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鲁塞尼亚(/ruːˈθiːniə/; 拉丁语:Ruthenia or Rutenia, 波兰语:Ruś, 白俄罗斯语:Рутэнія, Русь, 俄语:Рутения, Русь, 乌克兰语:Рутенія, Русь,罗马化:Ruteniia, Rus),又作罗塞尼亚,是一个外来语称谓:最初在中世纪拉丁语中用于指代基辅罗斯和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国[注 1],在这些国度消失之后,就转为指代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里的东斯拉夫人及东正教地区,对应现代的乌克兰和白罗斯[1][2]。
在近代早期之后, 鲁塞尼亚Ruthenia这个说法,开始被主要和鲁塞尼亚省及哥萨克酋长国相提并论。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于1649年2月曾向代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亚当·基塞尔(Adam Kisiel)宣告,他本人(头衔)是“鲁塞尼亚邦”的统治者[3]。当时谈判曾提出用“鲁塞尼亚大公国”这个形式,让哥萨克酋长国以平等地位、再加盟回到波兰立陶宛联邦内。
而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1772–1918)的乌克兰人(鲁塞尼亚人)所定居的土地, 对应乌克兰西部的一部分,被奥地利官方也称之为鲁塞尼亚。 在现代,基于乌克兰的身份认同在大部分原鲁塞尼亚地区处于主导地位,这个称谓就被主要指代介于中部和东部欧洲之间属于卢森尼亚人所定居的领土,即乌克兰、波兰和斯洛伐克境内位处喀尔巴阡山沿山脚带的地区。
追溯11世纪时欧洲的手稿里是使用鲁塞尼亚Ruthenia去描述基辅罗斯,即古罗斯人Rus'(通称Kievan Rus')所占据的一个广袤地域。这个形制也曾用于指称绿根岛的斯拉夫人[4]或波罗的海的其他斯拉夫人,后者在12世纪史册文笔的描绘里,是暴戾海盗兼异教徒的形象——尽管在10世纪时基辅罗斯已接受基督教[5]: 古罗斯王公弗谢沃洛德一世的女儿,叶芙普克菈西娅Eupraxia of Kiev,1089年嫁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君主亨利四世[6]。在13世纪所开始、蒙古人极具破坏力地占据鲁塞尼亚主要地区后, 鲁塞尼亚西部诸公国则被并入了立陶宛大公国,在此后整个政体就被称之作立陶宛及鲁塞尼亚大公国the Grand Duchy of Lithuania and Ruthenia[7][8]。波兰王国也在其兼并加利西亚后取得了鲁塞尼亚国王的头衔[9]。以上的头衔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建立后被合为一同。而鲁塞尼亚的一小部分(喀尔巴阡鲁塞尼亚,主要是现代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州的一部分),在11世纪时是变成匈牙利王国辖属的部分[10]。匈牙利的历任君主都一直使用“加利西亚及洛多梅里亚国王”的头衔,直到1918年[11]。
在到了15世纪的时候莫斯科公国(或称莫斯科维尔Muscovy, Moscovian Rus)是在相当范围的古鲁塞尼亚领土上,建立起它自己的权威统治,然后就为争夺剩余的鲁塞尼亚领土而开始与立陶宛交战[12][13]。1547年时莫斯科公国是将君主头衔改成了莫斯科大元首及全罗斯的沙皇The Great Principat of Moscow and Tsardom of the Whole Rus,声索在“全罗斯”拥有主权 — 其行为并未被它的邻国波兰认可[14]。莫斯科公国内人口属于东正教信仰,而其后来是更喜好用希腊语翻译体Rossia(Ῥωσία)[15]而不是拉丁语的鲁塞尼亚Ruthenia。
14世纪时包括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和基辅诸公国的古罗斯领土,是成为了立陶宛大公国的一部分,而立陶宛就在1384年与天主教波兰相结盟,由此是成为1569年的联邦共同体。由于联邦是通用拉丁字母而非西里尔字母,原罗斯地方(在联邦内)就常是用拉丁名称鲁塞尼亚Ruthenia所指代。以拉丁语、英语和其他语言的拼写形式,在这段时期里也是常用的。
同一时期里在加利西亚-沃里尼亚,是建立起鲁塞尼亚省而一直存续到18世纪。
这些南部的领土包括有:
俄罗斯沙皇国的正式称谓是Velikoye Knyazhestvo Moskovskoye (Великое Княже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е),直到1547年前是称作莫斯科大公国,尽管伊凡三世(1440–1505, r. 1462–1505) 更早时候是创造出“全罗斯的大沙皇”这一头衔[16]。
