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族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裔美国人(英语:Chinese Americans)又称美国华人或美国华裔,指具有华裔血统的美国国民,是亚裔美国人和海外华人的一部分。华裔美国人包括来自华人地区和世界各地后来归化美国公民的华裔,以及他们在美国自然出生的后代。截至2018年,总人数有约514万人[2],占美国总人口中约1.5%,高于其他亚裔在美国所占的比例,同年间华裔占亚裔美国人口中约22.4%[2]。美籍华人大多数居住在纽约大都会地区、旧金山湾区及大洛杉矶地区[3]。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华裔美国人 Chinese Americans | ||||||||||||||||||||||||||
---|---|---|---|---|---|---|---|---|---|---|---|---|---|---|---|---|---|---|---|---|---|---|---|---|---|---|
总人口 | ||||||||||||||||||||||||||
5,457,033 (2023)[1] 占美国总人口的1.58%(2021);占亚裔美国人口的22.4%[2] | ||||||||||||||||||||||||||
分布地区 | ||||||||||||||||||||||||||
主要分布于纽约大都会地区、大洛杉矶地区、旧金山湾区、大波士顿地区、芝加哥都会区、巴尔的摩-华盛顿都会区、西雅图都会区、夏威夷州、大休斯敦、特拉华谷 | ||||||||||||||||||||||||||
语言 | ||||||||||||||||||||||||||
美国英语(通用于学校及政府机构) 粤语(广州话和台山话)、标准汉语、闽南语(包含台湾话与潮州话)、闽东语、客家话、吴语(温州话和上海话) 其他语言:泰语、越南语、印尼语、西班牙语等(来自其他国家的华人移民) | ||||||||||||||||||||||||||
宗教信仰 | ||||||||||||||||||||||||||
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及无宗教 | ||||||||||||||||||||||||||
相关族群 | ||||||||||||||||||||||||||
海外华人、加拿大籍华人、澳籍华人、新西兰华人 |
华裔美国人 | |||||||||||||||||||||||||||||||||
繁体字 | 華裔美國人 | ||||||||||||||||||||||||||||||||
---|---|---|---|---|---|---|---|---|---|---|---|---|---|---|---|---|---|---|---|---|---|---|---|---|---|---|---|---|---|---|---|---|---|
简化字 | 华裔美国人 | ||||||||||||||||||||||||||||||||
|
过去200年来,华裔美国人曾受歧视,著名的《排华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废止。加利福尼亚州议会于2009年、美国参议院于2011年,正式向华裔美国人为历史的排华法案道歉[4][5]。
在美国,华裔被认为“模范”少数族裔,比一般的美国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也为许多人所歧视。[6]
普遍上认为华裔“移民”美洲最早在1785年。那一年,被美国人奥多奈尔(John O’Donnell)招募的32名印度以及4名中国水手乘着美国商船“帕拉斯号”(PALLAS),抵达了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首次将亚洲货品输送到美洲,有记录显示这些劳工曾要求美国政府将他们送回母国,其后再也没有这4名中国水手的消息,没有任何资料显示他们在美国定居[7][8]。因此,一般上,华裔移民美国只能追溯到1820年代,历史上,华裔移民美国有数次移民潮。据美国政府记载,首次的移民潮大约发生在1820年左右。从1820年代到1840年代末的中国移民以男性为主,每次数量很少。不过,由于移民地区只有少数的中国女性,很多移民都选择与当地的欧洲移民的女性后裔结婚(包括一些爱尔兰裔)。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华裔移民是举世闻名,具有华裔血统的暹罗双胞胎。
较大的华裔移民潮始于1850年代。当时北美西岸在加州淘金潮期间得以迅速开发;中国南方广东政治与经济动荡不安,许多贫困、操粤语台山话和粤语广州话(即标准粤语)的华裔移民从广东省来到美国修建铁路。他们不愿再忍受家乡贫困的生活景况,情愿为预付金签下往美国长期劳动的合同。许多人把挣来的钱全寄回家,不再期望能活着回家。他们的实况就有如“卖猪仔”。
1868年美国和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其第五条款规定华裔愿常住美国或入美国籍,皆须听其自由不得禁阻[9]。此条约为美国和加拿大来华招揽大量华工开方便之门。1871年,在洛杉矶的华人有19名华裔人士被屠杀。1877年美国加州经济转入低迷,出现第一次排华浪潮。1880年美国与清廷签订《中美续修条约》,其第一条规定限制华裔到美的人数和年限[9]。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禁止中国移民。许多西部州也开始生效了一些有种族歧视的法律,使得中国和日本移民很难拥有自己的土地或者找到工作。这些法律直到1950年代民权运动开始时才被废止。
