1872年(明治5年) - 发布解除神社佛阁地的女人禁制。
- 1907年(明治40年) - 御岳山上开设御岳夏季邮便局[80]。
- 1925年(大正14年) - 御岳自动车商会(现在的御岳交通)开业[80]。
- 1952年(昭和27年)3月3日 - 长野县侧的山域指定为御岳县立自然公园[18]。
- 1954年(昭和29年)3月 - 王泷口开始建设自动车道路。
- 1961年(昭和36年)- 南山麓的牧尾水坝完工,负责供给中京圈用水。
- 1966年(昭和41年)- 王泷口的收费道路林道黑石线(现在的村道41号线)开通至田之原。

- 1971年(昭和46年)- 黑泽口的收费道路白崩林道开通至中之汤。
- 1979年(昭和54年)10月28日 - 西南侧斜面水蒸气爆发,有史以来第一次喷发[40]。
- 1984年(昭和59年)9月14日8时48分49秒 - 御岳山下方发生规模6.8的长野县西部地震[49],剑峰南南东方的传上川上游发生崩塌,影响王泷川沿岸山麓[149]。浊川温泉遭到土石掩埋,经营者一家行踪不明。
- 1985年(昭和60年)- 东南东山腰的御岳滑雪场(现在的御岳2240)开业。
- 1989年(平成元年) - 御岳缆车开业。
- 1996年(平成8年) - 东山腰的开田高原MIA滑雪场开业。
- 1997年(平成9年)4月1日 - 收费道路林道黑石线免费开放。
- 1998年(平成10年)- 北岳山腹的CIAO御岳滑雪度假村开业。
- 1999年(平成11年)4月1日 - 岐阜县侧山域指定为御岳山县立自然公园[19]。
- 2004年(平成16年)3月1日 - 山麓的小坂町及萩原町、下吕町、金山町、马濑村合并成立下吕市。
- 2005年(平成17年)2月1日 - 山麓的朝日村、高根村及高山市、丹生川村、清见村、庄川村、宫村、久久野町、国府町、上宝村1市2町7村合并成立新的高山市。
- 11月1日 - 山麓的开田村、三岳村及木曾福岛町、日义村合并成立木曾町。
- 2007年(平成19年)11月13日-11月14日 - 木曾町举行日本山岳修验学会(木曾御岳学术大会)[150][151]。
- 2014年(平成26年)9月27日 - 东南斜面喷发水蒸气,多名登山客丧生。
环境
1757年(宝历7年),松平君山的《吉苏志略》记载了御岳山的环境[152]与偃松、驹草、御蓼、白鼬等动植物,并有星鸦、岩雷鸟等鸟类的素描[153]。标高1,500m以下的山麓可见日本扁柏、罗汉柏等木曾五木[9]。现在,王泷口登山道的田之原天然公园周边约830公顷的土地已被指定为木曾御岳自然休养林[154]。而1836年(天保7年)在西山麓的下吕市小坂町赤沼田所种植的日本扁柏人工林也在1993年(平成5年)由林野厅指定为“赤沼田天保日本扁柏植物群落保护林”[155]。 田中澄江在著作《花之百名山》’中将北极花列为御岳山的代表花[15]。另外,木曾町三岳也生产被称为“御岳黑光真石”的安山岩,是御岳信仰的灵神碑材料。
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御岳山有大角鹿栖息,而东山麓的开田高原则是大角鹿的狩猎场[156]。另外,在开田高原西野的柳又遗迹曾挖掘出石器与土器[156]。
山顶附近的登山道可见生活在高山地带的星鸦、岩雷鸟、孔雀蛱蝶。其中,岩雷鸟(雷鸟)已被列为日本特别天然纪念物[157],环境省将其列为红色名录极危物种(绝灭危惧IA类)[158],岐阜县将其列为绝灭危惧I类、长野县则列为绝灭危惧II类[159]。2008年的调查发现栖息地从1981年的50处减少至28处[160]。现在,山中栖息的动物有鼬、野猪、貉、亚洲黑熊、日本猕猴、日本赤狐,以及花雀、桑鸤、绿雉、旋木雀[161]、煤山雀、佛法僧等鸟类[5]。东南山麓的长野县木曾郡木曾町的“三岳佛法僧繁殖地”已被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162]。 开田高原是木曾马的饲育地,已被列为长野县天然纪念物[163]。
鳞翅目夜蛾科的御岳夜蛾(Apamea ontakensis Sugi)是仅生活在御岳山高山地带的高山蛾[注释 8][164]。而只栖息在本州山岳地带的鳞翅目尺蛾科内城尺蛾(Dysstroma truncata fusconebulosa Inoue)已确认在岐阜县内仅栖息在御岳山[注释 9][165]。

