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藤原清辅(日语:藤原清輔/ふじわら の きよすけ Fujiwara no Kiyosuke */?,1100年代—1177年7月17日)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公卿和歌人,官位是正四位下太皇太后宫大进,藤原北家末茂流六条藤家出身,中古六歌仙和《百人一首》歌人之一,亦是《续词花和歌集》和《袋草纸》的编者,有约90首作品收录于敕撰和歌集,其父《词花和歌集》的编者藤原显辅也是《百人一首》歌人之一。
藤原清辅 | |
---|---|
中古六歌仙 《百人一首》歌人 《时代不同歌合》歌人 | |
时代 | 平安时代 |
出生日期 | 长治元年(1104年)或天仁元年(1108年) |
逝世日期 | 安元3年6月17日或6月20日(1177年7月14日或7月17日) |
日语假名 | ふじわら の きよすけ |
罗马字 | Fujiwara no Kiyosuke |
本姓 | 藤原氏 |
家系 | 藤原北家末茂流六条藤家 |
别名 | 藤原隆长(初名) |
位阶 | 正四位下 |
官位 | 太皇太后宫大进 |
敕撰歌 | 约90首 |
初次收录 | 《千载和歌集》 |
歌合 | 主办: 太皇太后宫大进清辅朝臣家歌合 歌人: 右卫门督家歌合 中宫育子贝合 嘉应二年住吉社歌合 建春门院北面歌合 判者: 太皇太后亮平经盛朝臣家歌合 实国家歌合 东山歌合 |
编著 | 《续词花和歌集》 《奥义抄》 《袋草纸》 《和歌一字抄》 《牧笛记》 《题林》 《注古今》 《和歌现在书目录》 《和歌初学抄》 《扶桑叶林》 |
家集 | 《清辅集》 |
父亲 | 藤原显辅 |
母亲 | 高阶能远之女 |
兄弟 | 藤原显贤 藤原显成 藤原重家 藤原赖辅 藤原季经 藤原亲辅 长觉 显昭(显辅犹子) |
姐妹 | 近卫基实之妻 九条兼实之妻 |
子 | 藤原清季(养子,藤原家基之子) 寻显 公宽 |
关于清辅的出生年份,按在承安2年3月19日(1172年4月13日)举行的暮春白河尚齿会和歌记载,他当时是69岁,而同时按《玉叶》记载他在安元3年6月20日(1177年7月17日)死去,享年74岁,由此得知他生于长治元年(1104年)[1][2],然而由于《显广王记》记载他死于同年6月17日(1177年7月14日),享年70岁,如此其生年则是天仁元年(1108年)[3]。对此,《和歌大辞典》[4]、《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1]、《朝日日本历史人物事典》、《大辞泉》、《日本大百科全书》、《大英国际大百科事典》、《日本人名大辞典》、《日本国语大辞典》和《世界大百科事典》均采用长治元年说法[5],《国史大辞典》虽然也提到此说法,但是主张其出生年份不明[6] ,而采用天仁元年说法的则有《和歌文学大辞典》[2],而明确记载其逝世日期的有《和歌大辞典》[4]、《和歌文学大辞典》[2]、《国史大辞典》[6]、《朝日日本历史人物事典》和《大英国际大百科事典》,均采用《玉叶》的说法[5]。
按久安5年(1149年)举行的右卫门督家歌合记载,当时清辅是“散位隆长”[7],推测他在翌年由于忌讳于同名的藤原隆长而改名,与此同时由于《久安百首》记载其为“散位清辅”,因此推测他在久安6年或仁平元年(1151年)之前叙爵为从五位下。翌年,他在近卫天皇朝觐行幸高松殿时获升至从五位上“北政所(藤原忠通之妻藤原宗子)给”。仁平4年(1154年)正月,他向鸟羽上皇上奏和歌而升至正五位下,并且担任春日祭使和崇德院殿上人。保元元年(1156年),他在其弟藤原重家等人的申文下升至从四位下,同年、保元3年或永历元年(1159年或1160年)时就任太皇太后宫大进(藤原多子)。应保2年(1162年),他由于获邀棑加中宫藤原育子举行的贝合而成为二条天皇的内殿上人。六条天皇在永万元年(1165年)即位后,他不获准内昇殿,推测在同年辞去太皇太后宫大进一职,其后于承安2年(1172年)升至正四位下[1][4][2]。承安4年6月6日(1174年7月6日),他的府第毁于火灾之中[8]。安元3年(1177年),清辅死去,《显广王记》记载他是醉死[3]。