在古罗斯诸土上,Rus/Russia词型的使用是存续较长时间,此间其被乌克兰人用作指称乌克兰。当哈布斯堡君国在1772年时将属于附庸国的加利西亚-洛多梅里亚转变为一个省份时,哈布斯堡官吏们才发觉当地东斯拉夫人间有显著差异:波兰人和俄罗斯人是互不一样,同时也自称自身为Rus。直到1918年帝国解体前是确实如此[17]。
由1880年代直到20世纪的头十年,民族称呼Ukrainian 的普及度是扩大起来,而Ukraine这个词型就成为了帝国内乌克兰人对Malaya Rus' 的替代称呼。过了一段时间后,Rus这个词型收窄其意思范围、限定指代了现代乌克兰的西部地区(加利西亚/加利奇, 喀尔巴阡鲁塞尼亚),这片地域当时候正处于乌克兰国族主义与加利西亚俄罗斯主义Galician Russophilia的交锋之中[18]。到了20世纪早期,Ukraine这个指称是在这些领土上极大程度取代了Malorussia的使用,而到1920年代中期时,在北美地区的乌克兰人流散社群也同样地转变如此。
在波兰(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罗斯人口,则都是用以Rusyn(鲁塞尼亚人)作为正式的自我身份认同。直到1939年的时候,对于其他许多鲁塞尼亚人和波兰人来说,Ukrainiec(乌克兰人)这个单词是意指有参与或友善对待国族主义运动的个人[19]。
1918年之后,鲁塞尼亚这个名称缩窄成指代匈牙利王国内喀尔巴阡山地的南部地区,那里也称之为喀尔巴阡鲁塞尼亚(乌克兰语:карпатська Русь,罗马化:karpatska Rus, 包括了穆卡切沃、乌日霍罗德与普雷绍夫诸城镇),是东斯拉夫高地人之一族的喀尔巴阡鲁塞尼亚人Carpatho-Ruthenians所聚居的位置。当加利奇鲁塞尼亚人认为自己的身份是乌克兰人时,喀尔巴阡鲁塞尼亚人成为了最后一群保留使用古老而具历史称谓的东斯拉夫人(Ruthen是斯拉夫语rusyn的拉丁语形制)。如今,卢森尼亚Rusyn这个指称被用于描述鲁塞尼亚人的种族性质和语言,认同这种身份的人并没有很强趋向去接受乌克兰国族的身份认同。
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匈牙利语:Kárpátalja)是于公元1000年时成为新建立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在1919年5月,其以喀尔巴阡山下罗斯Subcarpathian Rus' 的形式,在名义具自治权力之下加入了过渡性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由那时之后,鲁塞尼亚人就被分离成三种政治运动取态:俄罗斯主义者Russophiles, 他们是视鲁塞尼亚人作俄罗斯民族的一部分;乌克兰主义者Ukrainophiles,与他们在喀尔巴阡山外的加利奇异地同道一样,认为鲁塞尼亚人属于乌克兰民族的一部分;鲁塞尼亚主义者Ruthenophiles, 他们是宣称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属于一个分立开来的民族,同时也有意向发展出一种本土卢森尼亚的语言和文化[20]。
当1938年法国和西班牙的报章被德国纳粹政府认定是“制造麻烦”时,在德国报章那有多次呼吁要建立一个更广袤乌克兰的独立建政,这里涵盖范围涉及到鲁塞尼亚,匈牙利的一部分,包括利沃夫在内的波兰东南部,克里米亚,以及包括基辅和哈尔科夫的乌克兰[21]。
在1939年3月15日,喀尔巴阡鲁塞尼亚的乌克兰主义者总统奥古斯丁·沃洛申,宣布当地独立建国为喀尔巴阡乌克兰,而皇家匈牙利军的正规部队在同一天就占据和控制了这片地区。1944年时苏联陆军也占领了这里的领土,然后的1945年该地就被强行并入了乌克兰苏维埃。被划入苏联的卢森尼亚人未有获得当局认证为一个种族群体,因为苏联政府认为他们的身份是属于乌克兰人。
到现代,乌克兰政府及一些现代乌克兰政治人物宣称卢塞尼亚人是乌克兰民族的一部分。位于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州的一些人口成员是认同自身为卢森尼亚人(鲁塞尼亚人),同时候他们还是属于乌克兰民族身份的成员之一。
二战后有个卢森尼亚人的少数族群留存在了捷克斯洛伐克东部(现代的斯洛伐克),根据一些驳斥,这里的鲁塞尼亚人是极快地斯洛伐克化[22]。鲁塞尼亚的书写语文于1995年是获得了标准化[23]。
波罗的海德裔自然学家兼化学家卡尔·恩斯特·克劳斯,在1844年时从于乌拉尔山寻获的铂矿石里分离出钌元素,并将之命名为Ruthenia,该称是意指拉丁语名称的俄罗斯[2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