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由西方列强八国赴大清国参与剿灭恐怖组织的反恐战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国联军之役,中国大陆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庚子战争[2][3][页码请求][4],联军方则称国际使馆围城战、北京使馆区围城战、国际公使馆包围战、国际公使馆围攻事件(英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德语:Belagerung des Pekinger Gesandtschaftsviertels、俄语:Осада Посольского квартала в Пекине、日语:国際公使館包囲戦/こくさいこくしかんほういせん、意大利语:L'assedio delle Legazioni Internazionali),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清朝向俄、德、法、美、日、奥、意、英宣战后,八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以保护驻京使馆及侨民为名,与排外的义和团作战,并与一度支持义和团的清朝(仅北部,见东南互保)之间的战争。派遣的联合远征军开始时总人数约1至3万人,后来增至约5至10万人[注 1],日军人数最多,三万数千兵过半,其次俄军,并间接导致海兰泡惨案;组八国联军并参与来主导军事行动,成功镇压义和团。
“八国联军之役”的各地常用名称 | |
---|---|
中国大陆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台湾 | 八国联军之役 |
香港 | 八国联军之役[1] |
澳门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义和团溃败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清廷自称“庚子西狩”;由于首都被攻破,最终加上西、比、荷等列强纷至沓来,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惩戒相关官员,与审判拳民对洋人与本地基督徒所犯罪行(列强也要求平反部分大清官员),付出庞大的赔款(后部分归还),并丧失多项主权,各国取得在北京驻军、俄国在东北驻军及建筑要塞特权。[5]国内方面,虽然自立军等,企图藉八国联军势推翻清政府未果,但影响所及,东南省分连合互保,与中央的离心程度更大,加上清帝国内部及辽东(满洲平原)之权力平衡,亦受重大冲击,间接导致同意变法,清廷衰落、走向革命,日俄冲突等变化。
清廷自鸦片战争战败之后,在多次对外战争中又接连失利,屡屡割地赔款,列强纷在中国强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6],慈禧太后的愤怒情绪日渐增长[7]。
1898年,在慈禧默许下,光绪帝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变法,拟仿照西方制度,因守旧派反对,变法操之过急,光绪帝急于变法的成功,采纳康有为、梁启超意见,跳过慈禧任命袁世凯,并要求袁世凯派新军围颐和园,被慈禧得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并打算废光绪帝另立新帝;列强多支持光绪帝,而日本、英国甚至协助康、梁等人逃离中国,他们在日本逃亡时仍在继续进行反慈禧活动。事后,慈禧软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
义和团原为山东省一些学习神打的拳民组织,初为山东巡抚毓贤利用来抗衡教会、威吓教民脱离基督教会;后在各国压力下,清廷改派袁世凯入鲁取缔,义和团乃转移至顺天府、涿州等地,京师亦渐有拳民活动。
当时,慈禧太后一改过去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开放态度,信任闭塞愚昧的守旧大臣,竟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神灵附体”、“刀枪不入”、“枪炮不伤”,欲借助义和团之力排外[8];她派军机大臣刚毅往涿州视察,刚毅回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9]。在部分朝廷亲贵支持下[10],义和团开始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大举进京勤王,到处杀害外国人及中国的基督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捣毁一切外国来的东西,对任何使用“洋物”的中国人都冠以“二鬼子”的称呼,抓住就杀。
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的反西方殖民者的行为,但未获回应。1900年5月31日,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要求加强保护。清廷要求使馆人员离京暂避,各使馆闻之均感不耐,不但不允反而要求直接在北京驻军,清廷最终同意英、俄、法、美、意、日六国从天津派水兵及海军陆战队349人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北京控制治安。6月3日,德、奥又派兵83人抵京。北京东交民巷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全权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使馆区内被围者约3000人,当中2000人为寻求保护之华人,外国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儿童76人。保护使馆的包括409名外国水兵及陆战队员,配备三支机关枪及四门小火炮。使馆内有足够水井及粮食。