清辅收录于敕撰和歌集的和歌数目众说纷纭,《和歌大辞典》和《日本人名大辞典》记载为89首,《大英国际大百科事典》为约90首[5][4],《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和《和歌文学大辞典》则分别是94首和95首[1][2]。《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认为其歌风对新古今风带来影响,又指出《歌仙落书》认为其歌风多元化[1],《和歌大辞典》和《和歌文学大辞典》则主张其作品大多通过改良《万叶集》的用语来带出不同的韵味,虽然也有少量较为进取的作品,不过整体而言仍然属于守旧派歌人,《显广王记》和《玉叶》在他死时分别评价其为“当代歌仙”和“和歌之道忽然灭亡”。另外,他也有替二条院本《万叶集》添加训点。康治元年(1142年),他以藤原通宗本作为底本抄写《古今和歌集》,即后来的清辅本。久安4年(1148年),他获选为久安百首的作者之一,久安6年(1150年)献上久安百首和《奥义抄》予崇德上皇,在仁平年间(1151年至1154年)又大致完成了《和歌一字抄》的编撰。平治元年(1159年),他编撰的《袋草纸》由于好评如潮,在二条天皇的热切期盼下献上供其阅览,二条天皇在同年10月下赐册子让清辅抄写后献上,后来更委托其编撰《续词花和歌集》,不过随着二条天皇驾崩而无缘成为敕撰集。仁安年间(1166年至1168年),他与显昭、藤原经平编成《和歌现在书目录》,嘉应元(1169年)他又奉摄政藤原基房之命编撰《和歌初学抄》。翌年,他开始出入九条兼实的府第,并且多次在其府第举行的歌会和歌合中负责指导,也是兼实在和歌方面的师傅。承安2年3月19日(1172年4月13日),他举办了首次以和歌为题的尚齿会“暮春白河尚齿会和歌”,并且由官位比他要高的弟弟重家拿起清辅下袭的末端。另一方面,他虽然有份协助其父显辅编撰《词花和歌集》,但是由于意见分歧而导致两人不和,按《正治奏状》和《八云御抄》记载,他甚至曾经协助藤原教长编撰批评《词花集》的《拾遗古今》,不过两人最终和解,显辅在死前也将柿本人麿的画像传给清辅,而在显辅死后的久寿3年(1156年),寂超编撰批评《词花集》的《后叶和歌集》,清辅则编撰《牧笛记》来反驳,他在晚年时则将人麿画像传给其弟藤原季经。此外,虽然清辅活跃的时期正值藤原俊成的抬头,不过由于在贝合时就歌语问题驳倒俊成和藤原范兼,从而成功巩固自己在歌坛的领导地位直至其死去为止,而清辅为人好胜固执,与性格殷勤老练的俊成也形成了对比[1][4][2][5]。
歌合方面,清辅曾经举办多次歌合,分别是永历元年(1160年)7月、长宽元年(1163年)8月至长宽2年(1164年)9月和仁安2年(1167年)2月举行的太皇太后宫大进清辅朝臣家歌合、同年春天举行的太皇太后宫大进清辅后番沓歌合[7]、承安5年(1175年)3月举行的散位清辅歌合[9]。作为歌人,他先后参加在天治2年(1125年)正月至天承元年(1131年)12月期间举行的三河守为忠名所歌合[10]、久安2年(1146年)6月举行的左京大夫显辅歌合、久安5年(1149年)举行的右卫门督家歌合、应保2年3月13日(1162年4月28日)举行的中宫育子贝合、嘉应年10月9日(1170年11月18日)举行的住吉社歌合、同年10月19日(10月28日)举行的建春门院北面歌合、某年举行的俊惠歌林苑歌合和承安5年(1175年)3月举行的太宰大贰重家歌合[7][9]。作为判者,他则参加在永万2年(1166年)5月举行的经盛家歌合、仁安2年(1167年)8月举行的太皇太后亮平经盛朝臣家歌合、嘉应元年(1169年)4月举行的园城寺长吏大僧正觉忠歌合、同年5月举行的观智法眼歌合、翌年5月29日(1170年7月14日)举行的实国家歌合、承安元年8月13日(1171年9月14日)举行的全玄法印歌合、承安2年(1171年)秋天举行的法轮寺歌合[7]、同年闰12月举行的东山歌合、翌年3月1日(1173年4月14日)举行的右大臣兼实歌合、承安5年7月23日(1175年8月11日)、安元元年闰9月17日(1175年11月2日)和同年10月10日(11月24日)举行的右大臣兼实歌合、翌年4月20日(1176年5月30日)举行的河原院歌合和治承元年(1177年)6月以前举行的三井寺新罗社歌合[9]。
这首和歌收录于《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新编国歌大观》编号是1843,词书是“题不知”(題しらず)[11][注 1],家集里的编号是400,词书则是“回想起过去派人赠歌予当时仍然是中将的三条内大臣时而作”(いにしへおもひいでられけるころ、三条内大臣いまだ中将にておはしける時つかはしける)[17],《群书类从》则将内大臣写作大纳言,对此香川景树则采用大纳言说法,指赠歌的对象是三条实房,然而考虑到实房在保元3年(1158年)12岁时出任中将直到永万2年(1166年)20岁时离任,而清辅则是51岁至59岁,不过由于年龄相差过大,像石田吉贞从最初也认为是实房,后来则改为主张是三条公教,公教的话,其担任中将的时期是大治5年(1130年)从28岁至保延2年(1136年)34岁离任,清辅则是23岁至29岁,而清辅和公教本身为表兄弟。因此,如果此歌是清辅年轻时候的作品的话,便反映了他与其父显辅的争执,中年时候的作品的话则可能反映兄弟之间的官位问题、与显辅和解及其逝去或是二条院驾崩而导致《续词花集》未能成为敕撰集。另外,此歌也收录于《定家八代抄》和《近代秀歌》,契冲将此歌与白居易的汉诗《东城寻春》中的“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相题并论,由于此歌与三条院的《百人一首》入选作用字类同,假如此歌以这两首作品为本歌的话,这便是一首抒情歌[18]。
