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猎龙(学名:Asfaltovenator,意为“沥青峡谷组的猎人”)。又译阿斯法托猎龙,为基干坚尾龙类恐龙,化石发现于阿根廷丘布特省中侏罗世的沥青峡谷组,可能属于异特龙超科。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公路沥青猎龙(A. vialidadi)。
发现
2002年,Leandro Canesa在Cerro Condor以北大约一英里处发现一具兽脚类骨骼。挖掘始于2005年。2007年,这具化石作为一个巨大的石块被完全移除,上面覆盖着巴黎的石膏,然后由Mariano Caffa进行制备。由于石头底物的硬度极高,这一过程耗时5年。2013年至2015年间,研究人员将其与相关兽脚类标本进行对比,并亲自调查他们在世界各地收集的标本。[1][2]
2019年,模式种公路沥青猎龙(Asfaltovenator vialidadi,或译维氏阿斯法托猎龙)由奥利佛·劳赫(Oliver Walter Mischa Rauhut)和迭戈·保尔(Diego Pol)正式命名。属名取自化石发现地沥青峡谷组(Cañadón Asfalto Formation)和拉丁语venator(猎人);种名纪念国家公路局(Dirección Nacional de Vialidad),该部门协助了埃吉迪奥-费鲁利奥古生物博物馆(Museo Paleontológico "Egidio Feruglio")对标本的挖掘。[1]
正模标本MPEF PV 3440发现于托阿尔阶晚期至巴柔阶的沥青峡谷组,是一个具有颅骨的部分骨骼,含大体完整的颅骨、下颚和髋部前半部分,包括十节颈椎、十三节背椎、第一节骶骨和完整的肩带,但缺少叉骨和一对前肢;其它化石包括耻骨远端和部分右后肢、股骨远端和胫腓骨近端。[1]
描述
沥青猎龙是一种相当大的动物,完整头骨有75到80厘米长,总身长估计有7到8米。[1]
描述中提出该物种一些显著特征,其中部分为自衍征。下颌前牙后缘有较大锯齿,但前缘只有微小锯齿;后颅骨的枕外骨在枕骨旁突和枕骨大孔之间有明显的水准嵴;在第三和第四颈椎上,神经棘呈三角形并向后弯曲;第十一和第十二节背椎骨在横关节突的下侧有一个额外指向前面的嵴。[1]
分类学
由于其在坚尾龙类中原始和衍生特征的组合,沥青猎龙在系统发育分析中打破了坚尾龙类系统发育的当前观点,分析将沥青猎龙恢复为比皮亚尼兹基龙科更原始的基干异特龙超科,并将传统斑龙超科恢复为向异特龙科进化的并系群演化支。[1]沥青猎龙独特的特征组合也可能表明斑龙超科与异特龙超科而非虚骨龙类有着共同祖先。
肉食龙类 |
| |||||||||||||||||||||||||||||||||||||||||||||||||||
Carnosauria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