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属(学名:Ceratotherium)是犀科、犀亚科下的一属,由19世纪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在1868年以白犀(原名:Rhinoceros simus)为模式种建立,现仅存白犀一种[3],野生种群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部的草原及灌木丛[6]。2010年澳大利亚学者科林·格罗夫斯(英文:Colin Groves)等人经研究指出,白犀现存的两个亚种——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和南白犀(C. s. simum),分化时间已超过100万年,二者存在明显的形态和遗传差异,故将这两个亚种提升为独立物种[7][8],但研究结果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6]。
白犀属 | |
---|---|
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的一头白犀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
科: | 犀科 Rhinocerotidae |
亚科: | 犀亚科 Rhinocerotinae |
族: | 犀族 Rhinocerotini |
亚族: | 黑犀亚族 Dicerotina |
属: | 白犀属 Ceratotherium Gray, 1868[3] |
模式种 | |
白犀 Rhinoceros simus (=Ceratotherium simum) Burchell, 1817[3]
| |
其他种 | |
| |
异名[4][5] | |
|
除现生的白犀外,白犀属还包括一些化石物种,并被视为现代白犀的祖先[9]。产自希腊和土耳其晚中新世地层的纽氏白犀(C. neumayri)为白犀属已知最早出现的成员[2],然而中国学者邓涛和邱占祥指出该物种应归于黑犀属(Diceros)[10],若依此意见,则白犀属最早的化石纪录来自毛里塔尼亚白犀(C. mauritanicum),其化石发现于西北非的晚上新世至更新世地层[1]。此外,产自东非上新世地层的 Ceratotherium efficax 现已被认为是毛里塔尼亚白犀的异名[11]。
下属物种
形态特征
白犀属基本的头骨特征与黑犀属一致。其门齿发育不完全(可能只有乳牙)或缺失,颌骨前部退缩;枕平面狭窄,从侧面看去向后延伸,枕髁突出;鼻骨较厚,前部缩短。[8]
与黑犀属相比,白犀属的颅骨极长,枕嵴大幅向后延长,颅骨的外部轮廓微凹;上颊齿的原脊与后脊强烈后倾,磨损后融合;颊齿的齿冠较高,覆有较多白垩质;下颌联合部很宽,升支后倾;骶骨前有一隆起,由第17或第18胸椎对向倾斜形成;鼻上至前额间有两只角,两角的基部很少相接;嘴宽而钝,上唇几乎没有任何中间延长;颈部有一处肌肉发达的隆起;大量皮下脂肪导致皮肤褶皱和肋沟萎缩;雄性的阴茎上有外泌汗腺和顶泌汗腺,包皮呈半透明状。[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