首句“ながらへば”的意思是如果长命百岁的话,其中“ながらへ”是下二段动词“ながらぶ”(变得长寿)的未然形,“ば”是表示顺接的假定条件的接续助词。第二句“又この比や”和第三句“しのばれむ”连起来的意思是会否又回想起此时此刻,其中“又”的意思是现在又回想起以前,到将来时又回想到现在,“この比”是指多苦难的现在,“や”是表示疑问的系助词,“しのば”是四段动词“偲ぶ”(回想)的未然形,而非“忍ぶ”(忍耐),“れ”是自发的助动词“る”〕的未然形,“む”是表示估计的助动词的连体形,与“や”形成系结,三句切。第四句“うしとみしよぞ”的意思是痛苦的过去,其中“うし”(痛苦)为形容词,“ぞ”则是表示强调的系助词。末句“今は恋しき”,其中“今は”(现在)是用作与过去作出区分,“恋しき”则是形容词“恋し”(怀念)的连体形,与“ぞ”形成系结[19][20][21]。
清辅的家集是《清辅朝臣集》,又称《藤原清辅朝臣家集》、《清辅咏草》、《清辅集》,由于家集收录了他在69岁时的作品,因此推测由其在晚年自行编撰而成,不过由于家集中对他人的称呼和官位等的用字并不一致,因此无法完全排除由他人编撰而成的可能性,然而碍于家集并没有将赞岐院记载为崇德院,故此可以断定成书于清辅死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或他在编撰途中时死去。家集总共收录444首和歌,分为春、夏、秋、冬、恋和祝部,也有离别、羇旅、哀伤、神祇、释教和杂的作品,四季歌几乎均以题咏为主,恋部的后半部分以及之后的各类和歌大多是生活上的抒情歌,其中虽然也有收录歌会歌,但是没有收录歌合歌以及《久安百首》。另一方面,家集现存约20多种版本,从内容和形态来看均属于同一系统,根据少量的不同之处可以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御所本系,其第一种包括内阁文库藏本、龙谷大学藏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御所本、尊经阁文库藏十市远忠笔本、神宫文库藏B本和国文学研究资料馆藏松野阳一旧藏本,第二种是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藏A本(契冲笔本)和B本、元禄12年(1699年)版本、文化10年(1813年)版本和书陵部藏鹰司本。第一类相对于第二类,较多有记载书写时期的奥书,而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的分别是第二种缺失了第一种的第172首和歌以及相对于第一种的第357首以及第358首的排序,第二种则是倒转。第二类则称为群书类从本系,包括川越市立图书馆藏清水滨臣旧藏本、静嘉堂文库藏松井A本和B本、神宫文库藏A本、彰考馆文库藏本、肥前岛原松平文库藏本、庆应义塾大学藏A本和B本、书陵部藏片玉集本和群书类从本。第二类与第一类相比,缺少第172首和第426首或第72首和歌,以及第一类的第331首与第332首和歌在第二类中则是倒转。两类之间大约有15处地方不相同,相对地第一类较为完善,除了抄写自享禄3年(1530年)的尊经阁文库藏十市远忠笔本以外,其余均是成书于江户时代。碍于在抄写时出现了大量的失误,家集各种版本均有小量的错处,其中较为完善的则是书陵部藏御所本,为长23.7厘米,宽17.7厘米的列帖装,薄缥色缎子配上五瓣花和蔓草纹,料纸是鸟之子纸,一面十行,和歌一首一行,词书隔三至四个空格,成书于江户时代中期,《新编国歌大观》、《私家集大成》和《新编私家集大成》均以此为底本,其中《新编国歌大观》同时以群书类从本进行校对[22][17][23][24],《校注国歌大系》则以群书类从本为底本[25]。
名称 | 名义 | 所藏 | 指定日期 | 指定类型 | 参考资料 |
---|---|---|---|---|---|
传古今和歌集巻第十八断简(内里切) | 手鉴“藻盐草”(二百四十二叶) | 京都国立博物馆 | 1952年3月29日 | 国宝 | [26][27] |
清辅本古今和歌集 | 古今集(传藤原清辅笔) | 前田育德会 | 1952年11月22日 | [28] | |
古今和歌集(清辅本) | 石川县能美市的个人藏品 石川县立美术馆保管 |
1953年11月14日 | 重要文化财 | [29][30] | |
和歌初学抄(藤原为家笔) | 冷泉家时雨亭文库 | 1985年6月6日 | [31] | ||
清辅朝臣片假名古今集下 | 贺茂季鹰关系典籍类 | 京都府京都市北区的个人藏品 | 2011年4月15日 | 京都市指定文化财 | [32][33] |
古今和歌集卷下(片假名本) | 京都府的个人藏品 | 2015年9月4日 | 重要文化财 | [34][35]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