江户时代末期,御岳山的高山植物被称为珍贵的“御神草”,生长于山顶的驹草因此大量消失[166][注释 10]。
明治时代,知名植物学者白井光太郎与三好学分别在1887年(明治20年)7月与1889年(明治22年)登顶采集高山植物[107]。1933年(昭和8年),植物学者中野治房前往御岳山进行植物生态调查[79][80]。
御岳山在林木线以上的高山带有青栂樱、岩梅、里白七竃、大瓢箪木、东北岩高兰、牛皮杜鹃、笃斯越橘(黑豆木)、越橘(苔桃)、米叶栂樱、高岭七竃、珍车、偃松、蔓山鹃、深山榛木(ミヤマハンノキ)等植物与山桔梗(岩桔梗)、多花繁缕(岩爪草)、御蓼、云间草[注释 11][167]、黑百合、驹草(奇妙荷包牡丹)、鹿蹄草叶白珠(白玉木)、千岛桔梗、高山龙胆(当药龙胆)、伏毛银莲花(白山一花)、深山秋麒麟草、深山金梅、深山大根草、红叶唐松等高山植物[168][169][170]。其中,日本特有种御蓼即是在御岳山上发现[171][172]。另外,山上还可见到里白七竃与高岭七竃的杂交种御岳七灶(Sorbus x yokouchii M.Mizush. ex T.Shimizu)[173]。山顶南侧现在由于有火山活动,植物稀少,北侧则有较为丰富的植物相[83]。
御岳山中段的亚高山带,有大白时冷杉(大白桧曾)、花楷槭(麻干花)、日本铁杉(米栂)、卫氏冷杉(白桧曾)、岳桦、唐桧、七灶、针蕗、黑樱桃(深山樱)等树木与蕨叶草、蟹蝙蝠、木曾蓟(キソアザミ)、木曾千鸟(キソチドリ)、加拿大草茱萸(御前橘)、小梅蕙草、山荷叶、芹叶盐釜、竹缟兰、七筋姑(燕万年青)、五叶黄连(梅花黄莲)、舞鹤草、野捕虫堇、雪笹等花草[5][9][168][169]。
御岳山下部的山林地带则有日本水青冈、枫树、连香树、日本栗、白桦、华东椴、水楢等落叶阔叶林与日本七叶树、黑桧、日本花柏、日本扁柏等自然林,以及日本落叶松、日本柳杉、日本扁柏等组成的人工林,还有岩镜、九盖草、日本百合、中国芒、蔓紫阳花、鸟足弁麻(トリアショウマ)、紫斑风铃草(萤袋)、日本蓝盆花、柳兰等花草[168][169]。其中,“木曾扁柏”与“秋田杉”、“津轻桧”合称‘日本三大美林’[5]。
现在,林野厅已在此地规划“御岳蕨叶草”与“胡桃岛偃松等”两座植物群落保护林[174]。 1910年,植物学者小泉源一在此山发现附子属的御岳附子(Aconitum metajaponicum Nakai)[175]。现在是环境省的极危物种[176]。

江户时代本草学研究兴盛,此地是尾张藩采集药草的地点[143]。1716年至1735年(享保年间),本草学者丹羽正伯在山域进行生药采集与调查。1804年至1818年(文化年间),水谷丰文发行《木曾采药记》[143],记载山顶附近有驹草生长[177]。1844年(天保15年),以周边木曾谷山域采取的植物制作的压叶书《木曾产草花根皮类》出版,并以图鉴形式介绍了青栂樱、御山龙胆、黑百合、东北堇菜、珍车、水芭蕉等50种植物[178]。随著本草学的发展,尾张藩的山村代官负责在此进行药草的调查、栽培、管理[178]。1849年(嘉永2年),传闻开辟王泷口的普寛行者弟子寿光行者,登上御岳山采集百种灵草制作生药[147],之后王泷村设立“百草元之碑”记载依普寛行者遗法所制造的百草[179]。随著御岳信仰的扩展,木曾御岳的“御神药”百草传至各地[143],成为御岳参拜的土产[180]。现在,南山麓的长野县制药(御岳百草丸)与日野制薬(御岳山日野百草丸)利用黄檗制造“百草丸”(胃肠药)[143][147][179]。药罐上印有作为御岳信仰象徴的纹章“山三丸”(可见于御岳神社与登山道的灵神碑上)。明治时期以后,由于成为士兵的常备药,为了满足需求过度采集,使得现在的黄檗多半由中国等地进口[179]。

御岳山域的森林在江户时代是由尾张藩管理,明治时代成为御料林,现在山域则多为国有林[135]。其大部分已被指定为水源涵养保安林[181]。另外,御岳特定地理等保护林(1,540公顷)等是为了维持自然环境与保护动植物所成立[181]。而千间樽国有林与胡桃岛国有林有部分区域被指定为“御岳自然休养林”[182]。
