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港
臺灣港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港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花莲港,位于台湾花莲县花莲市,为台湾的国际商港之一。东临太平洋,西倚中央山脉,是一个由东、西防波堤合拢而成的人工港。1939年兴建完成,民国52年9月1日(1963年)开放为国际商港,成立花莲港务局。现有码头25座,年装卸量可达3,400万吨,另有仓库六栋十五间、堆货场三十八处、临时货柜集散站一座、港勤拖船四艘、及交通艇一艘,港埠设施极为完备,足以担负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及港埠输运功能。该港货源主要以区域特性之大宗货物为主,如砂石、水泥及其熟料等,旁有花莲渔港。
因基隆临港线废除,台铁新引进之列车会从台中港的台中港线及本港的花莲港线吊运下船。案例包括城际列车EMU3000型(2021年起)及通勤电联车EMU900型(2020年起;仅限EMU901及EMU902)。[5][6][7][8][9]
花莲港是“洄澜港”的谐音。清朝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部分汉人开始从宜兰移垦,见岸际溪水日夜奔注,时刻与海浪冲击而形成萦回的状态,遂称之为“洄澜港”。“洄澜港”谐音为“花莲港”则见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沈葆桢奏请开后山路、设抚垦委员:“分东台为三路,以总兵吴光亮办之。南为卑南,中为璞石阁,北为花莲港。”[10]又:“木瓜最悍,以穷来归,乃以宣武左右两军,分成东澳、大南澳、大浊水、得其黎、新城、加礼宛、花莲港、吴全城等,以备不虞。”花莲港之名由此而来。
在台湾日治时期,1931年苏澳与花莲港间道路修筑完成(现今苏花公路,为台9线的一段),使得花莲港与台湾北部地方的陆路联系为之畅通,然而在货物的运输仍未见方便。台湾总督府认为此问题未能解决,东台湾的运输设施仍无法臻至完备,对地方开发仍存在极大的障碍。
因此在时任花莲港厅长江口良三郎的争取下[11],自同年度起8年之间,以总经费742万日圆开始修筑花莲港街米仑(现名美仑)的商港,分七年工期兴建,不过后来又因预算问题而延期两年,最后第一期工程于1939年10月2日正式开港[12],完成了三座码头可供3,000吨级货轮停泊。[13]工程采“陆掘式港湾”设计,期间总共挖出178万立方米的土方,是日本史上第一座现代化陆掘式港湾。[14]1940年东部水力发电完成,计划大量设立铝业、电气、氮气、金属精炼等临港工业,扩建港口殊感需要,乃以500万日圆开始第二期筑港工程,预定于1944年竣工,但因太平洋战争关系,工程无形停顿。
于苏花公路未拓宽而进行双向管制及北回铁路未兴建时期,来往本港及基隆港的花莲轮曾为花莲地区最重要的对外交通。
花莲港距世界航运最频繁之航道--太平洋主航道仅需二个小时。[15]花莲港对于花莲经济相当重要,许多知名企业设厂于花莲港周遭的美仑地区,如台湾水泥、亚洲水泥、台湾肥料、中国钢铁及众多大理石材厂。
花莲港战后初期每年装卸量只有几十万吨,进港船只只有几百艘;公元2000年每年装卸量已有一千七百多万吨,进港船只已达两千余艘。从亏损到盈余,稳健进步,配合“东砂西(北)运”政策,纾解北部地区砂石短缺的问题。但位在秀林乡和平村的和平水泥专用港开始营运,花莲港的运量略有衰退。[16]
在2001年与日本石垣港缔结为姊妹港。2012年3月1日随者台湾港务公司成立,花莲港务局改制为台湾港务公司花莲港务分公司。
2017年11月11日,迎接自开港以来最大的邮轮“海洋赞礼号”进港[17]。因丽娜轮每周仅两班次,且单程仅能载运700余人,难以应付日增旅客之需求,因此在港务局的推动下,蓝鹊轮花莲往返苏澳将于2019年9月正式启航[18],但后续皆停航[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