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盲鳗科(学名:Myxini),也称盲鳗目(学名:Myxiniformes)、穿口盖目(学名:Hyperotreti),是一类海洋脊椎动物,在食物链上属于食腐动物。过去是无颌总纲之下的一目,现在则是无颌总纲下的圆口纲下的一亚纲。
盲鳗广泛分布于全球三大洋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海域,几乎所有的种类生活在大陆架边缘的深海中。[3]
盲鳗目是唯一已知的有头骨但没有脊椎的活体动物,尽管它们确实有未发育的椎骨,其的外形裸露且光滑柔软,有一个半规管和嗅囊,在上皮组织有数个皮折,嗅神经束是分离的,鱼体前半段为圆柱状,后半段则较侧扁,如蛇状。具有软骨质头骨和由角蛋白组成的齿状结构。体色从粉红色到蓝灰色,可能存在黑色或白色斑点。其属于早期具有感光能力之鱼类,3只眼睛受皮层包覆,只能测光暗而没有视野可言;没有明显的骨骼、头部跟眼肌,故只能靠口部有几根肉质状的短须来辨识。盲鳗的嘴在软骨板上有两对角质的梳状牙齿,可以伸缩,这些牙齿用于抓住食物并将其拉向咽部[4],身体侧的外鳃孔大约1至16对,黏液腺发达,受刺激时会分泌大量黏液以防御捕食者[5]。同时也是现存脊椎动物中较原始的一类,没有上下颔,和近亲八目鳗一样口部都呈圆形,主要以生病、行动缓慢的鱼类作为觅食对象。已知最古老的化石出现于大约3.1亿年前的晚石炭世,现代典型代表种首次记录在大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
盲鳗可以从专门的黏液孔分泌大量的乳状纤维状黏液,当释放到海水中时,黏液会在0.4秒内膨胀到原来大小的10,000倍[6],盲鳗分泌的黏液具有非常细的纤维,使其比其他动物分泌的黏液更耐用、更易保持[7]。纤维由蛋白质制成,也使黏液变得柔韧。如果被掠食者抓住,可以迅速释放大量黏液来逃脱。如果它们仍然被捕获,可以将自己打成一个反手结,然后从动物的头部到尾部,刮掉粘液并将自己从捕获者手中解救出来。
盲鳗的眼睛缺乏水晶体、眼外肌和更复杂的脊椎动物中常见的三种运动性颅神经,现存盲鳗也没有顶眼[8][9] ,眼睛部分被躯干肌肉组织覆盖。但从出土的化石显示,在石炭纪出现有复杂眼睛构造的类似盲鳗的脊椎动物,证实盲鳗的眼睛并不是拟形的,而是退化[10][11]。
盲鳗的呼吸方式通常是透过咽部吸入水,经过软颚腔,然后将水通过内部鳃囊,根据物种的不同,鳃囊的数量从5对到16对不等[12]。鳃袋单独打开,但在盲鳗属(Myxine)鱼类中,开口已合并,管道从皮肤下的每个开口向后延伸,在腹侧形成一个共同的孔,称为鳃孔。食道还会透过没有呼吸组织的咽皮管(食道皮管)连接到左鳃开口,因此左鳃开口比右鳃开口大。此咽皮管用于清除咽部的大颗粒,此功能也部分透过鼻咽管进行。盲鳗还具有发达的真皮毛细血管网络,当动物埋在缺氧泥浆中时,可为皮肤提供氧气,并且对缺氧和缺氧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具有发达的无氧代谢[13],皮肤也被认为能够进行皮肤呼吸[14]。
盲鳗是脊椎动物中血压最低[15]和最原始的液体平衡类型之一就是这些生物。每当细胞外液增加时,血压就会升高,而肾脏会排出多余的液体。盲鳗的血液量与体重之比是所有脊索动物中最高的,每100公克体重含有17毫升血液。盲鳗有一颗真正受神经支配的心脏,其循环系统还包括遍布全身的多个辅助泵,这些泵被认为是辅助“心脏”。
盲鳗肌肉组织与有颌脊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既没有水平隔膜,也没有垂直隔膜,而在有颌脊椎动物中,隔膜是分隔下轴和轴上肌肉组织的结缔组织的连接处。然而,盲鳗确实像所有脊椎动物一样具有真正的肌节和肌隔。盲鳗的骨骼由头骨、脊索和尾鳍条组成。第一张盲鳗内骨骼图由Frederick Cole于1905年绘制。盲鳗的舌器由软骨基部组成,软骨基部带有两个覆盖牙齿的板(齿板),并通过一系列大型软骨轴铰接。盲鳗的鼻囊相当大,包括衬有软骨环的纤维鞘。
在大多数国家,通常不被食用,但蒲氏黏盲鳗在朝鲜半岛和在日本的韩国人中被视为食物。在一些地区,特别是长崎县和新潟县,日本人也将其作为当地美食享用,价格昂贵,皆为底拖网捕获,又皮强韧而柔软,多用来制作皮带及钱包,而大量被渔捞,产量逐渐减少。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