登山



古时,御岳山虽是民间信仰对象,但仅有少数修验者登上山顶。江户时代,觉明行者与普寛行者开辟黑泽口与王泷口后,开启了全国各地御岳讲信徒集体登拜的热潮,直至现在仍可看见身著白装束的登拜者。而黑泽口等地也可看见御岳讲的先达协助背负信众的行李与山小屋物资上山[86][183]。
1868年(明治元年),黑泽口8合目的“女人堂”开业,是御岳山第一间山小屋[184]。1872年(明治5年)解除女人禁制后,女性开始能往女人堂以上前进[184][185]。明治初期,外国人的登顶展开了近代登山史[186]。1894年,传教士沃尔特·韦斯顿登顶[12]。而与韦斯顿同时期的美国天文学家帕西瓦尔·罗威尔也在访日时登顶,并在著作《Occult Japan》(第1章“御岳”)中记述当时的情形[187]。
由于登山口海拔高,因此御岳山成为登山客能一日登顶的3,000公尺以上山岳[188]。另外,山麓的开田中学校与王泷中学校、下吕市的小学校等也会举办学校登山活动[189]。不过,若在积雪期登山,由于为独立峰,山顶风势强劲,地面结冰,登山客有滑落的可能,也有可能视线不佳难以确认路况[190][191]。在近年掀起百名山热潮后,旅行社推出了许多登山旅游行程,让一般民众更能登上御岳山。
1979年10月,由于火山喷发,山顶至4合目限制入山。1981年,入山限制缩小至山顶部火山口附近[79]。之后,当地依据气象厅发表的喷发警戒等级进行入山限制的调整[192]。2014年9月,喷发警戒等级上调至3(入山限制),火山口周边约四公里的范围禁止进入[21]。2015年6月,喷发警戒等级下调为2(火山口周边限制),禁止进入区域缩少至火山口周边约一公里的范围[4]。2017年8月,喷发警戒等级下调为1(留意活火山),现在禁止进入区域仍维持在火山口周边约一公里的范围。依据“岐阜县北阿尔卑斯地区及活火山地区山岳遭难防止相关条例[23]”,要进入御岳山火山口周边约四公里的范围时,须提出登山申请书[193]。
- 1868年(明治元年) - 黑泽口8合目的“女人堂”开业,是御岳山最早的山小屋[184]。
- 1873年(明治6年) - 威廉·戈兰德等人成为首位登上御岳山的外国人[79][107]。
- 1874年(明治7年) - Johannes Justus Rein等人登顶[79][186]。
- 1881年(明治14年) - 萨道义与威廉·戈兰德登顶,写下《中部及北方日本旅行导览》[79]。
- 1891年(明治24年)8月 - 沃尔特·韦斯顿登顶[194][195]。
- 1893年(明治26年) - 木暮理太郎从王泷口登顶[79][195]。
- 1894年(明治27年)8月14日 - 沃尔特·韦斯顿从黑泽口登顶后至王泷口下山,之后出版《日本阿尔卑斯登山与探险》等书介绍御岳山等日本山岳[80][195][196]。
- 1933年(昭和8年) - 三笠宫登山[80]。
- 1937年(昭和11年)7月17日 - 英文学者兼登山家田部重治从王泷口登顶后从小坂口下山[197]。
- 1948年(昭和23年) - 山麓的木曾町立开田中学校师生开始举办学校登山活动[86]。
- 2006年(平成18年)6月25日 - 开始举行OSJ御岳SKYRACE(山径越野跑)[198]。
御岳山各方向都有登山道[6][77][199][200]。使用小坂口、日和田口的登山客,除了登上剑峰,也有部分是前往飞驒顶上、继子岳、或摩利支天山。一之池西侧棱线的登山道是剑峰往二之池小屋的路线之一。以前,还有经王泷川支流浊川旁的浊川温泉(已不存在)前往剑峰与继母岳鞍部的松原新道,但在1984年长野县西部地震中崩塌,现已废道[77]。

王泷口是一般车道能抵达的最高登山口(田之原,标高2,160公尺),是前往山顶剑峰的最短路线。途中风景优美。登山口田之原至王泷顶上之间的8合目与9合目有避难小屋。每年7月1日会举行相当于开山的开山祭。积雪期会封闭往登山口田之原的道路,但在初春时期可以改利用御岳2240滑雪场缆车进行雪地登山。1合目有祭拜国常立尊、大己贵命、少彦名命的御岳神社里宫[129]。3合目有清泷与新泷,清泷祭祀清泷不动明王,是登拜者进行水行的行场[129]。5合目有求子神灵十二权现,6合目有眼睛神明八海山大神[129]。标高约2,190公尺的田之原有田之原山庄与木曾御岳自然休养林田之原自然公园,登山季时汽车可开至此地[118]。