第二波华裔移民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年代至1970年代。美国移民法在1952年和1965年两次修正后,大幅增加了对来自亚洲的移民的配额。此时华裔移民主要来自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和中华民国统治下的台湾。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民国政府在1949年因第二次国共内战后迁往台湾以来,在台湾实施动员戡乱及戒严等政策严格限制人民迁徙自由。人民如无留学、商务、或探亲等必要理由,要获取中华民国护照出国十分困难。因此,在此时期自台湾移民美国的大部分人口,实际上为来自民国时期的中国大陆,后随政府迁台而迁居台湾,又与政府关系良好之“外省人”二次移民之结果。又因为此时期之美国外交政策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为代表中国之唯一合法政府,移民法中分配予“中国”之配额实际上由来自台湾之移民所使用。而当时的香港则被视为英国之建制属地而拥有独立之配额。1970年代,台湾经济渐趋发达,有能力负担移民相关费用的台湾人口逐渐增加。然而在外交上,中华民国政府却遭遇1971年退出联合国,以及1979年与美国断交等国际事件打击。政治经济双重效应下,引发了一波自台湾移民美国之移民潮。[10]
第三波华裔移民出现在198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并于1979年和美国建交。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统治的中国大陆移民在1980年代越来越多。这群新华裔移民倾向集中在市郊地区,远离市区的唐人街,并以说普通话及写简体汉字为主。因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移民的增加,导致给予“中国”的年度移民配额快速用罄开始排期的情形。后在台湾裔美国人的请愿下,美国国务院始修改法律,自1982年起给与出生在“台湾”之移民相当于一个国家之独立配额[10]。之后由于中华民国政府在1980年代末期实施台湾民主化,本土台湾人之迁徙移民自由获得保障,移民美国人数渐增。“台湾裔美国人”逐渐取代“华裔美国人”成为近期自台湾移民美国的主流认同。
按照“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和1898年美国最高法庭对“美国诉黄金德案”的判决,任何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皆是美国公民。归入美国籍时,移民并不需要放弃原有的国籍[11]。
2020年3月,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美国爆发,在休斯敦、波士顿、纽约市、旧金山、洛杉矶的唐人街当地餐厅客流量大幅下降[12][13][14]。
历年华裔美国人的人口数如下图所示[15]:
年份 | 华裔人口数目 | 美国人口[17] | 华人/每万人 |
1850年 | 4,018 | 23,191,876 | 1.7 |
1860年 | 34,933 | 31,443,321 | 11.1 |
1870年 | 63,199 | 38,558,371 | 16.2 |
1880年 | 105,465 | 50,189,209 | 21.0 |
1890年 | 107,488 | 62,979,766 | 17.0 |
1900年 | 89,863 | 76,212,168 | 11.8 |
1910年 | 71,531 | 92,228,496 | 7.8 |
1920年 | 61,639 | 106,021,537 | 5.8 |
1930年 | 74,954 | 123,202,624 | 6.1 |
1940年 | 77,504 | 132,164,569 | 5.9 |
1950年 | 117,629 | 151,325,798 | 7.8 |
1960年 | 237,292 | 179,323,175 | 13.2 |
1970年 | 435,062 | 203,211,926 | 21.4 |
1980年 | 806,040 | 226,545,805 | 35.6 |
1990年 | 1,645,472 | 248,709,873 | 57.8 |
2000年 | 2,432,585 | 281,421,906 | 86.4 |
2010年 | 3,347,229 | 309,162,581 | 108.3 |
传统意义上的华裔美国人大多聚居于州内大城市的唐人街,与同乡一起生活。但是也有例外。有大量华裔美国人的美国城市包括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西雅图、费城、芝加哥、波士顿、华盛顿特区、巴尔的摩和波特兰。从1960到1970年代,这些城市大多有唐人街,新旧住有移民。在一些地区,华裔美国人和其他亚裔群体保持密切联系,特别是越南裔美国人。这些联系是有帮助的,事实上许多越南裔美国人在民族上是华裔,因此大部分华裔越南裔美国人并不将自己归入越南裔美国人。