6月10日,北京使馆对外通讯断绝。各国驻天津领事及海军将领召开会议后,决定组成2000人联军赶往抢救,未经清廷允许,由英国皇家海军中将西摩尔于次日乘火车前往北京。此事酿成开战的导火线。
6月11日,日本驻清使馆书记杉山彬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
6月11日,西摩尔率领之联军二千余人,从大沽出发,经天津向北京推进。团民拆毁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又设下埋伏,在廊坊和杨村之间包围擅闯的联军。数千团民及二千名清军(聂士成指挥之武卫前军)在廊坊袭击联军,西方联军死伤近四百人,只得就地防守。清廷将此役称为“廊坊大捷”。
6月12日,义和团拳民400人攻进天津紫竹林租界。
6月14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率士兵攻击围聚在使馆周围的义和团拳民,下令见义和团民杀无赦,打死约30个中国人。
6月15日,慈禧以光绪帝名义下旨,令在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以及山东巡抚袁世凯速入京;两人因东南互保的事宜,均未赴召。
6月16日,天津租界之对外电报中断。各国海军将领会议,决定占领大沽口炮台。同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后,发出解散拳民的上谕。
6月17日,大沽炮台陷落。据恽毓鼎记载,此时慈禧太后收到一则洋人照会,内容包括要求她归政光绪帝(此事真伪存疑)[11];于是太后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命载勋任步军统领九门提督,会刚毅、载漪、载濂、载澜等亲贵统领义和团。
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公布《宣战诏书》,号召全国军民抵抗英国、美利坚、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日本、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十一国[注 2];同时,还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13]。义和团及官军(主要为荣禄手下之甘军)开始围攻使馆区。
6月23日,联军自大沽登陆,解西摩尔之围。
6月25日,清廷当权派载漪、载勋、载濂、载滢等率拳民六十多人奔瀛台欲弑光绪帝,为慈禧太后所阻而未果。慈禧太后谕荣禄停攻使馆,并送蔬果食物等往使馆慰问。
6月27日,300多名威海卫华勇营代表英军对华作战,攻占了北洋军的军火库,并在7月9日攻占了海关署的军火库;7月13、14二日与联军会合占领了天津城,随后又直扑北京,随联军参加了解救公使馆区的一系列战斗[14][15]。
6月28日,清军复攻使馆。
7月9日,聂士成于天津城南战死。14日,联军占领天津;直隶总督裕禄兵败自杀。
7月14日,天津城失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成立天津地区临时军政府,管理天津。由此,天津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外国军队占领时期(直到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代表袁世凯接管天津政权为止)。
7月16日,俄军于黑龙江海兰泡越境,悉数屠杀清民六千多人,史称海兰泡惨案。
8月2日,联军集兵二万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4日进逼北京,尽管当时京津之间的清军及拳民合计有15万之多,但联军沿途并未遭遇强力抵抗。不过时值仲夏,气候炎热潮湿,加上沿途浓密的玉米田地形成天然屏障,为联军进军增添了困难。
8月11日,清廷处死主和的大臣联元、立山及徐用仪。李秉衡兵败退于通州自杀。
8月14日凌晨,联军英、美、法、俄、日五国来到北京城外,发起总攻击——俄军攻东直门,日军攻朝阳门,美军攻东便门。俄军与日军面对的城墙较高,且遭遇的抵抗较强,各自阵亡了约100人;而美军进攻的东便门城墙较低,且离清军火力较远。上午11时,美军使用云梯,让第九步兵队带着星条旗爬上城墙,成为最先攻入外城的部队;美军虽入外城,但被清军的炮火压制,难以继续前进。英军中午始达北京,攻广渠门,至下午2时许攻入。晚上9时,俄、日军分由东直、朝阳二门突入。15日,联军逐步攻占北京各城门,与清军在城内展开巷战;至当晚,联军已基本占领全城。
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仓皇离京,珍妃遭投井溺毙。慈禧太后等人先逃至怀来县,又辗转逃亡至大同、太原,最后来到西安;在西安,太后以皇帝名义下诏罪己,召庆亲王奕劻和两广总督李鸿章与联军议和。并于翌年签订《辛丑条约》,得以返回北京。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后,实行分区占领,北京城被划为德、英、法、美、俄、日等国占领区。
8月17日,八国联军的代表见面,认为联军应该继续战斗直到把北京乃至全国的反抗力量粉碎。
8月28日,八国联军行军穿越紫禁城,象征性地展示联军完全占领北京,清廷对此提出抗议,联军承诺不会占领紫禁城,但如果行军穿越遭到抵抗的话,可能会摧毁紫禁城,后清廷屈服开门。[16]