- 田之原 - 7合目大江权现 - 金刚童子(8合目下) - 9合目石室 - 王泷顶上 - 剑峰[201]

觉明行者开辟的最古老登山道,也是与御岳教、木曾御岳本教关系最深的登山道。夏天可见咏唱“忏悔反省、六根清净”的白衣登拜者[81][202]。各合目有有人山小屋。现在7合目附近有空中缆车饭森站(标高2,150公尺),与王泷口登山口的田之原海拔相近,因此大多登山客会利用空中缆车至饭森站。与王泷口一样,每年7月1日会举行相当于开山的开山祭。1合目有祭祀大己贵命的御岳神社若宫与祭祀少彦名命的御岳神社里宫[90]。登拜道场可看见许多灵神碑,其中4合目的屋敷场是御岳山最大规模的灵神场[90]。松尾瀑布经油木尾根、百间瀑布至8合目女人堂的路线称为百间瀑布道[118]。百间瀑布有百间瀑布小屋[90]。
- 中之汤(6合目)或空中缆车饭森站 - 行场山庄(7合目) - 女人堂(8合目) - 石室山庄(9合目) - 觉明堂 - 剑峰[203]
木曾侧三个登山口中唯一与信仰无关的登山道。原为营林署(现森林管理署)的作业道。距离长,可充分享受大自然。4合目附近有涌水,之后至三之池为止皆无水源。登山口海拔较低(1,500公尺),适合健壮人士。
- 开田口4合目 - 7合目避难小屋迹 - 三之池避难小屋 - 赛之河原 - 二之池 - 剑峰

往剑峰的路途较长,较少信仰登山者,多为一般登山客。开山在每年6月15日于御岳神社飞驒口里宫举行[204]。本路线以温泉为主打特色。另外,还有一条从登山口经胡桃岛,至窥视岩(のぞき岩)避难小屋下与浊河温泉登山道会合的路线,又称为胡桃岛路线。飞驒顶上的五之池小屋在2010年增建新馆,容纳人增至100人[205]。
- 浊河温泉 - 汤之花峠 - 窥视岩避难小屋 - 飞驒顶上(五之池小屋) - 赛之河原 - 二之池 - 剑峰
前往继子岳顶的登山路线,也是与宗教无关的路线。1998年CIAO御岳滑雪场开发后,登山客多使用全年运行的缆车上山,使得原登山口使用人数下降。利用缆车上山可至与王泷口高度相似的地点(2,190公尺),但经继子岳前往最高峰剑峰的距离依然比其他路线长。此外,本路线的整备程度也较其他路线低。2010年,索道仅在滑雪季(12月初旬 - 5月初旬)运行,春至秋季无法搭乘。
- 日和田口或空中缆车山顶站 - 继子岳 - 飞驒顶上(五之池小屋) - 赛之河原 - 二之池 - 剑峰

御岳山的宗教登山兴盛,因此山上有许多山小屋或宗教小屋。其中五之池小屋是近代的阿尔卑斯风格山小屋[83]。各登山道与山顶都设有山小屋与避难小屋[101][206]。这些山小屋的客厅与客房内多挂著御岳神社的挂轴。另外,有许多小屋是在王泷口、黑泽口开山祭的7月1日以后开始营业,至8月底至9月底为止。御岳神社、御岳教、木曾御岳本教的开山是在7月10日至9月10日,这段期间在小屋可见许多穿著白装束的宗教登山者。五之池小屋的营业时间是6月1日至10月15日,时间较其他小屋长。8合目与7合目的山小屋仅在红叶季营业。
许多山小屋是以二之池池水做为水源来源,其中距离二之池较远的“五之池小屋”与7合目以下山小屋以外的各山小屋合组“二之池水组合”,共同建设与维护水道设施。拥有丰富水源的“二之池本馆”、“二之池新馆”、“石室山庄”、“觉明堂”可让住宿者洗澡,也有某些山小屋在人数少的时候开放让住宿者使用工作人员的浴室。然而,人类活动也带来环境问题,政府正推动山小屋改善厕所与排泄物处理设施[207]。
露营可利用胡桃岛口登山口的“胡桃岛露营场”,其他登山道上没有露营地,[101]。
- 王泷口:田之原登山口2间(田之原山庄与御岳观光中心,后者一般不被视为山小屋)、王泷顶上(王泷顶上山庄)、剑峰山顶(御岳剑峰山庄,旧称“剑峰旭馆”)
- 黑泽口:6合目(中之汤,近年缆车完成后使用人数减少,有时平常日不营业)、7合目(行场山庄,旧称“一之又行者小屋”或“觉明行场小屋”)、8合目(女人堂,别称“金刚堂”)、9合目(石室山庄)、9合目半(觉明堂与“觉明堂休泊所”)、剑峰山顶(御岳顶上山庄,王泷口的御岳剑峰山庄旁)
- 小坂口:飞驒顶上(五之池小屋)
- 二之池周边:池畔(二之池本馆)、飞驒侧(二之池新馆)(二之池本馆与二之池新馆分别经营)
