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修罗(梵语:असुर,Asura;巴利语:असुर,Asura),亦译为阿苏罗、阿素洛、阿须罗、阿须伦、阿须轮,简称修罗,有汉字词组“修罗场”等。汉语直译有非天、无酒、无端正等形式,属于六道之一,是欲界的大力神,或是大力魔王,意思是福报似天,而德行与天神不同,心性暴躁。阿修罗易怒好斗,骁勇善战,曾多次与忉利天神恶战[1],但多数的阿修罗也信奉佛法,是佛教天龙八部护法之一。佛教各派对阿修罗属于轮回何趣有不同意见,有认为属于天趣,有认为属于鬼趣,以及别立阿修罗趣等观点。
一般所谓的阿修罗指的是与忉利天的天人斗争失败,从须弥山退居至大海的非天之神。南传上座部另外划分出住在村里或村落附近,以村民丢弃的食物为生,与饿鬼相似的众生,称为堕苦处阿修罗。
中国传统是将其中的“阿”(a-)字解作“非、不、无”,这和“阿弥陀佛”的“阿”字是同一个,a-有印欧语同源词英文、拉丁文an-/un-/a-。对“修罗”(-sura)词义的解释较多,有:“天”、“端正”、“酒”、“同类”等等。合起来为“非天”、“无酒”、“无端正”。非天说阿修罗“有天神的福报却没有其德行”,“似天而非天”;“无酒”就是说“不饮酒”,传说阿修罗本用海水酿酒,因海水苦咸,酒味不佳,阿修罗嫉妒忉利天神有美酒佳肴,一怒之下不再饮酒;无端正就是说貌丑,佛经解为,阿修罗男性相貌极陋,女性美貌有姿,常迷倒天人,故阿修罗常与忉利天联姻。
现代语言学则认为,梵语asura一词不是由a-(非、不)词根组合而来,而是和古诺斯语的æsir(即北欧神话中的阿萨神族)及阿维斯陀语的ahura(可见于祆教善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名字之中)一词为同源词,在其他印欧语同源词中有大王、王公等含义;故或为固定拼写的单词,本就是一类神灵的名称。
《观佛三昧海经》六譬品第一记载,世界会一次又一次经历:成住坏空的轮回,每次新世界初成时,没有受到劫难波及的光音天人会飞行到世间,光音天人在河中洗澡时,因为身体接触水而愉悦,精体流入水中,后落于泥中形成卵,这个卵经过八千年诞生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在大海戏水的时候,被水精入体而怀孕,又经过了八千年,诞生一男,号为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其有九头、头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九手八脚,体型庞大四倍于须弥山。
在佛教中,阿修罗形象大部分源自印度教中的阿修罗,但是也有部分的特性是只有在佛经中提到的。《法华经·序品》列有四个阿修罗王,即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侯阿修罗王。婆稚,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的前军统帅;佉罗骞驮,意为吼声如雷,亦名宽肩,因其两肩宽阔,能使海水汹涌,啸吼如雷鸣;毗摩质多罗,意为花环,其形有九头,每头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罗侯,意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罗王都统领千万名阿修罗,称为阿修罗众,或称阿修罗眷属。
佛经中提到,阿修罗都好勇斗狠,男性貌丑且嗔怒心重、女性貌美但嫉妒心重,历史上常与天人战争,屡战屡败,曾在败后皈依三宝、并将修罗女嫁给天人,作为政治婚姻。
在南传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中,主张五趣[2],南传上座部认为与忉利天斗争的阿修罗是天趣,起尸阿修罗等堕苦处阿修罗是鬼趣[3]。说一切有部的《顺正理论》、《大毘婆沙论》则说阿修罗必定是鬼趣[4]。法藏部《舍利弗阿毘昙论》和犊子部《三法度论》列出人、天、三恶道,未特别言及阿修罗[5][6]。大乘佛教的《瑜伽师地论》以阿修罗为天趣[7]。
有部派别立第六趣,大毘婆沙论和大智度论称犊子部主张六趣[8],觉音《论事注》说,大众部系的案达罗派、北道派主张六趣[9],正量部的《立世阿毘昙论》列出六趣[10]。又《大智度论》本身也采用六趣说[11],在大乘佛教中多采用六趣(六道)。
出生为阿修罗的业因为何?佛教诸经论多说为瞋、慢、疑三种。《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列举十种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之业因︰
《舍利弗所问经》说投生业因为“志强,不随善友所作净福,好逐幻伪之人,作诸邪福,傍于邪师。甚好布施。又乐观他斗讼。故受今身。”[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