德皇威廉二世7月2日发布命令:“你们知道,你们在面对一个狡猾的、勇敢的、武备良好的和残忍的敌人。假如你们遇到他,记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战俘。你们要勇敢地作战,让中国人在一千年后还不敢窥视德国人。”[注 3]威廉二世的这段讲话是对5世纪匈人入侵欧洲的回忆。后来这段话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英国人借用来贬损他们的德国敌人。9月,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德军在北京陷落之后两个月才到达中国。
此后联军陆续增兵至十万[17],由京津出兵,分攻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甚至进入山西境内。同时,俄国单独调集步兵、骑兵十七万,分六路进占南满洲。
10月4日法国向各国提出备忘录,包括惩凶、赔款,在北京及其附近地区驻军、毁大沽炮台等六项要求;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十二条,12月24日清政府全盘接受,后来又加入了西班牙、比利时、荷兰三国。
翌年(1901年)正月,清廷惩治“拳乱”罪首:端亲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发配新疆;庄亲王载勋、右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等人勒令自尽;时任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等人处斩。四月,派醇亲王载沣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谢罪;同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
八国联军之行动,以清政府与十一个国签订《辛丑条约》告结;条约正文及附件十九项,于1901年9月7日正式签署,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以当时中国人口每人一两计),年利息4厘,分三十九年付清,本利合计共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以中国关税和盐税作担保,此即“庚子赔款”[注 4];此外,清廷承诺毁弃大沽口炮台,允许列强在北京、天津、山海关等地驻军,造成京师门户洞开,亦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出现在平津一带的原因。和约缔结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两线外,其余撤退,但因不包括俄国独自出兵的部分,造成1904年日俄战争争夺满洲。
战后由于这笔巨款偿还困难,西方各国几经考虑中国经济衰落以及人口极度贫困等因素,陆续退还庚子赔款用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投资。这个做法由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开始[18],美国获赔款2444万;它将尚未支付的1078万从1909年1月起退还中国,用于教育层面,例如成立清华大学。其它各国(日本、俄国除外)纷纷效仿美国,退还赔款并用于西方列强加强在中国的存在的其他用途。
大英帝国对于参战的海军与陆军人员授与第三次中国战争勋章,对三场战役的参战者授与勋扣:“大沽口炮台之战”、“使馆区自救”、“使馆区解围(包括西摩尔远征与北京之战)”。[19][20]
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有力疆臣抬头。
慈禧太后发动第三波政治变革清末新政(1901-1908):建立36个师团新军,新设商部(商工业省),奖励实业;设置学部(教育部),改革教育,公布学制与设立学校,派遣留学生到日本[注 5],废止科举考试,1906年答应模仿日本实施宪政,1908年宣布模仿日本明治宪法的大纲,并在各省成立咨议局(地方议会)建立以日本为范本的主权国家。
俄国除了与随联军进攻北京外,更另外从南北两路派二十余万人进占满洲。北路俄军8月攻占黑龙江将军驻地齐齐哈尔,至9月占领吉林乌拉驻地吉林;南路8月占据营口,10月占领盛京,10月6日两军会师,占据了南满全境。
1902年,英国为防范俄国南下,图以日本作为牵制,乃与日本缔结英日同盟。日俄两国围绕着朝鲜王朝归属及南满洲利权等问题角力,终于引爆1904-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
虽说义和团所具备有的犯罪性质,但前来平乱的八国联军期间也没有很好的维持治安,加之所谓“联军”仅为了施以对等报复而杂凑而成,各国利益内部矛盾,没有统一的秩序与军纪下[21],德军、俄军、法军有屠杀[22]、强奸[23]、抢劫、烧毁等暴行。
在北京,樊国梁教士被指控发出“布告”容许天主教徒在8月18日教堂解围后八天之内抢夺生活必需品,规定抢夺不满50银两的,不用上缴;超过50银两的,应负责偿还,或交教堂处理[24]。樊国梁在《纽约时报》发表声明,否认下令抢劫,而是因为当时有店无人,无法购买生活必需品,才自行搬走,但他下令要登记拿走多少,事后依记录付了款[25]。
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的揭露,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梅子明在美国第六骑兵团陪同下,在北京周边地区搜寻拳民,处死了义和团拳民[26]。另外,《纽约太阳报》在1900年12月24日报道中引用梅子明的话,指控非其所属的天主教除了收取赔偿金以弥补损失外,还要求以命抵命,用人头换人头;在任丘,有680名天主教徒被杀,所以他们要求680条人命相抵[27][28]。
1963年,山缪·布荣士敦将此役拍成影片《北京55日》,由演过《十诫》的明星查尔顿·赫斯顿,英国女星弗洛拉·罗布森(饰慈禧),“华裔食神”周英华,台湾童星巴戈演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