图片 | 名称 | 所在地 | 标高 (公尺) |
御岳山为基准的 方位与距离 (公里) [注释 12] |
收容 人数 |
备注 |
---|---|---|---|---|---|---|
![]() |
五之池小屋 | 小坂口飞驒顶上 五之池北畔 |
2,780 | ![]() |
100 | 2010年增建 |
女人堂 | 黑泽口8合目 | 2,470 | ![]() |
120 | 别名金刚堂 | |
![]() |
石室山庄 | 黑泽口9合目 | 2,800 | ![]() |
80 | |
二之池新馆 | 二之池西北方 | 2,900 | ![]() |
250 | 有入浴设施 | |
![]() |
二之池本馆 | 二之池东畔 | 2,900 | ![]() |
100 | 有入浴设施 |
觉明堂 | 黑泽口9合半 | 3,000 | ![]() |
100 | 旁边有觉明行者的灵场 | |
![]() |
御岳顶上山庄 | 山顶下东南方 | 3,040 | ![]() |
70 | |
![]() |
御岳剑峰山庄 | 山顶下东南方 | 3,040 | ![]() |
150 | |
![]() |
王泷顶上山庄 | 王泷口顶上 | 2,930 | ![]() |
100 | 邻接王泷御岳神社奥社 |
田之原山荘 | 王泷口7合目 | 2,200 | ![]() |
136 | 邻接御岳观光中心 |
山上没有如阿苏山可抵挡火山喷发飞石的庇护所。
- 王泷口:8合目避难小屋、9合目避难小屋
- 开田口:7合目避难小屋(已荒废倾倒)、三之池避难小屋、白龙避难小屋
有些有人山小屋与山顶神社社务所可为宗教登山使用的金刚杖进行烧印。1891年(明治24年),登山道的神社会立起提供“登山杖纪念烧印”的看板[208]。虽然烧印在富士山非常热门,但在御岳山,提供烧印的山小屋正在不断减少。此外,不同于富士山有大量需求,由于御岳山的需求者少,登山客需要多等待烧印加热的时间,费用也较富士山高。
昭和中期以前,从木曾侧上山的登山人数估计如下表[209]。2010年左右,每年从黑泽口入山的人数者约在三万人左右[210]。
年度 | 登山人数 | 备注 |
---|---|---|
1887年(明治20年) | 8,000 | 出自耆老谈话 |
1914年(大正3年) | 30,000 | 出自‘木曽案内’ |
1917年(大正6年) | 50,000 | 出自丸山梓水‘木曽’ |
1929年(昭和4年) | 37,900 | 木曾福岛站调查 |
1936年(昭和11年) | 41,999 | |
1939年(昭和14年) | 63,020 | |
1951年(昭和26年) | 26,900 | |
1955年(昭和30年) | 31,458 |
地理
御岳山是木曾川水系的源头,西侧有飞驒川、东与南侧有王泷川。剑峰山顶有一等三角点(点名“御岳山”、标高3,063.41 m)[11],为一等三角点百名山之一[211]。最高点在御岳神社西侧的岩石标高点[1]。在日本所有山岳中排名第14高[212]。
东南中腰的王泷村一带称为“御岳高原”。


由于是独立峰,周围许多山岳都可见到御岳山的山容。山顶宽广,形成复数尖峰[199]。在岐阜县侧有前卫山,分别为岐阜百山之一的御前山(1,646公尺)与同为岐阜百山的下吕御前山(1,412公尺)。
山容 | 山名 | 标高 (m)[1][11][注释 3] |
三角点等级 基准点名[11] |
御岳山为基准的 方位与距离(公里) |
备注 |
---|---|---|---|---|---|
白山 | 2,702.14 | 一等 “白山” |
![]() |
日本百名山 | |
乘鞍岳 | 3,025.73 | 一等 “乘鞍岳” |
![]() |
日本百名山 | |
![]() |
镰峰 | 2,121.25 | 二等 “镰岳” |
![]() |
|
御岳山 | 3,067 | (一等) “御岳山” (3,063.61m) |
0 | 日本百名山 | |
小秀山 | 1,981.86 | 二等 “小秀山” |
![]() |
日本二百名山 | |
木曾驹岳 | 2,956.14 | 一等 “信驹岳” |
![]() |
