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号炮舰[b](德语:SMS Tiger[c])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德意志帝国海军黑鼬级六艘炮舰中的第三艘。同舰级其他几艘分别是“伊尔蒂斯”号[d]“埃贝尔”号[e]“卢克斯”号[f]“茄格亚”号英语SMS Jaguar[g]“豹”号[h]

Quick Facts 历史, 德意志帝国 ...
Thumb
“老虎”号炮舰
历史
德意志帝国
建造者 但泽帝国造船厂
动工日 1898年
下水日 1899年8月15日
服役日 1900年4月3日
结局 1914年10月29日沉没
技术数据
舰级 黑鼬级
舰型 炮舰
排水量 1,108 t(1,091 long ton
全长 65.2米(214英尺) o/a
全宽 9.1米(30英尺)
吃水 3.56米(11.7英尺)
动力输出
动力来源
速度 14(26千米每小时;16英里每小时)
续航距离 9节(17千米每小时;10英里每小时)航速下达到2,580海里(4,780千米;2,970英里)
乘员
  • 9名军官
  • 121名水手
武器装备
  • 2门10.5厘米(4.1英寸) SK L/40舰炮
  • 6挺机关枪
Close

设计

“老虎”号全长65.2米(214英尺),舷宽9.1米(30英尺),舰首吃水3.56米(11.7英尺),满载排水1,108公吨(1,091长吨;1,221短吨)。该舰的推进系统由一对水平三胀蒸汽机组成,每台蒸汽机驱动一具螺旋桨,蒸汽由四座燃煤舒尔茨-桑尼克罗夫特式英语Schulz-Thornycroft[i]锅炉提供。 “老虎”号在1,372匹公制马力(1,353匹指示马力)输出功率下最高时速可达14(26千米每小时;16英里每小时)。该舰可以在9节(17千米每小时;10英里每小时)的航速下达到巡航半径约为2,580海里(4,780千米;2,970英里)。舰上通常配置有9名军官和121名士兵。“老虎”号装备了两门105毫米(4.1英寸)SK L/40英语10.5 cm SK L/40 naval gun主炮组,以及482发子弹。此外,舰上还配备了六挺37毫米(1.5英寸)机枪[4][16]

服役记录

Thumb
一艘伊尔底斯级舰只停靠在青岛港

1898年,“老虎”号在但泽的皇家造船厂铺设龙骨。该舰于1899年8月15日下水,并于1900年4月3日加入德国舰队。[16]

1904年8月,在黄海海战中严重受损的俄国海军战列舰“太子”号[j]以及其他三艘驱逐舰前往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胶州湾租借地的青岛海军基地寻求庇护。由于德国保持中立,东亚分舰队扣留了“太子”号等舰。8月13日,俄国舰只从三艘英国轮船上补充了煤炭供应,但德国海军装甲巡洋舰“俾斯麦侯爵”号[k]防护巡洋舰“汉莎”号[l]获准采取行动,阻止他们离开港口。随后“老虎”号及其姊妹舰“卢克斯”号与巡洋舰“赫塔”号[m]“兀鹰”号[n]加入了增援。[21]

一战爆发前夕,东亚分舰队主帅冯·施佩伯爵认为青岛要塞终将失守,于是带领舰队主力于1914年6月分批前往太平洋海域[3]。“老虎”号与其他几艘德军舰只则依然留在原驻地[3]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22]。8月底,日本和英国联手封锁了青岛海域[23]。9月2日,日军发起登陆行动,青岛战役爆发[23]。9月27日,日军切断青岛对外联系并对停泊在青岛港内的德军舰只发动炮击[23]。28日,港内停泊的德军“伊尔蒂斯”号、“柯尔马兰特”号[o]和“卢克斯”号为避免落到日军手中而选择自沉[25]。“老虎”号因舰上的纯水蒸馏器可以在缺水的情况下提供水而被留存下来[25]。10月29日,“老虎”号在被炸掉一只烟囱后沉没[25][p]

脚注

参考书籍

扩展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