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罗号护航航空母舰(USS St. Lo CVE-63),下水时原名中途岛号(USS Midway),是美国海军在二次大战期间的一艘卡萨布兰加级(Casablanca-class)护航航空母舰,也是美国海军唯一一艘使用法国城市圣罗(法语:Saint-Lô)命名的军舰。7,800吨排水量的该舰在正式服役短短一年后,就在莱特湾海战中遭遇日本帝国海军零式战斗机的袭击而重创沉没,并因为成为神风特攻队手下的首号牺牲者而广为人知。
圣罗 USS St. Lo CVE-63 | |
---|---|
概观 | |
舰种 | 护航航空母舰 |
拥有国 | 美国 |
舰级 | 卡萨布兰加级 |
制造厂 | 凯萨造船厂 |
动工 | 1943年1月23日 |
下水 | 1943年8月17日 |
服役 | 1943年10月23日 |
结局 | 于1944年10月25日遭神风特攻队击沉 |
技术数据 | |
排水量 | 7,800长吨 |
全长 | 156.13米(总长) |
全宽 | 33米(甲板) 20米(水线) |
吃水 | 6.81米 |
动力 | 2×五缸往复式蒸汽引擎 4×285psi锅炉 双轴驱动 |
功率 | 9,000ihp |
最高速度 | 19节 |
续航距离 | 10,240海里(航速15节时) |
乘员 |
|
武器装备 |
|
舰载机 | 28架 |
其它 |
由凯萨造船厂(Kaiser Shipyards)承造的圣罗号是在1943年1月23日于华盛顿州温哥华安放龙骨起造[1],新舰起造时原名沙宾湾号(Chapin Bay),并在4月3日时改名为中途岛号(Midway)。同年8月17日,中途岛号在霍儿·尼克森·库特女士(Mrs. Howard Nixon Coulter)的掷瓶后正式下水,并在10月23日就役。首任舰长为法兰西斯·麦金纳上校(Captain Francis J. McKenna)[2]。
在美国西岸完成试航后,中途岛号负责自美国本土载运隶属于第65混合中队(VC-65)的替换机队至珍珠港(两次)与澳洲(一次)。1944年6月时,该舰被编入杰拉德·波根中将(Rear Admiral Gerald F. Bogan)的第1航空母舰支援群(Carrier Support Group 1),是美军对马里亚纳群岛发动作战的部队之一。它参与了6月15日对塞班岛的登陆作战,在作战中替登陆舰队的运兵船提供空中支援,虽然曾数度遭遇空袭但都能在作战中全身而退。除此之外舰上还在受训中的VC-65飞行员也参与了被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的菲律宾海海战。在战役中,中途岛号上隶属于VC-65的FM-2野猫式战斗机则至少击落了4架日军军机。[2]
7月13日,中途岛号驶入美军位于埃内韦塔克环礁(Eniwetok atoll)的军港进行整补,以便参与下一场预计在7月23日对天宁岛发动的作战。在替登陆天宁岛的地面部队提供了空中支援,并进行了一次反潜巡逻任务之后,中途岛号于7月28日返回埃内韦塔克环礁。8月9日,中途岛号启程前往位于阿得米拉提群岛(Admiralty Islands)的席亚德勒港(Seeadler Harbor),并在同月13日抵达。[2]
中途岛号在9月10日加入第77任务舰队(TF77),参与进攻莫罗泰岛的战事,并于9月15日至22日之间持续地利用其舰载机对登陆部队提供支援。在作战结束后,中途岛号于密奥斯温地岛(Mios Woendi)的前线基地补给了燃料与弹药,并继续在莫罗泰岛附近海域的巡逻任务[2]。10月3日,日方潜艇吕号第四一潜水舰对中途岛号发射了两枚鱼雷,但麦金纳舰长成功地避开了其攻击,反而是中途岛号的护卫舰、护航驱逐舰薛尔登号(USS Shelton DE-407)遭鱼雷击中。薛尔登号虽然没有立刻沉没,但仍在拖回战线后方的路途中因为进水过度而灭顶。
在结束巡逻任务后,中途岛后于10月7日时再次返回席亚德勒港。10月10日,为了将“中途岛”这个舰名释出给正在建造中的大型航空母舰(也就是日后的CVB-41),中途岛号改名为圣罗号(USS St. Lo),以纪念几个月前盟军在欧洲战场所发动的诺曼地登陆作战——位在诺曼地半岛的法国城市圣罗原本是德军重兵防守的要塞城市,美军在历经一番激战后终于在7月18日时攻克该城。[2]
圣罗号在1944年10月12日离开席亚德勒港,加入美军对雷伊泰岛(Leyte)的作战计划,并在10月18日时抵达雷伊泰岛附近的海域,以便提供两栖登陆作战的过程中所需之空中支援与轰炸火力。圣罗号被编组到由克利夫顿·斯普拉格(RAdm Clifton Sprague)中将所指挥的第77.4.3特遣单元(TU 77.4.3,又常简称为“塔非3号”),这是一支由六艘护航航空母舰、三艘驱逐舰与四艘护航驱逐舰所组成的护航舰队。在10月18日至24日这段期间,圣罗号上的战机持续地出击轰炸日军位于雷伊泰岛与萨马岛(Samar)上的设施与机场,以替之后的雷伊泰岛战役铺路。[2]