日本百名山 | |
![]() |
惠那山 | 2,191 | (一等) “惠那山” (2,190.28m) |
![]() |
日本百名山 |

御岳山是木曾川水系的源头,最后流入伊势湾[6]。山顶东南方13.4公里处有王泷川的牧尾水坝与水库御岳湖,负责供给爱知县等地的饮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用水,其上游有关西电力发电用的的三浦水坝(山顶西南方11.0公里)。王泷川支流浊川的上游赤川有激烈侵蚀的地形,被称作“地狱谷”[199][213]。
- 西野川、白川、王泷川(木曾川支流)
- 飞驒川
- 秋神川、小坂川(飞驒川支流)
南山麓的王泷川在1923年(大正12年)完成木曾森林铁道王泷森林铁道的铺设,1975年(昭和50年)5月30日以前负责国有林的材木运输[214]。1925年(大正14年),御岳自动车商会(现在的御岳交通)开业,营运山麓往来御岳山登山口的路线巴士。1963年(昭和38年),西山腹的名古屋营林局小坂营林署营运的小坂森林铁道浊河温泉线开通,负责运送采伐的,但在1971年(昭和46年)改由卡车运输而废止。1966年(昭和41年),从山麓的王泷村长野县道256号御岳王泷黑泽线至田之原的“收费道路林道黑石线”全线开通,1997年(平成9年)4月1日改为村道41号线(御岳Skyline)免费开放[77]。长野县道473号上松御岳线在东南山麓经白崩林道可是山岳中段的中之汤[77]。东山麓有长野县道20号开田三岳福岛线通过,“御岳Blue Line”可从木曾町三岳的木曾温泉附近至御岳空中缆车滑雪场。其中鹿之濑温泉往上的路段在冬季关闭[215]。东南山麓的县道20号开田三岳福岛线旁有道之驿三岳。东北山麓有国道361号、北山腹有岐阜县道463号朝日高根线、西北山腹岐阜县道435号御岳山朝日线通过。西山麓的下吕市小坂町可由岐阜县道441号浊河温泉线至浊河温泉,又称“御岳Panolama Line”。小三笠山(标高2,029公尺)南面有御岳林道与王泷林道。
2007年(平成19年)11月30日以前,岐阜县侧的JR东海高山本线小坂站及高山站有前往御岳山登山口浊河温泉的浓飞巴士。
- 王泷、田之原线(黑泽、王泷线) - 长野县木曾合同厅舍前 - 木曾福岛站前 - 王泷 - 田之原(御岳山登山口),2006年7月起从御岳交通移交王泷村营巴士运行。
- 御岳空中缆车线 - 木曾福岛站前至御岳空中缆车,2006年(平成18年)6月1日起从御岳交通移交木曾町生活交通系统运行。
- CIAO滑雪度假村线(御岳交通) - 木曾福岛站前 - CIAO御岳滑雪度假村 - 浊河温泉
观光

- 御岳山资料馆 - 位于王泷口二合目。
- 田之原天然公园 - 御岳山登山道王泷口附近的天然公园,有穿越湿原与针叶林的步道与展望台[154]。
- 御岳空中缆车 - 御岳空中缆车滑雪场在2013年结束滑雪场业务,冬季停开[216]。
- 开田高原 - 知名的荞麦产地与木曾马之里,有骑马体验设施。
- 自然湖 - 长野县西部地震在木曾川支流王泷川上游造成的堰塞湖,湖中竖立许多枯木,夏季独木舟盛行[217]。
- 御岳湖 - 王泷川牧尾水坝所形成的湖。
- 御岳休暇村 - 御岳高原的名古屋市保险休养地,周边有木曾御岳乡村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
- 浊河温泉 - 御岳山浊河口登山口的温泉
- 东京大学天文台木曾观测所 - 东京大学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附属天文学教育研究中心的木曾观测所。1977年(昭和55年)2月,香西洋树与古川麒一郎在此发现小行星,命名为‘御岳’。
- 飞驒御岳高原高地训练区 - 西北山腹的高地训练设施。2007年(平成19年)在浊河温泉附近的下吕市开设“御岳环景运动场”。浊河温泉与CIAO御岳渡假村之间有“飞驒御岳尚子Boulder Road”[218]。
- 小坂瀑布周游路线 - 西山腹下吕市小坂町的飞驒川支流小坂川有200处落差达五公尺以上的瀑布[6][39],该网站介绍了许多多瀑布周游路线[91]。
