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1](英文:Metropolitan Transport Corporation),简称大都会客运,是为原台北市公共汽车管理处(简称“台北市公车处”)民营化后,而另行成立的客运公司。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8月31日) |
大都会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 | |
---|---|
Metropolitan Transport Corporation | |
原文名称 | 大都會客運 |
公司类型 | 股份有限公司 |
统一编号 | 80653426 |
公司前身 | 台北市公共汽车管理处 |
成立 | 2004年1月1日 |
代表人物 | 董事长:李博文 总经理:李建文 |
总部 | 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港墘路3号1楼 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民权东路六段11巷6号1楼 |
标语口号 | 大都会服务用心,乘客满意放心 |
业务范围 |
|
产业 | 汽车客运业 |
营业额 | 新台币25.4亿元(2016年) |
息税前利润 | 新台币1.01亿元(2016年) |
净利润 | 新台币0.75亿元(2016年) |
总资产 | 新台币24.63亿元(2016年) |
员工人数 | 1379人 |
实收资本额 | 新台币710,000,000元(2020年8月) |
主要股东 | 台北市政府 卓传股份有限公司 富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富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凌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母公司 | 首都客运 |
网站 | http://www.mtcbus.com.tw/ |
台北市公共汽车管理处的最后总部位于台北市信义区松德路300号(台北市政府松德办公大楼)。大都会客运成立于2004年1月1日,主要系延续经营前台北市公车处既有公车路线,主要经营范围位于大台北地区。大都会客运资本额为新台币6亿元,股东成分包括:台北市政府投资1.52亿元(约占38%)及前公车处员工1,098人投资248,005,260元(约占62%)。现今前公车处员工数不到4百多人,其余皆为大都会客运招聘人力。
历史
此章节需要扩充。 |
- 大都会客运目前行驶超过十年以上的车辆则标售给台湾中南部的客运业者或卖到东南亚国家。民营化初期汰换不少车辆,而新进采购的车辆多以进口日本五十铃大型客车的底盘,再委托台湾日盈机械公司(后来改名为国际山霖汽车)打造车身。日盈机械(后来改名为国际山霖汽车)也陆续从前公车处员工手中取得大都会客运的股份,而成为大都会客运的股东。2009年底国际山霖汽车倒闭,往后新进采购的车辆多以成运汽车的大宇车辆为主。
- 2010年12月,首都客运董事长李博文以持股比率合计达52.5%,拿下大都会客运七席董事,远胜于官股的四席,顺利当选新任董事长,让从民国九十三年(2004年)民营化至今的大都会客运顺利改朝换代。李博文表示,接掌大都会客运之后,会尊重大都会客运现有的体制与人事、并维持独立的运作模式,首都客运与大都会客运将合作提升运输服务品质。
- 2010年8月,新采购的大宇一般底盘公车,外观涂装为花博绿色样式,成为后续新进车辆的外观样式。
- 2011年8月,新进首批大宇低地板公车,也是自2001年后再度采购低地板车辆。
- 2011年9月,首度引进福田油电混合动力低地板新型公车,成为继台北首都集团后,第三家引入此款车的业者。
- 2011年12月,与首都客运联营的国道路线9026线(捷运南港展览馆站-大武仑武圣街口)上路,是首度跨足公路客运路线,并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基隆市及汐止地区。
- 2013年11月,与台北客运联营的国道路线9028线(捷运大坪林站-苏澳)上路,服务范围首度进入新北市坪林区及宜兰(罗东、苏澳)地区。
- 2016年3月20日中午十二时(台北时间),首条“基北快捷公车”2088线正式上路营运[2],而被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誉为是“首都生活圈迈向文明城市的一大进步”。
使用车辆
历史车种
关系企业
- 股东相关企业─台北首都客运集团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