除了大城市,小部分华裔美国人散居遍及美国的乡村小镇,特别是一些大学城。2000年,华裔美国人占加州人口接近3%,东北部占超过1%。在夏威夷这个历史上亚裔比重较高的州,占接近10%。
整体上,华裔美国人由于移民继续高速增长,而平均出生率低于美国白人,人口相对迅速老化。从中国收养小孩,尤其是女孩,也增加了华裔美国人的数量,尽管大部分收养者是白人父母。
华裔美国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很广泛。尽管许多住在大城市唐人街的华裔是贫穷的,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层人士住在诸如丘珀蒂诺、帕洛阿尔托、奇诺岗、钻石吧、圣马利诺这样的地方。上层和下层华裔的社会地位区别很大。下层华裔常常被上层歧视,看成未受教育的工人,非法移民。例如在圣盖博谷,尽管蒙特利公园和圣玛利诺两座城市都是华裔美国人社区,地理上彼此靠近,却被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收入差异区别开。
华裔美国人的社交组织颇为复杂,与世代、籍贯、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皆有关系,在美国自由的风气下,对于台海两岸的政治立场更是多元,有积极支持或敌视某一方的,也有漠不关心的。因此,华裔美国人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团体或政治观点。但在美国本土的政治,因多数华人聚居在东西岸的大城市,而大城市和都会区多数是民主党执政。会投票的美国华人选民当中,逾75%的华人投票支持民主党。[19]
第一代的美国华侨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分为几个群体:
1965年起,美国移民法确认“每个国家享有相同数量之移民配额”的原则,而每个附属于主权国家的属地亦享有相同数量之移民配额,但比国家的配额少。法案通过后,“中国”获取国家之移民配额,与“香港”获取属地之移民配额。美国外交政策在1978年以前承认中华民国为“中国”,1979年以后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后在台湾裔美国人的请愿下,美国国务院始修改法律,自1982年起给与出生在“台湾”之移民相当于一个国家之独立配额。
第二代华裔美国人,即美国出生华裔,在两岸四地称作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实际上美国官方没有这种用词,已经融入美国社会的美国出生华裔也极少如此自称。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汉语为美国第三大语言,在加利福尼亚州,由于华裔移民人数众多,汉语为常见的语言。其中有200万美国华裔至少会说一种汉语,主要是讲粤语。在纽约,官话随处可见,来自福建福州长乐的移民带来闽东语福州话(长乐话),闽南语用户大多来自闽南、潮州、台湾和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吴语用户主要来自江浙的东南部。虽然美国华裔第一语言为英语,但基于传承文化和维持亲族间的联系,大部分美国华裔都会教导其子女学习中文,随着来自中国大陆新移民成为华人社会的主流,简体汉字是美国华裔使用最多的书面语言,但美国的中文公告和中文标语一般都是使用繁体汉字。
大多数美国华裔社交对于宗教信仰无表态。43%的美国华裔转换不同的宗教,54%的美国华裔只有童年时有宗教信仰。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2012针对美国华裔调查,52%的15岁以上的美国华裔表示他们没有宗教信仰。调查对像中,有15%为佛教徒,8%信奉天主教,22%信奉基督新教,3%为中国民间信仰与道教。[22][23]
1982年,美籍华人陈果仁遭克莱斯勒公司车间主管罗纳德·艾班斯及其继子迈克尔·尼兹用棒球棍打死,两名行凶者在庭上认罪,却被法官轻判。这起案件引起全美亚裔族群的不满和抗议,案件焦点从一起谋杀案转变成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在亚裔美国人争取身份认同和公正待遇的社会运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24]
“ | 你如果读读过去人们的辩论,为什么他们要把华人排除在外?他们说,中国人工作太努力,这是不公平的竞争。我再说清楚一点,他们是说中国人‘太好了’,不是他们太糟糕,而是‘太好了’。他们的说辞说,这样,他们会逼走白人工人。 | ” |
——亚籍美国人吴华扬[25] |
2016年,AB1726提案(又称为“亚裔细分法案”)旨在将亚裔和夏威夷岛屿的少数族裔细化,分为中国人、孟加拉人、印尼人、马来西亚人等21个族群。有专家直言这一提案的目的是用种族配额的方法限制亚裔人口在接受高等教育、公司录取和政府雇佣等层面的机会。许多研究表明,这些高校“长期持续性以及系统化地歧视亚裔申请学生”。印度裔工程师学会华盛顿特区分会会长阿贾伊·科塔里博士说“你可以通过好莱坞电影和电视了解这个国家,尤其是所谓的自由建制派,他们只关心非裔美国人问题,不会在乎亚裔美国人。”[26]