- 三泷路线(椹谷) - 三泷(上段落差5公尺、中段11公尺、下段6公尺)、铜雨樋(あかがねとよ)(落差14公尺)、柄谷(からたに)瀑布(落差15公尺)
- 仙人瀑布路线(浊河川上流部) - 仙人瀑布(落差30公尺)、无名瀑布(落差15公尺)、白糸瀑布(落差15公尺)、绯泷(落差20公尺)

- 根尾瀑布路线(浊河川) - 根尾瀑布(落差63公尺、日本瀑布百选)
- 材木瀑布路线(兵卫谷) - 材木瀑布(落差23公尺)、翡翠瀑布(上段落差10公尺、下段8公尺)
- あまつばの滝路线(椹谷) - あまつばの滝(落差17公尺)、二段瀑布(上段落差10公尺、下段3公尺)、孙八瀑布(落差15公尺)、烧小屋瀑布(落差17公尺)
- 观音瀑布路线(大洞川) - 观音瀑布(落差9公尺)、立岩瀑布(落差45公尺)、盐泷(落差15公尺)
- 浊泷路线(浊河川) - 二段瀑布(上段の落差10公尺、下段10公尺)、く字瀑布(落差15公尺)、浊泷(落差27公尺)
- 岩折瀑布路线(兵卫谷) - 岩折瀑布(落差21公尺)、屏风瀑布(落差28公尺)、吹上瀑布(落差25公尺)
- 千叠瀑布路线(真谷) - 千叠瀑布(落差50公尺)
- 竹箕(しょうけ)瀑布路线(兵卫谷) - 竹箕瀑布(落差23公尺)、扇泷(落差6公尺)
- 龙门瀑布路线(兵卫谷) - 龙门瀑布(落差15公尺)、袴泷(落差20公尺)
- 回廊瀑布路线(椹谷) - 回廊瀑布(落差40公尺)、开门瀑布(落差40公尺)
- 百间瀑布路线(兵卫谷) - 环景瀑布(上段落差50公尺、下段10公尺)、百间瀑布(落差60公尺)
北侧与东侧山腹有以下滑雪场,海拔高(场地上部标高2,000公尺以上),雪质优良,可开放至黄金周左右。
- 御岳2240(旧御岳滑雪场)
- 御岳空中缆车滑雪场 - 平成22年度起冬季停止营业
- 开田高原MIA滑雪场
- CIAO御岳滑雪场
由于位在深山中,能完整看见山体的地点并不多。高山市中切町的“中切町附近的山眺望御岳山”、高山市久久野町无数河的“舟山山顶道路眺望御岳山”、高山市朝日町西洞的“铃兰高原眺望御岳山”、高山市朝日町胡桃岛的“胡桃岛露营场附近展望台眺望御岳山”与“秋神地域眺望继子岳”入选“新高山市100景”[219]。
- 长野县侧有九藏峠与地藏峠等[118]。
- 岐阜县侧有御岳Panolama Line、日和田高原、御岳铃兰高原等。
风景
御岳山是个有壮大山容的独立峰,从浓尾平野(尾张与美浓)与远方山岳都可望见[132]。东海地方有许多学校将山名加入校歌中[注释 13][220]。5月中旬,东面的9合目附近的残雪是知名的雪形(残留的白雪背景与黑色地面形成的图案)[221]。
![]() |
![]() |
![]() | |
东方风越山所见山容 | 南方小秀山所见山容 | 西方位山所见山容 | 北方国道361号所见山容 |
从御岳山山上往东可见八岳、中央阿尔卑斯、南阿尔卑斯、富士山,往南可见小秀山等阿寺山地、浓尾平野,往西可见白山等两白山地,往北可见二之池、乘鞍岳等北阿尔卑斯[222]。
![]() |
![]() |
![]() | |
中央阿尔卑斯后方的富士山 | 八岳与日出 | 继母岳与白山 | 二之池与飞驒山脉(北阿尔卑斯) |
媒体
- 《御岳登山社礼传祝词巻》 - 1576年(天正4年)的古祭文
- 《御岳缘起》 - 室町时代中期1592年(天正20年)祭祀御岳神明的祝词、祭文、缘起等
- 《御岳藏王权现登山次第》 - 1704年-1710年(宝永年间)的笔写本,记述道者从王泷口登拜的方法[223]。
- 《登山古例之事》 - 道者从黑泽口登拜的方法[223]。
- 《御岳由来传记》
- 《御岳登山案内》
- 《御岳一山记录》
- 《木曾采药记》 - 1804年-1818年(文化年间)水谷丰文出版[177]。

- 大型照片计画“御岳山” - 信浓每日新闻于2009年(平成21年)7月至2010年(平成22年)4月的39回连载[225]
- 宫原卓司. 信州木曽御嶽 山麓逍遙. 游人工房. 2001-12. ISBN 4946562346.
- 青木保. 御岳巡礼―現代の神と人. 讲谈社. 1994-10. ISBN 4061591487.
- 上野ミチオ. 御嶽山. 近代文艺社. 1994-11-15. ISBN 4773322586.