10月25日破晓时份,塔非3号正在萨马岛东方约97公里的海面上巡航,圣罗号派出了四架战机组成的反潜巡逻队替船团护航,而其他航舰上的地勤人员则是正在进行整补工作,替战机挂上炸弹等对地攻击用的武器,以便在天亮之后对计划抢攻的滩头进行第一波的攻击。6点47分时,巡逻队中一架TBM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的飞行员比尔·布鲁克斯少尉(Ensign Bill Brooks)回报他在海面上发现一个由4艘战舰、6艘巡洋舰与10至12艘驱逐舰所组成的大型日军舰队正在向西北方行进[2],而在此同时圣罗号上的观测手也确认海平面上已可看见日军主力战舰独特的宝塔式舰桥上层结构。
塔非3号遭遇到的是由栗田健男中将所率领的联合舰队第二战队(又常被称为“中央舰队”),这支以大和号为旗舰的舰队,拥有当时日军最强大的火炮武力与舰只吨位。相比之下全部是由中小型船只所组成的塔非3号无论是火力还是航速都不可能是对手,因此史普勒格中将立刻下令船团开始以战斗速度(flank speed)航行朝向南方逃逸。6点58分时,栗田的舰队发射了这场日后被称为“萨马岛海战”的战役中第一发炮弹,后续的弹著立刻在塔非3号所处的海面上掀起一阵由大口径穿甲弹所布成的弹雨。
由于塔非3号所属的所有船舰上口径最大的武装也仅是5吋的防空炮,不仅射程不足,其破坏力也太弱,就算击中对方也无法对日军船舰厚重的钢甲造成伤害[3]。因此整只舰队中唯一具有实质破坏力的武装,仅剩驱逐舰上配备的鱼雷。为了掩护队中的护航航空母舰安全撤退,以强斯顿号(USS Johnston DD-557)为首的驱逐舰开始朝着日军舰队迂回冲锋,以求缩短两军的距离到鱼雷的有效攻击范围之内[3]。
在同时,包括圣罗号在内的护航航空母舰,开始进行舰载机的紧急升空,以免满载燃料与弹药的战机万一被炮弹击中会造成严重破坏。由于时间太急迫,大部分的轰炸机都是携带着准备进行滩头轰炸或反潜作战用的对地炸弹甚至深水炸弹升空,来不及换装适当的对舰作战武器。它们收到的命令是先对日军舰队进行扰乱阻碍的牵制攻击之后,再撤退逃往位于雷伊泰岛独鲁万(Tacloban)的地面机场[2]。
在萨马海战中,美军损失了强斯顿号、霍尔号(USS Hoel DD-533)与护航驱逐舰山谬·B·罗伯兹号(USS Samuel B. Roberts DE-413),但成功地保住了大部分的航空母舰战力,仅有甘比尔湾号(USS Gambier Bay CVE-73)成为唯一一艘战损的航空母舰。但由于驱逐舰群的英勇牺牲美军成功地击伤以重巡洋舰熊野号为首的几艘日军军舰。
塔非3号原本一度被日军舰队逼近到离萨马岛海岸线不远处,即将全军覆没,但或许由于天候不佳与舰队中几艘船舰相继受创,再加上美军驱逐舰的顽强抵抗,让栗田误判美军后方可能还有大型舰队在等待,也就是威廉·海尔赛(William Halsey, Jr.)上将的第34特遣舰队(TF34),但此时TF34实际上是受到小泽治三郎所率领的第三战队(北方舰队)诱敌成功往北远去。在9点左右日军舰队突然开始向北撤退,包括圣罗号在内的几艘美军航空母舰顺利逃过一劫。
历经与第二战队的激战并幸存下来的塔非3号,在经过短暂的喘息后于10点47分时遭遇到日军航空武力的袭击。五架隶属于特别攻击队(神风特攻队的正式称呼)“敷岛队”的零战二一型战斗机,在队长关行男领军下携带着250公斤级的炸弹贴著海面快速逼近美军的航空母舰群,并在接近舰队后开始爬升再俯冲。出乎美方意料之外的是这些日军战机的目的并非是一般的空袭,而是意图直接冲撞船只。
过程中一架原本意图冲向僚舰白原号(USS White Plains CVE-66)的零战,在该舰以防空炮驱逐来袭的敌机成功之后,转飞向圣罗号,于10点51分时成功冲撞上圣罗号的飞行甲板[2]。这架零战在冲撞之前的刹那间抛出的两颗对地炸弹击穿了圣罗号的甲板、命中下方的飞行机库,在圣罗号左舷产生巨大爆炸。爆炸引发的大火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多达六次的连环爆炸,最后引燃舰上满载着鱼雷与炸弹的弹药库。
圣罗号在遭到零式战机撞击之后挣扎了约半个小时,最后在大火伴随之下沈入太平洋,成为第一艘遭到神风特攻队击沉的军舰[2]。在同一场空袭中白原号、基昆湾号(USS Kitkun Bay CVE-71)与加里宁湾号(USS Kalinin Bay CVE-68)也受到轻重不一的损伤,舰队中仅有范肖湾号(USS Fanshaw Bay CVE-70)一艘航空母舰毫发未伤[2]。由于此役的成效显著,日本帝国海军渐渐开始在之后的战役中仰赖神风特攻队的攻击,直到大战结束。
由于圣罗号、其舰上船员与全体塔非3号的官兵在萨马岛海战中的英勇表现,塔非3号在事后获颁美国总统部队嘉许奖与四等二次大战服役星章[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