2017年,美国司法部表示正调查哈佛大学涉嫌在招生过程中歧视亚裔考生的指控。但哈佛大学方面没有配合调查,其律师声称招生方式已获得联邦法院认可。而普林斯顿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亚裔学生的SAT成绩需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拉美裔高270分,比非洲裔高450分才能进入美国一流大学,超高的分数线被称为“亚裔税”。哈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歧视亚裔的行为,使得美国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滥用“平权法案”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27]。
2017年6月,长期为亚裔在美国追求平等权利而发声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哈斯汀法学院教授及前任校长兼教务长吴华扬表示,亚裔在美国社会的可见度已有所提高,但因为“优秀”的表现而仍然受到歧视。吴华扬又指出,美国一些大学招生中出现限制亚裔学生名额的现象是一种种族歧视[25]。
2012年5月25日,纽约两名年近七旬的华裔老翁吃过晚饭后在街区上散步,期间遭到三名年龄看上去还不到20岁的黑人青少年无故殴打,该三名黑人青少年被拘捕后表示之所以要殴打两名华裔老翁,是“因为他们是华人”。据透露,被捕的三名非裔青少年事实上早有前科,早前有华裔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前往五分局报案,表示遭遇街头暴力,也是涉案三人所为。[28]
2016年9月,美国嘻哈歌手YG所创作的一首名为《遇见劫匪》(Meet the Flockers)的歌曲有煽动抢劫华人的内容,引起华裔族群的反感,11万人向白宫联署请愿信[29],然而白宫认为“这属于言论自由范围”,白宫的回应被批评为双重标准,“如果换成Nigger(指带有歧视性的黑人称谓),白宫也是同样回答吗?”[30]。
2014年10月20日,美国商务部隶属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员工陈霞芬在办公室内被6名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被指控涉嫌窃取政府机密数据等8项罪名。2015年3月,美国司法部因检方没有发现任何相关证据,撤消对陈霞芬的控诉。检方撤销指控之后,美国商务部重新对她提起指控,并将她解雇,原因与之前诉讼的理由有诸多重合。2017年3月,陈霞芬提出民事诉讼,起诉美国商务部就业歧视。2018年4月24日,美国绩效系统保护委员会首席行政法官裁定,美国商务部没有理由解雇陈霞芬,命令商务部恢复陈霞芬的工作,并支付她的工资和福利[31]。
2015年5月21日,任职于美国天普大学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郗小星在费城郊区的家中被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指控其涉嫌将美国机密敏感国防科技输送给中国企业的四项重罪。几个月后,由于没有发现任何可以确凿证据,美国司法部撤销对郗小星的全部指控[32]。
2018年,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A·雷在一场国会听证会公开宣称,在美国“几乎所有领域中学习和工作的华人教授、科研人员、学生都可被视之为非传统的情报收集人员,他们有可能秘密地在为中国政府收集情报。”雷还进一步宣称,他认为在美华人学生和学者是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需要美国全社会关注应对。这一言论随后得到了中央情报局长等多名美国高官的附和[32]。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美籍华人与其他海外华人一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视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属于阶级斗争的对象,他们在中国大陆的亲属,背着可能与敌对势力联系的标签,遭受到特别的猜疑与监视。[33] 直到1970年代末期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态度才得以改变。
在美国出生的华裔,自身的身份认同是美国人,从小接受美国教育,往往与父母辈的中国思维有隔阂,这种文化差异让他们被粘贴“香蕉人”的歧视称谓。[34]
目前,华裔美国人大部分喜欢吃粽子、饺子、牛肉面、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中国菜,另一方面,部分华裔美国人喜欢吃炸鸡、汉堡包、薯条、色拉、披萨以及起司。在手机上,如果华人用户愿意吃中国菜,可以通过第三方外送服务点餐来配送到收货地址。
目前,华裔美国人大部分穿休闲服、西装,但部分华裔美国人穿汉服、旗袍(女性)和牛仔服(主要流行于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圣地亚哥、洛杉矶)。
华裔美国人大部分使用微信、新浪微博、TikTok、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和YouTube。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