- 三浦清吉. 木曽御岳山. 登山・ハイキング(5). ゼンリン. 1999-07. ISBN 4432901535.
- 久山喜久雄. 御岳の風に吹かれて―開田高原への招待. ナカニシヤ出版. 2007-01. ISBN 4888487111.
- 中山郁. 修験と神道のあいだ―木曽御嶽信仰の近世・近代―. 弘文堂. 2007-07-09. ISBN 978-4335100826.
- 木股文昭. 御嶽山―静かなる活火山. 信浓每日新闻社. 2010-06. ISBN 9784784071395.
- 飞騨山岳会. 飛騨の山 研究と案内. ナカニシヤ出版. 2010-11: 160–161. ISBN 9784779505041.
- 菅原寿清. 木曽御嶽信仰とアジアの憑霊文化. 岩田书院. 2012-10. ISBN 978-4872947687.
- 其他请参照参考文献
- 《こころの时代 宗教・人生 山の信仰 霊山御岳》 NHK教育频道,1985年9月8日拨放[226]
- 《日本百名山 御岳》 NHK卫星第2频道,1994年11月3日拨放[227]
- 《いのち辉く山 〜四季・御岳〜》 NHK综合频道,2005年1月1日拨放[228]
- 《周刊 日本の名峰 御岳山》 NHK数位卫星高清频道,2007年6月11日拨放[229]
- 《绝景!夏の御岳山 〜御岳山〜 》 综合频道(NHK名古屋放送局)《ウイークエンド中部》,2010年8月21日拨放[230]
- 《小さな旅 山の歌 祈りの峰 いまも〜御岳山〜》 NHK综合频道《小さな旅》,2010年8月28日拨放[86]
- 《天空の宿へ 〜にっぽん山小屋物语〜》 东京电视台《土曜スペシャル》,2011年9月3日拨放[82]
- 《にっぽん百名山 御岳山》 NHK BS Premium《にっぽん百名山》,2012年9月10日拨放[231]
喷发事故
2014年9月27日,当地时间11点52分,御岳山再次喷发,事前并无预警,因而造成多人死伤。此次喷发,浓烟往南向山麓蔓延至3公里以外地方,根据途径附近的飞机报告,高度可能达到11000米以上。火山灰覆盖近山顶许多小屋,地上累积达15公分。同日12时36分,日本气象厅发布火山口周边警报,并将火山喷发警戒级别提升到级别3的 入山限制(最高警戒级别为级别5),并指出于火山口附近4公里范围内,有必要警戒随著火山爆发而飞出的岩石与火山砾。喷发时,正逢赏枫季及周末休假日,山顶附近估计有超过250名游客,火山在强烈喷发几分钟后,一度有所“停息”,趁这一间隙大部分登山者得以安全撤离,但仍有近40人被困在山上的度假屋(部分受困者于28日成功下山)。
9月27日下午,日本气象厅地震火山部火山课课长北川贞之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自进入2014年9月以后御岳山地震频度开始增加,仅9月11日一天便发生了超过80次地震;但日本气象厅没有观测到山表面因地下熔岩上升而导致的膨胀现象,“仅基于地震的次数判断是否为喷发前兆,这难度很大。”[232]
日本气象厅从8月29日起开始观测到火山性地震,9月10日地震52次,11日地震85次。12日以后呈现减少态势,26日仅为6次。其他测量仪器(除了地震仪,设置了测量岩浆上升导致的山体变化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倾斜测量仪、长焦相机等)的地壳变动数据并未明显变化,因此未将警戒级别上调。东京大学火山学名誉教授荒牧重雄分析称“喷发前未发现山体膨胀,喷烟呈白色”很有可能是“蒸汽爆炸”即岩浆的热量将其上方的地下水膨胀成水蒸气,将聚集在火山口的岩石爆炸或吹飞。较难以发现前兆且可能短时间内多次反复喷发。[233]
长野县警方10月1日发布消息称,此次喷发共造成48人死亡,死者人数超过了1991年长崎县云仙普贤岳喷发事故的43人,成为战后日本最严重的火山灾难[234][235][236]。 日本列岛位于多个地球板块交界处,有110座活火山,20世纪日本最大火山喷发是1914年鹿儿岛县樱岛,流出的熔岩涌向大海,将樱岛和大隅半岛连为一体,樱岛变成半岛,58人死亡。最大伤亡是1926年5月北海道十胜岳喷发发生“融雪型火山土石流”。导致144人死亡和失踪。[237]
10月23日长野县资讯:御岳山喷发造成57人死亡,6人失踪。下山136人(重伤27人,轻伤32人)。由于担心降雪等原因,搜救要等到明年春季之后才能重启。
参见
外部链接
注释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